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長興縣泗安中學集體備課設計年 級:九年級 學科:語文主備人:許金鳳負責人簽字: 執 教: 上課時間: 2013 年 8 月 日 星期: 課題 4、外國詩兩首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理解兩首詩的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2、理解兩首詩的寫法。3、品味詩歌中極富感情色彩的語言教學重點品味詩歌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學難點1、理解兩首詩的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2、品味詩歌中極富感情色彩的語言課前準備學生:熟讀兩首詩。了解詩歌的內容。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兩課時個體初備、集體優化個人細備、及時批注課后感悟、反思提升一、導入新課歌唱自然,贊美自然,這是詩歌的永恒主題。也是田園詩歌吟詠的對
2、象。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外國詩兩首,看看作者是如何歌詠自然,贊美自然的。二、【課堂助學】1、中國田園詩的特點:標舉隱逸,寄情山水,歌詠田園生活.2、找找看:哪些是田園詩?<<白雪歌 送武判官歸京>><<別董大>>、<<山居秋暝>><<赤壁>>、<<過故人莊>><<錢塘湖春行>>、<<春望>><<山居秋暝>><<過故人莊>>3、學習蟈蟈與蛐蛐 (1、)板書課題(2、)
3、簡介作者。濟慈(17951821)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自幼家境窘困,是當時英國文壇上一顆光彩奪目的巨星。 濟慈創作的第一首詩是仿斯賓塞,接著又寫了許多優秀的十四行詩,次年,他根據古希臘一個美麗神話寫成的安狄米恩問世,全詩想象豐富,色彩絢麗,洋溢著對自由的渴望,表現了反古典主義的進步傾向。1818年到1820年,是濟慈詩歌創作的鼎盛時期,他先后完成了伊莎貝拉、圣亞尼節前夜、許佩里恩等著名長詩,最膾炙人口的夜鶯頌、希臘古甕頌、秋頌等名篇也是在這一時期內寫成的。 濟慈詩才橫溢,與雪萊、拜倫齊名。死時他年僅25歲,可是他遺下的詩篇一直譽滿人間,被認為完美地體現了西方浪漫主義詩歌的特色
4、,并被推崇為歐洲浪漫主義運動的杰出代表。 (3、)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注意把握詩的語調、重音和停頓。(4、)整體把握a、作者通過對那兩幅畫面的描寫來贊美大自然的?這是一首大自然的頌歌,他通過對盛夏“蟈蟈的樂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兒”的描寫,贊美“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b、蟈蟈與蛐蛐哪些句子點明了主旨? “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 “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眂、合作探究:(a、) 大地的詩歌是什么意思?詩人把大自然一切美好動聽的聲音,比喻成“大地的詩歌”(b、) 如何理解“從來”一詞的含義?春秋兩季本來就是百鳥千蟲歡唱的季節,夏天,鳥兒不叫了,就出現了蟈蟈的樂音,冬天,夜晚寂寞了,就出現了
5、蛐蛐的歌兒,由此,大地的詩歌是四季不歇的,是“從來不會”死亡的。(c、)詩人把夏天蟈蟈的“樂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兒”稱為“大地的詩歌”,你是怎么理解的?詩人把蟈蟈和蛐蛐當作大自然的歌手,把他們的鳴唱當作大自然的詩歌,借以表達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由衷的贊美之情。(d、)蟈蟈與蛐蛐要表達怎樣的主題思想?全詩雖然只勾勒了夏、冬兩幅小景,但它所揭示的卻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聲不斷、充滿生機的規律,歌頌了大自然的無限美好和生生不息的永恒美,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贊美之情。(e、)蟈蟈與蛐蛐一詩構思有什么特點?d、再度這首詩,體會作者的情歌。4、學習夜(1、)出示課題并板書課題。(2、)簡介作者葉賽寧(1
6、8951925)被譽為“天才的鄉村歌手”、蘇維埃詩歌奠基人之一,1916年第一本詩集掃墓日出版。同年應征入伍,一年后,時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詩人寫了變容節、樂土、約旦河的鴿子等著名詩作,以抒情的方式,抒發個人對革命的感受。1919年參加意象派并成為中心人物,寫出四旬祭、一個流氓的自由。1921年詩人與到莫斯科訪問的美國舞蹈家鄧肯相識,熱戀成婚,并出游西歐、美國。兩人很快由熱戀變為爭吵,終于離異。1923年詩人回國。1924年出版了轟動文壇的詩集莫斯科酒館之音,展示了詩人抑郁消沉的心靈。詩人創作高峰期,寫出了組詩波斯抒情、長詩安娜·斯涅金娜、詩集蘇維埃俄羅斯等。1925年9月三度結婚
7、(與列夫·托爾斯泰的孫女)。然而,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療,完成自我審判式的長詩憂郁的人,12月26日寫下絕筆詩,28日拂曉在列寧格勒的一家旅館投繯自盡。(3、)反復朗讀:體悟作者所描繪的意境。a、這首詩傳達出詩人怎樣的心境?作者著力表現夜的靜謐、美麗,傳達出對自然的熱愛和他安適、寧靜的感受。b、詩人在描繪夜景時,采用了哪些不同的角度展開描寫?分別從聽覺和視覺的角度描寫了動景和靜景。c、比較閱讀:靜夜郭沫若月光淡淡,籠罩著村外的松林。白云團團,漏出了幾點疏星。天河何處?遠遠的海霧模糊。怕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泣珠?注:這首詩寫得寧靜、典雅,遣詞造句和詩行的組織,都富有古典詩詞的風味。在這
