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古詩詞鑒賞與文學鑒賞方法試題)_第1頁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古詩詞鑒賞與文學鑒賞方法試題)_第2頁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古詩詞鑒賞與文學鑒賞方法試題)_第3頁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古詩詞鑒賞與文學鑒賞方法試題)_第4頁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古詩詞鑒賞與文學鑒賞方法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古詩詞鑒賞與文學鑒賞方法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古詩詞填空題要求:根據題目提示,正確填寫相應的詩句。1.《登鸛雀樓》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所作,詩中有“_______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句描寫壯闊河山的詩句。2.《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的名作,其中“_______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達了詩人在夜晚的寧靜中對家鄉的思念。3.《望廬山瀑布》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其中“_______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壯觀景象。4.《登飛來峰》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詩中有“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句表達了對人生哲理的思考。5.《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名作,其中“_______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生動地描繪了春天早晨的景象。6.《題西林壁》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蘇軾所作,詩中有“_______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句描繪了山水的變幻之美。7.《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其中“_______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感慨。8.《登高》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的名作,其中“_______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形象地描繪了秋天的景色。9.《望岳》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其中“_______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10.《春夜喜雨》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其中“_______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二、文學鑒賞方法選擇題要求:從四個選項中選擇一個正確答案。1.下列哪種文學鑒賞方法側重于對作品的整體把握?A.句子分析B.主題歸納C.人物描寫分析D.手法技巧分析2.在鑒賞詩歌時,以下哪種說法是錯誤的?A.詩歌的韻律美是其特點之一B.詩歌的主題往往是抽象的C.詩歌的語言往往簡潔凝練D.詩歌的表達手法多樣3.以下哪位詩人被稱為“詩仙”?A.李白B.杜甫C.王之渙D.白居易4.在分析小說人物時,以下哪種說法是錯誤的?A.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來分析人物性格B.通過環境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C.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來分析人物性格D.通過人物的生理特點來分析人物性格5.以下哪位詩人被稱為“詩圣”?A.李白B.杜甫C.王之渙D.白居易6.在鑒賞散文時,以下哪種說法是錯誤的?A.散文的主題往往具體明確B.散文的語言往往平實自然C.散文的構思往往獨特新穎D.散文的情感表達往往含蓄蘊藉7.在分析戲劇時,以下哪種說法是錯誤的?A.戲劇以人物對話為主要表現手法B.戲劇的主題往往具有時代背景C.戲劇的結構往往完整嚴謹D.戲劇的情節往往具有戲劇性8.以下哪種文學鑒賞方法側重于對作品的形式美進行分析?A.句子分析B.主題歸納C.手法技巧分析D.人物描寫分析9.以下哪位詩人被稱為“詩史”?A.李白B.杜甫C.王之渙D.白居易10.在鑒賞詩歌時,以下哪種說法是錯誤的?A.詩歌的意象美是其特點之一B.詩歌的語言往往具有象征性C.詩歌的情感表達往往直接坦率D.詩歌的表達手法多樣四、古詩詞翻譯題要求:將下列古詩詞翻譯成現代漢語。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代·陸游《游山西村》)2.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3.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4.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代·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5.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唐代·張繼《楓橋夜泊》)五、文學常識題要求:根據所學文學常識,選擇正確答案。1.《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其中收錄了以下哪個時期的詩歌?A.夏商時期B.西周時期C.春秋時期D.戰國時期2.《紅樓夢》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長篇小說,被譽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以下哪個詞不是《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A.林黛玉B.薛寶釵C.王熙鳳D.周瑜3.《西游記》是明代作家吳承恩所著的神魔小說,以下哪個角色是唐僧的徒弟?A.孫悟空B.豬八戒C.沙僧D.白晶晶4.《水滸傳》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的長篇小說,以下哪個詞不是《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A.宋江B.李逵C.武松D.趙匡胤5.《三國演義》是明代作家羅貫中創作的長篇小說,以下哪個事件是赤壁之戰的一部分?A.官渡之戰B.夷陵之戰C.赤壁之戰D.桃園結義六、古詩詞賞析題要求:結合所學文學鑒賞方法,對下列古詩詞進行賞析。1.《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請結合詩句,分析詩人表達的情感。2.《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請結合詩句,分析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3.