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上冊期末測試一檢測【新人教版】.docx_第1頁
九年級化學上冊期末測試一檢測【新人教版】.docx_第2頁
九年級化學上冊期末測試一檢測【新人教版】.docx_第3頁
九年級化學上冊期末測試一檢測【新人教版】.docx_第4頁
九年級化學上冊期末測試一檢測【新人教版】.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期末測試(一)滿分:100分;限時:60分鐘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2分)1.(2017河北廊坊十二中期中)下列物質的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A.熔點、沸點 B.可燃性、氧化性C.密度、硬度D.顏色、狀態答案B可燃性、氧化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因此屬于化學性質,故選B。2.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答案C本題考查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向試管中加入塊狀藥品時,應先將試管橫放,將藥品放在試管口,再慢慢豎起試管;用天平稱量藥品時應遵循“左物右碼”的稱量原則;熄滅酒精燈要用燈帽蓋滅;過濾時要用玻璃棒引流。故選C。3.(2015山東煙臺中考)建立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A.水的三態變化分子的間隔和排列方式發生了改變B.聞到遠處飯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斷地運動C.水通電分解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D.夏天鋼軌之間的縫隙變小原子受熱時體積變大答案D水的三態變化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水分子的間隔和排列方式發生了改變,A項解釋正確;聞到遠處飯菜的香味,是因為分子在不斷地運動,B項解釋正確;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過程中,水分子分裂成了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氫原子、氧原子分別重新組合形成氫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氫分子、氧分子分別聚集成氫氣、氧氣,該事實說明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C項解釋正確;夏天鋼軌之間的縫隙變小,是因為原子之間間隔變大,原子本身的大小并沒有改變,D項解釋錯誤。4.(2015山東煙臺中考)科學家研制出的以鍶原子為鐘擺的“晶格鐘”成為世界上最精準的鐘。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與鍶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圖1A.Sr為金屬元素 B.乙中x=2C.鍶原子的質量為87.62 gD.鍶原子的質子數是38答案CSr的元素名稱為鍶,其為“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A正確;在原子中,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x=38-2-8-18-8=2,故B正確;87.62是Sr的相對原子質量而不是其實際質量,故C錯誤;在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的數字表示質子數,則其質子數為38,故D正確。5.圖2是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比例圖,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圖2我國能源消費結構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費的比例為68%C.應提倡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D.應適度發展水電、風電、核電等答案D煤、石油、天然氣均是化石燃料,為不可再生能源,故A錯。68%只是煤炭占能源消費的比例,不是全部的化石燃料所占的比例,故B錯。煤炭燃燒會造成酸雨等,故C 錯。適度發展水電、風電、核電等,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污染,故D正確。6.下列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答案D熄滅酒精燈應該用燈帽蓋滅,不能直接用嘴吹滅,否則可能引發火災,故選D。7.關于2CO+O2 2CO2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一氧化碳加氧氣點燃等于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C.兩個一氧化碳分子加一個氧分子等于兩個二氧化碳分子D.2 g一氧化碳和1 g氧氣反應生成2 g二氧化碳答案B化學方程式可以從質的方面、微觀方面和量的方面來讀。從質的方面來讀,正確的讀法是一氧化碳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A錯誤,B正確;從微觀方面來讀,正確的讀法是兩個一氧化碳分子和一個氧分子反應生成兩個二氧化碳分子,C錯誤;從量的方面來讀,正確的讀法是每7份質量的一氧化碳和4份質量的氧氣反應生成11份質量的二氧化碳,D錯誤。8.(2015山東濟南中考)以下是四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各微粒的說法中,錯誤的是()圖3A.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B.屬于同種元素C.是一種陰離子D.容易得到電子答案C的最外層電子數為8,屬于穩定結構,化學性質比較穩定,A項正確;質子數(即核電荷數)決定元素種類,的質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B項正確;中質子數為11,核外電子數為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陽離子,C項錯誤;的最外層電子數為7,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1個電子而形成陰離子,D項正確。9.關于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在化學反應中只有燃燒才能放出熱量B.物質的緩慢氧化會放出熱量C.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同時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D.