8、筆墨空靈的畫圖中,蘊含著詩人深沉的遐想。異國海邊的靜夜,有著“對月流珠”的鮫人的幻影,這難道不是詩人眷懷祖國、感懷世事的心靈的投射嗎? d、你還能背誦有關夜色的文學作品嗎?5、課堂總結蟈蟈與蛐蛐和夜是兩首優美的田園詩。它們都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而又各有其特點。蟈蟈與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頌歌,它以盛夏“蟈蟈的樂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兒”來贊美“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歌頌大自然的無比美好和無限生機。夜猶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靜謐、美麗的夜景中,蘊含著詩人的情感,傳達出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他安適、寧靜的心境。批改記錄及講評長興縣泗安中學集體備課設計年 級:八年級 學科:語文主備人:許金鳳負責人簽字:
9、 執 教: 上課時間: 2013 年 月 日 星期: 課題 作業本練習講評課型講評課典 型 錯 誤原 因 分 析針 對 錯 誤 整 改 的 措 施長興縣泗安中學集體備課設計年 級:九年級 學科:語文主備人:許金鳳負責人簽字: 執 教: 上課時間: 2013 年 9 月 日 星期: 課題 8 、致女兒的信 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整體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義深刻的語句。2、體會運用小故事闡述抽象道理這一寫法 的好處。3、了解愛情的特質,樹立正確的愛情觀,進行愛情教育,幫助學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確把握萌動的情感。教學重點整體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義深刻的語句。教學難點1、體會運用小故事闡述抽象
10、道理這一寫法 的好處。2、了解愛情的特質,樹立正確的愛情觀,進行愛情教育,幫助學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確把握萌動的情感。課前準備學生:熟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兩課時個體初備、集體優化個人細備、及時批注課后感悟、反思提升一、導入新課關于愛情,我們不懂??赡苤荒軓摹傲主煊駩凵腺Z寶玉”的故事中幻想,從“牛郎織女”相約在七夕,感覺愛情就是一種牽腸掛肚的浪漫溫情;或許更是“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轟轟烈烈、無怨無悔。那么,愛情到底是什么?青同學們傾聽一位慈父給女兒的回答吧!(播放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曲)漢樂府·上邪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山無棱 江水為竭
11、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愛情,是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在文學史上,她被吟誦的次數只有“母親”能與之相當。愛情,每個人都曾遭遇,或都將遭遇。當你遭遇愛情,你會向誰去訴說?二、【課堂助學】1、出示課題。2、簡介作者:蘇霍姆林斯基:蘇聯教育家,著有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3、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1、)文中的父親為什么要用書信的形式來回答女兒“什么是愛情”這個問題? 書信含蓄,便于說理(2、)作者在回信時帶著什么樣的心情? 激動歡快(3、)作者沒有直接回答女兒的問題,而是從自己的少年時代和祖母瑪利亞所講的故事說起,這樣有什么好處?深入淺出 形象生動4、用自己的話概述故事:
12、5、再讀課文,思考下列句子的含義:(1、)做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在異性或愛人之間的交往中,只有保持一定的理智、慎重和機警,才能和諧相處、共創幸福。(2、)上帝久久地佇立凝視著。隨后深沉地思索著離去。從那時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上帝沒有創造愛情,是人類自己創造了愛情,愛情的無法毀滅征服了上帝,他終于意識到人與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識到人必須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他最后的離去就是對人性力量的認可和屈服。(3、)從人本身來說,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愛的人,才成為真正的人。真正的愛情遠遠高于生理需要,愛情中包含的“忠誠”“心靈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輝,正是人之為人而不是動物的根本標志。
13、6、朗讀課文最后兩節,結合課文談談你對中學生談戀愛的看法。人的愛情應當不僅是美好、誠實、堅貞的,同時也應該是理智和慎重的、機警和嚴肅的,只有那樣的愛情才能帶來歡樂和幸福。做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7、用一兩句話來描繪你心目中的愛情。 播放電視劇還珠格格的主題曲當。當 瓊瑤當山峰沒有棱角的時候 ,當河水不再流,當時間停住 ,日夜不分, 當天地萬物化為虛有我還是不能和你分手 ,不能和你分手。你的溫柔是我今生最大的守候當太陽不再上升的時候,當地球不再轉動。當春夏秋冬不再變化 ,當花草樹木全部凋殘,我還是不能和你分散,不能和你分散
