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物理測試題_第1頁
生活中的物理測試題_第2頁
生活中的物理測試題_第3頁
生活中的物理測試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了世界氣候大會,根據全球變暖會產生的后果判斷:若將一塊冰放入一杯鹽水中,冰融化以后,杯中的液面將會比融化前( c ) a.下降 b.不變 c.上升 d.無法判斷 把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體積將( c ) a.等于200毫升 b.大于200毫升 c.小于200毫升 d.與容器有關 有些魚死掉后先沉入水底,經過幾天再浮到水面,這主要是因為( d ) a.水底和水面的溫度不同 b.水底和水面的氣壓不同 c.魚經過浸泡后變輕了 d.魚肉和內臟變質,分解出氣體,使魚體膨脹 我國家庭用電的頻率是( a ) a. 50hz b. 60hz

2、 c. 80hz d. 100hz 用飛機向云層噴灑干冰(固體的co2)是一種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幾個物態變化過程:干冰迅速吸熱升華;干冰吸熱溶解;云層中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冰晶;水蒸氣以干冰為核心凝結成雨滴。在這種人工降雨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過程為( b ) a. b. c. d. 北京的天壇以宏偉莊嚴的建議藝術而聞名世界,更以奇妙的聲學現象吸引游客留戀忘返。站在天壇回音壁內側一處輕聲說話,圍墻內側另一處的人也能聽得一清二楚,是因為( a ) a. 聲波的反射 b. 聲波的折射 c. 聲波的散射 d. 回聲 一桿刻度準確的桿秤,若在秤砣上粘上一塊重物,那么用它稱東西時讀數將( c ) a

3、. 比實際質量大 b. 與實際質量相同 c. 比實際質量小 d. 大小難以確定 公路上發生車禍,一輛小轎車和一輛載滿貨物的大貨車相撞,兩車受到的沖擊力( c ) a. 小轎車大b. 大貨車大 c. 一樣大d. 無法判斷 由于用眼不當,一些青少年得了近視,此時需要佩戴矯正視力的近視眼鏡,其鏡片是( c ) a. 平面鏡 b. 凸透鏡 c. 凹透鏡 d. 三棱鏡 上海世博會上最受歡迎的中國館,處處蘊含著“低碳”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該理念的是( ) a 提倡步行 b 一水多用 c 少用空調 d 焚燒垃圾 上海世博會門票中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世博芯”,它記錄著參觀者的資料,并能以無線方式與遍布世

4、博園區的傳感器交換信息。在交換信息時,應用了大量的物理知識,下列知識得到應用的是( ) a 回聲 b 電流的熱效應 c 電磁感應 d 光的反射 上海世博會采用了一種不用電,而是用水來調節溫度的江水源空調。江水源空調系統用水泵抽取黃浦江的水,利用江水與世博園室內空氣的溫差實現制冷制熱,從而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1)用江水來調節溫度主要是利用了水的哪一種特性?(2)從熱傳遞的角度解釋江水源空調為什么能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 上海世博會浙江館內有一只直徑8m的“青瓷巨碗”,內裝6t“水”。在燈光下,青瓷碗內碧波蕩漾,伴隨著悠揚悅耳的絲竹,游客宛若置身如畫江南。(1)游客看到碧波蕩漾的“水”面,是因為“

5、水”面對燈光的( )。(2)圍繞“青瓷巨碗”的是一個巨大的環形升降臺,游客在升降臺上站成一圈,升降臺上升后可以同時看到“青瓷巨碗”內的景象。在某次升降中,升降臺把80名游客勻速升高3m,若每位游客的質量以60kg計算,則升降臺在這次上升過程中對游客所做的功為( )焦耳。 1. 曲高和寡:頻率越大,所發聲音的音調超高,當然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 2. 長嘯一聲,山鳴谷應:這是聲音在山谷之間發生多次反射,形成洪亮的回聲。 3. 弦外之音:這是指人的聽覺頻率范圍之外的(如超聲、次聲)確實存在且我們是聽不到的聲音。 4.聽其聲而知其人:這是因為每一個人所發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 5. 但聞其聲、不見其人:

6、這是因為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當障礙物的尺寸小于波長時,可以發生明顯的衍射,而光在同一物質中是直線傳播的。 北京奧運會圣火在古奧林匹亞遺址采集,女祭司手持火炬,將其置于祭壇前的凹形容器中,在太陽光直射下,五秒鐘左右火苗燃起,如圖所示,由此可知:1. 凹形容器是什么鏡?此鏡對光線有啥 作用?它能把射向它的什么光會聚在什么上,得到高溫或增強亮度,達到點燃火炬的目的.2.還能舉出幾個關于凹形容器的光學應用的實例嗎?3.細心的馮捷同學發現凹形容器的下面有陰影,其光學原理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線傳播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解析:1.奧運圣火是利用了凹面鏡能把平行光線會聚在焦點上,得到高溫點燃

7、圣火,所以本題答案為: 凹面鏡;會聚;平行;焦點2.如太陽灶、醫用小凹面鏡檢查耳道、汽車頭燈的燈罩3.光照射到不透明物體上在其后面形成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所以選b 八年級同學上初中后,學習比原來更刻苦了,但老師發現他們看書時眼睛與書的距離比正常情況越來越近了,為了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用眼習慣和正確的矯正。有同學提出了幾個問題,請你回答 1.正常人眼的明視距離為( ) 2.針對本班同學出現的現象及矯正措施正確的是( ) a該部分同學已患近視眼,需佩戴用凸透鏡制成的眼鏡 b該部分同學已患近視眼,需佩戴用凹透鏡制成的眼鏡 c該部分同學已患遠視眼,需佩戴用凸透鏡制成的眼鏡 d該部分同學已患遠視眼,需

8、佩戴用凹透鏡制成的眼鏡 3.請有近視眼的同學互相觀察眼球,與正常人對比有何不同,分析近視眼形成的原因? 解析: 1. 正常人眼的明視距離為25cm。 2. 近視眼需要佩戴凹透鏡,選 b 3近視眼是看遠處的物體時,由于晶狀體太凸太厚,對光的會聚作用太大,遠處的物體的像會聚在視網膜的前面,患者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 題目:自行車是我們熟悉的交通工具.可它卻涉及到不少的物理知識例如:.輪胎上有花紋;.車輪為圓形;c.在轉動部分加潤滑油;d.在車軸處裝有小滾珠;e.腳踏板上凹凸不平;f.剎車時用力握住剎車閘;g.車把上有凹槽1.上述各項內容中屬于(填寫各選項前的字母) 通過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是

9、:( ) 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的是:( ) 通過變滑動為滾動來減小摩擦的是:() 通過使接觸面分離來減小摩擦的是:()2.若自行車輪胎對地面的受力面積為0.2,質量是20,那么它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g=10n/kg)3.想要自行車停止運動時,為什么不能立刻停下來?4.請你大膽發揮想象:“假如沒有摩擦”,自行車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寫出兩個合理的場景. 解析: 1. ,e,g f ,d c 2.f=mg=20kg10n/kg=200n p=f/s=200n/0.2=1000pa 所以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強是1000pa. 3.由于自行車具有慣性,所以不能立刻停下來 4.剎不了車,車不能啟動,抓不穩車把,車子不能組裝等 題目:鋁球的體積為400 cm3,質量為810 g。問:(1)該球是空心還是實心的? (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大?( 2.7103 kgm3) 解析:可以分別從質量、體積和密度三個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本題的解法較多.又由于題中 m、v、三個量都已給出,因此在分析問題時可采用“假設法”,用其中的兩個量求出第三個量,再與給定的第三個量進行比較,便可得到結果. 方法一:比較密度法.根據題中球的質量和體積,可求出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