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藤野先生 教案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線索,理解內容,把握主旨。2、揣摩文中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句,體會語言的感情色彩對表達主題的作用。3、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表現人物高貴品質的寫作方法。4、學習藤野先生正直、熱情、治學嚴謹的高尚品質和重視中日友情、毫無民族偏見的精神;學習魯迅先生尊師好學的高尚品德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學重點了解選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理解內容與主旨。教學難點1、揣摩詞句,領會語言的感情色彩對表達中心思想的作用。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聯系體會,激趣引讀。同學們,七年級我們學過魯迅的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回憶起自己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
2、、質樸、博學”,令童年魯迅信服、敬畏。但魯迅在回憶中說:“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卻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是什么讓魯迅這樣深情感恩呢?魯迅先生在日本又經歷了怎樣的屈辱,又怎樣走上“棄醫從文”的道路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這段難忘的經歷、認識這位值得尊敬的學者和良師。(板書課題與作者)作者魯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是筆名,本名周樹人,是浙江紹興人。選自朝花夕拾(即早上的花,在傍晚時拴起來,比喻童年和青少年時代的往事,到中年才寫成文章。)介紹寫作背景:這篇散文記敘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
3、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學的生活片斷。藤野先生寫于1926年10月12日。1926年3月18日,北洋段祺瑞執政府的衛隊血腥屠殺愛國請愿學生,死47人,傷300多人,女師大學生劉和珍、楊德群就是其中的兩個殉難者。魯迅說“三月十八日,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北洋政府血腥鎮壓愛國者的當天下午,就下了通緝令,抨擊過北洋政府及其首領的魯迅,自然是被列入這個通緝名單的。后馮玉祥的國民軍把段祺瑞趕下臺,而奉軍又攻進北京,趕走國民軍。奉軍進北京,騷擾百姓,奸淫擄掠,大肆逮捕和殺害進步人士。北京成了一個充滿恐怖和令人窒息的地方。魯迅遭到北洋軍閥反動政府的迫害。這年的七月,魯迅接到廈門大學的任教聘請,8月離開北京去廈
4、門。本文是魯迅離別了藤野先生二十年后寫的。二、誦讀積累,整體感知。1、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認真體會文章中所蘊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懷。并思考: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的去寫的?(懷念、贊美)2、在這篇回憶性散文中,作者寫了早年在日本留學時期的生活。請你依據文章敘述中時間的推移和地點的轉換,理清課文內容。(可請兩名學生,到講臺上板演自己列出的結構圖。)明確課文結構:提示:根據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將全文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寫“我”在東京的見聞及感受。第二部分(第435段):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我”在仙臺與藤野先生相識、相處和離別,贊揚先生的崇高品質。第三部分(第3638段):寫“
5、我”離開仙臺后懷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對我的激勵與鼓舞。從結構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敘事線索的,圍繞表現藤野先生組織材料。開頭寫在東京的所見所感是作者前往仙臺的緣由,接著寫到仙臺后與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離別。這就是當年的仙臺醫學專門學校。最后寫離開仙臺后對藤野先生的懷念。這是全文的一條明線。這篇文章還有另外一條暗線,那么全文的暗線是什么呢?我們先按下暫且不表。三、合作探究,微觀體察。1、了解故事背景:作者在東京有哪些所見所感?(作者在東京看到的是清國留學生思想腐朽、不學無術,整天不是逛公園、賞櫻花,就是學跳舞。正在探求救國救民之道的魯迅,對他們的這種思想行為十分
6、厭惡,不愿與他們為伍。所以文章一開頭就說“東京也無非是這樣”,表達了作者對東京的失望情緒,為了尋求救國的真理,又只好離開東京“到別的地方去看看”,這樣,自然地引出了仙臺之行。)投影出示思考題:(1)請標出這一段里最能表現清國留學生丑態的詞語和句子。(2)對于這些清國留學生,“我”是持什么態度?哪些詞語表明了“我”的態度?(3)從“我”的態度,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思想?討論明確: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作者著重描寫了清國留學生的不男不女、不倫不類丑惡形象。“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發髻”,加上“油光可鑒”,生動形象地描繪與諷刺了清國留學生的奇特打扮。“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實在”
