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新城能源建設規劃_第1頁
順義新城能源建設規劃_第2頁
順義新城能源建設規劃_第3頁
順義新城能源建設規劃_第4頁
順義新城能源建設規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順義區新城能源發展建設規劃 ( 2008年 2015年) 規劃編制目的 根據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開展新城能源 建設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京發改 20071380號) 根據“十一五”能源發展規劃總體部署,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環境建設為主線、以節能減排為目標,結合區縣功能定位、經濟發展水平以及資源稟賦條件,因地制宜、適度超前地發展新城能源基礎設施 近期重點著眼于 2008年至 2010年建設方案,并研究提出遠期( 2010年 -2015年)新城能源發展展望 規劃編制依據 1.國務院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3.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 4.北京城市總體規劃( 2004年 2020年) 5.順義新城規劃( 2005年 2020年) 6.北京市順義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7.順義新城高壓配電網規劃( 2007-2020年)(草稿) 8.順義區順義新城供熱專項規劃( 2006-2020年) 順義區新城能源發展原則 1. 能源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協調統一的原則 2.能源建設與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和諧互動的原則 3.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與優先發展的原則 4.發展高效優質能源與優化能源結構相結合的原則 5.大力倡導節約能源與發展循環經濟的原則 規劃時段的建設目標 1.近期規劃( 2008年 2010年) 著眼于 2008年至 2010年建設方案 近期新城人口規模規劃控制在 50萬人 順義新城近期以城市中心區和空港區為建設重點 2.遠期規劃( 2011年 2015年) 研究提出遠期新城能源發展展望 遠期新城人口規模規劃在 90萬人左右,同時預留達到百萬人口規模的發展空間 順義新城遠期以順義潮白河以東地區為建設重點 能源發展目標 1.近期目標:能源設施建設與資源利用改造并舉 2.遠期展望:社會經濟發展與能源建設同步 能源發展基本思路 1.四個重點:電力、燃氣、熱力、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 2.兩條主線:發展循環經濟、重視能源節約 順義區新城能源發展建設規劃 新城 1.城市中心區 2010 規劃期末 為滿足需求 規劃 2.空港區 2015 能源需求 擬建設項目 3.河東新區 1.城市中心區 中心區組成:仁和鎮、馬坡鎮和牛欄山鎮 中心區承擔的城市功能 綜合服務、先進制造、高新技術產業、都市型工業 仁和組團北京現代汽車基地和林河工業區等 馬坡組團體育文化和行政辦公服務區 牛欄山組團教育科研區 2.空港區 空港區組成:空港城組團和機場組團 空港區功能定位: 國際樞紐機場和臨空產業(包括會展、空港商務、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物流產業等)的主要職能 重要的功能區包括首都機場、新國際展覽中心、國門商務區、空港工業區、空港物流基地和溫榆河綠色生態走廊等 3.河東新區 河東新區組成:南彩組團和北小營組團 河東新區功能定位: 總體規劃確定的適時啟動城市發展備用地 以居住生活區和產業區為主進行建設 實現新興國際駐京機構、國際商務機構、先進制造業、第三產業和國際化社區的聚集 一、 2008年 2015年能源需求預測 1.電力需求預測 ( 1)全社會用電量預測 全社會用電量的預測參照中等發達國家人均用電量水平( 4300 4700kWh/人年), 2010年新城地區按照 4300kWh/人年考慮, 2010年順義新城地區人口(居住半年以上,考慮到流動人口和預留量)可達到 85萬,順義新城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在 36.6億 kWh左右,取最大負荷利用小時數,則最大負荷在 731MW左右。 