14、,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戀。8、課外拓展:課后收集描寫愛情的詩歌、小說等文學作品,與同學們共享。批改記錄及講評長興縣泗安中學集體備課設計年 級:八年級 學科:語文主備人:許金鳳負責人簽字: 執 教: 上課時間: 2013 年 月 日 星期: 課題 作業本練習講評課型講評課典 型 錯 誤原 因 分 析針 對 錯 誤 整 改 的 措 施長興縣泗安中學集體備課設計年 級:九年級 學科:語文主備人:許金鳳負責人簽字: 執 教: 上課時間: 2013 年 10 月 日 星期: 課題 12、心聲 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掌握課文中相關的字詞。2、了解課文內容體,感知人物性格。3、理解課文題目的含義。教學重
15、點了解課文內容,感知人物性格教學難點理解課文題目含義。課前準備學生:熟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完成全程助學的課前預習。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兩課時個體初備、集體優化個人細備、及時批注課后感悟、反思提升一、導入新課“言為心聲”。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渴望被人理解,渴望被人聽到自己的心聲,而這一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一蹴而就的,萬卡的故事,勾起了李京京的深深懷念,他渴望每個人都能聽到他心底的聲音。二、【課堂助學】1、出示課題。2、簡介作者: 黃蓓佳:當代女作家,生于1955年,江蘇如皋人,1973年中學畢業,后發表處女作補考。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82年畢業后在江蘇省外事部門工作。19
16、85年調江蘇省作協任專職作家,現為中國作協會員。寫小說,也寫散文。著有長篇小說夜夜狂歡,中篇小說唱給媽媽的歌,短篇小說在水邊等。3、復習有關小說的知識。 n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及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n 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環境。4、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心聲”一詞的含義是:心中的想法、愿望。(2、)小說主要刻畫了程老師、李京京、趙小楨三個人物形象。(3、)這三個人都與俄國作家契訶夫的萬卡有關聯。(4、)這三個人物分別與萬卡有怎樣的關聯?程老師:區公開課上將教萬卡。李京京:想在公開課上讀萬卡。趙小楨:老師安排她朗讀萬卡。(5、)小說的主
17、人公是:李京京5、人物:李京京 程老師公開課前 想讀課文回家路上 偷讀課文 脈絡清晰故事情節 次日放學 聽讀課文公開課上 終讀課文6、疑惑-討論(1、)課文以“心聲”為標題,“心聲”指的是什么?(2、)為什么萬卡故事能深深打動李京京,甚至使他在朗讀時涌出眼淚?(3、)程老師內心活動的前后有什么變化?(4、)對程老師公開課的做法應如何看待?(5、)小說的主題是什么?7、思考:(1、)李京京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自信勇敢、執著堅定、善良寬容,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少年。(2、) 標題“心聲”有怎樣的深刻含義?含義:第一層:指深埋在心底的親情、友情。(回憶 插敘) 萬卡爺爺 - 自己爺爺(親情)奧爾迦-
18、妮兒(友情)第二層:指李京京非常渴望表達內心感情的愿望。(語言、 動作、心理)第三層:作者借小說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的期望。8、默讀課文127自然段,思考: (1、)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李京京十分想朗讀萬卡這篇課文?請找出相關語句并有感情地朗讀。(2、)為什么他這么喜歡萬卡,執意要朗讀萬卡?從中可以看出京京有怎樣的心聲?根據提示說說京京與萬卡有哪些相似之處。 父母 爺爺 朋友萬卡:沒爹沒娘 惟一親人 會給他胡桃京京:爸媽總是吵架,愛他, 妮兒爬樹摘桑果給他吃媽媽總是打他 給他講故事 是他好朋友A、李京京為什么那么想讀萬卡?李京京-萬 卡爺 爺-爺 爺妮 兒-奧爾迦情感共鳴 渴望傾
19、訴B、李京京終于實現了朗讀萬卡傾吐心聲的愿望,并且打動了師生。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的朗讀很成功?請用下列句式回答: 我是從 看出他朗讀很成功。這句話是描寫。側面描寫:也叫間接描寫,指對描寫對象不進行直接描寫,而是由第二者介紹、反映或采用間接烘托的方法來描寫。9、閱讀課文后四段回答:(1)為什么京京在讀萬卡時那么投入,以至眼淚滾下來都不知道?(2)他為什么想要向程老師道歉,請老師原諒?(3)“這個小小的可憐的萬卡,不知不覺中把他的魂抓走了,”這句話有什么含義?(4)“李京京,請你把課文全部讀完吧?!闭埬愫侠硐胂蟪汤蠋熓÷蕴柺÷缘膬热?。(5)“教室里一片寂靜”屬于什么描寫,作用是什么?(6)你是否
20、喜歡程老師?你喜歡什么樣的老師?10、人物形象:程老師:工作認真負責 、愛榮譽、好強自信(為了公開課而精心準備)、喜歡搞虛假教學、重視優等學生、忽視一般學生,但是能隨機應變、勇于改正錯誤。11、主題:通過寫李京京渴望表達親情的心聲來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尊重每個學生的真情,批評了教育領域里追求形式甚至弄虛作假的不良風氣及社會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問題。12、布置作業:(1、)完成全程助學。(2、)完成作業本上的練習。長興縣泗安中學集體備課設計年 級:九年級 學科:語文主備人:許金鳳負責人簽字: 執 教: 上課時間: 2013 年 月 日 星期: 課題 作業本練習講評課型講評課典 型 錯 誤原
