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賞識與挫折教育應有“度”_第1頁
919.賞識與挫折教育應有“度”_第2頁
919.賞識與挫折教育應有“度”_第3頁
919.賞識與挫折教育應有“度”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賞識與挫折教育應有“度”“精彩極了”與“糟糕透了”之我見【摘要】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孩子教育問題層出不窮,孩子在面對同一件事同個問題時,態度、做法截然不同,很多孩子面對挫折、困難時所呈現出來的狀態讓我們驚憾,各種教育方法百花齊放,賞識教育的逐漸普及讓潑冷水的挫折教育也逐漸蔓延。本文通過對此兩種教育方法的客觀比較、把握、分析,筆者認為只要把握好兩者之間的“度”,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定會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關鍵詞】 賞識 挫折 有度在全面貫徹新綱要,實施新課程的大背景下,提倡“以幼兒為本”、“尊重幼兒”的今天,賞識教育、快樂學習法逐漸被廣大社會輿論認可。但賞識教育用之過度的話,所謂“

2、物極必反”,其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孩子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產生虛榮、自傲的心理。有些孩子經受不了一點點的責備,經受不起一點不被重視甚至連一句不順耳的話都聽不得,碰到一點困難就立馬尋求幫助或退縮,更不要說批評受挫了。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提倡讓孩子吃苦,潑冷水的挫折教育也應聲逐漸興起。看過一篇小學課文:外國某一作家年少時寫了首兒童詩,母親認為“精彩極了”,父親卻說“糟糕透了”。以后,他每當有進步,哪怕是點滴成績,母親都給予不遺余力的贊揚,他從母親身上得到了信心與希望。而父親對他要求卻很嚴厲,對缺點和失誤從來都不留情面,有時還大聲斥責,因而他從父親身上獲得的是自我認識與謙遜。作者成為知名作家

3、后,完全明白了父母的用意:既有一個懂得欣賞自己的母親,又有一個十分嚴厲的父親。正是這兩種愛的交織才成就了一個偉大作家的長成。文中的父親、母親采用的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教育方法,即賞識教育和挫折教育。當前,新課程帶來了許多觀念的改變,但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由于教育觀、人才觀不同等原因,出現了“矯狂過正”的現象,過分強調賞識教育和過分忽視挫折教育都是不可行的。研究表明,幼年時期的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深遠。無論是過度的保護包辦、無節制無原則地贊賞或者是過度的嚴厲,對幼兒都是不利的。我們身邊的某些孩子因為得到太多的關愛和表揚,變得弱不禁風,變得唯我獨尊,變得較橫跋扈;有的孩子卻因為受到太多的歧視或批評,

4、變得自卑心理嚴重,變得叛逆心理極強,變得萎靡不振。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我們只有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意識地減少保護,不要刻意去隱瞞或掩蓋現實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才能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正確地面對挫折和困難。特級教師韓軍認為:教育應是十八般武藝,欣賞、激勵、批評、懲罰等等缺一不可。世界上沒有包醫百病的靈丹妙藥,更沒有一竿子到底的教育方法。面對知識、能力、性格、經歷、家庭都不一樣的孩子,賞識教育與挫折教育都需采用,既要讓他們在贊賞中樹立自信,又要讓他們在挫折中學會堅強,成為一個勝不驕、敗不餒的人。如同蹺蹺板,任何一方沒有把握好,重心都會偏離。那么在新課程教育理念下,我們該如何把

5、握兩者之間的“度”呢?又如何使其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呢?一、把握賞識教育的度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被尊重和贊美。對于正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兒童來說,賞識的作用毋容置疑,它帶給孩子們的是一種快樂的動力、一種向上的自信,可以使其充分發揮出潛能。莎士比亞也說過“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1、賞識到“點”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客人帶了禮物去做客,看到主人5歲的女兒非常可愛,收了禮物后很有禮貌的微笑道謝。客人情不自禁地撫摸小女孩的頭發,贊美她長得真漂亮!等女孩回房后,主人卻嚴肅地對客人說,你傷害了我女兒,要向她道歉!因為女孩長得漂亮與否取決于父母的遺傳,不是她個人的功勞。孩子年齡小,分辨是