2015年順義新城地區人口控制在 90萬,人均用電量按 4700kWh/人年考慮,順義新城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在 42.3億 kWh左右,取最大負荷利用小時數,則最大負荷在 846MW左右。 1.電力需求預測 ( 2)按時間序列法預測電力負荷 曲線擬和負荷預測調整表 單位: MW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高方案 563 651 756 876 1017 1133 1240 1355 中方案 553 634 729 838 964 1065 1155 1250 低方案 543 617 704 801 914 1000 1074 1153 三種方案負荷預測比較圖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 1.電力需求預測 ( 3)按地區空間預測遠期電力負荷 順義新城負荷預測匯總表 分區名稱 規劃人口 預測負荷( MW) 萬人(低) 萬人(高) 中心城區 34 36 687 馬坡地區 11 13 146 牛欄山地區 8 9 108 空港地區 45 56 1390 河東新區 8 10 151 合計 106 124 2481 計及同時率 0.75 1861 2.熱力需求預測 ( 1)熱指標預測 綜合考慮,規劃新建筑熱指標如下: 新建住宅采暖熱指標: 40W/平方米; 新建公建采暖熱指標: 50W/平方米; 新建工業采暖熱指標: 60W/平方米。 ( 2)供熱面積預測 供熱區域劃分為順義中心城區、馬坡地區、牛山地區和空港地區。 根據順義新城各組成部分的相關規劃, 2010年順義新城地區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可達到 85萬,順義新城地區供熱面積預測為 3552萬平方米,2015年順義新城地區人口控制在 90萬,人均供熱面積按 42平方米 /人年考慮,供熱面積預測為 3780萬平方米。 2.熱力需求預測 ( 3)熱負荷預測 2010年順義新城地區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將達到 85萬,順義新城地區熱負荷預測為 1903.51MW,規劃供熱能力為 2042.5 MW; 2015年順義新城地區人口控制在 90萬,人均熱負荷按 2239W /年考慮,熱負荷預測為 2015MW,而2010年規劃供熱能力為 2042.5 MW,可保證 2015年熱力需求,不需新增熱源。 2015年順義新城除中心城區、牛欄山地區有部分燃煤設施外,其余地區全部采用清潔燃料。遠期應根據能源結構變化以及供熱技術發展狀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術,逐步替代傳統能源的供熱方式。 3.天然氣需求預測 (1)天然氣供銷量預測 區內的天然氣市政管網建設已形成了以城區為中心,向南發展至李橋鎮地區(首鋼冷軋廠、李橋保稅區),向北發展到順義新城(馬坡鎮地區及牛欄山鎮地區)、向東越過潮白河發展至南彩鎮地區及北小營鎮地區(奧運水上場館),向西發展至空港 B區、后沙峪鎮地區、高麗營鎮(于莊、京承高速)地區的網狀結構。 隨著順義新城的建設和北京現代制造業基地的崛起,大批工業企業將陸續入駐順義,天然氣工業用戶將大幅增加。隨著北京現代二廠、首鋼冷軋廠等一批工業用戶的建成投產, 2007年順義區的天然氣年供銷量將達到 8000萬立方米左右; 2008年天然氣年供銷量預計達到 1億立方米以上, 2010年預計達到 2億立方米以上。 3.天然氣需求預測 (2)天然氣比重預測 按照北京市“十一五”時期能源發展及節能規劃,天然氣在總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要從 2005年的 7,提高到2010年的 13,按照不低于 7和不超過 13%的比重預測,到 2010年順義新城天然氣需要量為 29 54萬噸標煤,即為2 4億立方米左右,到 2015年天然氣需要量為 53 99萬噸標煤,即為 4 8億立方米左右。 4.其他能源需求預測 環境質量是順義新城發展建設的重要約束條件,要在國家節能減排大前提下,千方百計控制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排放量。因此新城地區不僅新建項目要以清潔能源供熱為主,而且對利用熱泵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新型能源的需求量將會逐年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應用范圍也將越來越廣泛。 