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公示稿_第1頁
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公示稿_第2頁
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公示稿_第3頁
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公示稿_第4頁
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公示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家共識

GS/CACMGS/CACM×××—201×

代替××××××

×

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臨床應

用專家共識公示稿

ExpertconsensusonclinicalapplicationofLongxinsucapsuleforischemicstroke

(稿件類型:發布稿)

(本稿完成時間:2023年12月2日)

201×-××-××發布

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

目次

前言............................................................................................................................3

引言............................................................................................................................4

1推薦意見/共識建議概要表...............................................................................5

GS/CACM2范圍....................................................................................................................6

3藥物基本信息....................................................................................................7

4臨床問題清單....................................................................................................7

5疾病診斷............................................................................................................8

6臨床應用建議..................................................................................................10

6.1藥品適應癥.............................................................................................10

6.2臨床療效.................................................................................................10

6.3介入時機.................................................................................................11

6.4中醫證候................................................................公示稿.................................11

6.5用法用量.................................................................................................11

6.6療程.........................................................................................................11

6.7聯合用藥.................................................................................................12

7安全性..............................................................................................................12

8利益相關說明...................................................................................................12

附錄A..........................................................................................................................13

A.1中醫理論基礎................................................................................................13

A.2藥學研究........................................................................................................13

A.3藥理研究........................................................................................................14

A.4非臨床安全性研究........................................................................................15

參考文獻..............................................................................................................16

前言

本共識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

則》及《中華中醫藥學會中成藥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報告規范》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共識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廣東省中醫院、云南永安制藥有限公司組織撰寫。

本共識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歸口。

GS/CACM本共識起草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廣東省中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

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

本共識主要起草人:張允嶺(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蔡業峰(廣東省中醫

院)、謝雁鳴(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

本共識專家組:張允嶺(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蔡業峰(廣東省中醫

院)、謝雁鳴(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劉金民(北京中醫藥大

學東方醫院)、曹俊嶺(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孫曉波(中國醫學科學院藥

用植物研究所)、趙敏(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伊龍(首都醫科大學附

屬北京天壇醫院)、王健(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公示稿、唐啟盛(北京中醫藥大學第

三附屬醫院)、趙德喜(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付建華(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

醫院)、常靜玲(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孫林娟(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

院)、高利(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林亞明(云南省中醫醫院)、杜守穎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任吉祥(吉林省中醫院)、鄒憶懷(北京中醫藥大學

東直門醫院)、盧云(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丁硯兵(湖北省中醫院花園山院

區)、陳薇(北京中醫藥大學循證醫學中心)、張玲(首都醫科大學)、萬和斌(九

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招遠祺(廣東省中醫院)、閆詠梅(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

院)、俞曉飛(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王姝瑾(淄博市第一醫院)、王少

石(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沈曉明(河南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黎

元元(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

本共識工作組:呂健(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梁曉(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

醫院)、王冬梅(云南永安制藥有限公司)。

本共識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岐黃學者-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國中醫藥人

教發[2018]12號;國中醫藥人教函[2022]6號)支持。

引言

缺血性中風是全球范圍內主要的疾病負擔之一,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

死亡率高等特點。2020年發布的《中國卒中報告》顯示,我國卒中年發病率為

246.8/10萬,死亡率為149.49/10萬,其中缺血性中風是主要發病類型,給我國

帶來了巨大疾病負擔與經濟負擔。

龍心素膠囊(國藥準字Z20049005)是2022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

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甲類產品,系采用藥典規定的地龍品種,以鮮地龍

為原料,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種口服藥品。GS/CACM功能主治為活血通絡,用于瘀血阻絡

