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選讀張從正_第1頁
中醫名家選讀張從正_第2頁
中醫名家選讀張從正_第3頁
中醫名家選讀張從正_第4頁
中醫名家選讀張從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張 從 正,第一課件網網站,一、生平和著作:祛邪學說的成因: 1時代背景: 惡寒喜暖取補 “聞暖則悅,聞寒則懼,說補則從,說瀉則逆”,2理論淵源: 內經 真邪相搏,真邪相攻“其在皮者,汗而發之” “其高者因而越之” “其下者引而竭之” “血實宜決之”,“今夫五臟之有疾也,譬猶刺也,猶污也,猶結也,猶閉也,刺雖久,猶可拔也;污雖久,猶可雪也;結雖久,猶可解也;閉雖久,猶可決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說也。”,“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傷寒論 承氣湯、十棗湯、麻黃湯、桂枝湯、梔子豉湯。,二、學術理論,(一)論病施治觀點 1、論病首重邪氣: 虛實之辨:因虛致病;因邪致虛。 2、治病當先驅邪:治病有先后, 不可亂投,邪未去時,慎不可補。,(二) 天地人三邪發病:天之六氣 天邪上部吐、汗 地之六氣 地邪下部下人之六味 人邪中部吐、下“發之者三” “處之者三” “出之者亦三也”,(三)重視血氣流通“陳莝去而腸胃潔,癥瘕盡而營衛昌”汗法疏通營衛吐法令其條達 血氣流通下法推陳致新,第一課件網網站,(四)主張藥攻食養 1、以通為補:“大積、大聚、大秘、大涸、大堅,下藥乃補藥。” 2、食養盡之:“養生當論食補” 3、藥物補益:“唯脈脫下虛,無積無邪之人,始可論補。”,三、治療經驗:祛邪三法,(一)三法概述 1、三法是根據病邪部位、性質的不同而選擇應用的。 2、藥物的性味雖異,但都有汗、吐、下的作用。,3、三法的廣泛含義。“解表者皆汗法。”“上行者皆吐法。”“下行者皆下法。”,(二)三法內容,1、汗法(1)汗法的適用范圍 病邪在表 提邪返表,(2)汗藥的選擇應用 藥物有寒熱溫涼的區別,發汗甚熱之藥:桂枝湯、麻桂各半湯 辛溫發汗 發汗辛溫之藥:葛根湯、解肌湯 發汗苦寒之藥:大柴胡、小柴胡湯 辛涼發汗 發汗辛涼之藥:通圣散、雙解散 因時因人而異,(3)汗法的注意事項, 禁忌:“表虛亡陽,發汗則死” 要求:出汗程度; 出汗時間; 用藥劑量。,2、吐法,(1)吐法的適應證: “凡在上者,皆宜吐之。” (2)吐法的使用例舉 (3)吐法注意事項,3、下法,(1)下法的適應證: “積聚陳莝于中,留結寒熱于內。” (2)下劑的分類: 寒下:調胃承氣湯 涼下:八正散、瀉心散、黃連解毒湯 溫下:無憂散 熱下:煮黃丸,(3)下法的運用:廣泛用于傷寒熱病和雜病。(4)下法的禁忌:,第一課件網網站,4、情志療法夜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