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 針灸處方,1.近部選穴:,圍繞受病肢體、臟腑、組織、器官的局部取穴,“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目疾、耳病取風池;牙痛取太陽或上關;鼻病取上星或通天;痔瘡取次髎或秩邊等。,(一)選穴原則:,多用于治療病變部位比較明確,比較局限的病癥以及某些器質性病變。,頭痛選百會或太陽鼻塞選素髎或迎香面癱選頰車或地倉脫肛選會陰或長強,胃痛可取三脘咳喘可取天突、膻中心痛可取巨闕、膻中,對于針感不明顯的患者,從加強局部的刺激作用來看,更加適宜。,配穴時重視局部同時要著眼于整體,局部與整體相結合。,視物昏花:風池、翳明;舌強不語:風府或啞門;胃脘疼痛:至陽或胃俞;前陰有疾:次髎或腎俞;肩背疼痛:中府;脊柱強痛:人中;肛門脫出:氣海;腰骶損傷:膻中等。,胃腸疾患:三脘、氣海、天樞、內關、足三里,2、遠部取穴,在距離病變部位較遠的地方選穴,遠道刺,適用于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選穴,用于治療頭面、五官、軀干、內臟病癥。,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殘缺,面口合谷收。,“經脈所過,主治所及”,頭面、軀干遠部取穴法,3、辨證選穴:,發熱、昏厥、虛脫、癲狂、失眠、健忘、嗜睡、多夢、貧血、月經不調,牙痛上牙痛:炙足三里七壯,針下關、顴髎。下牙痛:合谷、頰車、大迎、中渚。胃火牙痛:承漿、顴髎、頰車、合谷、內庭。風熱牙痛:承漿、顴髎、頰車、合谷、內庭、風池、曲池。腎虛牙痛:承漿、顴髎、頰車、合谷、內庭、太溪。大迎向上刺,顴髎直刺,合谷同側刺,內庭對側刺,太溪同側刺。,4、對癥選穴:,對于個別突出的癥狀,也可以隨癥選穴。,發熱選大椎或曲池;痰多選豐隆或中脘;貧血選膈俞或足三里;惡心嘔吐選中脘或內關;,經驗選穴,經驗選穴,糾偏方:治療偏癱患側的配方百會、風府、風池(上部);肩髃、曲池、合谷(中部);環跳、委中、陽陵泉、懸鐘、太沖等(下部)。病在上部選用手陽明大腸、手太陰肺經穴。病在中部選用足陽明胃、足太陰脾經穴。病在下部選用足少陰腎、足厥陰肝經穴。,經驗選穴,腰痛八針:腰陽關、命門、腎俞(雙)、大腸俞(雙)、委中(雙)。委中、腰陽關、大腸俞,偏于活血通經疏表,治標。命門、腎俞益精固腎,治本,全方共奏袪邪疏表、通經止痛、固本強腰之效。適用于腎虛受風及腰膝酸痛等。,經驗選穴,老十針方:上脘、中脘、下脘、氣海、天樞、足三里、內關調中健脾,理氣和血,升清降濁,調理腸胃。一切胃腸病,中風后遺半身不遂,虛勞損傷,外傷性截癱,月經不調,癲癇諸證。,經驗選穴,牽正方:水溝、承漿、地倉、頰車,顴髎、陽白、四白、大迎、合谷祛風牽正,通經活絡。口眼斜。,經驗選穴,頭痛八針:百會、風府、風池、太陽、合谷通經活絡,扶正祛邪,疏風止痛。各種頭痛。,1、按部配穴,頭面、胸腹和腰背部腧穴多產生局部治療作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腧穴基本上都有遠端治療作用。具體可分局部配穴、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三部配穴法。,(二)配穴方法:,是結合軀體的一定部位進行配穴的一種形式,以充分發揮腧穴的局部治療作用和遠端治療作用。,局部配穴法:對于病變部位比較明確、比較局限的病癥以及某些品質性病變,可以采用局部配穴法,以疏調局部的經絡之氣。頭痛配印堂、太陽、百會、頭維;面癱配四白、地倉、頰車、下關;胃痛配中脘、梁門、不容、承滿;膝關節病配膝眼、鶴頂、陽陵泉、陰陵泉。,上下配穴法:在針灸臨床上應用最廣。上指上肢或腰部以上,下指下肢或腰部以下。靈樞終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前后配穴法:又稱“腹背陰陽配穴法”,是以軀體前后部位所在腧穴相互配伍的方法。黃帝內經稱“偶刺”。,左右配穴法:由于十二經脈的循行是左右對稱的,有的還具有左右交叉的特點為,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又提出了“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的配穴方法。與靈樞官針中的“巨刺”、 “繆刺”相類似,故又稱“交經繆刺法”。,左右配穴法:經絡在人體呈左右對稱分布,保持著相對的平衡。在病理情況下,如果一側虛而不足,另一側就顯得實而有余。反之,如果一側實而有余,另一側就顯得虛而不足。這就可以用左右配穴來補虛瀉實。針經指南標幽賦:“交經繆刺,左有病而右畔取。”左右配穴法既可以左右交叉取(左病取右或右病取左),也可以左右對稱取(左右同取)。,左右配穴法對于治療頭痛、牙痛、風濕痹痛、扭傷以及面癱、半身不遂等病癥常有獨到之處。