所致的缺血性中風,癥見半身不遂,肢體麻木,口舌歪斜。被納入《腦血管病

社區防治指南》,臨床廣泛用于腦血管疾病治療。

龍心素膠囊由云南永安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其中永青牌龍心素膠囊為全國

獨家品種,國家醫保甲類,榮獲“云南名牌產品”稱號,“永青”商標被評為云南

省著名商標。龍心素膠囊近三年年銷售額如下:2019年0.89億元、2020年1.65

億元、2021年0.99億元(數據截至2021年7月)。但臨床上對龍心素膠囊治

療缺血性中風的介入時機、療效證據、中醫證候、安全性的認識尚不充分,因

此,有必要采用循證醫學方法制定龍心素膠囊公示稿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應用專家

共識。

本共識推薦意見采用國際公認的證據分級推薦標準GRADE系統。專家共

識意見的形成采用名義組法,主要考慮六個方面的因素:證據質量、療效、安

全性、經濟性、患者可接受性及其他。本共識明確了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

風的療效、給藥方案與時機、劑量療程特點、安全性問題等,旨在提高臨床療

效,促進合理用藥,減少用藥風險。

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

1推薦意見/共識建議概要表

《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達成以下推薦意見和

共識建議,詳見表1和表2。

表1《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達成的共識推薦意見概要表

投票結果

共識條目證據等級推薦強度

GS/CACM(↑↑/↑///↓/↓↓)

1.單用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病恢復期患者,

C級13/10/0/0/0強推薦

在提高中醫證候總有效率方面,優于溶栓膠囊。

2.龍心素膠囊聯合基礎用藥(參照《中國急性缺血

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D級11/11/1/0/0弱推薦

在改善C-反應蛋白方面,優于單純基礎用藥。

3.龍心素膠囊聯合基礎用藥(參照《中國急性缺血

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D級13/10/0/0/0強推薦

在改善纖維蛋白原方面,優于單純基礎用藥。公示稿

注:↑↑為強推薦,↑為弱推薦,/為無明確推薦,↓為弱不推薦,↓↓為強不推薦。

表2《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達成的共識建議概要表

投票結果

共識條目(↑///建議/不建議

↓)

1.龍心素膠囊可用于治療大動脈粥樣硬化型、小動脈閉塞型、心源性栓塞型缺血性

22/1/0建議

中風患者。

2.龍心素膠囊聯合常規治療(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可改

22/1/0建議

善缺血性中風患者臨床癥狀(如半身不遂,肢體麻木,口舌歪斜等)。GS/CACM

3.龍心素膠囊聯合常規治療(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可降

18/5/0建議

低缺血性中風患者mRS評分。

4.龍心素膠囊聯合常規治療(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可降

21/2/0建議

低缺血性中風患者NIHSS評分。

5.龍心素膠囊聯合常規治療(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可提

19/4/0建議

高缺血性中風患者BI評分。

6.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在急性期溶栓24小時后(需進行風險評估)、恢

20/3/0建議

復期和后遺癥期均可應用。公示稿

7.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需要中醫辨證,適宜于瘀血阻絡證患者。22/1/0建議

8.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的劑量為飯后口服一次1粒,一日3次。22/1/0建議

9.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推薦療程為30天,建議2-3個療程。19/4/0建議

10.龍心素膠囊可聯合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

20/3/0建議

中診治指南2018》)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并定期監測血常規等安全性指標。

11.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臨床不良反應以胃部不適、惡心、嘔吐等胃腸道

21/2/0建議

癥狀為主。

12.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禁忌人群包括出血性疾病患者、凝血功能異常者、孕

23/0/0建議

產婦。

注:↑為建議,/為中立,↓為不建議。

2范圍

本共識明確了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的療效、介入時機、劑量、療

程、聯合用藥等問題,并說明臨床應用的安全性。

本共識適用于全國公立等級醫院、基層醫院、民營醫院及診所等的中醫、

西醫和全科醫師在內的臨床醫護人員,為臨床合理使用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

腦卒中患者提供指導和參考。

3GS/CACM藥物基本信息

3.1處方來源

龍心素膠囊為單味藥組方,以藥典滬地龍鮮品提取物制藥,全程控溫,確

保地龍體內的酶類等活性成分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3.2藥物組成

鮮地龍提取物。

3.3功能主治

活血通絡。用于瘀血阻絡所致的缺血性中風,癥見半身不遂,肢體麻木,公示稿

口舌歪斜。

3.4政策準入情況

龍心素膠囊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原CFDA)于2004年批準上市,國藥

準字Z20049005,自2009、2017年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

險藥品目錄乙類(2009年版[1]、2017年版[2]后一直沿用至今;2019、2020、

2021、2022年納入新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甲

類(2019年版[3]、2020年版[4]、2021年版[5]、2022年版[6]。

4臨床問題清單

本共識主要關注15個臨床問題,具體見下表3。

表3臨床問題清單表

臨床問題

1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療效在于改善癥狀?

