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區2005—2006學年度第二學期九年級語文階段檢測試卷_第1頁
和平區2005—2006學年度第二學期九年級語文階段檢測試卷_第2頁
和平區2005—2006學年度第二學期九年級語文階段檢測試卷_第3頁
和平區2005—2006學年度第二學期九年級語文階段檢測試卷_第4頁
和平區2005—2006學年度第二學期九年級語文階段檢測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和平區 2005 2006 學年度第二學期九年級語文階段檢測試卷 本試卷分為第 I 卷(基礎題)、第 II 卷(綜合題)和第 III 卷(作文題)三部分。試卷滿分 120 分。考試時間 120 分鐘。 第 I 卷(基礎題 共 1 大題共 25 分) 一 . (本大題共 11 小題, 1�;8 題每題 2 分, 9�;11 題每題 3 分,共 25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1.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 祈禱( q) 解剖( pu) 押解( ji) B. 膽怯( qu)占卜( b) 教誨( hu) C. 躋身( j) 離間( jin) 中肯( zhng) D. 強勁( jn)闊綽( chu) 腦髓( su) 2. 下面幾個詞語中,與所給例詞中的“益”的意思相同一項是( ) 例詞:不無裨益 A. 精益求精 B. 受益匪淺 C. 多多益善 D. 延年益壽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那時候有個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來過中國,他的游記里,十分 這座橋,說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并且特別 橋欄柱上刻的獅子,說它們“共同構成美麗的 ”。 A. 崇敬 欣賞 景觀 B. 推崇 欣賞 奇觀 C. 崇敬 鑒賞 奇觀 D. 推崇 鑒賞 景觀 4. 下列對語病的修改有誤的一項是( ) A. 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我們完成了制作班級網頁的工作。 修改:去掉“使”。 B. 中學生理解和閱讀大量的文學名著,有利于開闊視野,陶冶情操。 修改:“理解”和“閱讀”位置對調。 C. 一年不見,他的身體和業務水平都比過去提高了許多。 修改:將“提高”改為“進步”。 D. 中學生寫作文,要細心觀察各種事物、各種現象,要有真情實感,切忌不要胡編亂造。 修改:去掉“切忌”或“不要”。 5. 下面句子修辭方法運用不當的一項是( ) A. 盛開的藤蘿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 B. 東方漸明,天空萬道霞光,美麗壯觀,猶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鮮花。 C. 鳥兒在清泉旁邊歇歇翅膀,養養精神,傾聽著泉水的絮語。 D. 海外兒女思鄉,思鄉,思鄉,此情此意長久。 6. 下面一段話的空白處能填入的最恰當的一句話是( ) 雄偉的山,蒼郁的樹,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綠油油的倒影, ,就連我自己也在那閃閃的綠色之中了。 A. 天空中的艷陽撒出金輝一片 B. 大地像一塊鮮艷的地毯 C. 碧綠的江水輕輕拍打著船舷 D. 天空和地面 整個綠成一片 7. 對下面語句中有關標點的作用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門子笑道:“老爺怎么把出身之地竟忘了!老爺不記得當年葫蘆廟里的事么?” A. 本該用兩個問號,而前者用感嘆號,后者用問號,拿腔作調,表現門子的刁鉆。 B. 這兩問其實是門子明知顧問,他巧妙地點出賈雨村當年的貧賤身份,意在控制賈雨村。 C. 這兩問表明門子其實也是很懷舊的,迫切希望能和賈雨村進行情感溝通。 D. 感嘆號和問號的準確使用,對于表現人物心理,刻畫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8. 下面詩句欣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池上碧 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 此詩句對偶工整,以動襯靜,描繪出一個極其幽靜的園子來。 B.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詩句中借景抒情,以“心隨雁飛滅”抒發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C.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此詩句為實寫,描寫出小伙子敲打鐘鼓,取悅于溫柔善良而美麗的女子的喜悅場面。 D.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啊,我多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騎”和“俯”兩個字,形象地表現了兩種相反的對人民的態度和感情,這種對比的寫法,更鮮明、更突出地頌揚了魯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閱讀看云識天氣 片段,回答 9�;11 題。 