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農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農產品實現了從長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轉變,全國農村總體上進入由溫飽向小康邁進的階段,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已進入新階段,調整農業結構、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必然要推進新的農業科技革命。 我國設施農業歷史悠久。20世紀50年代,從前蘇聯引進保護地栽培技術,但由于設施條件和技術手段原因,設施農業發展十分緩慢;60年代末,由簡單覆蓋、風障、陽畦、溫室等構成的一整套保護地生產技術體系在北方城市郊區出現。70年代,從日本引進地膜覆蓋技術,溫室很快得到推廣,對保溫、保墑、保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0年代,以日光溫室、塑料大棚、遮陽網覆蓋栽培為代表的設施園藝發展迅速,形成了以塑料棚為主的與風障、地膜覆蓋、陽畦、溫室等相配套的保護地蔬菜生產體系。90年代以來,我國較大規模地引進國外大型連棟溫室及配套栽培技術,設施農業以設施園藝作物生產為主迅猛發展。到2000年,我國以蔬菜栽培為主體的設施園藝面積已達210萬hm2,按絕對面積計算為世界第一。但是,近來我國農業發展緩慢,經濟提高停滯不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認識程度不夠 我國農業科研、農技推廣人員知識老化、年齡老化、后繼乏人問題十分突出,絕大部分科技人員對設施農業相關的知識和技術了解不多,有的農技推廣人員這方面的技能還不如專業大戶,更談不上提供優良有效的服務。自2002年鄉鎮農技服務體系改革以來,農業大市興化市全市至今沒有新增一個大學農學專業畢業生。 二、生產隊伍素質不高 目前市縣鄉級農技人員學歷層次偏低、知識陳舊、結構老化、思想僵化、喪失學習能力、靠吃老本的經驗主義種田,已不適應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的需要,而且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青壯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隊伍日益萎縮、老化,部分地區出現“勞力荒”、“老齡化農業”。 三、設施農業規模不大 科技農業是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復合型產業。發展設施農業需要一定規模的連片土地,從事設施農業基本上是農戶分散經營為主,農戶無力高投人發展設施農業,大戶迫切希望擴大生產規模,又遇到土地流轉難度大的問題,導致設施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水平較低。 四、設施技術研究不夠 我國科技農業起步晚、發展不快,技術研究與生產需要嚴重脫節的問題,沒有引起高度重視。目前設施農業主要涉及花卉、苗木、蔬菜、菌菇、養殖等方面,種養技術和設施裝備的研究開發方面,特別是工廠化高效農業設施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針對以上問題,我提出以下幾點意見:首先,提高對科技農業重要性的認識 要從戰略高度去認識設施農業,大力推進設施農業建設,助推現代農業發展。既不能“一窩蜂”式擴大設施農業的規模,也不能“蝸牛式”發展設施農業。領導在工作會議上指出,一些地區農業比重較低,但地位重要,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依靠科學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農業,重點是發展高效、特色、設施、生態、觀光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因此,要正確認識設施農業,要結合實際,要用發展眼光、超前意識科學制定發展規劃,積極引導經濟發達地區率先大力推進設施農業建設。 其次, 加強生產隊伍素質建設 科技農業對從事設施農業生產和開發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進設施和技術只有由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的高素質生產者運作,才能充分發揮設施和技術的先進性,充分發揮巨大的增產潛力。因此,必須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大力引進、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現代農業思想、熟悉現代農業理論、掌握現代農業技術并且具備創新能力的精干的技術、經營管理和研究開發人才隊伍,提高生產隊伍的素質。 制定優惠政策,加強技術創新 要制訂扶持農業科技發展的產業、人才、金融等優惠政策,對各地區實行分類指導,分層次推進;要設立發展設施農業專項資金增加投人,解決農民的資金投人問題。、竹木大中棚,鼓勵發展鋼架或鋼架、竹木混建溫、大棚等。連片成規模,規模出品牌,品牌出效益。