2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可以改善NIHSS得分?

3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可以改善mRS得分?

4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可以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

5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的適宜分期?

6GS/CACM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的最佳劑量?

7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的最佳療程及停藥指征?

8龍心素膠囊聯合基礎治療是否可以臨床增效?

9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是否應根據病情程度(中經絡/中臟腑)用藥?

10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是否考慮疾病分型?

11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

12溶栓后使用龍心素膠囊是否會增加出血風險?

13龍心素膠囊與抗血小板或抗凝藥物合用是否會增加出血風險?

14龍心素膠囊的禁忌人群有哪些?公示稿

15特殊人群(老年人、孕產婦)的用藥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5疾病診斷

5.1西醫診斷要點

西醫診斷依據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科專業委員會發布的《中國腦梗死

中西醫結合診治指南2017》[7]和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2018年

發布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8]進行制定。急性缺血性腦卒

中(急性腦梗死)診斷要點包括:

(1)急性起病;

(2)局灶神經功能缺損(一側面部或肢體無力或麻木,語言障礙等),少

數為全面神經功能缺損;

(3)癥狀或體征持續時間不限(當影像學顯示有責任缺血性病灶時),或

持續24h以上(當缺乏影像學責任病灶時);

(4)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5)腦CT/MRI排除腦出血。

(6)符合TOAST(TheTrialofOrg10172inAcuteStrokeTreatment)分型法中

的大動脈粥樣硬化性、小動脈閉塞性及心源性栓塞型腦梗死的診斷標準[9]:

①大動脈粥樣硬化性(Large-arteryatherosclerosis,LAA)指頸部大動脈或顱底

較大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引起的腦梗死。臨床表現主要為皮層損害體征GS/CACM,如失語、

意識改變、體像障礙等,或有腦干、小腦損害體征。輔助檢查要求頸部血管彩

超或腦血管造影(DSA)顯示顱內或顱外大動脈狹窄>50%。影像學(CT或MRI)要

求大腦皮層,腦干,小腦或皮層下梗死灶直徑>1.5cm。

②小動脈閉塞性(Small-arteryocclusion,SAO)指顱內小動脈病變引起的腔隙

性腦梗死。臨床表現為腔隙綜合征,包括純運動性、純感覺性、感覺運動性、共

濟失調輕偏癱綜合征等,且無大腦皮層受累的表現。影像學要求頭部CT或MRI

正常或梗死灶直徑<1.5cm。

③心源性栓塞(cardioembolism,CE)指由于心臟來源的栓子引起的動脈阻塞,

心源性栓子分為高危和中危組。診斷“可能”或“很可能”的心源性栓塞,須公示稿

發現至少一種心臟來源的栓子;臨床和腦影像所見與LAA分型所見相似;既往

2個及以上供血區的TIA或腦卒中及系統性栓塞的證據;如患者腦卒中為CE“中

危”栓子來源且排除其他病因,診斷為“可能的”心源性栓塞。

5.2中醫診斷要點

中醫診斷及分類標準依據2018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中藥新藥治

療中風臨床研究技術指導原則》[10]。符合中醫中風診斷標準,疾病分期包括急

性期、恢復期和后遺癥期。

疾病診斷:

(1)以突然昏仆、不醒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蹇澀或不語、偏

身麻木,或不經昏仆而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不利為主癥;

(2)急性起病,發展迅速,與自然界的“風”的特點相似;

(3)癥狀和體征持續24小時以上;

(4)多發于年齡在40歲以上者。

(5)MRI或CT顯示有腦缺血或腦出血責任病灶以及腦脊液、眼底檢查有

助于本病的診斷。

病類診斷:

(1)中經絡:符合中醫中風診斷標準,無神志障礙者;

(2)中臟腑:符合中醫中風診斷標準,有神志障礙者;

疾病分期:

