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當代文學論文-滿懷悲憫的人文關懷.doc_第1頁
現當代文學論文-滿懷悲憫的人文關懷.doc_第2頁
現當代文學論文-滿懷悲憫的人文關懷.doc_第3頁
現當代文學論文-滿懷悲憫的人文關懷.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當代文學論文-滿懷悲憫的人文關懷摘要畢飛宇是“新生代”作家,他的小說在經歷了形而上的歷史敘事、喧囂世俗的城市書寫之后,最終回歸日常,關注當下。畢飛宇敏銳地看到了大學生就業難這一社會問題,相愛的日子中他所關注的依然是人,人的生求,人的發展,人的尊嚴,人的“舒展”,作者把悲憫的目光投向了畢業就失業的大學生。關鍵詞畢飛宇小說悲憫人文關懷在經歷了哲學的形而上的歷史敘事、喧囂世俗的城市書寫之后,畢飛宇最終回歸日常,關注當下。畢飛宇曾經說過,他的創作母題是傷害,“我的所有的創作幾乎都圍繞在傷害的周圍”。這句話透露出一個明確的信息:他關注的是被傷害的人。所以,他的作品中一以貫之的精神指向就是人文關懷。用畢飛宇自己的話說,在他的心中,第一重要的是“人”,“人的舒展,人的自由,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尊嚴,人的欲望”。相愛的日子寫的是極小、極簡單的事,一對大學畢業后還沒有找到工作的青年男女在一個酒會上偶爾相識了,都是“蹭飯”的身份,讓他們彼此靠近,醉酒后他們睡在了一起,并且一起在大排檔“共進晚餐”,然后各奔東西。如果小說到此結束,不過就是寫“一夜情”,那就沒有什么深意了。畢飛宇是經營短篇的高手,接下來,小說中的女孩生病了,一個人在地下室孤伶伶地熬了許多天,直到男孩打電話過去。后來,“他”和“她”的關系相對穩定了,“一個星期見一次,一次做兩回愛。”他們沒有同居,卻越來越親了。“她”回了一趟老家,他們一起領略了“小別”的勝境。在纏綿之后,“她”從手機里調出兩張相片,和“他”商量自己嫁給哪一位好,“商量”的結果是嫁給離過一次婚,有房有車,有一個七歲的女兒但收入要高一些的男子。“她”走的時候“他”沒有送,而是把“她”留在床單上的頭發揀起來,繞在指尖上,感到食指疼時把頭發擼下來,點著了。“人去樓空,可空氣里全是她。她真香啊。”沒有大悲大喜,沒有大起大落,沒有搖曳生姿,甚至沒有事件。然而小說中隨處可見的細節和看似漫不經心的心理敘述,卻讓我們認識到這篇小說絕非像表面看上去那樣簡單。小說把主人公的相遇安排在一個公司的酒會上,“她”是來蹭飯的,“蹭飯是假,蹭機會是真,蹭著蹭著,遇上一個伯樂,或逮著一個大款,都是說不定的”。朋友們早就說了,像“我們這個年紀”的女孩子,“最要緊的其實就是兩件事:第一,拋頭;第二,露面。”來自農村的“她”,大學四年后,“眼光早已經和圖紙一樣精確了”,但這又能怎樣?“她”還不是要利用一切途徑去尋找“機會”工作的機會、嫁人的機會。在南京這個繁華的都市,“她”只能住在一間小地下室里,發燒燒得瞳孔“晶亮晶亮的”也舍不得去醫院,因為“一趟就是四五百”。生病了只能一個人硬熬,以致房內“滿地都是擦鼻子的衛生紙、紙杯、板藍根的包裝袋、香蕉皮、襪子,還有兩條皺巴巴的內褲”,而人躺在床上,“眼窩子已經凹進去一大塊了”。沒有工作,沒有親人,孤苦無依,前途渺茫,這就是“她”的生存景況。