6、非的能力差。你因為她漂亮而夸獎她,會誤導她把天生美麗當作值得驕傲的資本,從而看不起長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沒有經過她的允許就撫摸她的頭,會使她誤認為一個陌生人可以隨意撫摸她的身體,并且不要經過他的同意。見客人神情沮喪,又安慰客人說,你還有彌補,可以夸獎她的微笑和禮貌,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客人心悅誠服。這給了我們兩點有益的啟示:1、不要一味地夸獎孩子的天賦,如“你真聰明”、“你真漂亮”等,這樣會誤導孩子把天賦當作值得驕傲的資本,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2、多贊賞孩子付出的勞動,多表揚他們良好的學習方式和行為習慣,如“你真勇敢”、“你很努力”、“你最愛動腦筋了”、“你的手工做的真仔細”,這樣更有利

7、于塑造他們健康的心理和美好的人格。2、適“時”賞識賞識的時機必須要把握,因為人的需要是隨時空的變化而變化的。過期的賞識,如同食品過期,食之必被害之,輕則鬧肚子,重則危及生命。不適時、不及時的賞識行為,不僅會削弱激勵的作用,還會使人們對賞識產生冷漠、厭惡心理等副作用。特別是那些有錯想改或正在改的人,對他們積極正面的表現如予以及時表揚、贊賞、肯定等,定能促使他們在認知、感情、意志等方面都處于一種健康、向上的最佳心理狀態,慢慢學會自我調控,有效地促進他們轉變的速度,往好的方向發展。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孩子都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才,有待我們發掘、開采。但不可否認,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各人具有的潛

8、能不盡相同有他們的閃光點,也有他們的不足點。賞識教育不僅僅是表揚,更加是引導。面對全體幼兒,尤其是后進生,更要注意他們的一舉一動,觀其眼神,察其面色,要有一雙“火眼精睛”,只要他們有一點想學的樣子,就要抓住時機,充滿信任地請他發言;在他們欲言又止、想答又不敢答時,給他一個肯定的眼神,鼓勵他大膽發言。3、適“量”賞識孩子常常通過成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往往被教師的表揚、批評左右。教師的表揚宜多不宜少,尤其是在我們幼兒園,教師的表揚會對孩子產生積極的作用。但是表揚并非越多越好,過多的表揚會對孩子產生錯誤的認識,認為自己總比身邊的人強,滋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同時過多的表揚也會降低表揚的價值,使孩子覺得唾

9、手可得,得到表揚是理所應該的,而不再珍惜和受鼓舞。二、把握挫折教育的度現在社會中普遍提倡“賞識”教育,認為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但是,我們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不應該忽視“懲罰”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古語有云“不打不成材”、“棒下出孝子”等,也不是全無道理的。著名教育專家孫云曉認為: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家瑪麗琳古特曼也曾說過“過多的受到師長表揚的孩子,在步入生活后,他們可能會遭到更多的失望。”電視臺和報紙報道高校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因遭遇挫折而跳樓自殺等悲劇已屢見不鮮。為什么我們眼中的“天之驕子”“時代的寵兒”會如此地“不堪一擊”?有首歌唱得好,“陽光總在風雨后”,沒有