天上的云,真是姿態萬千,變化無常:它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嚴嚴實實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才還是白云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云密布,大雨傾盆。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什么樣的天氣。 9. 根據選文,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從內容上看,這段文字介紹了云的特點,說明 了云和天氣的關系。 B. 從結構上看,這段文字是總分總的結構。 C. 從寫法上看,這段文字運用了比喻和排比,將姿態萬千的云描繪得鮮明具體。 D. 從語言上看,這段文字中“天氣”一詞不準確,應改為“氣候”。 10. 對選段中冒號、分號、省略號和引號的作用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 冒號表示前面是總說,后面是具體描述。 B. 分號表示前后是并列的句子,分別描繪了云的種種形態。 C. 省略號表示云的變化情況還有許許多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D. 引號表示引用,用“招牌”來形象地說明云與天氣變化的關系是十分密切 的。 11. 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A. 天上的云姿態萬千,變化無常。 B. 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 C. 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什么樣的天氣。 D. 剛才還是白云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烏云密布,大雨傾盆。 第 II 卷(綜合題 共 3 大題 共 45 分) 二 . ( 24 分) 根據原文將下面 12�;14 題中的詩文的句子補充完整。( 8 分) 12.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 , , 。(君子于役) 13.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 , 。 ?曹劉。 。(辛棄疾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14. 登高是傳統習俗,更是古代詩人表情達意的重要表達方式。在他們的筆下有多種多樣的“登高”。請你寫出與“登高”有關的古詩詞名句。(課內外不限)( 2 分) 閱讀下面的甲乙兩段文字,回答 15�;19 題。( 14 分) (甲)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乙)齊 宣王見孟子于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 選自孟子梁惠王下。題目是編者加的。雪宮,齊國離宮名。離宮是古代帝王出巡時休息的行宮。 非:非議。 上:君主。 15. 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具體含義。( 4 分) ( 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 ( 2)或異二者之為( ) ( 3)樂民之樂者( ) ( 4)然而不王者( ) 16. 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4 分) ( 1)微斯人,吾誰與歸? 譯文: ( 2)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譯文: 17. 用“ /”標出下邊句子朗讀時應停頓的地方。( 2 分) 有 人 不 得 則 非 其 上 矣 18. “微斯人,吾誰與歸”中“斯人”在甲段中指 ,乙段中“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中的“人”指 ( 2 分) 19. 從(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孟子主張統治者應該 ;“這種觀點在甲文中則被進一步升華為 。( 2 分) 三 . ( 15 分) 閱讀尋人啟事,回答后面問題。( 15 分) ( 1)讀尋人啟事的時候,女孩正坐在長椅上,濃濃的樹陰牢牢地籠罩著椅子,就像母愛,寒冷而郁悶,女孩無言。 ( 2)用女孩的邏輯來講,母親不疼她,母親除了愛好掙錢外,最大的偏好就是苛求她。必須、不準、專制、獨裁是女孩給母親的定義,并作為對母親的代稱。 ( 3)離開這個沒有溫暖的家,女孩蓄謀已久。女孩在留下這樣一張紙條后,終于把計劃變成現實:“媽,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鐵變成鋼。別找我,我會活得很好。別忘了,我很漂亮。” ( 4)讀著留言,女孩感到報復的快意。 ( 5)令女孩滿意的是,母親第二天就調動了 A 市的新聞媒體,登 了尋人啟事。這要花很多錢。女孩心里高興。 ( 6)你永遠找不到我。女孩甩甩頭向火車站走去。 ( 7)在 B 市,女孩賣報、做工,只有在離家的時候才能品味到家的溫暖。 ( 8)半個月后,母親把尋人啟事散發到了 B 市,這次的尋人啟事頗有一些檢討書的味道: “女兒,回來吧,媽不再不再” 女孩子開始慚愧。