人們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燒產生的熱量答案A并非只有燃燒才能放出熱量,如緩慢氧化、氧化鈣和水的反應均會放出熱量。只要是化學反應,在物質變化的同時都會伴隨著能量的變化。10.水是重要的資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過濾或加熱均能使硬水轉化為軟水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轉化為淡水C.電解水得到H2和O2的質量比為21D.液態水變成水蒸氣,分子間間隔增大答案D加熱煮沸或蒸餾可使硬水軟化,過濾除去的是不溶性雜質,不能使硬水軟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異味,但不能使海水轉化為淡水;電解水得到H2和O2的體積比為21;液態水變成水蒸氣,分子間間隔增大。11.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相關實驗過程中無明顯現象的是()答案A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無明顯現象;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向燒杯內倒入二氧化碳,會看到下面的蠟燭先熄滅,上面的蠟燭后熄滅。12.2015年6月1日晚,載有454人的“東方之星”客船在長江中游遭遇極端惡劣天氣翻沉,黨和國家政府高度重視,搜救人員全力搶救,從翻沉客船中成功救出多名幸存者,說明沉船客艙內殘存的空氣中含有氧氣,其用途是()A.作燃料 B.作保護氣C.供給呼吸D.支持燃燒答案C呼吸作用需消耗氧氣,故氧氣的用途是供給呼吸。13.(2016湖南湘潭中考)2015年3月9日,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開始環球飛行,并在名古屋和夏威夷之間創下了118小時不間斷飛行的紀錄。下列有關能源和環保的說法錯誤的是()A.“陽光動力2號”所用太陽能是綠色環保新能源B.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C.煤完全燃燒后就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D.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燒熱值大等優點,其主要成分是CH4答案C太陽能是綠色環保能源,A正確;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B正確;煤即使充分燃燒,也會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空氣污染物,C錯誤;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能量高、燃燒熱值大,D正確。14.下列有關化合價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原子團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B.在H2中,氫元素顯+1價C.一種元素在同一種化合物里,可能顯不同的化合價D.非金屬元素在化合物里,一定顯負價答案C原子團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原子團的化合價;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在H2中,氫元素為0價;同一種元素在同一種物質中可能顯不同的價態,如NH4NO3中,氮元素分別顯-3價和+5價;非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不一定顯負價,如H2O中氫元素顯+1價。15.(2015山東威海中考)當代社會幾乎離不開化石燃料。關于人類使用化石燃料的“利”與“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只有“利”而無“弊”。因為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根本就離不開化石燃料,也離不開以化石燃料為原料生產的塑料、橡膠、纖維、藥物、化肥、農藥等B.只有“弊”而無“利”。因為化石燃料燃燒產生很多有害物質,導致氣候變暖、酸雨、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含量急劇上升C.“弊”大于“利”。雖然化石燃料為人類提供了能源和物質,但使用化石燃料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D.“利”大于“弊”。雖然使用化石燃料帶來了一定的環境問題,但化石燃料是當今社會重要的能源和物質資源,只要合理利用,可以趨利避害答案D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離不開化石燃料,使用化石燃料會造成環境污染,但化石燃料是當今社會重要的能源和物質資源,只要合理利用,就能趨利避害。16.(2015江蘇蘇州中考)通過下列圖示實驗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A.圖4所示實驗既說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說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兩種元素B.圖5所示實驗既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又說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C.圖6所示實驗既說明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又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D.圖7所示實驗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又說明紅磷不是可燃物答案B圖4中甲烷燃燒,干冷燒杯的內壁上出現水珠,說明甲烷燃燒的生成物中有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得出甲烷中含有氫元素,不能說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A結論錯誤;圖5中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既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又說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B結論正確;圖6中電解水生成了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C結論錯誤;圖7中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是因為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D結論錯誤。