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圖PPT優秀課件_第1頁
地球和地圖PPT優秀課件_第2頁
地球和地圖PPT優秀課件_第3頁
地球和地圖PPT優秀課件_第4頁
地球和地圖PPT優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章首語: 2 人類對地球形狀的探索延續了幾千年人類對地球形狀的探索延續了幾千年 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3 蓋天說渾天說 4 公元前五六世紀,古希臘哲學家從球形最 完美這一概念出發,認為地球是球形的。 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臘著名學者亞 里士多德,通過長期的觀察,得出了大地 是球形的結論。這是人類第一次對地球形 狀所做的科學論證。 考一 考 你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能夠作為地球是球形證據的事嗎?你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能夠作為地球是球形證據的事嗎? 5 海船遠去時,先是看不見船身,海船遠去時,先是看不見船身, 最后才看不見船的桅桿。最后才看不見船的桅桿。 6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

2、隊,經過長達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經過長達3年的十年的十 分艱苦的海上航行,于分艱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勝利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年勝利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 次環繞地球航行一周的壯舉,他們用自己的親身實踐證實了次環繞地球航行一周的壯舉,他們用自己的親身實踐證實了 地球是球形的。地球是球形的。 7 阿波羅阿波羅17號拍攝的號拍攝的 地球全貌,這是人地球全貌,這是人 們第一次看到地球們第一次看到地球 的真實面貌。的真實面貌。 8 北極星高度角的變化北極星高度角的變化 9 考一 考 地球是一個正球體嗎?地球是一個正球體嗎? 10 第一關: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知識結構: 形狀: 大小:三

3、個數據4、5、6 第二關:經緯線、經緯網 知識結構: 11 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且 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制 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 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 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 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 狀及名稱等。 12 地軸地軸 地球自轉軸 北極北極 地軸北段與地 球邊面的交點 緯線緯線 與地軸垂直并 且環繞地球一周的 圓圈。赤道是最大 的緯線圈。 經線經線 連接南北兩 極并且與緯線垂 直相交的半圓 南極南極 地軸南段與地 球表面的交點 13 14 地球赤道經過11個國家和地區。1740年,南美洲厄瓜多爾在 首都基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赤道紀念碑。此外,

4、非洲的烏 干達、肯尼亞、扎伊爾,亞洲的印度尼西亞也建有赤道標志。 15 厄瓜多爾首都基多以北24千米的 圣安東尼奧鎮上的赤道紀念碑, 碑高30米,四方塔體坐落在一個 直徑為100米的大圓盤上。碑的 四面刻有代表東、南、西、北四 個方向的西班牙文字母E、S、O、 N,并書有“這里是地球的中心” 字樣。碑頂放置直徑4.5米的鋁質 大地球儀,北極朝北,南極朝南, 中間用白線標示的赤道從球面一 直延伸到碑底部的石階上。慕名 而來的游客都喜歡兩腳踏在赤道 線兩側,拍一張跨“世界之半” 的照片作紀念。 16 17 40 0 40 18 60 0 60 90 19 90 40 90 60 0 20 40 2

5、0 20 0 20N 90N 40N 60N 20S 40S 90S 20 40 60 80 30 20 10 0 北緯都在_半球,南緯都在_半球 北南 北緯 南緯 21 23.523.5o oN N 赤赤 道道 南 回 歸 線 北 回 歸 線 北極圈北極圈 南極圈南極圈 0 0o o 0 0o o 23.523.5o oN N 23.523.5o oS S 23.523.5o oS S 66.566.5o oS S 66.566.5o oS S 66.566.5o oN N66.566.5o oN N 9090o oN N 9090o oS S 幾條重要的緯線幾條重要的緯線 22 低緯度、中

6、緯度、高緯度的劃分低緯度、中緯度、高緯度的劃分 低緯度低緯度中緯度中緯度高緯度高緯度 0 0-30-30N N 0 0-30-30S S 3030N -60N -60N N 3030S -60S -60S S 6060N -90N -90N N 6060S-90S-90S S 23 經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經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24 0經線或本初子午線 25 在英國格林尼治 天文臺的舊址, 有座子午宮。那 里有一條寬十幾 厘米,長十多米 的銅制子午線。 銅制子午線嵌在 大理石中間,筆 直地從子午宮伸 出,它就是本初 子午線地地面標 志。 26 20 27

