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第五分冊)(2013年11月)(定稿)_第1頁
高二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第五分冊)(2013年11月)(定稿)_第2頁
高二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第五分冊)(2013年11月)(定稿)_第3頁
高二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第五分冊)(2013年11月)(定稿)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2013-14學年第一學期高二期中考試歷史試卷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的選項,共80分,做在答題卡上。) 1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時,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 A乾隆皇帝 B嘉慶皇帝 C道光皇帝 D咸豐皇帝2“竹槍一桿,打得妻離子散,未聞槍聲震天;銅燈半盞,燒盡田地房廊,不見煙火沖天。”該對聯(lián)反映的是( )A西方列強的侵華暴行 B鴉片輸入對中國的危害C煙草傳入中國的盛況 D西方列強在中國暴力殖民的情況3下列條款最能說明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本質目的的是( )A割香港島 B巨額賠款 C協(xié)定關稅 D開辟租界4關于鴉片戰(zhàn)爭的描述,以下材料最具史料價值的是( )A鄧廷楨關于鴉片戰(zhàn)爭的私人書信 B大型史詩電影虎門銷煙 C魏源著作道光洋艘征撫記 D清詩鐸:“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長江斷行旅”5“1841年5月,廣東民眾在盡忠報國全粵義民諭英夷檄中,振振有詞地問道:爾已稱厲害,何以不敢在林公任內攻打廣東?”。即他們認為只要林則徐沒有被道光皇帝罷官,英國絕對無法贏得鴉片戰(zhàn)爭的勝利。按照現(xiàn)在的史學理論,這種觀點屬于( )A唯物史觀 B循環(huán)史觀 C文明史觀 D英雄史觀6國學大師王國維在觀堂集林中,用一句話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學風:“國初之學大,乾嘉之學精,而道咸以降之學新。”其中,“道咸以降之學新”,主要“新”在( )A學習西方文化 B針砭社會時弊 C注重經(jīng)典考證 D批判理學舊說7“中國以往的歷史,多是朝代遞嬗,很少顯示出階段性來”,1840年后,中國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推動中國歷史進入這一階段的主要方式是 ( )A中西交流 B外敵入侵 C和平談判 D工業(yè)文明進攻8“道光年間集結上海的沙船3000余艘,咸豐年間減至2000余艘,(19世紀)70年代初僅僅存400余艘。”對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最準確的理解是( ) A蒸汽輪船的使用 B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 C洋務運動的開展 D現(xiàn)代化運動的逐漸展開9“1856年10月22日,英國兵艦越過虎門,次日向廣州進犯,大炮隆隆,葉名琛安詳?shù)卦谛隹脆l(xiāng)試馬箭,置警聞于不顧。”對這里所說的“兵艦”與“馬箭”的差異理解不正確的是( ) A體現(xiàn)工業(yè)文明與農業(yè)文明的差異 B中國閉關鎖國帶來的科技差距 C體現(xiàn)了中英武器的先進與落后 D中英之間生產力的差距在加大10與南京條約相比,天津條約在通商口岸開放上更方便了西方列強侵略中國,以下說法與此無關的是( )A開設的通商口岸更多 B通商口岸的開放延伸到整個中國沿海 C開放通商口岸延伸到中國內地 D天津被開放為通商口岸,直接威脅京津11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的有( )A、英、法 B、英、法、俄 C、英、法、美 D、英、法、俄、美12以下屬于洋務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的是( )A奕 B曾國藩 C左宗棠 D李鴻章13李鴻章在給別人信中寫到:“中國積弱,出于患貧。西洋方圓潛力,數(shù)百里治國,歲入財賦動以數(shù)萬之計,無非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等稅。”這說明李鴻章( ) A認識到中國貧弱的根源 B發(fā)現(xiàn)了洋務運動的根本弊端 C找到了西方強盛的原因 D認為洋務運動重心應該轉移14李鴻章說:“臣料數(shù)十年后,中國富農大賈必有仿造洋機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無從為之區(qū)處。”材料中提到的現(xiàn)象實際出現(xiàn)于( )A. 19世紀40、50年代 B. 19世紀50、60年代 C. 19世紀60、70年代 D. 19世紀70、80年代15“鬼計本多端,使小朝廷設同文之館;軍機無遠略,誘佳弟子拜異類為師” (清李慈銘:越縵堂日記) 。對這段話理解最準確的是( )A清政府設立同文館是被西方人誘騙了 B中國傳統(tǒng)的制度和綱常倫理會被動搖 C同文館中聘請外國人為教習,不合傳統(tǒng) D同文館的開設證明了清政府官員的無知16中國19世紀中期外資企業(yè)、洋務企業(yè)和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的共同特征是( )A資本主義性質 B私人經(jīng)營 C使用機器生產 D產品完全投放市場17鴉片戰(zhàn)爭后,西學東漸逐漸形成高潮。