21、 因 分 析針 對 錯 誤 整 改 的 措 施長興縣泗安中學集體備課設計年 級:九年級 學科:語文主備人:許金鳳負責人簽字: 執 教: 上課時間: 2013 年 10 月 日 星期: 課題 14、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掌握課文中相關的字詞。2、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內涵及在科學上的主要作用。3、體會作者正面論證與反面論證相結合的方法。4、感悟作者對自然科學的認識,對于傳統中國教育的反思。教學重點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內涵及在科學上的主要作用。體會作者正面論證與反面論證相結合的方法。教學難點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內涵及在科學上的主要作用。體會作者正面論證與反面論證相結合的方法。課前準備學生
22、:熟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完成全程助學的課前預習。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兩課時個體初備、集體優化個人細備、及時批注課后感悟、反思提升一、導入新課有人說中國的孩子“高分低能”“會讀書不會研究”缺乏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問題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會給我們極大的啟發。二、【課堂助學】1、出示課題并釋題。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格:推究。致:獲得。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币庵^推究事物,方能獲得事物的知識。 從探察物體而得
23、到知識 有想象力、有計劃、客觀地探索事物的精神2、簡介作者:丁肇中(1936)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國。三個月后隨父母回到中國。1956年到美國密執安大學學習,1960年獲得科學碩士學位,1962年獲得(物理學)哲學博士學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內瓦歐州核研究中心從事原子彈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國,擔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講師,第二年提升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為物理學教授。1976年因在電磁力探索上發現J/4 粒子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職。他曾多次回國探親,對祖國的科學事業極為關心。是中國科技大學客做教授。3
24、、檢查預習解釋下列詞語: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識。正心 :端正心思。修身: 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齊家:整齊家政。抽象:不能具體經驗到的,籠統的;空洞的。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調別人。一帆風順:比喻非常順利,毫無挫折。4、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思考:(1、)本文的標題是論點嗎?(2、)從探察物體(實驗)而得到知識。-從全文出發,概括“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 (3、)“為什么基本知識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為什么歷史上學術的進展只靠很少數的人關鍵性的發現”? -大多數人缺少完成一個成功的實驗所需要的眼光、勇氣和毅力。(4、)傳統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徑或態度是什么
25、?這樣做的依據是什么?這種做法對中國一些讀書人繼續支配的具體表現是什么? (a)傳統儒家“格物”以“致知”的途徑是-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 (b)這樣做的依據是: -真理是由圣人領悟并傳給一般人,研究圣人之經書即可得到真理。 (c)繼續支配中國一些學生的表現是-大都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抽象的思維而不愿動手(5、)實驗精神在科學上有什么重要性?(用課文原話回答。)-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6、)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是什么?(用課文原話回答。)-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
26、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計劃的探索。(7、)本文主要探討的是什么問題?作者的結論是什么?-主要探討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 作者的結論是:希望我們這一代人對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地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5、理清課文結構:第一部分(1-2自然段):中國學生應該怎樣了解自然科學:要格物致知。-提出問題。第二部分(3-12自然段):分析中國教育不重視格物致知的社會根源。 -分析問題。第三部分( 13 自然段 ):強調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的意義并對我們這一代提出希望。-解決問題。6、深入探討:(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國學生應該怎樣了解自然科學