7、是“的確”的意思,“標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實在”修飾“標致”,說思想腐朽的清國留學生“的確漂亮”,這是反語,同時,還以“上野爛漫的櫻花”之美來反襯這群清國留學生之丑。而“東京也無非是這樣”,“無非”是“只不過”的意思,表達了作者對東京“清國留學生”的惡濁生活的憎惡、失望和不滿,強有力地諷刺了這些頑固維護清王朝統治的“遺少”,強烈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極端憎惡的感情。這一部分內容,從側面反映了魯迅不愿與清國留學生同流合污的愛國主義思想,也為下文與藤野先生相識埋下伏筆。總結:這部分作者以辛辣的語言,嘲諷了清國留學生的丑態,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感情,揭示了作者離開東京去仙臺的原因,為下文結識藤野先
8、生埋下伏筆。2、把握人物形象(感知作者情感1)問題一:學生瀏覽610段,找出文中作者關于藤野先生的描寫,說說作者初到仙臺時,目睹耳聞的藤野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明確:生活儉仆。黑瘦,八字須,戴著眼鏡,醫學教授。認真負責,治學嚴謹。熱情誠懇,循循善誘。目睹印象治學嚴謹;耳聞親見生活儉樸 學者形象過渡:讀到此,一個生活儉樸、治學嚴謹的學者形象已展現在我們的目前了,這是作者,也是我們讀者對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讓我們繼續讀下去,看作者在與藤野先生的交往中著重選取了哪些典型事例來刻畫藤野先生?分別表現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質?請用最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問題二:學生閱讀1123段,要求學生給每件事情擬一個小
9、標題。討論明確:添改講義 工作認真負責和熱心幫助糾正解剖圖 對學生嚴格要求,一絲不茍,尊重科學,主動熱誠關心解剖實習 熱情誠懇、體貼入微、沒有偏見了解女人裹腳 求實精神,注重調查這四件事,(1)(2)兩件是詳寫,(3)(4)兩件是略寫。通過這四個典型事例的記敘,贊頌了藤野先生認真負責、從嚴治學、熱情關懷、正直誠懇、毫無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為什么要滿腔熱情地教育魯迅的原因。問題三: 作者為什么說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教師之一?學生討論后明確:因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無民族偏見他對“我”的熱心期望,“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大而言之,是為學術”。這種精神與品格,
10、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偉大呢?怎能不感激他呢?又怎能不從中受到鼓舞、激勵呢?一 個“最”字分量極重,真摯地表達了作者的崇敬、感激和懷念之情。四、布置作業。仿照課文第610段寫一位新老師到班上上第一堂課時的情景。要求寫出老師的外貌、神態、聲調、語言、行動以及同學的反應,自己對老師的印象等。第二課時一、老師印象,激趣再讀。檢查第一課時的學習效果和預習情況,思考下列問題:(1)作者在與藤野先生的交往中選取了哪四個典型事例?分別表現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質?(2)作者是抓住藤的什么特征來進行描寫的?二、合作探究,研讀品析。1、感知作者情感(愛國)課文除了寫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外,還寫了
11、哪些事?這些事情和寫藤野先生有什么內在聯系?(提示:寫了從東京到仙臺途經日暮里和水戶,寫了仙臺醫專職員對他的“優待”,寫了日本“愛國青年”的尋釁和課堂上看電影。)去仙臺的途中,作者對“日暮里”和“水戶”這兩個地點記得很清楚,這是為什么?從東京到仙臺六七百里,所見甚多,但文章只提到“日暮里”和“水戶”兩個地方,因為“日暮”兩字觸發了作者的憂憤之情,所以印象深刻,幾十年后還記得。至于“水戶”,則是反抗清朝至死不渝的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作者對這樣一位具有民族氣節的學者自然會產生仰慕之情,因此對“水戶”銘記不忘。寫這些事情,反映了魯迅先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起了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作者到仙臺后,受到
12、了哪些優待? 請體會一下:作者對這種種優待有什么感受?明確:不但學校不收學費,幾個職員還為我的食宿操心。作者感到受到的不是尊重,包含著一個弱國國民的辛酸,表現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兩件事情(匿名信事件、看電影)給作者怎樣的刺激?學生討論后明確:這兩件事對探索救國救民之道的魯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國弱民倍受歧視的悲哀,激發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為拯救民族、富國強民的斗爭精神。“終于這流言消滅了”,魯迅的正義斗爭終于取得了勝利。“看電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魯迅。他極為沉痛而憤慨地寫道:“中國是弱國也無怪他們疑惑。”用這樣的反語來表達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傷,思想上所受到的極大的震動,