臨床上根據病程長短分為急性期、恢復期和后遺癥期。急性期指發病后2周

以內,中臟腑可至GS/CACM1個月;恢復期指發病2周至半年以內;后遺癥期指發病半年

以上。

6臨床應用建議

6.1藥品適應癥

龍心素膠囊主要用于瘀血阻絡所致的缺血性中風,TOAST分型為大動脈粥

樣硬化型、小動脈閉塞型、心源性栓塞型,癥見半身不遂,肢體麻木,口舌歪

斜等[11-16](共識建議、說明書)。

6.2臨床療效

1.共識推薦意見公示稿

(1)單用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病恢復期患者,在提高中醫證候總

有效率方面,優于溶栓膠囊(證據級別:C級;共識推薦意見:強推薦)。

證據概要:1篇RCT結果顯示,單用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病恢復期

患者,在提高中醫證候總有效率方面,優于溶栓膠囊[289/303(95.4%)vs

90/101(89.1%),RR=1.07,95%CI:1.008-1.172,P=0.0314]。

(2)龍心素膠囊聯合基礎用藥(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

2018》)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在改善C-反應蛋白方面,優于單純基礎用藥

(證據級別:D級;共識推薦意見:弱推薦)。

證據概要:1篇RCT結果顯示,龍心素膠囊聯合基礎用藥(阿司匹林及降

壓降糖藥)治療缺血性中風(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在改善C-反應蛋白方面,

優于單純基礎用藥(阿司匹林聯合降壓降糖藥)[10.5±3.28(n=78)vs20.64±

6.26(n=78),MD=10.14,95%CI:8.559-11.72,P<0.001]。

(3)龍心素膠囊聯合基礎用藥(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

2018》)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在改善纖維蛋白原方面,優于單純基礎用藥

(證據級別:D級;共識推薦意見:強推薦)。

證據概要:1篇RCT結果顯示,龍心素膠囊聯合基礎用藥(阿司匹林及降

壓降糖藥)治療缺血性中風(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在改善纖維蛋白原方面,

優于單純基礎用藥(阿司匹林聯合降壓降糖藥)[3.6±0.8(n=78)vs5.3±1.3

(n=78),MD=1.7,95%CI:1.359-2.041,P<0.001]。

GS/CACM2.共識建議

(1)龍心素膠囊可用于治療大動脈粥樣硬化型、小動脈閉塞型、心源性栓

塞型缺血性中風患者(共識建議)。

(2)龍心素膠囊聯合常規治療(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

2018》)可改善缺血性中風患者臨床癥狀(如半身不遂,肢體麻木,口舌歪斜

等)(共識建議)。

(3)龍心素膠囊聯合常規治療(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

2018》)可降低缺血性中風患者mRS評分(共識建議)。

(4)龍心素膠囊聯合常規治療(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

2018》)可降低缺血性中風患者NIHSS評分(共識建議)。公示稿

(5)龍心素膠囊聯合常規治療(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

2018》)可提高缺血性中風患者BI評分(共識建議)。

6.3適宜分期

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在急性期溶栓24小時后(需進行風險評

估)、恢復期和后遺癥期均可應用(共識建議)。

6.4中醫證候

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需要中醫辨證,適宜于瘀血阻絡證患者

(說明書及共識建議)。

6.5用法用量

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的劑量為飯后口服一次1粒,一日3次(每

粒裝0.15g)(說明書及共識建議)。

6.6療程

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推薦療程為30天,建議2-3個療程(說明書

及共識建議)。

6.7聯合用藥

龍心素膠囊可聯合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參照《中國急性缺血

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并定期監測血常規等安全性

指標(共識建議)。

7GS/CACM安全性

7.1不良反應

監測數據顯示,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臨床不良反應包括惡心、

嘔吐、胃脹氣、腹痛、腹瀉、腹脹、皮疹、瘙癢、頭暈、頭痛、心慌等(說明

書及共識建議)。

7.2禁忌

龍心素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禁忌人群包括出血性疾病患者、對本品及所含

成份過敏者、凝血功能異常者、孕產婦(說明書及共識建議)。

7.3注意事項

有出血傾向者慎用;過敏體質者慎用公示稿(說明書及共識建議)。

8利益相關說明

8.1資助情況

本共識由中華中醫藥學會立項,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岐黃學者-國家中醫藥

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國中醫藥人教發[2018]12號;國中醫藥人教函[2022]6號)

