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方案_第1頁
土壤改良方案_第2頁
土壤改良方案_第3頁
土壤改良方案_第4頁
土壤改良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土壤改良方案一、土壤板結、鹽漬化加重危害:在大部分菜區,都存在長期大量不合理施用化學肥料的現象,表現為:不但底肥化肥使用量大,而且追肥也是大量使用,這樣就使得土壤團粒結構破壞嚴重,透氣性降低,需氧性的微生物活性下降,土壤熟化慢,從而造成土壤板結。土壤板結對蔬菜的危害一是根系下扎困難,二是即使根系能扎下去,也會因土壤含氧量過低,出現漚根現象。土壤鹽漬化是指長期過量施用化肥后,土壤中鹽離子增多,妨礙蔬菜根系正常吸水,從而影響植株生長,嚴重時蔬菜就像種在鹽水里一樣,造成了腌根死棵。土壤鹽害有輕重之分,初期地面有清霜而后發展到綠皮“青苔”,棚室內蔬菜尚為正常;中度時地面出現許多塊狀的紅色膠狀物,干后

2、變為“紅霜”,棚室內蔬菜生長到中期出現點片萎蔫;土壤鹽分過重時地面出現白色結晶“鹽霜”,棚室內蔬菜定植后根系特別少,后期死秧加重。解決措施:目前解決土壤板結和鹽漬化較好的措施是使用汽巴松土精,每畝地300克,使用時將松土精摻3040公斤土撒施到蔬菜的根部附近,然后澆水即可。使用松土精后,通過松土精的物理作用,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使土壤疏松、透氣,促進蔬菜根系下扎,保證蔬菜對養分和水分的吸收。二、土壤菌群失調危害:土壤中的生物菌有一部分是有益菌,在土壤中起比較好的作用,改良根系生長的環境;還有一部分菌屬于有害菌,這些菌會引起許多的土傳病害,造成死秧、死苗。隨著種植時間的延長,土壤中有害菌的數量越

3、來越多,而有益菌得不到補充,這就導致了土壤菌群的失調。解決措施:要想解決土壤菌群失調的問題,單靠使用殺菌劑來殺死土壤里面病菌的辦法是行不通的,只能想辦法補充土壤里面有益菌的數量,使土壤當中的有益菌和有害菌重新達到一個平衡,就不會影響蔬菜的長勢了。目前補充土壤有益菌可使用家園益微增產菌,每畝使用500克+50克助劑(助劑的目的是養菌),摻土3040公斤,根據地塊情況,一個生長季節使用12次。三、微量元素缺乏危害:連作是蔬菜種植的普遍現象,然而連年種植蔬菜容易造成土壤養分的偏耗,特別是硼、鋅、鐵等微量元素,由此引發的缺素癥越來越嚴重,大大影響了蔬菜的生長發育,產量減少、品質下降。解決措施:補充微量

4、元素一要選對產品,二是選好使用時間,三是掌握用量。無論是果菜類還是葉菜類,微量元素補充有3種辦法:1.底施:底施優力硼鋅+瑞綠。優力硼鋅補硼補鋅,每畝用量為200克;瑞綠為EDDHA螯合態最穩定的鐵肥,每畝地用量50克。在整地施肥時,把優力硼鋅和瑞綠混合均勻,結合其他肥料共同施入。2.沖施:沖施瑞培樂。瑞培樂里面含鐵、銅、錳、鋅、硼、鉬6種微量元素,含量全,利用率高,使用量少,每次每畝追施100克即可,配合沖施肥,補充各種元素,解決各種缺素癥,平衡蔬菜吸收氮磷鉀的比例,改變蔬菜品質。3.葉面噴施:葉面噴施微量元素適合于缺素癥較輕的生理病害,而且為了保證其吸收率,應選螯合態較好的微肥。補硼選用瑞