《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請結合詩句,分析詩人描繪的景象和表達的情感。4.《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請結合詩句,分析詩人描繪的景象和表達的情感。5.《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請結合詩句,分析詩人描繪的景象和表達的情感。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古詩詞填空題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解析:這是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中的名句,描繪了壯闊的自然景色。)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解析:這是李白的《靜夜思》中的名句,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3.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解析:這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的名句,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壯觀景象。)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解析:這是杜甫的《登飛來峰》中的名句,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思考。)5.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解析:這是孟浩然的《春曉》中的名句,生動地描繪了春天早晨的景象。)6.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解析:這是蘇軾的《題西林壁》中的名句,描繪了山水的變幻之美。)7.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解析:這是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名句,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感慨。)8.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解析:這是杜甫的《登高》中的名句,形象地描繪了秋天的景色。)9.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解析:這是杜甫的《望岳》中的名句,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10.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解析:這是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名句,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二、文學鑒賞方法選擇題1.B.主題歸納(解析:主題歸納側重于對作品的整體把握,通過對作品的主題進行分析,把握作品的核心思想。)2.D.詩歌的情感表達往往直接坦率(解析:詩歌的情感表達往往含蓄蘊藉,通過意象、象征等手法表達,而非直接坦率。)3.A.李白(解析:李白被譽為“詩仙”,以其豪放的詩風和豐富的想象力著稱。)4.D.通過人物的生理特點來分析人物性格(解析:分析人物性格通常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和心理活動,而非生理特點。)5.B.杜甫(解析:杜甫被譽為“詩圣”,以其深刻的社會內容和真摯的情感著稱。)6.A.詩歌的韻律美是其特點之一(解析:散文的韻律美不是其特點,散文更注重語言的平實自然。)7.A.戲劇以人物對話為主要表現手法(解析:戲劇以人物對話為主要表現手法,通過對話展現人物性格和劇情發展。)8.C.手法技巧分析(解析:手法技巧分析側重于對作品的形式美進行分析,包括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9.B.杜甫(解析:杜甫被譽為“詩史”,以其關注社會現實和人民疾苦的詩作著稱。)10.C.詩歌的情感表達往往含蓄蘊藉(解析:詩歌的情感表達往往通過意象、象征等手法,含蓄而不直接。)三、古詩詞翻譯題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忽然柳綠花艷間又出現一個山村。)2.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解析: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逢佳節到來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3.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解析: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家?)4.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解析:水光粼粼,山色空蒙,雨中的山景別有一番奇妙。)5.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解析: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霜色滿天,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滿懷愁意。)四、文學常識題1.B.西周時期(解析:《詩經》收錄了西周至春秋時期的詩歌。)2.D.周瑜(解析:周瑜是《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不是《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3.A.孫悟空(解析:孫悟空是《西游記》中唐僧的大徒弟。)4.D.趙匡胤(解析:趙匡胤是《水滸傳》中的人物,但不是梁山好漢。)5.C.赤壁之戰(解析:赤壁之戰是《三國演義》中的重要事件之一。)五、古詩詞賞析題1.《靜夜思》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解析:詩人通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繪了一個寧靜的夜晚,而“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則直接抒發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2.《登鸛雀樓》思想感情:表達了詩人對遠大抱負的追求。解析:詩人通過“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描繪了壯闊的自然景色,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則表達了詩人對遠大抱負的追求和不斷進取的精神。3.《望廬山瀑布》景象: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壯觀景象。情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之情。解析:詩人通過“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描繪了廬山瀑布的美麗景象,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