5.終端能源需求總量預測 年份 需求量 (萬噸標煤 ) 年均 增長率 %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生活 需求量(萬噸標煤 ) 年均增長率 % 需求量 (萬噸標煤 ) 年均增長率 % 需求量 (萬噸標煤 ) 年均增長率 % 需求量 (萬噸標煤 ) 年均比重 % 2008 329 12.17 16 0.18 130 12.16 124 13.65 59 17.76 2009 369 12.17 16 0.18 146 12.16 141 13.65 66 17.76 2010 415 12.17 16 0.12 164 12.16 161 13.65 74 17.76 合計 1113 48 440 426 199 順義區近期各產業能源需求測算表 5.終端能源需求總量預測 遠期能源需求測算表 年份 GDP (億元 ) GDP年均增長率 能源需求量 (萬噸標煤 ) 能源需求年均 增長率 2011年 708 18.00% 469 12.85% 2012年 835 18.00% 529 12.85% 2013年 986 18.00% 597 12.85% 2014年 1163 18.00% 674 12.85% 2015年 1372 18.00% 760 12.85% 二、能源供應發展思路 ( 一 ) 電力供應 1.規劃思路 根據國網公司 城市電力網規劃設計導則 ,立足于提高現有電網供電能力,優化電網結構,滿足日益增長的新城負荷需求。 在兼顧近遠銜接、新建和改造結合的前提下,實現現狀電網到目標電網的過渡,努力實現電網接線的規范化和電網結構可靠合理,以新城規劃定位為基礎,確定飽和負荷分布,合理規劃和布局變電站。 滿足負荷發展的需要并適當超前的原則。各項輸、變、配、用電公程的設計、建設和改造,必須符合地區電網發展規劃的總體要求,站、線建設適當超前,并提高電網建設經濟性的原則。 高壓電網規劃重點研究目標網架,站點布局合理,網絡結構簡明,接線形式統一,運行可靠靈活的原則。 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原則。規劃建設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淘汰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設備,切實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一)電力供應 2.供應能力 規劃沿現狀通州 220千伏變電站至順義 500千伏變電站的220千伏輸電線路預留 2路 220千伏輸電線路走廊;新建李遂220千伏變電站規劃汽車城 220千伏變電站東壩 220千伏變電站的 220千伏輸電線路走廊;新建規劃汽車城 220千伏變電站規劃首都機場 220千伏變電站的 220千伏輸電電纜線路 。 新建 220 kV 變電站 3座 , 新建和完善 110kV 變電站 22座 , 新建 10kV開閉站 20座 。 (二)城市供熱 1.規劃思路 堅持規劃與實際相結合、近期與遠期相結合的原則。從順義區的實際出發,近期以大型燃煤鍋爐房供熱資源整合為主,取締分散中小燃煤鍋爐房,堅持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原則,凡是新建民用建筑、公用設施在技術經濟合理的條件下,都應采取集中供熱。遠期建立發展以天然氣為主,多種清潔能源采暖方式為輔的供熱方式。 推廣使用清潔和可再生能源,節約能源,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供熱設施建設能夠適應城市建設發展的需要,積極發展天然氣、太陽能、地熱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熱,鼓勵使用潔凈煤燃燒技術供熱;加快供熱熱源建設,挖掘供熱設施潛力,推進供熱系統節能;在順義全區范圍內逐步構建清潔 、安全、高效的城鎮供熱體系,為供熱行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在滿足環保要求的基礎上,對現有供熱資源進行整合,提高供熱設施規模,優先考慮整合中小型燃煤鍋爐房,同時積極鼓勵應用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供熱。 (二)城市供熱 2.供應能力 隨著城市發展和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量增大,城市供熱以改造現狀分散燃煤鍋爐與現狀建筑節能改造同步進行。