7、 40 28 80 29 180 1. 0經線相對的是_經線; 20W經線相對的是_經線。 2.兩條相對的經線可以組成一個經線圈, 這兩條經線東西_,度數之和為_。 160E 180 180相反 30 20 31 40 32 60 33 34 180180 120120 0 0 3030 4545 6060 7575 9090 105105 135135 150150 165165165165 150150 135135 120120 105105 9090 7575 6060 4545 3030 15151515 北極北極 35 北極北極 南極南極 (1)經線是否等長經線是否等長 等長等長

8、南北南北 (2)經線所指示的方向經線所指示的方向 (3)數量數量 無數條無數條 36 緯線緯線 形狀特征形狀特征 指示方向指示方向 長度特點長度特點 度數范圍度數范圍 度數變度數變 化規律化規律 度數表度數表 示方法示方法 半球劃分半球劃分 赤道最長,向南赤道最長,向南 北兩極逐漸縮短北兩極逐漸縮短 所有經線的所有經線的 長度都相等長度都相等 赤道以北為北半赤道以北為北半 球以南為南半球球以南為南半球 20W和和160E 劃分東西半球劃分東西半球 北緯用北緯用N, 南緯用南緯用S 東經用東經用E, 西經用西經用W 圓圓半圓半圓 經線經線 東西方向東西方向南北方向南北方向 0900180 從赤道

9、向南北兩從赤道向南北兩 極逐漸增大至極逐漸增大至90 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從本初子午線向東 西逐漸增大至西逐漸增大至180 37 劃分南、北半球的緯線:赤道劃分南、北半球的緯線:赤道 38 劃分東、西半球的經線:劃分東、西半球的經線: 西經西經20200 0,東經,東經1601600 0 39 20W 160E 0 180 20W0的西經位于_半球,其余西經都在西半球 160E180的西經位于_半球,其余東經都在東半球 東 西 40 第三關: 地球的運動有幾種形式? 41 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周期 地球自轉的周期是一天,方向是自西向東地球自轉的周期是一天,方向是自西向東 從北極上空看,地球作逆時針方向

10、旋轉從北極上空看,地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 從南極上空看,地球作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作順時針方向旋轉 42 晝半球晝半球 夜半球夜半球 自轉產生的現象自轉產生的現象 43 晝夜更替 由于地球在不停的進行自轉運動,所以產生了晝夜更替。 44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地球本身不發光地球本身不發光 地球是不透明體地球是不透明體 太陽照射太陽照射 晝夜現象晝夜現象 地球自轉地球自轉 晝夜交替晝夜交替 晝夜交替晝夜交替 原因:原因: 45 早早 晨晨 還還 是是 黃黃 昏?昏? N 46 直射點直射點 晨線晨線 昏線昏線 晨線晨線 晝半球晝半球 夜半夜半 球球 晝半球晝半球 47

11、昏線昏線 48 晨線和昏線的判讀方法: 沿著地球自轉的方向,沿著地球自轉的方向, 由夜入晝,為晨線;由夜入晝,為晨線; 由晝入夜,為昏線。由晝入夜,為昏線。 49 50 51 觀察動畫,試畫出太陽光在地球表面運動的軌跡 52 23 。 。26 N 23 。 。26 S 你畫對了嗎你畫對了嗎? ? 春分春分 夏至夏至 秋分秋分 冬至冬至 (12.22) 0 。 。 春分春分 53 四季變化四季變化 請說出太陽直射的移動規律請說出太陽直射的移動規律 54 日期日期太陽直射太陽直射 點點 正午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晝夜情況晝夜情況節氣節氣 6.22 前后前后 9.23 前后前后 12.22 前后前后

12、3.21 前后前后 55 第三關:地球的運動 知識結構 自轉 公轉 方向 周期 旋轉中心 產生的 地理現象 自西向東(北逆南順)自西向東(北逆南順) 一天(約一天(約24小時)小時) 地軸地軸 晝夜交替晝夜交替 時間的差異時間的差異 自西向東自西向東 一年(約一年(約365天)天) 太陽太陽 四季交替四季交替 晝夜長短變化晝夜長短變化 五帶:五帶: 熱帶、南北溫帶、南北寒帶熱帶、南北溫帶、南北寒帶 56 赤 道 0 0 23.5 0N 23.5 0S 66.5 0N 66.5 0S 北 回 歸 線 南 回 歸 線 北 極 圈 南 極 圈 90 0N 90 0S 熱熱 帶帶 北溫帶北溫帶 南溫帶