5、培硼、補鋅選用瑞培鋅、補鈣選用瑞培鈣、補鐵選用瑞綠。注意葉面噴施微量元素時,配合果蔬寶750倍液(內含稀土等)共同使用,效果更佳。園林施工中的土壤改良園林植物有著多樣性,土壤是植物生長環境中的必要物質條件,不同的植物生長需要不同的土壤條件與之相適應。在園林施工工程中,通過土壤改良來為園林植物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是提高施工質量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園林植物成活率的關鍵工序。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和開發,在建設環保模范城區和園林式城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為主導,園林綠化建設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植物品種的多樣化為上海營造生態型環境發揮出重要的作用。然而,環境因素對不同品種植物的影響很大,土壤作為植物生長

6、的必要物質,對引種的植物成活、生長影響更是不容忽視的。上海地區土壤在漫長形成期中,受長江沖積和海水長期浸漬影響,再經耕作熟化,主要類型為濱海鹽土、潮土、水稻土以及地帶性的黃棕壤土等,絕大部分土壤(90)的酸堿度大多為中偏堿性,土壤PH值在7.0至8.5之間,其中還存在著強堿性土壤(PH8.5),僅有西部的佘山等小面積丘嶺地區存在酸性土壤(PH5.5),對香樟、雪松、杜鵑等喜酸性植物而言,這樣的土壤條件,會大大降低種植成活率和嚴重影響其生長;此外,上海地區海拔高度僅為4米左右,地下水位較高,一般在60至80CM之間,有些地區甚至更高,在40至60CM之間,直接造成土壤通氣性差、漬害嚴重等植物生長

7、的不利條件,對直根系的喬木植物來說甚至是導致其死亡的原因。所以在園林綠化施工中,通過土壤改良為園林植物創造一個適宜生長的條件,是提高園林植物種植成活率、提高施工質量,達到創造預期園林景觀的重要手段。上海地區園林綠化施工中,主要針對土壤偏堿、地下水位偏高、土壤通氣性差等植物生長不利因素,進行土壤的改良。一、土壤偏堿的改良措施1、化學改良化學改良是一種用于大面積土壤改良的措施,主要方法是通過強酸根離子將土壤中的堿性離子中和,達到降低土壤堿性的目的,如施用石膏對土壤進行改良,利用石膏中的硫酸根離子對堿性土壤中的碳酸鈉進行置換,形成石灰和中性鹽,同時鈣離子可以代換土壤膠體土的鈉離子,使土壤堿性得到降低

8、,從而改良土壤,對堿化土壤的改良很有成效。2、穴土置換穴土置換是一種局部土壤的改良措施,在需要種植喜酸性植物的位置,開挖樹穴時適量放大樹穴,種植前,在樹穴中填入酸性的優良營養土、山泥或腐熟的有機肥、珍珠巖等,利用這些土壤本身的酸性進行土壤改良,達到改善樹穴土壤的酸堿度、透氣性和土壤肥力。3、生物改良利用一些綠肥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吸收土壤堿性物質,同時又能在其根部分泌酸性物質以及其根瘤腐化后能在土壤中殘留酸性物質的特點,達到降低土壤pH值的改良措施,可以用作堿性土壤生物改良的綠肥植物有酸性綠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脈根、田菁、扁蓿豆、麥草、黑麥草、燕麥、綠豆等。4、物理改良利用土壤中的堿性物質主要

9、是水溶性鹽或堿性物質的特點,通過地面水溶解地表土壤中的水溶性鹽或堿性物質,再通過挖排水溝和灌水浸土,把土壤深層的水溶性鹽或堿性物質溶解,隨排水時排出,達到有效降低土壤水溶性鹽或堿性物質含量,從而降低土壤堿性的目的。5、施用有機肥改良有機肥料都有較強的陽離子代換能力,可以吸收更多的鉀、銨、鎂、鋅等元素,有機肥含有許多有機酸、腐殖酸、羥基等物質,具有很強的螯合能力,能與許多金屬元素如錳、鋁、鐵等螯合形成螯合物,可中和土壤中的堿性物質和防止土壤板結,形成有機無機團聚體,改善土壤物理性質,提高土壤自身的抗逆性,形成良好的土壤生態環境。6、引用新科技改良隨著科技的發展,近年來出現了不少高科技的土壤改良劑

