【最新】如何解讀精神分析的治愈_第1頁
【最新】如何解讀精神分析的治愈_第2頁
【最新】如何解讀精神分析的治愈_第3頁
【最新】如何解讀精神分析的治愈_第4頁
【最新】如何解讀精神分析的治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學文官網: 如何解讀精神分析的治愈學文教育提示:不管你的目標是什么,任何復習考試的心態都很重要,要對自己有信心。1. 精神分析的治愈正如科胡特(Kohut)在精神分析治療之道中主要處理的問題之一是,被分析者如何由精神分析的過程達到治愈?當然,精神分析治療或心理治療為何有治療效果?它們的治療因素是什么?這類問題是臨床工作者和臨床理論者都無法避免而普遍關心的。但是,問題以“精神分析如何治愈”的形式提出,其特殊性不僅在于它涉及了一個大家關心的焦點,至少也在于它涉及了“治愈”的概念。因此,在探討科胡特論述精神分析如何治愈的同時,必須處理一個相關問題:什么是治愈?或更嚴格地說,什么是精神分析的治愈?但

2、鑒于精神分析的許多不同的理論,回答“什么是精神分析的治愈”就需要系統的陳述各種理論觀點,找出各種理論間的關聯,這似乎是超出了本文的企圖。本文旨在以科胡特的精神分析治愈之道中的討論來試圖回答,什么是精神分析的治愈?(本文的采寫者,也試圖通過對一系列大師的讀寫,和讀者一起來形成對此問題的答案,有興趣參與者歡迎加入我們的讀書討論)什么是精神分析的治愈?就科胡特而言,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必須承認一個隱含的立場:被分析者可能經由精神分析的過程達到治愈。但這句中的“被分析者”是什么?是所有的被分析者都可能經由精神分析的過程達到治愈嗎?還是有些被分析者可能經由精神分析的過程達到治愈?直覺上的回答自然是后者。因

3、為精神分析的治療有其適應范圍,這是眾所周知的。以弗洛伊德的說法,被分析者要有形成轉移關系的能力,(這里的“轉移”被國內大量譯為“移情”)才可能在精神分析的治療中有所助益。(弗洛伊德區分了自戀神經癥和轉移神經癥,認為只要轉移神經癥分析才有效果。自戀神經癥:精神分裂,妄想狂,同性戀,甚至倒錯;轉移神經癥:轉換性癔癥,焦慮性癔癥,強迫神經癥)回到科胡特的說法,在對于可分析性(analyzability)的討論中,他認為核心自體(self)在孩提時期多少已穩固地建立的病人才是可分析的。在科胡特的分類中,這類病人是自戀人格障礙與自戀行為障礙的病人,以及機構-沖突官能癥的病人。(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科胡特對

4、于自戀的病理性使用和弗洛伊德有比較大的區別。)由于兩點原因:1.科胡特認為結構-沖突官能癥在精神分析的自體心理學架構下的定位尚有許多未回答的問題;2.科胡特認為純粹的結構-沖突官能癥目前十分少見。(見精神分析治愈之道第一、二章)故而,科胡特的治愈目標主要是自戀人格障礙與自戀行為障礙的病人。那么什么是自戀人格障礙?什么是它的治愈之道呢?這將把我們帶入到自體心理學中的人格的發展,自體的結構等等理論中。下面,我們來討論“治愈”。2. 治愈與健康的自體治愈通常的說法,就是恢復到健康狀態的過程。就精神分析的治療而言,治愈是讓被分析者恢復到心理的健康狀態。對于健康,科胡特首先的說法是,“在探究健康和治愈的

5、問題時,選擇公設式的價值標準是必須的?!笨坪卣J為,這樣的公設性的界定也是經驗性的?!半m然缺乏享樂并有著生理和心理上的(包括神經癥)的痛苦,但人類可擁有或到生命結束時它們已過著有意義、愉悅及滿足的生活的經驗?!迸c健康關系密切的另一個概念是“正?!?。這顯然會落入到精神分析倫理的問題。于是對此的討論,或許可以通過討論“健康的自體”來完成。科胡特認為:“心理健康最好用(自體)結構的完整性來定義,也就是說,我們所說的痊愈,是指在人格中心已建立起一有能量的連續,使得創造性生活的開展也因此變得有實現的可能?!保ň穹治鲋斡赖谝徽拢┧舱f,健康的自體是“企圖心、技巧和理想形成一個擁有愉悅創造活動的牢不可

6、破之連續”(a psychological sector in which ambitions,skills,and ideals form an unbroken continuum that permits joyful creative activity)。由此,從功能上來說,健康自體的功能是實現愉悅的創造性活動;從結構上說,健康的自體是統整的自體(cohesive self),即結構完整的自體。而結構的完整則是指由企圖心、技巧和理想所形成的連續。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理解。首先,在科胡特的觀點中,自體是一個起動中心(center of initiative),起動著一些活動(包括心理的活

