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課標)高一語文必修二課件:第11課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_第1頁
(人教新課標)高一語文必修二課件:第11課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_第2頁
(人教新課標)高一語文必修二課件:第11課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_第3頁
(人教新課標)高一語文必修二課件:第11課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_第4頁
(人教新課標)高一語文必修二課件:第11課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大學,看到這個校徽我們不得不提到兩位高山仰止的人物蔡元培和魯迅 。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學校長,次年他便請魯迅設計了此校徽。該校徽的主體由三個不同形態的人組成,突出了“以人為本”的理念,這正是“五四”前夜先進知識分子高舉民主與科學大旗,對人的價值、尊嚴、個性與創造精神進行肯定與張揚的表現。而這種北大精神的引領者就是蔡元培先生。 今天我們就通過蔡元培先生的就職演說來了解他是如何開啟北大改革新篇章的。,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塞( )責 貽( )誤 商榷( ) 弭( )謗 當軸( ) 相勖( ) 訾詈( )( ) 敷衍( )長( )斯校 鮮( )為人知大有裨( )益 有案可稽( )孜孜( )以求,s,y,z,l ,x,zhu,m,qu,yn,Zhng,xin,b,j,z,預習檢查,文章寫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溯 淵 源:拉近距離三項要求:抱定宗旨,砥礪德行,敬愛師友 兩項計劃:改良講義,添購書籍,文本研讀,1. 初步探討:,(1)閱讀課文第二段,文章說:“一曰抱定宗旨”,那么蔡元培要青年學生抱定什么樣的宗旨?是針對什么現狀提出來的?(2)閱讀第三段,蔡元培先生要青年學生“砥礪德行”,又是針對什么現狀提出來的?蔡元培教導青年學生如何“砥礪德行”?(3)閱讀課文第四段,蔡元培先生要青年學生“敬愛師友”,他對青年學生提出什么希望?,2、挖掘文本:,(1)閱讀課文第二段,文章說:“一曰抱定宗旨”,那么蔡元培要青年學生抱定什么樣的宗旨?是針對什么現狀提出來的? 【宗旨】 為求學而來【現狀】 關鍵句:求學于此者,皆有做官發財思想。畢業預科者,多入法科。 對于教員,則不問其學問之淺深,惟問其官階之大小。,早在1912年5月16日,他就以教育總長身份出席北京大學開學典禮,在演說中提出“大學為研究高尚學問之地”。此次,作為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更是明確地向學生說明:“諸君來此求學,必有一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與否,必先知大學之性質。”只要培養一大批學者,國家就有希望 。,背景: 1898年戊戌變法創立的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1912年5月,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那時,因初辦時所收學生多為官僚、富家子弟,在學校里被稱為“老爺”,幾乎每個學生都雇有仆人,上課鈴響了,仆人要向學生通報說:“請老爺上課。”這些“學生老爺”上學不是為了學習知識,而是希望畢業后能做官,北京大學的風氣是以做官為目的,被人戲稱為“官僚養成所”。“學生老爺”們放了學不是去圖書館,而是跑到妓院、戲園,打麻將、吃花酒、捧名角。社會上盛傳關于“兩院一堂”的說法是,出入八大胡同妓院的人中,多是參眾兩院和京師大學堂(1912年5月更名北京大學)的人。因此,當時的北京大學很是聲名狼藉被社會所菲薄。,在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為北大校長之前,北大已換過五任校長,并未能改變北大的局面。蔡元培一到上海,“有多數友人勸不可就職,說北大太腐敗,恐整頓不了,反把自己名譽毀掉了。孫中山先生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北京是帝王將相所在地,封建思想非常濃厚,正需要像蔡元培這樣的人去北方宣傳革命思想,他支持蔡元培赴任。最終,蔡元培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心情,接受了北京大學校長的任命。,(2)、閱讀第三段,蔡元培先生要青年學生“砥礪德行”,又是針對什么現狀提出來的?作者提出“砥礪德行”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認為,用什么好的方法才能“砥礪德行”“以身作則,力矯頹俗”?