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常見意象與典故.doc_第1頁
詩詞鑒賞常見意象與典故.doc_第2頁
詩詞鑒賞常見意象與典故.doc_第3頁
詩詞鑒賞常見意象與典故.doc_第4頁
詩詞鑒賞常見意象與典故.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詩詞鑒賞常見意象與典故1冰雪古人往往以冰雪的晶瑩潔白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潔。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即高潔的心性。古人常用“清如玉壺冰”比喻一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張孝祥念奴嬌有“應(yīng)念嶺海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的句子。2月亮望月易引發(fā)思親思鄉(xiāng)思國之愁。如李白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煜的虞美人“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詩人望月思故國,寫出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3折柳由于“柳”、“留”諧音,古詩中的“柳”暗含希望對方留下來之意。詩經(jīng)中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句子。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這一習(xí)俗始于漢而盛于唐,漢代就有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隋無名氏的送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唐代西安的灞陵橋,是當(dāng)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時離別長安的必經(jīng)之地,而灞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再如“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情?”說的是今夜聽到折楊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鄉(xiāng)的感情呢?4紅豆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南州記稱為海紅豆。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詩人借生于南國的紅豆,抒發(fā)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5芳草芳草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喻離恨。樂府相與歌辭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以“青青河邊草”起興,表達對遠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以無處不生、遠接荒城、綿綿不盡的春草,來比喻離別的愁緒。6芭蕉芭蕉常有孤獨憂愁之意。李清照詞有“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的句子,詞人把芭蕉作為怨悱的對象,傾吐了內(nèi)心的傷感、愁悶。葛勝沖點絳唇:“閑愁幾許,夢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來就夠凄愴的,夢魂逐著芭蕉葉上的雨聲追尋,更令人覺得凄惻。7梧桐梧桐在古典詩歌中大多表達一種凄苦之音。白居易長恨歌:“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葉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見歡:“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可見秋雨打梧桐,別有一番愁苦的滋味在心頭。8梅花早期的詠梅詩尚無明顯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時期,梅花已成為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征。唐詩中有“一白雪相似,獨清春不知”的句子。陸游卜算子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詩中梅花都顯示一種高潔的品格。9松柏論語子罕中說:“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世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劉禹錫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后來富貴已凋落,歲寒松柏猶依然。”10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從而抒發(fā)盛衰興亡的感慨。如:“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賢相及其業(yè)績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綠石階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黃鸝白白發(fā)出這婉轉(zhuǎn)美妙的叫聲。“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橋邊已長滿雜草野花,烏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麗堂皇,夕陽映照著破敗凄涼的巷口。11春水在中國古代詩歌里春水常與綿綿的愁思連在一起。李煜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用東流之水來比喻綿綿不斷的愁思。秦觀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秦觀江城子:“化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12秋水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13豆蔻豆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后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14紅葉代稱傳情之物。唐人盧渥從宮墻外水溝中拾到一片寫有怨詩的紅葉,后珍藏起來。宣宗放宮女嫁人,盧渥選中的宮女,正巧就是在紅葉上題詩的人。后來借指以詩傳情。如高明二郎神秋懷:“無情紅葉偏向御溝流,詩句上分明永配偶,對景觸目恨悠悠。”15杜鵑杜鵑鳥俗稱布谷,又名子規(guī)、杜宇、子鵑。春夏季節(jié),杜鵑徹夜不停啼鳴,啼聲清脆而短促,喚起人們多種情思。杜鵑口腔上皮與舌部都為紅色,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湊巧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那樣鮮紅,便把這種顏色說成是杜鵑啼的血。正像唐代詩人成彥雄寫的“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杜鵑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悲苦之事聯(lián)系在一起。李白蜀道難詩云:“又聞子歸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鵑啼血猿哀鳴。”秦觀踏莎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杜鵑的啼叫又好像是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它的啼叫容易觸動人們的鄉(xiāng)愁鄉(xiāng)思。16蟬以蟬喻品行高潔。古人以為蟬餐風(fēng)飲露,是高潔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蟬的高潔表現(xiàn)自己品行的高潔。駱賓王在獄詠蟬有“無人信高潔”的句子。虞世南的蟬寫道:“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fēng)。”就是用蟬喻指高潔的人品。17蟋蟀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中對蟋蟀的活動描寫得相當(dāng)細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的鳴聲同織機的聲音相仿,時令又屆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紡績、準(zhǔn)備冬衣以至懷念征人等聯(lián)系了起來。