對于以住宅建筑為主的地區,天然氣采暖應以街區式鍋爐房為主;對于公共建筑宜采用熱泵技術解決采暖與制冷需求,也可以采用直燃機、燃氣空調、分布式能源等綜合能源利用方案;清潔煤集中供熱單臺鍋爐容量宜大于或等于 29兆瓦。 順義新城通過供熱資源整合,逐步取消小型分散燃煤鍋爐,將其合并到規劃集中熱源內;改擴建燃煤鍋爐房改造完成脫硫除塵設施,使之達到環保要求,改善新城的大氣環境質量;在馬坡地區及空港地區采用天然氣供暖方式。清潔能源供熱面積達到總供熱面積的達到 50%以上。同時加快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應用太陽能、地熱(溫)能和光伏發電等。 (三)燃氣供應 1.規劃思路 按照北京市大氣環境目標和能源結構調整的總體要求,大力發展天然氣供應。完善城市燃氣供應系統,加強對重要輸氣線路的規劃控制與保護,實施新城的燃氣設施建設。 居民炊事燃氣化。有條件的居民用戶全部使用管道天然氣,管道暫達不到的居民用戶使用液化石油氣。 大型公共建筑、涉外飯店和小區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包括茶爐、大灶)使用管道天然氣,管道暫達不到的用戶(包括臨時建筑、餐飲攤點等)使用液化石油氣。 根據工業生產的要求和城市供氣調峰的需要,供應部分工業生產用氣。特別對全年用氣負荷穩定的大型工業用戶,給予價格優惠,盡量創造條件,鼓勵使用城市燃氣。 推廣使用燃氣采暖。實現燃煤鍋爐向燃氣鍋爐的改造。 (三)燃氣供應 2.供應能力 為保證北京市的燃氣供應,沿規劃京承高速路、潮白河預留天然氣長輸管線位置。規劃沿六環路安排 4.0兆帕天然氣管線;規劃沿順密路安排 1.6兆帕或 2.5兆帕高壓天然氣管線,該管線擔負順義新城、懷柔新城及密云新城的供氣;沿京平高速路安排 1.6兆帕或 2.5兆帕高壓天然氣管線。 規劃在六環路與京承高速路相交處預留天然氣接受門站;規劃在順密路附近預留天然氣接受門站。新建 3座高壓調壓站及配套管網;規劃順義新城居民燃氣氣化率達到 100,管道燃氣氣化率 85以上。 從順義新城的特殊地位和未來天然氣快速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必須建立全面的天然氣資源供應安全保障體系,防患于未然,做到有備無患,以期全面應對突發性供氣中斷等突發事件,確保天然氣供應的安全性、可靠性、連續性和穩定性。滿足順義 2010年用氣需求的低方案 2億立方米 /年。在積極進行氣源建設的前提下,還將積極進行地下儲氣庫的建設,確保冬季供氣需求。 (四)可再生能源 1.規劃思路 在加大節能力度的同時,完善能源多元化供應體系,在順義新城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鼓勵引導和推廣使用清潔、優質能源,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因地制宜地開發利用太陽能、生物質能和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實現各種可再生能源的多能互補,協調發展,發揮綜合效益,提高能源供應多樣化水平。 按照“高效、清潔、經濟、方便”的原則,建設可再生能源項目,加快循環經濟發展的步伐,實現順義新城地區大氣環境逐步改善的環保目標,減輕環境負擔,把順義新城建設成為產業優化、社會和諧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家園。 通過體制、機制的大膽創新、整合,借助中央、市屬、民營、企業四類科技資源,加快創建順義新城可再生能源科技創新體系,統籌考慮區域性和社區性可再生能源設施建設,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效率。 (四)可再生能源 2.供應能力 順義新城規劃加快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應用太陽能、地熱(溫)能和光伏發電等。 到 2010年在新城范圍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街道燈 ,完善新城地區各鎮、開發區、街道夜間照明問題,加快城市化進程。 規劃期間,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安排采用地源熱泵工程以解決冬季供暖及夏季制冷,在南法信鎮、牛欄山鎮、馬坡鎮、北小營鎮、南彩鎮等區域發展地源熱泵項目;選擇在地質條件上最具開發潛力的地熱異常區域建設地熱田開采工程,使用清潔環保節能的新型能源以取代傳統用能源。 三 、 能源建設重點項目規劃 ( 一 ) 電力建設規劃 1.