支持。

8.2利益沖突情況

本共識35名專家及工作組秘書在參加項目工作前均實名簽署了“利益沖突

聲明書”,填好的所有聲明表掃描件提交共識歸口單位統一存檔。在共識制定過

程中,所有相關參與者均無利益沖突。企業人員主要負責組織、服務等事務性

工作,不影響起草組專家對于共識研制的決策,亦不參與共識研制中的決策工

作。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GS/CACM龍心素膠囊的研究材料

A.1中醫理論基礎

氣虛血瘀是缺血性中風的一個重要病理機制,氣虛為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礎,

血瘀為疾病臨床轉歸的必然形式[17-18]。機體長期處于氣虛狀態下就會弱化血流

力量,造成血液運行遲緩,且流動過程不順暢,血瘀對脈絡造成阻礙,并進一

步影響血液的正常運轉與流通,導致瘀血阻塞脈絡,外部刺激后,易造成瘀血

閉阻腦竅,最終誘發中風。地龍中提取的蚓激酶可以減輕血液黏稠度,改善微

循環,延長體外血栓形成的時間,抗凝但不影響止血,有助于防治血栓,非常

適用于腦血管病的防治、中風后遺癥的恢復、腦梗死和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等。公示稿

地龍在我國做為藥物應用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中醫應用地龍治療中風歷史

悠久。《本草綱目》中記載:地龍可治“小兒熱病癲癇、療耳聾、治中風、痛疾、

喉痹”等。在治療中風后遺癥的經方“補陽還五湯”中,地龍是主要藥物之一。匡

培根[19]等1984年實驗結果亦證明,地龍對缺血性腦卒中確有保護作用。

龍心素膠囊主要成分為鮮地龍提取物,全程控溫、獨有多種酶系、活性成

份高。其功能主治為活血通絡。用于瘀血阻絡所致的缺血性中風,癥見半身不

遂,肢體麻木,口舌歪斜。龍心素膠囊的功效主治符合中醫治療缺血性中風中

的活血通絡法,臨床定位為活血通絡劑。

A.2藥學研究

(1)物質基礎

龍心素膠囊為單味藥組方,采用中國藥典地龍品種鮮品提取物制藥,全程

控溫,確保地龍體內的酶類等活性成分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龍心素膠囊的主

要活性成分為鮮地龍中的水解蛋白酶—蚓激酶,它能夠明顯改善神經功能缺損

程度及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療效確切[20-21]。

(2)質量控制

龍心素膠囊以傳統藥用鮮地龍為藥材,采取現代生物提取制備工藝。冰凍

鮮地龍通過自溶水解、高速離心、醇沉,低溫干燥后得到鮮地龍提取物。鮮地

龍提取物在GS/CACM15~180kDa均有蛋白分布,主要分布在26~34kDa,與文獻報道的

蚓激酶分子量分布相符。鮮地龍提取物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為26.56±3.57%,氨

基酸含量約3.6%,總多糖含量為(8.31±0.2)%~(9.86±0.05)%,比活為

(34.64±3.98)U·μg-1,其比活與蚓激酶標準品相當,且是市售蚯蚓酶比活的

1.5倍[22]。采用生化溶圈法測定龍心素膠囊的活性,每粒含纖溶活性不得低于

22.5萬單位,約相當于蚓激酶標準品10萬單位。

A.3藥理研究

地龍首次記錄于《神農百草經》中,為鉅蚓科動物參環毛蚓、通俗環毛

蚓、威廉環毛蚓或櫛盲環毛蚓的干燥體。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龍心素膠囊及其公示稿

藥效成分鮮地龍提取物具有明確的抗凝血、抗血栓等作用[23]。一項龍心素膠囊

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p53蛋白表達的影響研究發現,龍心素膠囊能減輕

腦組織的缺血再灌注損傷,改善神經功能缺失。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其抑制腦組

織p53蛋白表達有關。

1.脂類成分

地龍總脂類中脂肪酸種類較多,其中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如油酸、花生四烯

酸等的含量較高[24-26]。高度不飽和脂肪酸能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脂;脂類

