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活與哲學易錯易混知識點匯總分析 第一單元 1.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提醒:哲學是關于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說(問),只有馬克思哲學才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 哲學來源于人們形成的世界觀。(提醒:哲學來源于實踐,源于人們在實踐中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 3.哲學是科學之科學。(提醒:哲學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 4.哲學是具體科學的基礎。(提醒: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5.哲學與具體科學是整體與部分、多數與少數的關系。(提醒:哲學與具體科學是共性與個性、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 6.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依據。(提醒:哲學基本問題
2、的第一方面思維和存在何者為世界本源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依據。哲學基本問題還為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提供依據。) 7.哲學的基本問題就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或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而不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 8. 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物主義,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義。(提醒:應弄清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各自的根本觀點,不可把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庸俗化。) 9.哲學僅指世界觀,不包括方法論(提醒: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 10.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后,就出現了唯物論和唯心論的對立。(提醒:馬哲產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學都
3、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學才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 12.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的“兩個對子”。(提醒: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的兩大基本派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是哲學史上“兩個對子”。) 13.承認物質決定意識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提醒:承認物質決定意識是唯物主義,但辯證唯物主義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內容:既承認是物質決定意識,又認為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第二單元 14. 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是主觀的。(提醒: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人的思維和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反映。) 15. 征服、改造自然是處理人和自
4、然關系的前提。(提醒:承認自然的客觀性是正確處理人和自然關系的前提,要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做到人和自然和諧相處。) 16. 世界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可知性。(提醒:世界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 17. 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提醒: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 18. 運動是有無條件的、永恒的和相對的;靜止是有條件的、暫時的和絕對的。(提醒: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19.靜止就是絕對不動。(提醒: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世界就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20. 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總是統一的。(提醒:應該把尊重客觀規律
5、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統一起來,但二者并不總是統一的。) 21.規律是永恒不變的、無條件的。(提醒:當客觀物質發生變化時,規律也會發生變化;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有條件的,要在運動中把握規律。) 22.發揮主觀能動性是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和基礎。(提醒:顛倒了二者的關系。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發揮主觀能動性不能突破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的制約) 23.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和改造規律。(提醒: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但不能改造、創造規律。) 24. 意識是大腦的機能。(提醒: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25. 正確的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錯誤的意識、神話、傳說是人為臆造出來的。(提 1
6、醒:無論是正確意識還是錯誤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26. 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提醒:不同的意識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 27. 意識的能動作用就是意識對物質起反作用。(提醒:識的能動作用包括意識對物質能動的反映,又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28. 物質與意識不可分離,相互依賴。(提醒:不能理解為相互依賴,意識依賴于物質,但物質是獨立于意識之外而存在的。) 29. 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質的力量。(提醒: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 30. 意識內容和形式都是主觀的。(提醒:意識內容是客觀的,形式則是主觀的。) 31. 意識具有科學預見性。(提醒:正確意識具
7、有科學預見性。) 32. 主觀認識是對客觀現實的正確反映。(提醒:正確的認識才是對客觀現實的正確反映。) 33. 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直接現實性活動。(提醒:實踐才是主體對客體的直接現實性改造活動。) 34. 真理中包含著謬誤的成分。(提醒:真理和謬誤有明確的界限,不能混淆,不能說互相包含。) 35. 原有的真理性認識常常在新的實踐活動中被推翻。(提醒:那些經過實踐反復檢驗的、已經確定的真理并沒有被推翻,而是不斷向前發展。) 36. 真理是永恒不變的,世界上存在終極真理。(提醒:世界上沒有永恒的真理,也不存在終極真理,真理是具體、有條件的。) 37. 人們對同一確定的對象,必定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
8、。(提醒:人們對同一確定的對象,會(可能)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 38. 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提醒: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 39. 盲目的實踐是沒有認識作指導的。(提醒:任何實踐都是有意識的、有目的的活動,沒有意識參與的實踐是不存在的。) 40. 錯誤認識不是來源于實踐,正確認識才來源于實踐。(提醒:不論認識正確與否,都來源于實踐。) 41. 實踐是認識獲得唯一途徑,要獲得認識就要親自參加實踐。(提醒: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獲得認識的途徑包括實踐和間接經驗。) 42. “三個有利于”標準否認了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提醒:“三個有利于”標準是把人們實踐的結果
9、作為標準,就是把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生活實踐作為標準,它是真理標準在社會主義歷史條件下的具體運用和發展。) 43. 任何真理都是客觀與主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提醒:任何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44. 真理是客觀的,所以是無條件的。(提醒:真理都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 45、認識發展是一種圓圈式的重復循環運動,認識具有重復性。(提醒: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第三單元 46. 聯系、發展、矛盾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提醒:聯系和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矛盾是唯物辯
10、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47. 任何兩個事物間都構成聯系(提醒:構成事物聯系是有條件的,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有這樣或那樣的聯系。) 48、人為事物的聯系具有“人化“特點,因而是主觀的。(提醒:自在事物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 49. 整體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提醒:整體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簡單相加。整體大于部分之和。) 50. 關鍵部分的功能對整體功能起決定作用。(提醒:關鍵部分的功能及變化在一定條件下甚至對整體功能起決定作用。) 2 54. 事物聯系是客觀的,人們無法改變。(提醒: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創造條件建立新的聯系。) 55. 整體功能總是大于各個部分功