近期建設重點項目 順義區 2008 2010年 220kv及以上電網規劃建設項目 序號 年度 工程名稱 終期建設規模 一期新增變電容量( MVA) 臺 MVA 1 2009 西馬 3 180 360 2 2010 順義新城西 3 180 360 合計 6 360 720 (一)電力建設規劃 2008年 2010年新建 110KV變電站 12座, 110KVA輸變電工程 3項,切改工程 2項及增容改造、隧道線路、開閉站等,規劃總投資約 171263萬元。工程投資均按申請市政府補助10、區政府投資 20、自籌資金 70考慮。 (詳見 p24-25,表 3 2) (一)電力建設規劃 2.遠期發展展望 2011年至 2015年,順義新城地區規劃建設英各莊 220kv變電站,終期建設規模為 3臺 180MVA變壓器,一期新增變電容量 360MVA。 2011年至 2015年,順義新城地區擬建 10kv開閉站 12座,負荷共計約 880MW;擬新建 10kv主干道隧道工程約 45千米,規劃暫按照 2米 2米隧道規格考慮。 (詳見 p25-26,表 3 3) (二)燃氣建設規劃 1.近期建設規劃 2008年 2010年新建燃氣調壓站 4座,燃氣線路 103公里。總投資約 40734萬元。工程投資均按申請市政府補助 80、區政府投資 20考慮。 (詳見 p27,表 3 4) (二)燃氣建設規劃 2.遠期發展展望 按照北京市大氣環境目標和能源結構調整的總體要求,大力發展天燃氣供應,完善天燃氣供應系統,加強對重要輸氣線路的規劃控制與保護,保證對中心城及新城的燃氣設施建設。規劃到 2015年順義新城燃氣氣化率達到 100%,管道燃氣氣化率 85%以上。 根據北京市燃氣供應規劃,正在建設中的六環路天然氣超高壓管線將承擔向市區和外圍新城輸配和躉售天然氣的功能。隨著六環路天然氣高壓管道、沿京平快速路高壓管道的建設,順義區的供氣保障率將進一步提高,擬在六環路與京密路交口西側、機場東路與李天路交口東側、京平快速路建設 3座高壓調壓站,并在順義路段(包括正在建設的李橋高壓站)安裝躉售支管線及計量裝置。以此為依托,擬建環順義主要地區高中壓天然氣管網 220公里; 2011年 2015年,擬建高中壓天然氣管網 188公里。做好隨路天然氣工程的建設,可避免將來重復投資和重復建設及道路的完整性。 (三)供熱建設規劃 1.近期建設規劃 順義中心城區已有相對完善的供熱系統,未規劃新建供熱鍋爐房。 馬坡地區屬于新開發的區域, 2008-2010年對于馬坡現有兩座集中供熱鍋爐房進行煤改氣,擴大集中供熱區域。其余新開發的住宅小區及公共建筑,采用區域燃氣鍋爐房供熱,局部低密度住宅小區考慮采用燃氣壁掛爐采暖。將馬坡地區劃分為 9個區域,設置 2座集中燃氣鍋爐房及 7座燃氣區域鍋爐房。 牛欄山地區沒有形成統一的集中供熱,規劃將牛欄山地區分為 3個區域,設置 3座集中燃煤鍋爐房。 空港區(天竺鎮、后沙峪鎮、南法信鎮)屬于新開發區域,采用區域燃氣鍋爐房供熱,局部低密度住宅小區可以考慮采用燃氣壁掛爐采暖。,將空港地區劃分為 16個區域,設置 13座燃氣區域鍋爐房,規劃于 2008年 -2010年建設的鍋爐房11座。 河東新區(南彩鎮、北小營鎮)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新開發的住宅小區及公共建筑,規劃采用區域燃氣鍋爐房供熱。 2008年 2010年順義新城地區供熱建設工程投資均按申請市政府補助 50、區政府投資 50考慮。 (三)供熱建設規劃 2.遠期規劃 預計到 2015年,順義新城除中心城區和牛欄山地區有部分燃煤設施外,其余地區全部采用清潔能源。遠期規劃期間,將根據能源結構變化和供熱技術發展狀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術,逐步替代傳統能源的供熱方式。 2011-2015年間,順義中心區鍋爐房熱負荷可滿足需求,不需新建熱源。馬坡和牛欄山地區根據需求各增加一座 20MW以內的鍋爐房。空港地區主要發展以太陽能和地熱為熱源的供熱方式,適當增加燃氣鍋爐房以滿足供熱需求。河東新區(南彩鎮和北小營鎮)將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隨著新城功能的擴展,適當建設燃氣鍋爐房。 (四)再生能源建設規劃 1.近期規劃建設項目 規劃期間,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安排采用地源熱泵工程以解決冬季供暖及夏季制冷,在仁和鎮、牛欄山鎮、馬坡鎮、北小營鎮、南彩鎮區域發展地源熱泵項目;選擇在地質條件上最具開發潛力的地熱異常區域建設地熱田開采工程,在南彩鎮投資建設地熱田開采項目,使用清潔環保節能的新型能源以取代傳統能源。 2008年 2010年順義新城地區太陽能路燈、熱泵及地熱田開采等可再生能源建設工程投資均按申請市政府補助 50、區政府投資 50考慮。 