所以即使不生病,她也是“一臉的寒意,有些黃,眼窩子的四周也有些青”,明顯的營養不良。至此,一個“漂”在都市的女大學生形象立在了我們面前。然而,“他”的情況似乎比“她”還糟:和“她”是校友,24歲了,留在南京只能下半夜在菜場為攤主們搬運蔬菜,為了這個工作,“他”讓攤主們“摸了摸他的肌肉”。大學畢業了,“工作”時靠的是肌肉,這就不能不讓我們思考點什么了。“他”經常想的是,“要是考不上大學反而好了,該成家成家,該打工打工”,現在回去,能做的只有外出打工,“與其回去,再出來,還不如就待在城里了”。“他”一定懊悔死了自己的勤奮刻苦,一定懊悔死了自己的成績優異:“他怎么就成龍了呢?他怎么就考上大學了呢?一個人不能有才到這種地步!”“一個人不能有才到這種地步!”一個農家孩子,十幾年寒窗苦讀,大學畢業后卻淪落到“回家過年的能力都沒有”,這句話中包含著怎樣的酸楚與無奈?考上大學反而不如考不上大學,這是鬧劇還是悲劇?如果說是悲劇,是個人的悲劇還是社會的悲劇?我們的國家真的是人才過剩,人才多到需要用本科生去做搬運工的程度嗎?令大學畢業生們最怕的還不是生存的艱難,而是前景無望。“他”在一次面試后激動地對“她”說:“她怎么能那樣看我?那個女老板,她怎么能那樣看我?就好像我是一堆屎!一泡尿!一個屁!”而“她”為了留在南京,從大三開始,遇見過數不清的眼睛。“對他們這些人來說,這個世上什么東西最恐怖?什么東西最無情?眼睛。有些人的眼睛能扒皮,有些人的眼睛會射精。會射精的眼睛實在是太可怕了,一不小心,它就弄得你一身、一臉,擦換都來不及”。這就是昔日被稱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畢業生們今天的生存狀態,在一次又一次的所謂“面試”中他們遭受的不僅僅是拒絕,有的簡直是人格的侮辱,這就絕不再是個體的悲劇了。其實,這篇小說還有幾點值得我們注意:第一,小說的敘述有很大的展延性,有很寬廣的敘述空間。比如只寫了“她”的蹭飯與住所,對“她”的“工作”只字未提。一個未婚的青年女子,獨自一人生活在城市,她何以為生?再如結尾寫“她”就要嫁人了,“他”為“她”穿好衣服,“她”走了,“他”把“她”的頭發燒了,小說也就結束了。這是否意味著“相愛的日子”也就結束了。還有,“她”回老家后發生了什么?為何“回了一趟老家”后就要嫁人?是對前景絕望了還是另有苦衷?第二,作者給我們留下了不能不去思考的一些問題:在看不到“錦繡前程”時,“她”可以選擇嫁人,“他”怎么辦?小說結尾,我們似乎看到了“她”的“前途”嫁人,但我們不知道“他”會如何。另外,他們的相愛難道僅僅是性,是相互安慰,相互慰藉,是在艱難的歲月里讓自己和對方輕松的一劑藥?他們怎么能夠那樣理智、安靜地面對“她”的嫁人?這是否能夠看成現代社會對人性、對人的情感的一種戕害、一種殺戮?第三,這部小說中主人公沒有名字,只有代詞“他”和“她”。畢飛宇說過他不過是現實主義作家,而此時的畢飛宇也早已不是有著先鋒標志或者玩后現代主義的畢飛宇了,那么,這里的“他”和“她”就有了深意,有了更廣泛的代表性,是個體,也是群體;是無數個“他”中的一個,“他”就在我們身邊,“她”就住在你家樓下的地下室中。“他”和“她”將來都會有自己的家,“會有的吧。總會有的吧。”他們會長大的,這一段“相愛的日子”也許是他們的成長之痛。1汪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