10、,這些土壤改良劑對不同的土壤,有著不同的針對性,主要作用機理不外乎促進土壤養分轉化,降低土壤中重金屬及有害物質的活性,改善土壤板結,促進土壤生態系統恢復,從而改善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功能。在園林工程施工中,合理選用具有針對性的土壤改良劑,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改良土壤,去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質,達到改良土壤,提高園林植物種植施工質量。二、降低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偏高會造成樹穴積水,對植物跟部造成漬害,嚴重時引起植物根部腐爛而死亡,所以防止地下水的危害,也是改良種植土壤環境的重要措施。1、滲透降水在綠地中開挖一定數量的排水集水井,使地下水滲透入排水集水井后,再通過排水系統(或機械抽排,如水泵)集中排出,從

11、而使整片綠地中的地下水位降低,達到地下水不再滲入樹穴造成植物漬害的目的。2、阻斷地下水在樹穴底部墊設一層礫石,形成地下水上升毛細管斷層,以阻斷地下水的上升毛細管,使地下水不再通過上升毛細管進入樹穴,從而有效防止地下水上升后樹穴積水使植物根部受到浸害。3、開溝排水開挖具有一定間距和深度的排水溝。排水溝的深度起著控制地下水高度的作業,一般來說排水溝應略低于植物根系深度,以保證地下水上升至植物根系以下時,就滲入排水溝成為地表水;排水溝的間距起著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排出的速度,一般排水溝間距越小,地下水下降速度越快,在一定時間內排出的地下水也越多。但在運用時,必須以園林景觀為先,會同設計和建設部門控制好

12、排水溝的密度,不可因開挖排水溝而影響園林景觀的質量,同時對排水溝進行加蓋和裝飾,既能防止意外發生,又能提高景觀質量,也不失是一個好的構思。4、堆種防水堆種就是在種植園林植物時,開挖的種植坑較淺,一般僅為土球的1/21/3,植物土球放入種植坑后進行填土,對高出地面的土球,采用從地面放坡堆土的種植方法。這樣的種植方法,因為種植坑較淺,坑底高于地下水位,可有效防止地下水對植物根系造成危害。三、土壤通氣性的改良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需要土壤具有良好的通氣性,植物根部發生窒息后,會造成植物無法正常地從土壤中吸收水份和其它生長所必須的物質,從而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所以,改善土壤的通氣性也是土壤改良的一個重要部

13、分。1、減少土壤密實度在翻松(挖掘)土壤的過程中,往土壤中摻入泥炭、碎樹枝、腐葉土等多孔性有機物,增加土壤中的孔隙,使土壤的密實度降低,從而改善通氣狀況。2、防止土壤機械密實在堆造綠地地形或綠地進土施工中,采用人工駁運和回填,盡可能地減少推土機等機械的作業,防止機械在作業過程中對土壤的碾壓,同時對已完成的地形進行自然條件下的保護,防止人為的踐踏,此外在園林地坪的鋪裝上,盡可能采用透氣性的鋪裝材料,從而使土壤保持自然的密實度,確保土壤氣體和外界正常交換。3、埋設人工透氣材料在種植植物時,采用加放人工透氣管的方法,改善植物根部的透氣性,人工透氣管可用無紡布包裹通氣管制成,在無紡布袋中放置。一定直徑的塑料管,空檔處填滿珍珠巖,放置于樹木根部放置,管長以從植物根部至地表為宜,人為地在土壤中營造出透氣空間,使大氣能深入到土壤中,改善植物根部的透氣性。4、土壤生物的作用利用土壤中有益生物的作用,改善土壤結構。例如:利用蚯蚓在土壤中鉆洞和吞土排糞等的生命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