近期建設新城范圍內學校庭院太陽能燈系統;林河開發區太陽能路燈改造項目;喬波滑雪場光伏發電項目;順義區醫院、婦幼保健院和新城范圍內衛生所地源熱泵項目等可再生能源項目。 (四)再生能源建設規劃 2.遠期規劃 順義新城地區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項目發展前景廣闊,特別是空港地區主要以發展太陽能和地熱等為熱源方式。隨著新城功能的擴展,在規劃遠期,將加快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步伐,有效調整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拓寬項目投資渠道。 (五)能源重點建設項目投資匯總 建設 時間 規劃 總投資 項目 數量 電力 天然氣 熱力 其他能源 資金來源方式 數量 金額 數量 金額 數量 金額 數量 金額 申請市 政府補助 區配套 資金 自籌 2008年 146361 28 6 44334 5 24234 13 62764 4 15029 60217 55110 31034 2009年 119741 24 8 69554 2 5500 10 37658 4 7029 33699 37355 48688 2010年 98110 19 12 57375 3 11000 2 25106 2 4629 29405 28542 40163 合計 364212 71 26 171263 10 40734 25 125528 10 26687 123321 121007 119884 能源重點建設項目投資分類匯總 申請市政府補助34%區配套資金33%自籌33%四、能源發展管理機制與措施保證 (一)成立新城能源建設組織協調機構 成立統一的能源管理及節能改造專門組織協調運行機構,制定配套計劃、實施發展政策。明確政府職能,履行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的職責,強化整體性控制,引導漸進式開發,增進適應性管理,發揮市場在能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考慮到新城能源建設中各種因素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為適應城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完善政府調控手段,始終把握能源發展建設總體方向,形成有利于節約能源的市場環境和長效機制,把新城建設成為高標準高技術含量、功能布局合理、設施完善便捷、資源節約利用的現代化新城。 (二)適度有序地開放能源投融資市場 廣泛籌集能源建設和節能改造資金,加快區域能源基礎設施統籌規劃和先行建設,盡快研究新城能源建設公共投資計劃,完善新城能源建設的資金籌措和融資渠道機制。建立適應可持續發展能源的投融資機制,采取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新城能源建設模式,有效發揮政府財政資金在新城能源建設過程中的先導和引導作用,鼓勵社會資金的注入。統籌協調重大能源基礎設施項目安排,對于即將建設的能源基礎設施項目和引進節能新技術、工藝和高效設備等應加快進行前期論證和規劃設計工作,使新城能源建設項目有序進行。 (三)建立和完善投資項目能耗準入標準 奠定新城發展框架,按照順義新城的發展規劃和產業定位,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和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積極采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服務業,切實改變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發展方式。限制高耗能產業和產品的發展,積極推進高耗能企業的技術改造,“關停并轉”一批經濟效益差的小型高耗能工業企業,依法對重點用能單位實施節能監測;在高耗能行業中推廣應用變頻調速等新技術;推廣使用節能設備和淘汰落后高耗能設備;改造工業鍋爐系統,提高鍋爐效率,提升水泥、化工、發電等行業的余熱回收利用水平。實行能源效率和最低技術水平準入標準;提高工業用能重復利用率,更新高能耗設備工藝、強化企業用能管理;重點發展低耗能、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推進建筑節能,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