11、能之和。(提醒:當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56. 發展是一種運動和變化,運動和變化也是一種發展。(提醒:并非任何運動和變化都是發展,只有前進的、上升的運動和變化才可能是發展。) 57. 發展的實質就是事物顯著的變化。(提醒: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發展是前進與上升。) 58. 新出現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提醒:新出現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不能用時間標準來判斷。) 59、 事物的量變必定會引起質變。(提醒:事物的量變到達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 60、沒有質變就沒有發展,所有的質變都是發展。(提醒:質變不一定是發展,發展是前進的向上的質變。)
12、 61. 矛盾的基本屬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提醒:矛盾的基本屬性是同一性和斗爭性。) 62、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消除事物之間的矛盾。(提醒:矛盾具有客觀性,不能消除矛盾,舊矛盾解決了,新矛盾產生。) 63. 沖突中的中日雙方只有斗爭性沒有同一性。(提醒: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 64. 即使客觀條件不變,主次矛盾也可能相互轉化。(提醒:主次矛盾在一定條件下才可能相互轉化。) 65. 任何事物都存在兩個方面,即都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提醒:不能將兩方面,兩點,理解為就是優點和缺點,如好壞、利弊、善惡等。) 66、矛盾的同一性是絕對的,斗爭性是相對的。(提醒: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斗爭性是絕對的
13、。) 67、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發展。(提醒:矛盾是客觀的,不能制造,人為制造的矛盾只會阻礙事物的發展。) 68. 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提醒: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69. 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就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提醒: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 70. 矛盾的特殊性是關于矛盾問題的精髓。(提醒: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是關于矛盾問題的精髓。 71、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決的矛盾。只要解決了主要矛盾,辦事情就能取得成功。(提醒:主要矛盾是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
14、決定作用的矛盾,集中力量解決好主要矛盾的同時,也要恰當處理好次要矛盾,這樣二者辦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72. 堅持重點論就是要抓好主要矛盾。(提醒:堅持重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 73. 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決定的。(提醒: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74、一分為二看問題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正確認識事物和處理一切矛盾的關鍵。(提醒: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正確認識事物和處理一切矛盾的關鍵。) 75、理論聯系實踐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提醒:矛盾分析法是認識事物的根
15、本方法。) 76、辯證否定的實質是創新。(提醒:實質是揚棄。) 77. 創新就是要批判,要全盤拋棄(提醒:創新既是對既有理論、實踐的突破、和批判,又是繼承和發展。) 78. 制度創新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提醒: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 第四單元 79. 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提醒: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具有雙重性。先 3 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地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 80. 勞動是人得存在方式,勞動群眾是社會存在的基礎。(提醒: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81 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同步變化。(提醒:從根本
16、上說,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但社會意識有相對獨立性,有時會落后于社會存在,有時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 82.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提醒:只有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狀況時,才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83.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當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就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提醒: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只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只有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才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 84. 人民群眾就是勞動群眾。(提醒:勞動群眾是人民群眾的主要的穩定的部分,是其主體不是全部。) 85、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17、提醒: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但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社會的基本矛盾。) 86. 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提醒: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 87、我國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變革。(提醒:我國的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88. 階級斗爭是發展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提醒:改革是發展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89.價值觀對人們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正確的導向作用。(提醒:不同的價值觀有不同的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觀對人們的實踐活動起推動作用,錯誤的價值觀起阻礙
18、作用。) 90、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具有制約、引導和決定的作用。(提醒: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具有制約、影響和導向作用。) 91、人們在價值選擇的基礎上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提醒: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價值選擇。) 92. 價值選擇正確與否沒有客觀的評價標準。(提醒:正確的價值選擇有其客觀評價標準,即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是否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93.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必然做出不同的價值評判。(提醒: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可能做出不同的價值評判。) 94、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就能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提醒: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同時還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95、人的價值是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人的價值就在于享受價值,在于社會對個人的滿足。(提醒: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96、.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首先看他在物質方面對社會的貢獻,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對社會的貢獻。(提醒:既要看物質貢獻,也要看精神貢獻,把二者區分開來是錯誤的。) 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汽車修理工(技師)習題庫
- 加工油罐合同范本
- 勞動關系合同范例
- 二手石油鉆井轉讓合同標準文本
- 電路原理習題含答案
- 美術學業水平試題庫(含答案)
- 務工單位聘用合同范例
- 關于土方合同標準文本
- 買車按揭合同范例
- 共同投資合伙經營合同樣本
- 三角纖維軟骨復合體損傷學習課件
- 中央性前置胎盤護理查房課件
- 2024年中國郵政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壓型鋼板和檁條計算例題
- 醫療機構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管理辦法
- 診療規范培訓課件
- 煤礦安裝工程分項分部及單位工程名稱
- 淺談基層禁毒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人員培訓課件
- 《神奇的石頭》教學課件
- 2021-2022學年遼寧省本溪市統招專升本計算機真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