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 滬科版八年級第四章中考精選之三《多彩的光》_第1頁
新課標 滬科版八年級第四章中考精選之三《多彩的光》_第2頁
新課標 滬科版八年級第四章中考精選之三《多彩的光》_第3頁
新課標 滬科版八年級第四章中考精選之三《多彩的光》_第4頁
新課標 滬科版八年級第四章中考精選之三《多彩的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課標滬科版八年級第四章中考精選之三多彩的光一、選擇題1(蕪湖)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當燭焰位于距離凸透鏡一倍焦距內時,人眼觀察到燭焰成像的情形是圖2中的 ( )c2(安徽)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已知凸透鏡焦距為l0cm,當光屏上成一縮小,倒立的燭焰的像時,燭焰(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為()aa大于20cm b等于20cm c大于l0cm且小于20cm d小于l0cm3(安徽)下列各種現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c 4(北京)圖1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d5(長春)以下現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的是()c a日食和月食 b插入水中的筷子變“彎”了 c水中的倒影

2、 d雨后的彩虹6(廣安)小軍的爺爺兩眼昏花,但酷愛學習,尊敬長輩的小軍用節省下來的零花錢給爺爺買了一個放大鏡。當小軍的爺爺用放大鏡看報紙時,他看到的文字是()aa正立放大的虛像b正立放大的實像c倒立縮小的實像d倒立放大的實像7(廣安)若把正在收看的電視機放在真空玻璃罩內,我們會發現()da圖像和聲音一樣正常b圖像和聲音同時消失c可以聽到聲音,但看不到圖像d可以看到圖像但聽不到聲音8(梅州)電視機遙控器可以發射一種不可見光,叫做紅外線,用它來傳遞信息,實現對電視機的遙控。不把遙控器對準電視機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鈕,有時也可以控制電視機,這是利用( )c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

3、的可逆性第8題圖a b c d9.(韶關)如圖是小明同學畫的一條通過凸透鏡或凹透鏡后折射的光線光路圖,錯誤的是( )c10(深圳)圖10是表示近視眼或遠視眼成像情況及對其進行矯正的圖,其中表示近視眼成像和矯正情況的圖是圖10a b c d11(湖北)下列關于光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a在河邊看到的水中的白云、小魚都是虛象b光與鏡面成30角射在平面鏡上,則其反射角也是30c“海市蜃樓”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太陽光不能被分解為其它色光12(南京)一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凸透鏡前40cm處,則燭焰通過凸透鏡所成的像是()a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 c倒立等大的實像

4、 d正立放大的虛像13(南京)把圖3中的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是視網膜給凸透鏡“戴”上近視眼鏡,使燭焰在“視網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燭焰和透鏡位置不變的條件下,應將光屏()b a保持在原來位置 b靠近透鏡 圖3 c遠離透鏡 d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13(泰州)物體從凸透鏡的5倍焦距處移向透鏡的過程中,下列有關成像情況的說法正確的是( )da總能用光屏找到所成的像b物體到達2倍焦距處時,成正立等大的像c所成的像逐漸向透鏡靠近d只要物距大于焦距,像與物總是位于透鏡的兩側 14(綿陽)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紅外線的是()da驗鈔機驗別鈔票 b自

5、行車的紅色尾燈提示后面車輛c光纜傳遞信 d電視遙控器遙控電視15同學們在學習光現象過程中有許多說法,我們從中選出四種:光年是一個非常大的時間單位;“坐井觀天,所見甚小”隱含了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平靜湖面上的“倒影”,說明平面鏡成“與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規律不成立;透過書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虛像。對這些說法正誤的判斷,都正確的是()da都正確 b正確,錯誤c正確,錯誤 d正確,錯誤16.(蘇州)用同一凸透鏡在光具座上分別探究甲、乙兩物體的成像情況實驗時甲、乙兩物體直立于光具座上,且甲物體比乙物體長些,它們經凸透鏡成像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a.若它們都成放大的實像,則甲的像一

6、定比乙的像長b.若它們都成等大的實像,則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短c.若它們都成縮小的實像,則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長d.不論成放大還是縮小的實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17 (棗莊)下列實例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的現象是()b a用凸透鏡取火 b影子的形成 c鏡中花水中月 d海市蜃樓18(煙臺)如圖1所示的四種情景中,應用光的反射的是()b19(棗莊)如圖是表示某兩個人看物體時的光路圖,要在視網膜上成清晰的像,則a甲需配戴的眼鏡是近視鏡()ab乙需配戴的眼鏡是近視鏡c甲需配戴的眼鏡是凸透鏡d乙需配戴的眼鏡是凹透鏡20(貴陽)在下列的一些生活場景中,利用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特點的是()aa在

