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I)卷_第1頁
人教版2019版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I)卷_第2頁
人教版2019版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I)卷_第3頁
人教版2019版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I)卷_第4頁
人教版2019版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I)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2019版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I)卷姓名:_ 班級:_ 成績:_一、選擇題1 . 2015年11月份以來,北京多次陷入了嚴重的霧霾天氣,空氣能見度低,質量下降,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及身體健康帶來較大危害。下列措施中不能減弱霧霾天氣的是( )A加強污染氣體排放企業的整頓B在市區建設高層建筑C在市區增加綠地面積D減少汽車尾氣排放2 . 下列城市,哪個是鐵路-水運樞紐( )A烏魯木齊B武漢C濟南D北京讀我國黃土高原回答下列各題3 . 在黃土高原行走,本來距離很近,卻常要繞道遠行,其原因是( )A河道縱橫B沼澤遍布C冰川廣布D千溝萬壑4 . 人們常用“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來描述黃河的多沙狀況,黃河泥沙主要來自于( )A青藏高原B云貴高原C黃土高原D內蒙古高原5 . 有關黃土高原地理位置的說法,正確的一組是位于北方地區 位于南方地區 位于長城以南 位于太行山以東ABCD6 . 下列不利于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活動是A坡腳建擋土壩B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C開荒種田,增加耕地D緩坡地修筑梯田7 . 造成該地環境問題嚴重的人為原因,主要是( )A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B植被遭到人為破壞C黃土土質疏松D降水集中,多暴雨8 . 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試驗區是:A硅谷B深圳C中關村9 . 下列有關我國自然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資源不可再生B我國是資源大國,目前沒有資源使用壓力C我國夏季降水多且集中,有時還造成洪澇災害,是水資源豐富的國家,不缺水D我國南方水資源豐富,土地資源貧乏,水土分布不協調讀我國某局部地區某類工業中心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0 . 若甲乙表示同一類大型工業中心,則該類工業可能是( )A鋼鐵工業B紡織工業C機械工業D高新技術產業11 . 甲工業中心的名稱是( )A包頭B成都C昆明D攀枝花12 . 乙地發展該類工業的主要優勢條件是( )A當地經濟發展水平高,消費市場廣闊B當地煤炭資源豐富,有利于冶煉鋼鐵C當地海陸空交通便利,便于運輸原料和產品D當地地形平坦開闊,鐵礦資源豐富13 . 以下自然災害中屬于氣象災害的是( )A地震B滑坡C洪澇D泥石流家住上海的小明暑期計劃自助行到三明市泰寧金湖游玩,為更好規劃旅游路線,他先后查看了中國政區圖、福建省交通圖等地圖。到達泰寧縣城,小明借助“打車神器”滴滴出行直奔大金湖。現代中國“互聯網 +”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太多便利。完成下面小題。 14 . 小明到達大金湖后想規劃一下游覽線路應該選擇( )A中國政區圖B福建省交通圖C泰寧金湖景區導游圖D三明市政區圖15 . 滴滴司機能準確接送乘客到達目的地通常使用的地圖種類是A政區圖B地形圖C電子地圖D氣候圖讀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域輪廓圖,完成下面小題。16 . 關于四個省級行政區域的判斷,組合正確的一項是( )A晉西安B皖泰山C新烏魯木齊D西寧高寒17 . 與上面省級行政區域描述不相符的一項是( )A著名煤都譽神州B細沙白浪椰風搖C絲綢古道駝鈴遠D雪域高原云中游18 . 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是( )A內蒙古黑河騰沖B黑龍江漠河騰沖C云南騰沖黑龍江黑河D云南黑河黑龍江騰沖二、解答題19 . 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A、B兩地的經緯度。A:_,_;B:_,_。(2)A點位于_ (南或北)半球B點位于_(東或西)半球C點位于_ (高中低)緯度地區。(3)A在B的_方向,C在B的_方向。(4)A、B、C三點中,_點所處的緯線長度最長。20 . 讀圖,回答問題。可燃冰是天然氣和水結合在一起的固體化合物,外形與冰相似。同等條件下,可燃冰燃燒產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氣要多出數十倍,而且燃燒后不產生任何殘渣和廢氣,避免了最讓人們頭疼的污染問題。科學家們如獲至寶,把可燃冰稱作“屬于未來的能源”。(1)寫出下列事物名稱島嶼甲:_;島嶼乙:_;國家丙:_;國家戊:_;海峽丁:_。(2)2017年5月我國首次在_海北部的神狐海域開采可燃冰成功。(3)G是四大工業基地中的_工業基地,其靠近的兩個特別行政區分別是_特別行政區和_特別行政區。G工業基地位于我國地勢的第_級階梯。21 . 讀圖“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下列問題。(1)A點的海拔為_米,AB兩點的相對高度為_米。(2)村鎮乙所處的地形部位是_,村鎮丙所處的地形部位是_。甲村到乙村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則實地距離是_千米。(3)圖中CD兩處,適合攀巖的是_處。(4)桃溪干流的流向是_。(5)圖示地區的主要地形類型是_。(6)圖中甲村和丙村易遭受洪澇災害的是_村,其易遭受洪澇災害的原因是_。22 . 讀“中國四大地理分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四大區域來看,A是_地區,B是_地區。(2)A地區的氣候類型是_氣候,C地區的耕地類型是_。(3)A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_,C地區的農作物熟制_。(4)在兩地中,地形以平原為主的是_。(5)兩地中,水土流失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