【現狀】 方今風俗日偷,道德淪喪,北京社會,尤為惡劣,敗壞毀行之事,觸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鮮不為流俗所染。【“砥礪德行”的目的】 有卓絕之士,以身作則,力矯頹俗。 諸君為大學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責無旁貸,故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勵人。【方法】 以天下為己任,以身作則,擔當起匡正流俗的職責,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即使娛樂,也要力求正當之娛樂。,【資料鏈接】五四運動之前的中國社會,極端無序和混亂。辛亥革命的不徹底,致使袁世凱篡奪了革命果實,以后又經過歷次軍閥割據,連年混戰,北洋軍閥統治了當時的北京。蔡元培上任之時,正是皖、直、奉三大軍閥派系混戰時期,社會動蕩不安。在思想領域,人們失去了舊有的道德規范,而新的又未曾確立,在道德失范的狀況下,許多人喪失了起碼的道德底線。作為北洋政府所在地的北京,更是腐敗成風,“敗德毀行之事,觸目皆是”,風氣使然,一般人鮮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為改變學生中間的不良風氣,蔡元培積極提倡在學生中間成立進德會,入會的人都要遵守不賭博、不飲酒、不娶妾等基本戒條。另外,他還積極促成體育會、音樂會、繪畫研究會、書法研究會等業余研究機構,目的就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消遣方式,培養他們的正當趣味。,【現狀】 在第二段,“對于教員,則不問其學問之深淺,惟問其官階之大小。官階大者,特別歡迎,蓋為將來畢業有人提攜也。”【好處】 尊敬老師,能使求學更為便利。學生友愛,能相互切磋,促進學習;相互提點,相互鼓勵才能共同進步。【目的】 不僅是為了改善校風,更重要的是為了培養學生,促使他們更好地發展。,(3)、閱讀課文第四段,蔡元培先生在這段沒有直接描寫學生勢利無比、不懂“敬愛師友”的文字,但文章其他地方有沒有提到?在作者看來,提倡“敬愛師友”有什么好處?作者提出此希望的目的是什么?,(4)作者“為了學生”這一思想在這篇文章的其他地方還有沒有體現? 前面的三點要求針對的是現實弊端,但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學生好;后面的兩點計劃也一樣,改良講義是為了學生能更好地學習,購置圖書是直接為學生服務。,總之,作者根據當時的社會現實和北大現狀提出的三點希望和兩項計劃都是為了培養學生,促進他們的發展。,教師總結: 這三點看起來并不復雜,但在當時卻有著振聾發聵、匡正時弊的重要意義。正是因為有了蔡元培,有了這樣的辦學方針和求學準則、做人標準,北大才從多年陳腐封建的泥潭中拔了出來,逐步成為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大學,走向百年輝煌。,5、討論:蔡元培當年提出的三點要求有沒有現實意義。這三點要求中最觸動你心靈的是哪一點?畫出來,談談你的感想,暢所欲言。,由此看來,蔡元培先生的這篇演講辭還在為中國教育敲著警鐘。,分小組分別從三點要求中選取有代表性的句子品讀,理解其思想內涵。 體會蔡元培作為一個文人的家國情懷,作為一個教育家的智慧,作為一個改革家的魄力。 體會求學的目的:學會知識,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合作探究,提問:你了解蔡元培嗎?他對北大的貢獻究竟有多大?他對中國教育的貢獻有多大?,在任職演說中,對學生約法三章,銳意改革。他首先整頓了教師隊伍,就職不到十天,就聘請陳獨秀為文科學長,之后又積極聘請學識淵博且思想進步的劉半農、魯迅等加入北大行列。對不稱職的教師堅決辭退,不予任用。經過這番整頓,教師隊伍的素質大大提高。 在蔡元培“囊括大典,網羅眾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針的指導下,北大成了思想自由之地,聚集了各方人才,容納了各種學術和思想流派,互相爭鳴,自由發展。不久,北大就成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發源地和中心。此后的北大,便一直站在時代的前列,引領潮流。,所以說,蔡元培影響了北大,北大又影響了中國。蔡元培對北大,對中國現代教育,對整個中國的發展,都可謂功績卓著,影響深遠。 .毛澤東尊稱他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對于蔡元培的功績,美國著名學者杜威曾經有過這樣的評價:在世界各國的大學校長中,能領導那所大學對一個民族、一個時代起到轉折作用的人,除蔡元培以外,找不出第二位。 蔡元培對北大的革新,其意義已遠遠超出一個學校的范圍,而影響到整個文化思想界。可以說“北京大學在維新變法中成立,卻是在蔡元培先生擔任校長時才真正誕生。”,請從文本研讀的過程總結演講辭的特點 邏輯性結構明晰 針對性切中時弊 思想性意義深遠,文體特點,課堂小結,大家說得都很有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