7、樹陰下“躲太陽” 用放大鏡觀察細小物體c對著平面鏡梳妝 d站在岸邊觀賞水中的游魚第3題圖21(黃崗)如圖是張敏同學拍攝的西湖大酒店風景相片, 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a要想使大樓的像更大些,張敏應向大樓靠近些,再拍攝b大樓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c大樓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攝時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虛像22(連云港)下列光學現象及其解釋正確的是()ba圖a中,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圖b中,木工師傅觀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線傳播的性質c圖c表示的是近視眼的成像情況,應該配戴凹透鏡來校正d圖d表示太陽光經過三棱鏡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況bc漫反射太

8、陽光光屏d紅紫a23(連云港)小明用奶奶的老花鏡鏡片對著太陽時,可在距鏡片5cm處得到一個最亮、最小的小圓點。若小明想通過此老花鏡的鏡片看微雕作品上較小的圖案,則作品到透鏡的距離應滿足()aa小于5cm b大于5cmc大于10cm d大于5cm小于10cm24(山東)如圖所示,把一只點燃的蠟燭放在距離凸透鏡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鏡的另一側調節光屏位置可找到一個清晰的像。這個像是下圖中的()babcd25(濟寧)目前光污染越來越嚴重,其中白亮污染是最普遍的一類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墻、釉面磚墻、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ac.

9、光有能量 d. 光沿直線傳播二、填空題1小明同學是一位集郵愛好者,他用焦距為10cm的放大鏡去觀察郵票,郵票與放大鏡的距離應該是_10cm(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像是放大、_(選填“實”或“虛”)像。2(湖北)小明站在平面鏡前2m處,鏡中的像與他相距 m;由于小明的眼睛有些近視,他為了看清楚自己在鏡中的像配戴了一副 透鏡片做的眼鏡,此鏡片對光線起 作用(選填“會聚”或“發散”)。3(泰州)電影銀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表面粗糙,能使照射到它上面的光發生_,而白色表面可以反射_光。所以,處于屏幕前不同位置的觀眾都可以看到色彩正常的畫面。第11題圖bbaa4(

10、莆田)陽光下微風輕拂湖面,湖面上波光粼粼,這時產生的是光的_現象;透過厚薄不均勻的玻璃看室外的電線,可能會看到電線粗細不均勻且彎彎曲曲,這時產生的是光的_現象5(黃崗)王老師在課堂上,看近處課本時要戴上眼鏡,觀察遠處同學時又摘下眼鏡,這樣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師的眼睛是_(近視、遠視)眼,可以用_鏡來矯正。小軍將一種新型眼鏡送給了老師,如圖所示,鏡片a區厚度相同,b區可以矯正視力,現在王老師可以通過_區看書,通過_區看同學,再不需要頻繁戴上摘下眼鏡。待添加的隱藏文字內容36(內江)如圖所示,f、f到凸透鏡的距離均等于焦距,p、p到凸透鏡的距離均為2倍焦距。那么,燭焰在光屏上成的應是倒立、_

11、(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若把蠟燭移到p與f之間,調整光屏后,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將會_ (填“變小”、“變大”或“不變”)。7(鹽城)如圖,在注有清水的試管內留有一稍大的空氣泡,使太陽光從試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觀察試管下方的白紙,可以發現白紙上與空氣泡相對應的位置上,有一橢圓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條與試管平行的亮線。這是因為試管充滿水的地方相當于 透鏡,而氣泡與周邊的水組成 透鏡。如果把白紙從靠近試管向下移動到較遠處,亮線的粗細將如何變化? 。 三、實驗探究題1(蕪湖)圖5所示的是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入射光的光路情況,請在圖中適當位置畫出該入射光線對應的折射光線2(北京)小剛同學用

12、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實驗,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15所示,在實驗過程中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填空。(1)改變蠟燭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線處,再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_的實像。(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2)改變蠟燭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線處,再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的實像。(選填:“倒立”或“正立”)(3)改變蠟燭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線處,小剛從透鏡的右側通過透鏡可以看到一個正立、_的燭焰的像。(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3(貴港)某物理興趣小組進行“模擬近視眼”的實驗探究。如圖9(甲)所示,把近視眼鏡放在

13、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移動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標出光屏的位置;拿開眼鏡,屏上的像變得模糊,向凸透鏡方向移動光屏,像又變得清晰,再標出光屏的位置。觀察眼球結構圖如圖9(乙)并結合以上實驗,回答:眼球中的視網膜相當于實驗中的_;實驗中的凸透鏡相當于眼球中的_。近視眼患者不戴眼鏡時,遠處物體成像在視網膜的_(填“前方”或“后方”)。近視眼鏡對光線具有_作用(填“會聚”或“發散”),應是_透鏡。4(南京)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某同學用玻璃板、相同的兩個棋子a和b、刻度尺、白紙、橡皮泥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17所示 (1)在尋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棋子 (選填“a”或“b”)這一側觀察,移動玻璃板后的棋子月,使它與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2)實驗中使用刻度尺,是為了測量 ;(3)移開棋子b,用白紙做屏幕放在該位置,直接觀察白紙,通過 現象,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5.(上海)在圖12中,凸透鏡焦距為10厘米。保持透鏡位置不變,當蠟燭在15厘米刻度 處時,為了在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