可不能這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又去了 C 市。 ( 9)每天晚上,抱著有尋人啟事的報紙入睡,已經成了女孩離家后的一種習慣。在 C 市的兩個月里,沒有新的尋人啟事,女孩感到失落與不安。 ( 10)后來,女孩終于在“ C 市日報”上找到了與自己有 關的文字,但不是尋人啟事,而是一則生日祝福:“女兒,生日快樂!”短短的幾個字,讓女孩失眠了。 ( 11)給母親打電話!女孩第一次撥通了那個自己私下里默念過百遍、千遍的號碼。“此用戶尋女未歸,請留言。”掛上電話,女孩已淚留滿面。 ( 12)打工合同期總算滿了,女孩風塵仆仆地趕回 A 市,近家情怯,女孩顫抖著手按響了門鈴,開門的卻是個陌生人。 ( 13)原來,為了籌資找女兒,幾天前,母親將房子賣掉,去了南方。 ( 14)第二天,報紙上多了一則尋人啟事:尋母,速歸。 20. 第( 6)段主要運用了哪兩種描寫方法?請分析一下女孩 此時的心情。( 3 分) 21. 女孩離家出走的原因是什么?請用幾個詞概括一下女孩的性格特征。( 3分) 22. 你喜歡文章的結尾(第( 14)段)嗎?為什么?( 3 分) 23. 第( 8)段畫線處“女兒,回來吧,媽不再不再”一句中省略號有什么表達效果,請聯系上下文說說。( 3 分) 24. 讀了本文,你感觸最深的一點是什么?請簡要陳述(不能摘抄原文)。( 3 分) 四 . ( 6 分) 25. 仿照下列句子,再寫兩句。( 3 分) 我夢想:來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陽的金黃中,感受“長河落日圓”的壯麗。 我夢想: 我夢想: 26. 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從中你有什么發現?寫出你探究的結果。( 3 分) 材料一:在廣博的植物世界中,有一類能捕捉活的昆蟲的植物,這類特殊植物被稱為食蟲植物,它們用黏液、滑溜的葉面、針刺、囊袋等來捕捉動物。有的以香甜的蜜汁和鮮艷的色彩來引誘昆蟲,進而不動聲色地將其囚禁起來,再消化吸收;有的通過自身的主動來捉住昆蟲,再慢慢享用。(摘自植物界的獵手) 材料二:“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污泥。” 事實并非如此,研究發現,植物在受到昆蟲蹂躪時,會送出特定的化學物質信息,這些信息自己既可以是促使其他同類植物構筑起 化學防御工事的信息,也可以是召喚捕食者來吃掉昆蟲的信息。金合歡樹在動物舌卷它們的枝葉時,能夠產生一種化學物質,刺激臨近的金合歡樹分泌出一種吃起來帶惡臭的化學物質,讓嚼食者饞而遠之。(摘自植物反擊動物) 探究結果 。 第 III 卷(作文題 共 1 大題 共 50 分) 五 . 作文( 50 分) 27. 心中的陽光 要求:( 1)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 ( 2)不少于 600 字。 ( 3)書寫工整、規范。 ( 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地名、人名。 和平區 2005�;2006 學年度第二學期九年級 語文階段檢測試卷參考答案 一 . ( 25 分, 1�;8 題每小題 2 分, 9�;11 題每小題 3 分) 1. C 2. B 3. B 4. C 5. B 6. D 7. C 8. C 9. D 10. D 11. C 二 . ( 24 分) 12. 曷其有佸;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4 分) 13.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生子當如孫仲謀( 4分) 14.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2 分)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5. 曾經 或許,也許 以為樂 這樣(每小題 1 分,共 4分 ) 16. 沒有這種人,我和誰一道呢? 把天下人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把天下人的憂愁當作自己的憂愁;(共 4分,每題 2 分) 17. 有 /人不得 /則非其上矣( 2 分) 18. 古仁人;賢者( 2 分) 19. “與民同樂”或“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1 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 分) 三 . ( 15 分) 20. 心理、動作;既有“報復”母親之后的得意,又有獲得自由后的輕松。( 3 分,第一問 2 分,第二問 1 分) 21. 女孩認為母親苛求她;單純、任性(共 3 分,第一問 2 分,第二問 1分) 22. 言之成理即可。一般應答 :“喜歡”,理由:點題;首尾呼應;言雖盡而意無窮,留下回味和想象空間等。(共 3 分,第一問 1 分,第二問 2 分) 23. 省略號省略了許多媽媽反省自己的話,說明媽媽非常想念自己的女兒,希望女兒能夠原諒媽媽。(共 3 分,第一問 1 分,第二問 2 分) 24. 答案不唯一,能自圓其說即可。但最關鍵的內容是“不能摘抄原文”。參考答案:女兒過于任性,這樣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媽媽。盡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