10、經歷風雨,又怎能見到彩虹呢?可見適時適度的抗挫教育勢在必行。1、創設的困難情境要適量進行挫折教育創設的困難情境對提高幼兒抗挫能力和心理耐受性來說,決不是難度越高效果就越好,也不是越“苦”就越能塑造人、鍛煉人。不同年齡的幼兒,不同個性特點的幼兒,不同能力發展水平的幼兒,其抗挫性都是不同的,應設置不同難度的挫折項目,使之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積極的心理耐受力,又不超過每個孩子心理的承受度。就如同摘取果實時,“跳一跳,夠得到”就行了。適度和適量的挫折能使孩子自我調節心態到最佳狀態,正確地選擇外部行為,積極解決困難,追求下一個目標;過度的挫折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使孩子產生嚴重的挫折感、恐懼感,最后喪

11、失興趣和信心。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烈日炎炎下,你卻要發燒感冒的孩子堅持去跑步鍛煉身體,經受現實環境的鍛煉和考驗,其后果可想而知。對這樣的孩子你必須給他提供優越的條件,鼓勵他戰勝病痛,等身體慢慢恢復健康和強壯以后,才能讓他投身到較惡劣的環境當中去。有些家長、老師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對一些各方面能力比較弱,表現比較差的孩子,動不動就大加訓斥,或跟能力較好的孩子一比長短,竭力貶低,讓他們干些力所不及的事情,以達到制服孩子的目的。這些看似平常,細想卻極度不當的做法,卻被美其名曰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孩子本來就較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氣,你再對他“挫折”一番,他只能變得更差,更沒信心。2、利用的手段要適度

12、有人認為挫折教育就是在孩子犯錯誤,做錯事時,狠狠地責罵、批評;有的認為不管怎樣,為了孩子不驕傲自大,多批評少表揚總是好的,這樣都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心理抗打擊等承受能力;還有一些人認為不嬌慣孩子就應該對孩子的所有需要都一律回絕,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其實這些都是不正確的或者說是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孩子們一些壞習慣、壞品德的養成、錯誤人生觀形成等都與之息息相關。受過惡劣批評的孩子往往會喪失自信心,有些因為害怕再犯同樣的錯,以致對力所能及的事也產生畏縮退避行為,不敢再嘗試;有些因為害怕承擔犯錯誤后的責任和逃避成人的批評而學會撒謊和推卸責任。較少受表揚和缺少關心、關注的孩子會認為不管事情做得好不好,反正結果

13、都無關痛癢。長久渴望被贊揚被關心的情緒得不到滿足,從而慢慢對一切事物失去主動性,抱以無所謂和冷漠的態度。一次兩次挫折可能不會產生嚴重的后果,但是反復經歷這類情況的話便會導致孩子習得這種對生活的無助感、挫敗感,從而喪失對生活的熱情。3、采取的評價要適合在對幼兒進行評價時一定要慎重,適合的評價能促使幼兒往好的方向發展,否則雙方都傷身傷心。不帶情感色彩的評語是無力也是無效的,批評如同“良藥苦口”,所以“忠言逆耳”,有經驗的老師概括為:一針見血,直入心扉,在與其相對時要有切膚之痛的感覺。然而,“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針對個性不同的人,開門見山的批評教育固然要有,我們也還要有“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迂回批

14、評教育。教無定法,“批評也無定法”,只要能夠使犯錯誤的人認識其缺點并加以改正,就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因此,“借彼喻此、迂回啟發”的批評教育往往可以避免針鋒相對,孩子也有自尊心,也有“面子”,在給孩子留有余地的基礎上讓其認識錯誤、并改正錯誤,沒有劍拔弩張之勢,卻有事半功倍之效。但在給孩子臺階下時,也不能太過。例如,一位家長當著孩子的面,一再強調孩子體質差、老生病,有些能力發展得不夠好很正常,也不奢望他有個什么成就。在這以后,這位小朋友一遇到困難就干脆不動手了,教師追問其原因,他回答,我爸說不會的就不用了做。顯然,這個孩子已經對自己能力發展作出了不正當的歸因。因此,成人在對孩子進行評價時,一定要