27、?-要有格物致知精神。(2、)提問:“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格物致知”出自四書·大學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薄拔锔穸笾粒炼笠庹\,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齊家,齊家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也就是通過實驗得到知識。(3、)討論:傳統的中國教育并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卻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為傳統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4
28、、)討論:大學里講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這個與丁教授講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樣不一樣? -目的是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一樣。丁教授講的目的是通過實驗得到新知識。 (5、)討論第4段舉王陽明“格物”失敗的例子證明了什么? -王陽明的“格物”實是“格已”,而不是研究萬物的道理,這是無用的,不能適用于現在的世界的。證明傳統的中國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確。(6、)討論: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只有通過實地實驗才能得到新的知識。 (7、)討論:第8段舉研究竹子的例子證明了什么? -舉研究竹子證明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動手栽種、研究生長過程、科學的觀察。(8、)中國學生的
29、現狀是什么樣的? -中國學生大都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于抽象的 思維而不愿動手,功課成績很好不會做研究。(9、)討論:第12段舉我個人的經驗證明了什么?這是什么論證?-舉我個人的經驗證明光“用功”埋頭讀書,對于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屬于舉例論證。提問:第九段講的是什么道理?-實踐的過程不是毫無選擇的量,而是需要小心具體的計劃,要有一個適當的目標。(10、)討論:為什么說當今社會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丁教授認為四書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是什么?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第一,尋求真理的堆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
30、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計劃的探索。小結:本文就中國學生的現狀,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義,希望我們這一代要培養實驗的精神。文章用舉事例講道理論證了中心論點。(11、)為論證觀點,作者舉了哪些例?這些事例之間有什么關系?Ø 王陽明的事例Ø 一種竹子的實驗Ø 作者本人的經歷 彼此聯系,互相對比(12)討論:我們為什么應該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樣論述的? (a)這是由傳統中國教育導致的中國學生的弱點決定了的。(b)這是被科學進展的歷史和實驗的過程證明了的。(c)這也是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所不可少的。 閱讀6-13節,思考:1.這種試驗的過程應該是怎樣的?-試驗的過程應該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2作者主要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疫病監測中野生動物行為學的研究考核試卷
- 電信行業科技創新考核試卷
- 禮儀用品企業品牌傳播策略考核試卷
- 篷布企業市場競爭力提升考核試卷
- 畜牧機械制造質量控制考核試卷
- 煤炭氣化殘渣利用考核試卷
- 油氣儲罐操作與維護技術考核試卷
- 信陽藝術職業學院《德國社會與文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欽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堆乐懿W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信宜市2025年數學三下期末學業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脫式計算去括號練習400題及答案
- 《礦山機械》課件
- 行業投資風險評估報告:評估行業投資風險程度
- 知識產權維權授權書
- 20220804整車行業SAP VMS核心解決方案
- 水產養殖公司合伙人股權分配協議
- 云ACP云計算考試題庫及答案
- 急救醫療資源整合優化研究
- 達人采風活動方案
- 制造業本季度總結與下季度規劃
- 大健康加盟項目計劃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