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40分)17.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為(其中n0),請回答下列問題。(1)n的最大值為。(2)若該粒子帶兩個單位的負電荷,則其對應的化學符號為;由+6價的該元素形成的常見氧化物的化學式為。(3)若m-n=10,則該粒子對應的常見金屬元素有(寫元素符號)。答案(1)8(2)S2-SO3(3)Na、Mg、Al解析(1)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最多是8,故n的最大值是8。(2)若該粒子帶兩個單位的負電荷,則原子核內的質子數是16,表示的是硫離子;由+6價的硫元素形成的常見氧化物是三氧化硫。(3)該粒子對應的常見金屬元素是鈉、鎂、鋁。18.我們依據反應事實,通過比較、推理等方法可以總結出燃燒與滅火規律并加以應用。請回答下列問題:圖8圖9圖8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燒的條件,圖中缺少的一個條件是;圖9所示的滅火原理是;點燃篝火時,常將木柴架空以促進燃燒,是利用了增大的原理。答案可燃物隔絕氧氣木柴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解析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可燃物與O2接觸。用燈帽蓋滅酒精燈的滅火原理是使可燃物與氧氣隔絕。19.圖10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圖,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表示水分子,根據模擬圖回答:圖10上述變化中的物質屬于化合物的是(用字母表示),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通過對圖10的觀察,請你從微觀角度描述由B到C的形成過程:。答案A 2H2O 2H2+ O2分解反應兩個氧原子構成一個氧分子(評分標準:沒有個數不給分)解析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故屬于化合物的是水;反應物是水,生成物是氫氣和氧氣,用觀察法配平,并在氫氣和氧氣后面標上氣體符號,在等號上面標注反應條件;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多種物質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20.(2017重慶一中月考)一氧化碳是一種常見的碳的氧化物,有著重要的用途。(1)點燃一氧化碳前必須,防止發生危險。(2)用煤氣(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取暖時應注意室內通風,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因為一氧化碳極易與結合,造成人體內缺氧。(3)一氧化碳還可以用來冶煉金屬銅,寫出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該反應利用了一氧化碳的性。答案(1)驗純 (2)血紅蛋白(3)CuO+CO Cu+CO2還原解析(1)任何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點燃時都有可能發生爆炸,因此,所有可燃性氣體點燃前都需要驗純;(2)一氧化碳是有毒氣體,容易與血紅蛋白結合,造成人體內缺氧,使人中毒甚至死亡;(3)一氧化碳冶煉金屬,利用了其還原性。21.(2015甘肅平涼中考)2015年3月18日,中科院院士謝毅教授憑借發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高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獲得17屆“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Ga2S3(硫化鎵)是制作二維超薄半導體的材料之一。圖11、圖12分別是硫元素和鎵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圖13是硫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1)圖13中x的數值為,鎵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用化學符號和數字表示:4個鎵原子;2個硫離子。(3)硫化鎵屬于(選填“單質”“化合物”或“混合物”)。答案(1)669.72(2)4Ga2S2- (3)化合物解析(1)在原子中,核內質子數與核外電子數相等,則x=16-2-8=6;元素周期表每小格中,正下方的數字為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其單位是“1”,一般不寫,即鎵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72。(2)表示粒子個數時,在化學符號前面加上相應的數字即可。(3)硫化鎵是由硫元素和鎵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2分)22.(2015內蒙古包頭中考)根據圖14、圖15回答問題:(1)實驗室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用的裝置是。(填序號)(2)某同學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氣體,應選用的裝置是(填序號),將這瓶氣體按G所示倒入燒杯中,觀察到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是。(3)科學貴在創新,圖15中乙是對甲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的改進(甲中紅磷用酒精燈點燃),你認為改進后的優點是,。答案(1)AD(或CD)(2)CE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3)無污染,提高測定的準確性,操作簡便(答對任意兩點即可)解析(1)實驗室制O2,若原料采用KMnO4或KClO3與MnO2的混合物,發生裝置應選用A;若原料采用過氧化氫溶液和MnO2,發生裝置應選用C;要收集較純凈的O2,應選用排水法,故收集裝置應選用D。(2)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CO2,發生裝置應選用C;CO2的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收集裝置應選用E;蠟燭自下而上熄滅,說明CO2的密度比空氣大,CO2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3)乙和甲相比,用放大鏡聚焦太陽光來點燃紅磷,可提高測定的準確性,操作上更簡單,還可防止生成的P2O5污染空氣。23.通過化學學習知道有多種途徑可以制取氧氣。如:A.電解水 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