設施農業投人高、產出高、效益高,只有進行規模化生產才可能形成品牌效應,占領市場,使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的優勢得到有效的開發與持續利用,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要培育一批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中扶持和培育規模化的設施農業基地,加快設施農業企業的發展.要加強技術創新研究,加大科研開發力度,解決生產中的關鍵技術難題,特別是加強基質栽培、節水滴灌、營養液配置及管理、生物防治、環境、計算機控制等技術的應用和研究;重視協作攻關,積極開展配套技術開發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設施農業設備和技術,形成集成優勢,促進設施農業的技術。以下推薦幾項科技技術,僅供參考1. 無土栽培技術 在設施農業中,無土栽培正在改變著傳統種植方式,成為飛速發展的新興學科。無土栽培以人工制造的作物根系環境取代了土壤環境,可有效解決傳統土壤栽培中難以解決的水分、空氣、養分的供應矛盾,使作物根系處于最適宜的環境條件,從而充分發揮作物的增產潛力。目前,世界上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的國家和地區已達100多個。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無土栽培商業化生產的國家,主要集中在干旱、沙漠地區,主要栽培作物有黃瓜、番茄等蔬菜,無土栽培面積超過2 000平方米。荷蘭是無土栽培最發達的國家,其無土栽培面積達4 000平方米,有64的溫室都采用無土栽培技術。日本也是無土栽培較發達的國家,其無土栽培以巖棉培和NFT為主,無土栽培面積約300平方米。中國無土栽培的總面積約為315平方米,僅占其溫室面積的萬分之一。我們也可以學習他們的技術。湘西也可以利用地區資源,實施該技術。2. 生物防治技術生物防治作為溫室害蟲綜合治理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獨特的優越之處,如不存在化學殺蟲劑的污染、殘留和害蟲抗藥性等問題。隨著病害生態防治技術和害蟲天敵人工繁育技術的不斷發展,設施農業發達的國家利用生物防治技術、生態調控技術防治設施蔬菜病蟲害越來越普遍。目前國際上工廠化生產天敵昆蟲的公司已有80多家,已經商品化生產的天敵昆蟲達130多種。如荷蘭Koppert公司,設施蔬菜主要害蟲的天敵昆蟲如粉虱天敵漿角蚜小蜂、麗蚜小蜂,斑潛蠅天敵潛蠅姬小蜂,蚜蟲天敵食蚜癭蚊以及對許多害蟲均有良好控制作用的赤眼蜂、瓢蟲、草蛉、捕食螨等在該公司均有商品化的產品。目前發達國家完全通過釋放天敵昆蟲來控制設施害蟲的溫室越來越多。如荷蘭溫室的青椒,其生物防治的商品率已經達到80%90%。3.自動控制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是指對設施內溫度、濕度、光照、水分、營養、CO2濃度等綜合環境因子的自動監測與調控,這是當前國際上設施農業研究的熱點。其中,值得關注的研究成果有:一是溫室作物高效生產管理模型的研究。通過對溫室作物生理信息與環境、營養之間定量規律的研究,建立作物數字化模型,為溫室精準化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如荷蘭開發出的Tomsim(番茄)、Hotsim(黃瓜)等模型,對包括整枝方式、栽培密度、基于天氣和植株生育狀況的環境管理指標、不同生育階段的水肥管理指標、病蟲害預防和控制技術等進行了量化,并已得到廣泛應用。日本農業研究中心開發出的MetBroker系統和山武股份公司開發的拓撲案例模型法(Topological Case-Based Modeling:簡稱TCBM),形成的作物模型已成功用于溫室番茄的管理。二是基于Web的溫室數據采集與控制系統軟硬件的開發。荷蘭瓦赫寧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CFA考試行業監管分析試題及答案
- 站內公共服務設施優化考核試卷
- 關注市場變化的證券從業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烘焙食品企業生產設備升級考核試卷
- 玻璃保溫容器市場營銷渠道拓展考核試卷
- 電池制造與戶外廣告屏考核試卷
- 銀行從業資格證的復習建議試題及答案
- 出租資產招商方案范本
- 微生物樣本管理中的生態道德審視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知識點提煉試題及答案
- 《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結構》說課課件
- 2022四川成都市邛崍市天府現代種業園管理委員會公開招聘員額制社會化專業人才9人(必考題)模擬卷和答案
- 2022云南省氣象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氣象類專業(第一批)高校畢業生45人(必考題)模擬卷及答案
- GB∕T 23349-2020 肥料中砷、鎘、鉻、鉛、汞含量的測定
- DB32-T 769-2021餐飲計量規范-(高清現行)
- 北京市引進人才審批表格模板
- 第14篇局部水基滅火系統(修改后版本)
- 配管配線工程量計算實例
- 【圖文】攝影技巧-專題攝影(138頁精品培訓課件-PPT)
- 后印象主義美術頁PPT課件
- 多芒寺陽塘仁波切生平簡介(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