13、 北寒帶北寒帶 南寒帶南寒帶 有太陽直 射現象 既無太陽直 射 又無極 晝極夜現象 既無太陽直 射 又無極 晝極夜現象 有極晝極夜現象 有極晝極夜現象 終年炎熱 四季分明 終年嚴寒 四季分明 終年嚴寒 天文特征天文特征 氣候特征氣候特征 57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 晝夜長短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 2.四季的形成四季的形成 3.五帶的劃分五帶的劃分 58 地球自轉地球自轉地球公轉地球公轉 赤道平面赤道平面黃道平面黃道平面 四季四季五帶五帶 黃赤交角黃赤交角 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晝夜長短晝夜長短 太陽高度太陽高度 晝夜長短晝夜長短 太陽高度太陽高度 季節變

14、化季節變化 緯度變化緯度變化 59 什么是地圖?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用到各種各樣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用到各種各樣 的地圖,那么你知道到底什么是地圖呢?的地圖,那么你知道到底什么是地圖呢? 60 61 62 63 64 65 比例尺比例尺= = 圖上距離圖上距離 實地距離實地距離 計算臺北到高雄計算臺北到高雄 的實地距離。的實地距離。 7.2cm40100000 =288100000cm =288 千米千米 1.公式:公式: 66 比較比例尺的大小:比較比例尺的大小: 比例尺是個分數,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比例尺是個分數,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15、 67 圖名圖名比例尺大小比例尺大小 范圍大小范圍大小內容詳略內容詳略 中國地圖中國地圖 北京地圖北京地圖 小小大大 詳細詳細 簡單簡單 大大小小 68 我們如何才能讀懂地圖? 2、方向 辨別地圖上的方向,通常有三種不同的情況: (1)無指向標和經緯網的地圖 (2)有指向標的地圖 (3)有經緯網的地圖 69 70 71 72 73 舉一反三 你能夠在北你能夠在北 極地區極投極地區極投 影圖上判別影圖上判別 方向嗎?方向嗎? B B C C 東東 南南 西西 北北 74 我們如何才能讀懂地圖? 3、圖例和注記 1)圖例: 地圖上通常都有各種符號,它們是用 來簡略地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對這些 符號

16、含義的說明就是圖例。 2)注記: 在地圖上,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 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 水深等的數字,都叫注記。 75 一些常用圖例一些常用圖例 76 77 把大小不等的三個硬幣,由小到大依次疊放在一起。把大小不等的三個硬幣,由小到大依次疊放在一起。 假設這是一座山,如何繪制這座假設這是一座山,如何繪制這座“山山”的畫在平面上呢?的畫在平面上呢? ab 78 如果是山地,圖中的三條線如果是山地,圖中的三條線1、2、3,哪一個,哪一個 最高,哪一個最低?最高,哪一個最低? ab 1 2 3 4 3和和4的高度相比如何?的高度相比如何? 3 最最 高高 1 最最 低低 海拔高度相

17、等的點連接而成的線稱之為等高線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而成的線稱之為等高線 79 某點高出另一某點高出另一 點的垂直距離點的垂直距離 為為相對高度相對高度 甲甲 乙乙 海平面海平面 1000米米 500米米 1500米米 某點到海平某點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面的垂直距 離為離為絕對高絕對高 度度,即,即海拔海拔 高度的計算方法高度的計算方法 80 ab 現在你能回答下列問題了嗎?現在你能回答下列問題了嗎? 100米米 200米米 300米米 1、b圖中的數字是海拔還是相對高度?圖中的數字是海拔還是相對高度? 2、一幅等高線圖中,相鄰等高線的高度差相等嗎?、一幅等高線圖中,相鄰等高線的高度差相等嗎? 海

18、拔高度海拔高度 相等,叫相等,叫“等高距等高距” 81 等高距等高距 等高線的繪制等高線的繪制 82 83 84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00 100 100 等高線:等高線:海拔高度相同的點的連線。 海拔高度相同的點的連線。 等高線等高線(米米) 85 等高線特點:等高線特點: 1、是一條閉合的曲線。 2、同一條等高線上海拔高度相同。 3、同一幅等高線上,等高距是相 等的。 86 -100-100 -200-200 -300-300 - -3 30 00 0 - -2 20 00 0- -1 10 00 0 等深線等深線(米米) 87 山峰山峰 鞍部鞍部 山脊山脊 陡坡陡坡 生活中的地形生活中的地形: : 說出地形部位名稱說出地形部位名稱 山谷山谷 緩坡緩坡 88 幾種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讀 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89 山峰 等高線稀疏等高線稀疏 緩坡緩坡 等高線密集等高線密集 陡坡陡坡 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線越疏,坡度越緩等高線越疏,坡度越緩 、坡度的識別、坡度的識別 等高線地形圖的解讀等高線地形圖的解讀 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