7、動)。因此可以從自體所引發的活動來看什么是健康的自體。處于健康狀態的自體可以發動一些活動,而這些活動是創造性的,且主體將之經驗為愉悅的??坪卣f:“如果我們處理的是自戀型人格或行為的病疾,分析成功的量度主要靠評估其自體的統整與穩固,特別是借著判定自體是否變得真兩極之間連續,并成為愉悅活動的可靠發起者與執行者?!保ㄗ泽w的重建第二章)那么健康的自體,是否就只能產生“愉悅的創造性活動”呢?科胡特認為,健康自體在適當的條件下,要有能力引發愉悅的創造性活動。由此可見,對于健康的自體來說,對愉悅的創造性活動是必要的,但并非充分條件。其次,健康的自體是連續的??坪卣f:“我們在(現實)架構中的持續不變感不是

8、完全地建立在我們基本的企圖心與理想終生不變即使這些有時會改變,也不會造成連續感的喪失它不是核心自體的內容,而是不變之自我表現的、創造的、指向未來的張力(自體的重建第四章)我相信,沿著時間軸的持續同一感(sense of abiding sameness)健康自體的顯著特征是核心自體的兩個主要成份間持續的、引發行動的張力梯度,在早年奠定的結果?!保ㄗ泽w的重建第四章)因此,自體在時間中的連續性建立在基本企圖心和理想之間(這兩者即科胡特所稱的“自體之兩極”)不變的關系?;酒髨D心和理想的內容可能會隨著生命的歷程有所不同,但不變的是兩者間的張力梯度關系以及關系所形成的所謂“張力弧”。(tension

9、arc)兩極的特性,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個體有各種發展的需求,即這些需求得到滿足后,發展過程才能繼續前進。從自戀發展的角度來看,科胡特認為個體自戀發展的需求環繞著兩個心理組成。這兩個心理組成即夸大自體和理想化雙親影像,它們也是自體結構的兩個成分。環繞在夸大自體的發展需求與自體客體的鏡眏有關(即需要自體客體接受與肯定主體的表現欲自戀),而環繞在理想化雙親影像的發展需求與自體客體的融合有關(即需要與一穩定的、可控制心理驅力的理想化自體客體融合)。在發展中,前者被主動體驗為企圖心,而后者被體驗為理想。因此這兩個極是某些需求的來源,這些需求有驅使主體產生心理活動的能力。對科胡特來說,這兩極之間有持續的張

10、力弧是健康自體的一個重要條件,這當然是一種比喻的說法,他借用正負電極之間的類似關系來說明:“就像空間中分離的兩個不同電極(+,-),正負極之間存在著電壓梯度,使得電力弧形成,而電流被認為是從高位流向地位。自體也是如此,“張力梯度”這個詞指的是自體組成之間的一種關系:它是個別的自體所具有的特定關系,即使在自體的兩極間沒有任何特定的活動。張力梯度指出,在一個人的企圖心與理想“之間”會產生促進活動的條件。然而,“張力弧”這個詞指的是實際的心理活動之持續流動,這個流動建立在自體的兩極之間,亦即,一個人基本追尋的方向在于它的企圖心所“推動”以及他的理想所“引導”的方向。”(自體的重建第四章)自體兩極是不

11、同需求的來源,但如果兩者之間有某種關系,這種關系會在適當的條件下(例如考慮才能及技巧的因素)產生某些心理活動,這些心理活動則展現為自我表現的,愉悅的創造性活動,那么我們稱這種關系為“張力梯度關系”,而這些心理活動為“張力弧”。對科胡特而言,這種關系以及張力弧的持續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只要能維持兩極間的張力弧,它就是健康的自體。因此,健康的自體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形態。不同的形態來自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圍繞在兩極的那些需求。從分析情境中出現的自體客體轉移關系式回溯,這些需求有發展軸上的差異:某些被分析者的鏡映需求較其他被分析者更原始,與理想化自體客體融合的需求也有類似情況。科胡特曾將鏡

12、映轉移關系依照客體分化程度分為三種:與夸大自體融合的轉移關系、另我轉移關系以及狹義的鏡映轉移關系。其中第一種最為原始,而第三種是較成熟的型式。理想化轉移關系也有三種區分:與非常早期的障礙相關的轉移關系、與前俄狄浦斯障礙相關的轉移關系、與俄狄浦斯障礙相關的轉移關系。上述兩種與自戀發展有關的需求在每個個體都不盡相同??坪卣J為,“當自體的某一極發展收到阻礙時,另一極會試圖強化以代償(compensate)那個弱點。嚴重的自體障礙發生于兩個極的發展都失敗?!保ㄗ泽w的重建第四章) 如果這樣的代償企圖成功的話,自體仍是健康的。第二個方面來自個人的技巧與才能。自體兩極之間的張力梯度,需要加上技巧與才能方可