在傳播西學方面,貢獻較大的有( )各類新式學堂 留學歸國人員 近代企業(yè)的附設學堂 外國傳教士A. B. C. D. 18在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的軍隊中,由曾國藩創(chuàng)建的是( )A八旗軍 B綠營軍 C洋槍隊 D湘軍19下列條約中,不在中國簽訂的是( )A南京條約 天津條約 馬關條約 D北京條約20維新運動開始從理論宣傳走向政治實踐的標志是( )A公車上書 B興中會的成立C時務報的創(chuàng)辦 D“明定國是”詔頒布21下列對“明定國是”詔書的表述,正確的是( )A光緒帝頒布此詔書,標志“戊戌變法”開始B西太后頒布此詔書,標志“戊戌政變”開始C康有為施行此詔書,標志“戊戌變法”進入高潮D西太后頒布此詔書,標志“戊戌政變”結束22對于戊戌變法的失敗,有歷史學家認為:“光緒的悲劇,是在他周圍沒有形成一個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對這一觀點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光緒帝沒有支持者 B維新派力量太薄弱C西太后掌握實權 D頑固派力量太強大2319世紀末一部譯著在中國知識分子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許多人以“物競”、“天擇”、 “競存”給自己的孩子起名。這部譯著的作者是( ) A康有為 B梁啟超 C譚嗣同 D嚴復24甲午戰(zhàn)爭后把山東劃為自己“勢力范圍”的是( )A英國 B德國 C日本 D法國2519世紀末,一份西方國家的外交中提到:“中國現(xiàn)行之關稅,對于一切所謂勢力范圍內之口岸裝卸之一切貨物,無論屬于何國,均為適用”。這段話的真實含義是()A維護中國關稅統(tǒng)一 B反對劃分“勢力范圍”C提出協(xié)定關稅制度 D各國在華“機會均等”2619世紀末,康有為領導了聲勢浩大的戊戌變法,變法的實質是()A開明地主和守舊官僚的斗爭 B資產階級和專制統(tǒng)治者的斗爭 C傳統(tǒng)儒學和君主立憲的斗爭 D維新派和頑固派的斗爭27“只因鬼子鬧中原。升黃表,焚香煙,請來各等眾神仙。一概鬼子都殺盡,大清一統(tǒng)慶生平。”這首歌謠反映的史實是()A洋務運動 B太平天國運動 C義和團運動 D維新變法運動28老舍在我的母親中寫道:“父親死在庚子鬧拳的那一年,母親拉著哥哥與三姐姐坐在墻根,等著鬼子進門。”這里的“鬼子”是指()A英國軍隊B英法聯(lián)軍 C八國聯(lián)軍D日本軍隊291899年美國向列強提出有關中國“門戶開放”政策的含義是()A清政府向西方國家“開放門戶”B列強在華勢力范圍相互“開放門戶”C清政府與西方國家相互“開放門戶”D列強在華勢力范圍向美國“開放門戶”30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條約中最能夠說明這一現(xiàn)象的內容是()A劃使館區(qū)B拆炮駐兵C嚴禁反帝D設外務部3120世紀初清政府面臨兩難選擇:不改必亡,改則助亡!最終導致“改則助亡”的歷史事件是()A宣布“預備仿行憲政”B派五大臣出洋C頒布欽定憲法大綱D組建“皇族內閣”32孫中山認為,西方國家貧富不均,勞資矛盾尖銳,“社會革命其將不遠”,中國應該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義B民權主義C民生主義D民主主義33武昌起義后,孫中山結束長期海外流亡生活,回到上海。輪船剛一靠岸,孫中山就被記者團團圍住,有人問他:“您這次帶了多少錢來?”孫中山回答說:“予不名一文也,所帶者革命之精神耳!”孫中山的“革命之精神”應該是()A民主共和B實業(yè)救國C改良立憲D民主和科學34根據(jù)下列事件的歸類標準,從、中再選一個()成立南京臨時政府頒布臨時約法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A成立同盟會B武昌起義爆發(fā) C清朝皇帝退位D創(chuàng)辦民報3520世紀前期,中國某政府在建立時曾把下首歌詞做為國歌廣為傳播:“亞東開化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飄揚五色旗,國榮光,錦繡河山普照。”它很可能出現(xiàn)于()A1911年B1912年C1927年D1932年36一百年前,孫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成為革命黨人奮斗的綱領。以下論述能夠體現(xiàn)民權主義思想的是( )A“就算漢人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驅除韃虜之后,光復我民族的國家”C“改良社會經(jīng)濟組織,核定天下地價” D“滌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復四千年之祖國”371912年1月,孫中山自豪地說,這是“我國有史以來未有之變局,吾民破天荒之創(chuàng)舉也”這里的“變局”和“創(chuàng)舉”指()A辛亥革命的爆發(fā)B中華民國的成立 C清朝統(tǒng)治被推翻D臨時約法的頒布38魯迅說:“中山先生一生歷史俱在,站出世間來就是革命,失敗了還是革命;中華民國成立之后,沒有安逸過,仍然繼續(xù)著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 孫中山革命的起點是()A建立中華民國 B建立革命團體C建立同盟會D提出三民主義39“甲午戰(zhàn)爭”、“戊戌變法”、“辛丑條約”,這些歷史事件用的紀年方法是( )A干支紀年 B年號紀年 C民國紀年 D公元紀年40關于民族獨立與中國現(xiàn)代化關系的問題: 甲認為:從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出發(fā),只有先進行現(xiàn)代化,增強國力,才能實現(xiàn)民族獨立。 乙認為:從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實踐看,只有先實現(xiàn)民族獨立,才能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你認為哪一方觀點更符合近代中國的實際()A甲方B乙方C甲乙方都符合 D甲乙方都不符合二、非選擇題(共20分,做在答題卷上)41 洋務運動1889年,湖廣總督張之洞籌劃在湖北設鐵廠,考慮的廠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漢陽。張之洞認為,若鐵廠設于大冶,“廠在省外,實缺大員,無一能到廠者。歲糜巨款,誰其信之?若設在省,則督、撫、司、道皆可常往閱視,局務皆可與聞”。(張文襄公全集)1893年,鐵廠最終在漢陽建成投產。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時代背景,概括說明“督、撫、司、道皆可常往閱視”會對鐵廠發(fā)展帶來什么影響?(5分)42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