成分是地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之一[27]。程能能等[28]從地龍脂質類成

分中分離得到了一種類血小板活化因子的物質,認為是地龍體內重要的降壓成

分。

2.氨基酸

地龍含有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其中丙氨酸、賴氨酸等含量較高[29]。何

紅等[30]認為酶類成分的降解產物或小分子化合物是活性成分,得出地龍提取物

中游離的谷氨酸、甘氨酸等是神經遞質或遞質的前體物質,其中纈氨酸、

(異)亮氨酸可通過血腦屏障,進而發揮調節神經遞質代謝和抗腦組織缺氧等

作用。苯丙氨酸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并具有抗自由基、預防缺血-再灌

注損傷的作用;賴氨酸和蛋氨酸合用能抑制高血壓;精氨酸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及減少氧自由基損傷[31]。

GS/CACM3.蛋白質類

地龍中富含蛋白質,其蛋白質由18種氨基酸組成,其中以亮氨酸和谷氨酸

含量最高。地龍中具有溶栓活性的蛋白類成分主要分為3類,分別為蚯蚓纖溶

酶、蚓激酶和蚓膠原酶。膠原酶可水解膠原,因而可降解陳舊性血栓表面堅固

的外殼蛋白以對陳舊性血栓起作用,這是蚯蚓纖溶酶和蚓激酶都不具備的性

質。

A.4非臨床安全性研究

(1)龍心素膠囊小鼠灌胃給藥急性毒性實驗公示稿

楊榮等進行了龍心素膠囊小鼠灌胃給藥急性毒性實驗。采用最大給藥量法

對龍心素膠囊(批號080501-1)進行小鼠灌胃給藥急性毒性實驗,24小時內一

次灌胃給予ICR小鼠受試藥物,連續飼養觀察14天。結果:溶媒對照組和給藥

組動物一般狀態良好,體重增加,未出現明顯毒副反應和死亡,最大給藥量為

16.0g/40ml/kg.bw,為成人臨床用藥量的2133倍。

(2)龍心素膠囊大鼠灌胃給藥12周停藥恢復四周長期毒性實驗

楊榮等進行了龍心素膠囊大鼠灌胃給藥12周停藥恢復四周長期毒性實驗。

采用SD大鼠灌胃給予龍心素膠囊(批號080501-1)內容物,進行連續給藥12

周停藥恢復四周長期毒性實驗。128只SD大鼠,以體重分段隨機分為四組,每

組32只,設溶媒對照組和龍心素膠囊低(0.2g/kg.bw)、中(0.4g/kg.bw)、高

(0.8g/kg.bw)三個劑量組,按10ml/kg.bw灌胃給藥,相當于成人臨床用藥量

26.7、53.4、106.7倍。給藥期間觀察動物的一般體征、進食量和體重變化;于

給藥末期即第12周,每組解剖20只動物,停藥恢復4周每組解剖12只動物,

雌雄各半,取血進行血液學、血清生化學及電解質指標檢查;解剖、肉眼觀察

各臟器、器官,稱量臟器,計算臟器系數并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結果:三個

劑量組均未觀察到實驗動物出現明顯毒副反應;實驗動物血液學、血清生化學

及電解質檢測指標未見明顯異常;未觀察到實驗動物臟器、器官與受試藥物相

關的病理組織形態學改變;連續12周灌胃給予批號為080501-1的龍心素膠囊

0.2g/kg.bw,相當于成人臨床用藥量26.7倍以下為安全劑量參考范圍。

GS/CACM參考文獻

[1]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

的通知.人社部發〔2009〕159號.

[2]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

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15號).

[3]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

險藥品目錄(2020年)》的通知.醫保發〔2019〕46號.

[4]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

險藥品目錄(2020年)》的通知.醫保發〔2020公示稿〕53號.

[5]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藥品目錄(2021年)》的通知(醫保發〔2021〕50號)

[6]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藥品目錄(2022年)》的通知(醫保發〔2023〕5號)

[7]高長玉,吳成翰,趙建國等.中國腦梗死中西醫結合診治指南(2017)[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