15、慎重,尤其是不要夸大其不利的一面。三、“賞”“挫”結合,差異發展教育的對象是人,而人的思想、情感是非常復雜的,這要求對孩子的教育要有很強的靈活性與機動性。不同性格的孩子在面對事物時,反應亦不相同,差異發展、因材施教才是成功教育的關鍵,必須針對孩子的特性,給予適合的教育方法和幫助。1、爭強好勝型挫折教育班上有個叫謝雨婷的小朋友,各方面能力都很強,經常受到老師家長們的贊賞。但有一次活動時,新學的舞蹈沒有跳好,我們也沒有說什么,只是少了往日的贊許。但她卻很傷心,下課時對小伙伴大發脾氣,對人愛理不理,接連幾天不肯上幼兒園。從她這些表現可以看出,她只允許自己成功,經不起挫折。此類幼兒在團體中一般表現都相

16、當自信優秀,競爭意識較強,對于榮譽特別執著。當結果不盡如意時,便會負氣,他比一般人更難接受自己的失敗或失誤,認為問題不可能出在他身上,而是游戲規則或外部環境不夠完善。如果不給他一些適度小挫折,他是不會成長的,以為生活永遠是美好的、可以隨心所遇。我們可采取在游戲中,故意輸給孩子,借機告訴他,即使輸了也能用輕松的心情面對,每一個人都有輸贏的時候,勝利不是唯一的結果,也可讓孩子學會觀察樂觀的孩子輸了時候的態度,孩子必會慢慢領悟。2、爭相推過型挫折教育+賞識教育黃家寶是班上有名的小調皮,聰明、鬼靈,經常調皮搗蛋,每次和伙伴打鬧他都有理,連“畫畫作業沒完成”都是媽媽不在,沒人催促他畫的緣故。這類孩子大多

17、屬于調皮搗蛋型,俗稱“鬼靈精”的他們,學習能力比較強,有些驕縱蠻橫,失敗時,喜歡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認為借此可以擺脫責任,免于被師長責怪,并且不必努力來尋求解決管道,缺乏正面思考能力。他們普遍好辯,任你如何循循善誘的教導,他自有另一番說辭。要使他心服口服,必須采用“挫折”“賞識”教育雙管齊下:聲色俱厲的“言教”是不夠的,我們大可按照他的解釋,排除他所說的干擾因素,重新來一次,以證明他的錯誤行為并非外界因素造成,不容他強辯。在他有所進步的時候再大肆表揚,使他獲取改正缺點、正確面對解決困難后的喜悅和成功感。3、羞澀膽怯型賞識教育許靜安,人如其名,經常為完成不了任務而哭鼻子,或悄不作聲。此類幼兒膽怯

18、羞澀,優柔寡斷,大多來自于父母的過度保護和包辦。每次他們嘗試探索時,家長的關心,總是早一步切斷了探索的渠道,誤以為外界環境盡是傷害而不敢放手讓孩子們去嘗試。他們的挫折感并非來自于失敗,而是來自于對外界全然的陌生。對這樣的孩子必須予以賞識教育,利用生活中的小事情,溫柔的鼓勵他們多嘗試,增加他們成功的經驗,讓他們快樂地融入團體生活。4、內向自閉型賞識教育大多此類幼兒的各項能力均較弱,長期不被重視,有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當孩子悶不吭聲時,周遭的人比較難察覺他的想法,這樣的孩子太需要被賞識了。當他在困難面前裹足不前時,也許你一個鼓勵眼神,一句贊揚的話,適時地加以引導,給予幫助,都有可能改變他的一個想法,甚至改變他的一生。“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既是對立的,又是相輔相成的,它們是一對特殊的孿生兄弟,是矛盾對立的統一體。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事物的量變和質變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相互轉化。在全球都在“學會學習”、“學會生存”的今天,不管是“精彩極了”的賞識教育也好,還是“糟糕透了”的挫折教育也罷,對孩子的教育卻有著“異曲同工”之效,只要我們立足于“愛”,立足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