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專升本政治知識點歸類_第1頁
成考專升本政治知識點歸類_第2頁
成考專升本政治知識點歸類_第3頁
成考專升本政治知識點歸類_第4頁
成考專升本政治知識點歸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成考專升本政治知識點歸類一、1.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對象是:關于自然、社會、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2. 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是:堅持和發展。3. 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這里的客觀實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4. 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過或不及,其關鍵在于:把握事物的度。5. 矛盾的基本屬性是:斗爭性和同一性。6. 實踐的科學含義是:人們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實世界的一切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7. 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關系是:真理的2種不同屬性。來自8.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產實踐活動。9. 人類社會變化、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

2、: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10. 英雄史觀的理論出發點是: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11. 自由王國實際指的是:共產主義社會。12. 標志著毛澤東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國社會各階段的分析和湖南農*動考察報告13. 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政權的組織形式及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4. “二次革命論”是由誰提出來的:陳獨秀。15.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社會的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6. 全國第一塊農村根據地是:井岡山根據地17. 標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正式形成的會議是:*一大18.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的地點是:江西瑞金19. 中共八大指出,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

3、黨的中心任務是: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20. 新民主主義經濟的領導力量是:國營經濟二、1. 毛澤東正式向全黨全國提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文章是:論十大關系2. 1974年2月,毛澤東在會見贊比亞總統卡翁達時提出的重要觀點是:關于三個世界的劃分的觀點3. 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鄧小平理論4. 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在:黨的十六大5. 鄧小平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這個判斷: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6.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7. 構建社會主義

4、和諧社會是鞏固執政黨地位的:社會基礎8. 執行社會主義宏觀調控職能的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政府9. 在我國現階段的所有制結構中,國有經濟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這主要體現在: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控制力上10. 我國現階段的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11. 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12.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是:集體主義13. 鄧小平提出的和平與發展兩大時代主題的核心是:發展14. “一國兩制”構想的起初提出,是為了解決:臺灣問題15. 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榮16.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

5、觀點17.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物質觀的錯誤是:不懂得個性和共性的辨證關系18. 只承認絕對運動,否認相對靜止,會導致:形而上學不變論19. 事物發展的必然性產生于:事物內部的根本矛盾10. 一個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關鍵在于:是否符合客觀事物的規律性三、馬哲??济~解釋1、聯系 :所謂聯系也就是關系,是指一切事物、現象、過程之間及其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注 :聯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之一。2、條件 :所謂條件是指同某事物相聯系的,對其存在和發展發生作用的諸要素的總和。3、系統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體,稱之為系統。4、

6、新事物 :哲學意義上的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前進趨勢,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東西。5、發展 :發展它不是指一般的運動、變化,而是指事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前進上升運動,包含著明顯的方向意義。注 :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之一。注:發展不是事物的簡單重復,它的實質是新事物的不斷產生的舊事物的不斷滅亡。6、舊事物 :舊事物是指違背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喪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趨滅亡的事物。7、規律 :規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來自8、矛盾 :所謂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間和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既相對立又相統一的關系。簡單地說,矛盾

7、就是對立統一的關系或對立統一。9、對立統一規律 :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10、辯證矛盾 :辯證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內部之間和事物外部之間的對立和統一及其關系的基本哲學范疇。11、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聯系、相互吸引、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12、矛盾的斗爭 :性矛盾的斗爭性是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相互否定的性質和趨勢。13、內因 :內因即事物的內部矛盾。14、外因 :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15、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矛盾無處不在),并貫穿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矛盾無時不有)。矛盾的普遍性也叫共性。16、矛盾的特殊性

8、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各有其特點。矛盾的特殊性也叫個性。17、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是指貫穿于事物發展過程始終并規定事物及其過程本質的矛盾。18、非基本矛盾 :非基本矛盾是不規定事物及其過程基本性質,也不一定貫穿事物過程始終的矛盾。19、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過程起決定作用的矛盾。20、非主要矛盾 :非主要矛盾是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的發展過程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叫次要矛盾。四、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的世界觀和方法論1. 哲學是什么?(1)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是人對世界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人人都有世界觀;

9、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哲學(2)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世界觀(理論);方法論(行動)2. 哲學基本問題(1)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物質與意識)(2)內容:思維和存在的第一性(誰決定誰?)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能否被認知?)3. 哲學派別判定標準:(1)第一性(2)同一性 (3)世界狀態(1)第一性:唯物主義(物質是第一的)(基本派別) 唯心主義(意思是第一的)(2)同一性:可知論(人可以認識世界)不可知論(人不可以認識世界)(3)世界的狀態:辨證法(聯系、變化、發展) 來自形而上學(孤立、靜止、不變)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主義、可知論、辨證法唯物主義:(1)古代

10、樸素唯物主義(具體的物質)(2)近代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孤立、片面、精英論)(3)辯證唯物主義(唯物主義+辨證法)唯心主義:(1)客觀唯心(客觀精神、理、道)(2)主觀唯心(個人的意志)4.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1)背景:社會矛盾激化、主要矛盾、無產階級壯大(2)自然科學前提: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細胞學說、生物進化論(3)思想來源:德國古典哲學,黑格爾的辨證法(唯心)、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形而上學)5.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特征(1)科學的(2)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3)無產階級哲學五、物質和意識(唯物論)1. 物質是什么? 客觀存在2. 運動是物質存在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一定是運動的

11、,不存在不運動的物質,只有運動才是物質3.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存在靜止,但它是相對的)4. 物質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5. 自然規律是完全無意識的,社會是有意識的,但二者都是客觀的。6. 意識=人腦+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月亮)7. 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有條件)8. 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辯證統一9.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物質決定意識)(1)世界是統一的,統一于物質,多樣的統一(2)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方法論)六、事務的聯系、發展及其規律(辨證法:1個特征,3個規律,5個范疇)1、總特征:聯系、發展(1)事物是普遍聯系的(6重關系可以找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蝴蝶效

12、應)(2)事物是永恒發展的發展=新事物(好的)產生、舊事物滅亡(新中國成立)要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方法論)2、3個規律基本規律1. 對立統一規律(矛盾規律)辨證法的實質與核心(1)矛盾=既對立又統一(兩口子)(兩點論)(2)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內因決定外因)(3)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時時處處都有矛盾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重點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防止“一刀切”,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方法論)基本規律2:質量互變規律(1)度(量變和質變的臨界點)(2)量變和質變的關系:量變為質變做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引起

13、新的質變要注重積累,更要注重善于抓住機遇,做事情要善于把握“分寸”,講究適度原則(方法論)基本規律3:否定之否定規律來自(1)辯證的否定=自我否定(內部矛盾);發展的環節;聯系的環節;實質是“揚棄”(2)事物的發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個階段,兩個否定,形成一個周期(3)事物的發展是前進行和曲折性的統一(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3、五對范疇(分清什么是什么、二者一定是辯證關系)(1)現象與本質 (2)形式與內容 (3)原因與結果 (4)必然性與偶然性 (5)可能性與現實性七、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一)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

14、段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過程A.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理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B.中國共產黨對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主要內容A.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1已經進入,2還在初級階段)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征(九點)了解C.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及其原因(1進入社會主義的前提2、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3、所處的國際環境)D.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E.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是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重要意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二)社會主義初

15、級階段的基本路線1.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形成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領導和團結。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2.經濟建設是全黨和全國一切工作的中心A.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決定的。B.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C.社會主義社會全面進步的基礎。3.四項基本原則是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4.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1、改革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2、改革是二次革命3、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5.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A.改革、發展、穩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進的。B.在穩定的前提下,通過改革實現發展(穩定是前提、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1.基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