疼痛發作針對側,痿證后期刺健側,以調節左右氣血,促使經絡平衡。左右交叉配穴多用于治療頭面疾患。左側面癱取同側地倉、頰車,配右側合谷、手三里;右側偏頭痛取同側太陽、頭維,配左側外關、足臨泣。左右對稱配穴多用于治療內臟疾患。胃痛取雙側梁門、足三里;咳喘取雙側肺俞、膏盲等。,三部配穴法:在病變的局部、鄰近和遠端同時選穴,配伍成方(古稱“天、人、地三才”配穴法),應用極為廣泛。,2、按經配穴:,按經脈的理論和經脈之間的聯系配穴,本經配穴表里經配穴同名經配穴子母經配穴交會經配穴,本經配穴:當某一臟腑、經脈發生病變而未涉及其他臟腑、經脈時,即遵循“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的治療原則,選取本經脈的腧穴配伍成方。肺病咳嗽:中府、列缺、太淵、尺澤;少陽頭痛:率谷、風池、足臨泣、足竅陰;,表里經配穴:以臟腑、經脈的陰陽表里關系為依據的配穴方法。是根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理論制定的。具體方法:某一臟腑、經脈有病,除選取本經脈的腧穴以外,同時配以表里經有關腧穴。靈樞五邪:“邪在腎則病骨痛取之涌泉、昆侖”,也是病邪在腎以足少陰經和足太陽經腧穴配伍應用的實例。,同名經配穴法:同名經“同氣相通”的理論指導下,以手足同名腧穴相配。黃帝內經太素:“手太陰、陽明之上有病,宜療足太陰、陽明足太陰、陽明之下有病,宜療手太陰、陽明。”,子母經配穴法:參照臟腑及十二經脈的五行屬性,根據“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治療原則制定的配穴方法。,交會經配穴法:交會經配穴法即按經脈的交叉、交會情況來配穴。某一病變部位有數條經脈交會或某一病癥與數條交會經脈有關,都可按此法配穴。泌尿、生殖系疾患和婦科病多與任脈、足三陰經病理變化相關,故常取任脈的關元、中極配足三陰經交會穴三陰交治之。,二、刺灸灸的選擇:,穴有主次,術有先后針灸處方中,腧穴有主次之分,施術也有先后之別。主穴應每次必取,而且重點施術,配穴酌情選用。靈樞終始:“病起于陰者,先治其陰而后治其陽;病先起于陽者,先治其陽而后治其陰。”,(一)影響針灸處方的因素,素問至真要大論篇:“從內之外者,調其內;從外之內者,調其外;從內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調其內而后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于內者,先治其外而后調其內。”靈樞五色:“病生于內者,先治其陰,后治其陰,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陽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內,反者益甚。”靈樞周痹:“痛從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過之,后刺其上以脫之;痛從下上者,選刺其上以過之,后刺其下以脫之。”,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針刺與艾灸雖然同屬于外治法,但它們的作用不盡相同,臨床上應有所區別。例如實熱證一般只針不灸,虛寒證就應少針多灸。因此,針灸臨床上必須根據具體病癥酌情施術。選擇用針、用灸,或針灸并用,決定用多針少灸或才少針多灸,方能取得應有的療效。,針刺深淺不同,治療作用有別針刺深淺與處方作用的發揮有著密切的聯系。針刺深淺不同,產生的療效就會有顯著差別。素問刺要論:“病有浮沉,刺有淺深。”靈樞官針:”疾淺針深,內傷良肉疾深針淺,病氣不瀉。“針灸臨床按方施術,要因人、因病、因時、因針刺部位的不同而靈活掌握針刺的深淺。,靈樞終始”春氣在毫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時為齊,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齊,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齊。”“久病者,邪氣入深,刺此者,深內而久留之。“”脈實者,深刺之脈虛者,淺刺之。“靈樞本輸:”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取之。“靈樞陰陽清濁:”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之。“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刺急者,深內而久留之,刺緩者,淺內而疾發針。“針經指南標幽賦:”春夏瘦而刺淺,秋冬肥而刺深。“針灸聚英:”肌肉厚實處則可深,淺薄處則宜淺。“針灸大成:”前面深似井,后面薄似餅,用針前面宜深,后面宜淺。