13、以及改變志向,棄醫學文的決心。 前面我們閱讀了有關直接寫藤野先生的一些文字,文中還有一些內容沒有直接寫藤野先生,這些事情與藤野先生有何聯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來統攝全文的?這也就是全文的一條暗線。(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找找看,文中還有哪些地方表現了作者的思想變化之感情。學生思考,研討交流:A.在東京:厭惡之極,不屑與之為伍 B去仙臺:觸發憂國之情 ;C棄醫從文:個人與祖國的尊嚴受到侵犯,思想受極大震動,民族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D離開仙臺: 熱情贊頌 高度評價,懷念學到此,我們會想:在這樣一位好老師的真誠幫助下,魯迅定然能實現自己做醫生的夢想,學成回國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國。可魯迅最終卻作出了棄
14、醫從文的決定,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兩件事情以后,魯迅覺得,“醫學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要喚醒人們麻木的思想,當首推文藝。為此,他決定棄醫從文。具體解釋請參看課文有關注釋。教師引導學生明確:作者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中國民眾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醫學只能解救病人肉體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喚醒民眾的覺悟。魯迅的這種將個人的志愿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體現。2、探究文章主題關于課文主旨的理解,爭論頗為熱烈,對于下面的說法,你更傾向于哪一種?“贊揚藤野先生的高貴品格
15、”主要表現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課文寫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寫了藤野先生,又寫了自己的思想歷程。教師提供參考意見如下:較傾向于第(1)種:“贊揚藤野先生的高貴品格”為這篇回憶散文的主旨和本意。理由:第一,散文敘述的焦點是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題自然和藤野先生有直接關系,恰如結尾處點明的“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而從作品的實際效果看,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的容貌和言行,是藤野先生的性格和品德。第二,從全文的結構看,是圍繞藤野先生這個中心來組織材料的,雖說也貫穿著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線,后者是暗線。也正因作品飽含的愛國主義感情,從
16、而使藤野的形象更為感人,可以說,愛國感情是文章的“底色”和背景。第三,魯迅一直懷念藤野先生。1935年,日本巖波文庫要出魯迅全集,譯者增田涉寫信征求選文意見,魯迅回信說:“請你全權處理好了。在我看來,非放進不可的東西是沒有了。不過藤野先生一篇請你譯出加入。”1936年魯迅又向來到上海的增田涉打聽藤野的近況,可見其懷念之情。所以說,歌頌藤野先生是文章的主旨。 (簡介師生情)三、品讀提升,語言揣摩。1935年日本要出魯迅全集的時候,曾經問魯迅選些什么文章好,魯迅先生回答:“一切隨意,但希望把藤野先生選錄進去。”目的是要借此打聽藤野先生的消息,由此可見作者對先生的懷念。集體朗讀結尾一句話,研討其含義
17、。“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于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討論明確:(1)“似乎”表明事實并未真的出現,不過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卻是巨大的。強烈的表達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深切懷念。(2)“良心發現”是指作者熱愛祖國,勇于革命的思想受到觸動。(3)“增加勇氣”是指作者在長期遭受封建勢力、帝國主義勢力迫害時,一旦想到藤野先生對自己乃至對中國的希望時,便增加了斗爭的勇氣。(4)“正人君子”是反語,諷刺那些為軍閥政客張目而自命為“正人君子”的文人。(5)“深惡痛疾”是“最厭惡最痛恨”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作者決心以筆作刀槍和反動勢力斗爭到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村出租窯洞合同范例
- 2025企業視覺識別系統設計合同
- 個人借款合同擔保合同范例
- 2025年心理咨詢師培訓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國際貿易實務考試模擬題及答案
- 2025年生物醫學工程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人工智能應用工程師考試試卷及答案
- 園林建筑設計調研
- 《中國文化概論(第三版)》課件第三章第一節
- 養殖蚯蚓土地承包合同范例
- 教師專業發展第6章 教師教育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全程規劃
- 廠區保潔服務投標方案【2024版】技術方案
- 中國近現代史考點歸納
- 高考志愿填報指導高考志愿填報指南
- 中國文化概要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溫州大學
- 制作的最好的GRR分析表
- 淄博市2024屆高三二模歷史試題卷(含答案)
- MOOC 人力資源管理-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MOOC 動物學-華中農業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202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全
- 中醫護理-生活起居的護理內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