13、產生實際的張力弧。就像正負電極間不同的傳遞方式,產生電力弧的性質也不同:個體的技巧與才能不同,引起的心理活動也不同。當自體的某一極發展受阻,除了另一極的代償,技巧與才能也可以提供代償。自體可因不同的代償結構而有許多不同的湘臺,但只要能穩定維持其功能,就是健康的自體。如科胡特所言:“健康的自體不只一種。通向痊愈的分析道路也不只一種;它取決于收分析者恢復健康的特殊才能?!保ň穹治鲋斡赖谌拢?.與自體客體的關系科胡特認為,健康的自體在一般大部分環境下可以沒有困難地執行其功能,而非常脆弱的自體(如自戀人格或行為障礙病人的自體)則對自體客體環境的要求相當嚴苛。所以,在描述健康的自體時,我們需要考

14、慮自體客體環境的背景??坪卣J為,自體客體的神入回應就是“心理的氧氣”,因此,即使是健康的自體也無法在完全缺乏自體客體神入的回應的環境下,維持其結構并執行其功能。如鏡映的需求和與理想化自體客體融合的需求仍處于原始狀態,那么就需要有古老形式的自體-自體客體關系(類似嬰兒對母親的依賴關系),自體結構才得以支撐。相對的,如果上述需求在發展上較為成熟,那么自體運用自體客體的能力比較強,在一般生活情境中都可以維持其結構,這樣的自體即可算是健康的自體。關于自體客體,科胡特這樣說:“自體心理學認為自體-自體客體關系是一輩子心理生活的要素。就像在生物學的層面上,人不可能從依賴氧氣過活發展到不需要揚棄的生活,自

15、體心理學也認為在心理學的層面上,人不可能從依賴(共生)發展到獨立(自主)。在我們的觀點中,正常心理生活發展的特征是自體與自體客體間關系本質的改變,而不是自體拋棄自體客體的過程。更特別的是,我們不能用“愛之客體(love object)取代自體客體”或“從自戀過渡到客體愛”等等這些觀點來理解此一進展過程?!保ň穹治鲋斡赖诙糠智把裕ǜヂ逡恋露嗾J為力比多會依次在自體性欲(auto eroticism)、自戀、對客體愛(object love)這三個階段發展)科胡特接著繼續描述自體-自體客體關系的發展:“讓我們來思考下列早期發展的過程。小女孩作為一個嬰兒而被媽媽抱起時,她因而感覺她自己是理想

16、化自體客體之全能的力量與平靜的一部份。然而,在稍后的兒童期,當她第一次走著離開媽媽,小女孩會借著回頭并再注視母親的臉以努力維持與她母親的鍵結。假如她是一個情緒健康的孩子,被一個情緒健康的自體客體環境所圍繞,她的回頭并非主要是因為她害怕與需要被安撫她可以回來,而是要獲得母親對她偉大的新成就有驕傲的微笑之肯定反映。孩子與自體客體的神入共鳴鍵結,以自體客體環境取代身體的融合,在分析中也可見到類似的情形(鍵結,使用的是化學里的概念,指化學鍵的結合方式 如離子鍵,共價鍵,氫鍵,在本文中可以理解為一種結合的方式)這事件并不等于客體之間的關系(共生)發展破裂(或第一次的象征的運動指示著未來的破裂),而是把本

17、質上持續的自體-自體客體環境之外是不可能存在的,至少無法持續太久。當孩子歡樂地走入空廣空間中,或走向他好奇或想掌握的客體時,與母親之自體-自體客體單位并非消失;而是共享的歡樂之神入共鳴(對于發展的成就或自體-肯定的行動)取代了身體的抱持與融合。”(精神分析治愈之道第九章)這種與自體客體的神入共鳴正是健康自體的自體-自體客體關系之特征:“建立健康自體的自體-自體客體過程是什么?我們將之分為兩個步驟。此心理事件的兩部曲不斷地重建發生,造成兩個重要的結果:(1)(2)促使自體-自體客體關系改變,也就是說,在自戀層面上以古老模式得到養分的自體(例如鏡映的自體客體融合、與理想化的自體客體融合及孿生融合t

18、winship merger,即與之融合的自體客體被體驗為自體之復制品等),逐漸轉變成有能力在大多數時間里,從成人式自體客體的神入共鳴中維持其本身的自體?!保ň穹治鲋斡赖谖逭拢?. 治療的結束對于科胡特而言,心理的健康可以用健康的自體來定義。那么如果精神分析治療的目的是治愈,治愈的結束就在于被分析者健康自體的奠定。這一觀點的特別之處在于:健康的自體可能是有穩固代償結構但仍有原發結構缺陷(例如自體某一極的發展缺陷)的自體。那么,這樣的分析治療完全嗎?科胡特對此的回答是,分析到了這個狀態后,不可能再進一步分析。因為個體的早期發展過程中不可能完全沒有創傷;所以成功的發展不是因為一個沒有創傷的環境,而是因為“自體有能力對其發展需求的某些創傷性挫折積極尋求解答?!保?/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