“,補瀉手法不同,治療效果有異補瀉是針灸施治的基本法則,在同一個腧穴中,如果補瀉手法不同,其治療作用完全相反。補合谷、瀉三陰交有行氣活血、通絡化瘀之效,用以治療氣滯血瘀之經閉、痛經,并有墮胎作用;瀉合谷,補三陰交則有調理氣血、固經養胎之效,用以治療月經過多,崩漏,且有保胎作用。汗證,先補合谷,次瀉復溜,可以發汗;先瀉合谷,次補復溜,則可以止汗。,知常達變,隨癥增減腧穴一個處方中的腧穴增加或減少,不僅關系到治療效果,而且還會改變處方的主治。一般來說,處方中的主穴是基本不變的,隨著病情的變化而加減腧穴。實證哮喘以膻中、列缺、肺俞、尺澤為基本方,若是風寒太盛,便減去尺澤,增加風門;若屬痰熱,則減去列缺,增加豐隆;若是哮喘急性發作,則減去肺俞,增加孔最。,(二)把握治療時間,把握治療時間,也是針灸處方的重要因素。主要有選擇適宜的治療時間、掌握好留針施灸時間、制定療程時間和間歇時間、預測總體治療時間等幾個方面。治療時間選擇適宜的治療時間對有些病癥能夠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提高療效。失眠癥,上午治療就不如下午或晚間治療效果好,尤其是睡前12小時為最佳。有些周期性發作的病癥,例如瘧疾、癲癇、月經不調、痛經等,一定要在發作前施術,療效才好。針灸治療瘧疾的最佳時間是在規律性發作前2小時左右;癲癇應在發作前57天開始針刺;月經不調和痛經則應該在月經來潮之前35天開始治療,直到月經干凈為止。 女子不孕最好能在排卵期前后連續針灸。女性患者,若非月經方面的病癥,經期理當停針。,留針時間留針時間也是針灸處方中的重要內容。一般病癥以留針2030分鐘為宜。在留針時間內,每隔510分鐘行針1次,謂之“動留針”。對于不容易配合針刺損傷的嬰幼兒以及肢體痙攣性疾病的患者,不適合留針,可略施行針手法后旋即出針,防止發生彎針、斷針事故。對于一些急性痛癥,如急性闌尾炎、急性膽絞痛、腎絞痛等,則需要長久留針,少則12小時,多則10小時以上。,療程時間多數疾病如面癱、風濕痹痛等,以針灸10次左右為1個療程。部分急性或簡單的病癥,如急性扭傷、牙痛、目赤腫痛等,以35次為1個療程。少數慢性病、疑難病和運動功能障礙性疾病,例如肥胖癥、男性不育、女子不孕、中風偏癱、截癱等,至少1個月為1個療程。,間歇時間靈樞經脈:“凡刺寒者,皆多血絡,必間日一取之。”靈樞逆順肥瘦:“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弱,刺此者,淺刺而疾發針,日再可也。”靈樞壽夭剛柔:“形先病而未入臟者,刺之半其日;臟先病者而形乃應者,刺之倍其日。”一般慢性病癥可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對于一些需要盡早控制的疾病,例如急性傳染病、劇烈疼痛等,則需要每日2次或每隔56小時針灸1次,不可間隔太長時間,否則不利于積累療效。每個療程之間應休息35天,然后再繼續下一個療程。如此可以避免因連續刺激機體產生的耐針性,使興奮性降低而影響療效。針灸間隔時間有時還需要根據不同針灸方法而定。如埋針療法、埋線療法、針挑療法和刺絡出血較多者,可1周左右治療1次,施行瘢痕灸法者,其間隔時間也應適當延長。,總體治療時間凡急性、簡單的病癥,例如昏厥、急性扭傷、落枕、牙痛等,治療時間較短,少則1次,多則35次,即獲痊愈。而慢性病、疑難病和肢體功能障礙性疾病,例如肥胖癥、男性不育、女子不孕、中風偏癱、截癱等,治療時間較長,少則數月,多則數年。有些疾病,在已經治愈后為了鞏固療效、防止復發,也還需要續治35次。對于左右經絡失衡引起的病癥,例如面癱、中風偏癱、足內翻或足外翻等,經過治療一旦達到了相對平衡,就應該收效即止,“已靜勿動”。切不可貪效而多加治療,以免“矯枉過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衛生管理考試的策略調整與更新動態分享試題及答案
- 糧食安全時政試題及答案
- 育嬰師考試高效學習方法試題及答案
- 行業規范與母豬護理質量試題及答案
- 衛生管理證書考試常見試題及答案
- 電工技能證試題及答案
- 激光工程師資質考試復習方式考題試題及答案
- 激光技術發展中的挑戰試題及答案
- 藥劑類考試復習的基本原則及試題及答案
- 藥店操作規程試題及答案
- 籃球賽計分表模板
- GA/T 2034-2023法庭科學疑似毒品中咖啡因檢驗氣相色譜和氣相色譜-質譜法
- 古典詩歌表達技巧之“列錦”(公開課)課件
- 網絡安全防護講座課件
- 丁類廠房消防設計規范
- 英語PET考試固定搭配
- 立裁連衣裙方法
- 甘肅省蘭州市成考專升本2023年英語真題及答案
- 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總結報告
- 《非暴力溝通》市公開課一等獎課件
- 07J902-3 醫療建筑(衛生間、淋浴間、洗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