蟋蟀又稱“促織”,古詩十九首中有:“明月皎皎光,促織鳴東壁。”姜夔齊天樂:“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寫出了一位思念遠人的女性聞蟋蟀聲后的惆悵。18猿啼猿啼在詩歌中常常象征一種悲傷的感情。杜甫登高:“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水中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李端送客賦得巴江夜猿:“巴水天邊路,啼猿傷客情。”他們都借助于猿啼表達這種傷感的情緒。19烏鴉按照迷信的說法,烏鴉是一種不祥的鳥,它經(jīng)常出沒在墳地等荒涼之處。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李商隱隋宮:“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秦觀滿庭芳:“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馬致遠小令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20鴻雁漢書蘇軾傳載,匈奴單于欺騙漢使,稱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天子打獵時射下一只北方飛來的鴻雁,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于只好放了蘇武。后來就用“鴻雁”、“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李清照詞云:“雁字回時,月滿西樓。”21鴻鵠鴻鵠飛得很高,常用來比喻志氣高遠的人。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22哀鴻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鴻”一語出自詩小雅鴻雁。詩歌寫使臣行于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來,皆合詞傾訴,如鴻雁哀鳴之聲不絕。后來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龔自珍己亥雜詩“三更忽軫(悲痛)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寫的就是人民痛苦流離的生活。23南浦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南浦是水邊的送別之所。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范成大橫塘:“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古人水邊送別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長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為水邊送別之地的一個專名了。24長亭古代設(shè)在路邊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庚信哀江南賦云:“十里五里,長亭短亭。”說明當(dāng)時每隔十里設(shè)一長亭,五里設(shè)一短亭。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很顯然,在中國古典詩歌里長亭已成為陸上的送別之所。25關(guān)山關(guān),關(guān)隘要塞;山,山河。關(guān)山指關(guān)塞山河。高適塞上聽吹笛:“借問梅花何處落,風(fēng)吹一夜?jié)M關(guān)山。”“梅花落”為曲子名。詩句意思是:請問笛聲飄到哪里去了呢?風(fēng)吹著悠揚的笛聲一夜間就飄滿了邊塞大地。26羌笛羌笛是古代西部的一種樂器,它所發(fā)出的是一種凄切之音。唐代邊塞詩中經(jīng)常提到羌笛,如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軍置酒宴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范仲淹漁家傲:“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羌笛發(fā)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27琴瑟琴瑟比喻夫婦感情與諧,亦作“瑟琴”。詩周南關(guān)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琴瑟又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28月老傳說唐朝韋固月夜里經(jīng)過宋城,遇見一個老人坐著翻檢書本。韋固前往窺視,一個字也不認得,向老人詢問后,才知道老人是專管人間婚姻的神仙,翻檢的書是婚姻簿子。后來稱媒人為月下老人或月老。29青梅、竹馬出自李白的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后來用“青梅竹馬”形容男女小的時候天真無邪,也指幼小時就相識的伴侶。30三尺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詞。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所以稱“三尺法”。31杜康說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為酒的代稱。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32秦晉春秋時,秦晉兩國為婚姻,后稱兩姓聯(lián)姻為“秦晉之好”。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倒賠家門,情愿與英雄結(jié)婚姻,成秦晉。”33嬋娟嬋娟指姿態(tài)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們常喻月為美女,故稱月亮為嬋娟。34雙鯉代指書信。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詩云:“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后來即以雙鯉借代遠方來信。清人宋琬喜周華岑見過“不見伊人久,曾貽雙鯉魚”寫的就是睹物(雙鯉魚)思人。35連理枝、比翼鳥連理枝指連生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在一起飛。這兩個詞古典詩歌里常用作恩愛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36問鼎左傳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三代以九鼎為傳國寶,楚子問鼎,有覬覦周室之意。后遂以問鼎比喻圖謀帝王權(quán)位。37逐鹿逐鹿比喻群雄并起,爭奪天下。魏征述懷:“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38獻芹列子楊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在鄉(xiāng)里的豪紳面前大肆吹噓芹菜如何好吃,豪紳嘗了之后,竟“蜇于口,慘于腹”。后來就用“獻芹”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也說“芹獻”。高適自洪涉黃河途中作:“尚有獻芹心,無因見明主。”39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典出晉書郤詵傳:“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唐人權(quán)德輿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握蘭中臺并,折桂東堂春。”40請纓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終軍說:“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后以喻殺敵報國。岳飛滿江紅遙望中原:“嘆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41梨園梨園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園圃,唐玄宗開元年間,將其作為教習(xí)歌舞的地方,且在這里培養(yǎng)出了大批優(yōu)秀的音樂舞蹈表演人才,在歷史上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后世的戲曲班常以“梨園”為其代稱,戲曲藝人稱“梨園弟子”。42泰斗“泰山北斗”的簡稱。典出新唐書韓愈傳,比喻杰出的可為榜樣的人物。43執(zhí)牛耳古代諸侯訂立盟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