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學習指導及習題詳解)周厚賢_第1頁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學習指導及習題詳解)周厚賢_第2頁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學習指導及習題詳解)周厚賢_第3頁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學習指導及習題詳解)周厚賢_第4頁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學習指導及習題詳解)周厚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電路如圖1-1所示,判斷圖中各二極管是導通還是截止,并計算A、B兩點之間的電壓〃B。

設二極管導通電壓U°n=0.7V。

A

g*'2km

VD)'D

VD|VD太UnH今電1]

年U.+2可4Un'J,1

+]ov-L_+5VT12V-I-

-r-sv丁

B

(b)(d)

圖1-1電路

解:

(1)在圖1-1(a)中先假設二極管VD斷開,求得二極管兩端電壓為

UD=15V-12V=3V>Uon

可知二極管工作在導通狀態,導通后二極管兩端電壓UD=U。n=0.7V,A、B兩端電壓為

UAAR15=tU/n+12K=0.7r+12K=12.7K

(2)在圖1-1(a)中先假設二極管VD斷開,求得二極管兩端電壓為

〃=6-^^x2=4P>0.7憶

02+2

二極管工作在導通狀態,導通后二極管兩端電壓UD=U。n=0.7V,A、B兩端電壓為

6/2+0.7/1+2/2

U=2.35%

AB1/2+1+1/2

(3)在圖1-1(c)中,二極管VD1、VD2開路時,VD1端電壓UDI=5V,VD2端電壓

t/D2=-10V+5V=-5V,故VD|導通,A、B兩端電壓UAB=-0.7V,VD2截止。

(4)圖1-1(d)中,二極管VD1、VD2開路時,VDI端電壓UDI=12V,VD2端電壓

UD2=-5V+12V=7V,U.>UD2,故VD1優先導通,則A、B兩端電壓t/AB=-0.7V,若以B點

為參考點,A點電位t/A=-0.7V,C點電位Uc=-5V,VD2陽極電位低于陰極電位,將VD2

鉗制在截止狀態。

2.在圖1-2所示電路中,已知輸入電壓%=4"sin"=10sma(P),5=上=5丫,

U2=U4=-5V,設二級管的性能理想。分別畫出它們的輸出電壓波形和傳輸特性曲線

解:(1)在圖1-2(a)所示電路中,當二極管斷開時,二極管兩端電壓"D="rU尸"i-5V。當

〃D>0,即*5V時,二極管導通,輸出電壓“°i=S=5V;當即4"/時,二極管

截止,輸出電壓〃。尸治。傳輸特性如圖1-3(a)所示,輸出電壓波形如圖1-3(b)所示。

(2)在圖l-2(b)所示電路中,當二極管斷開時,二極管兩端電壓"D="i-5="i+5V。當〃D>0.

即"i>5V時,二極管導通,輸出電壓〃。2="i;當"。4°,即%45%時,二極管截止,輸出

電壓〃°2=5=-5V。傳輸特性如圖1-3(c)所示,輸出電壓波形如圖1-3(d)所示。

(3)在圖1-3(C)所示電路中,當二極管斷開時,〃Dl=〃i-U3=〃i?5V,〃D2=“-〃i=-5V-〃"當

〃2-5V時,二極管VD|導通,VD2截止,輸出電壓〃O3=U3=5V;當的£5V時,二極管VD?

導通,VD]截止,輸出電壓〃O3="=?5V;當-5Vv〃i<5V時,VD|、VDz都截止,輸出電壓%3=M。

傳輸特性如圖1-3(e)所示,輸出電壓波形如圖1-3(f)所示。

O------------>------1-----------------------------O

++

UiVDz卒RLQuo

o---------------------------------"

圖1-4例1-3電路

3.圖1-4所示穩壓電路中,穩壓管的穩定電壓Uz=6V,最小穩定電流/zmin=5mA,最大功耗

PzM=125mW。限流電阻R=lk。,負載電阻&=500。。

(1)分別計算輸入電壓5為12V、35V兩種情況下輸出電壓Uo的值。

(2)若輸入電壓5=35V時負載開路,則會出現什么現象?為什么?

解:

(1)根據題意可知流過穩壓管的最大穩定電流

4max=^-^—mA=20.83移

Zmax%6

Rl

U.=12x-^-r=4K<^/7

1+0.5

當5=12V時,R+RL,穩壓管未被擊穿。故

=6—^=4%

R+凡

t/z—^-=35x-^-K=11.67K>t/z

當5=35V時,口+凡1+S5.,穩壓管反向擊穿,流過穩壓管

=—"==i7mA

的電流為R&1°-5

因為/zmin〈/zV/zmax,所以穩壓管能穩壓,輸出電壓Uo=Uz=6V。

(2)當U1=35V,負載開路時,穩壓管反向擊穿,輸出電壓U0=Uz,流過穩壓管的電流

=(%一%)/火=29mA>/Zmax=20.83mA,穩壓管將因功耗過大而損壞。

4.理想二極管電路如圖1-4(a)所示,分析電路并畫出電路的電壓傳輸特性(Uo~U3

(a)例1*4電路(b)電壓傳輸特性

圖1-4例1-4

解:

在圖14(a)中假設二極管斷開,VDI兩端電壓為產5-12V,對于理想二極管,當UDI>0,

即。>12V時,VD1導通。

VD2兩端電壓UD2=-U「10V,當仇2>0,即UI〈-10V時,VD?導通。

綜上分析可得,當U〈-10V時,VD1截止,VD2導通,輸出電壓

37。-嗡22亭*

當-10VW5W12V時,VD|、VD2都截止,輸出電壓”)=5;

當Ui>12V時,VD]導通,VDz截止,輸出電壓

Un=n+,T2.X12=-U,+4

°12+63

電路的電壓傳輸特性(Uo?5)如圖1-4(b)所示。

5.電路如圖1-5(a)所示,R=lkC,t/REF=3Vo(1)G=OV、4V、6V時,求相應的輸出電壓

值;(2)當〃i=6sin3t(V)時,繪出相應的輸出電壓“°的波形。

解:設二級管的^on=0.5V,rD=200Q=圖1-5(a)的等效電路如圖1-5(b)所示。

(1)當5=0時,二極管反偏截止,相當于等效電路中開關斷開,相應的輸出電壓Uo=0;

當5=4V時,二極管導通,相當于等效電路中開關閉合,相應的輸出電壓

T]-IJ-TJ4-05-3

Uo=Uon+UREF+/REF=0.5+3+-~~^-^x0.2-3.58^

onRcrD

°R+rD1+0.2

當5=6V時,同樣二極管導通,相應的輸出電壓

UF-U-UREF6-05-3

Uo=Uon+UREF+-rD=0.5+3+-~~^-^x0.2=3.92P

RcrD

°R+rD1+0.2

(2)當〃i=6sin3t(V)時,假設二極管斷開,"0=/-_R£F=/一3..

當〃D>0.5V,即〃iW3.5V時,二極管截止,相應的輸出電壓%=跖。

綜上分析可知,輸出電壓〃。的波形如圖1-5(c)所示。

6.穩壓電路如圖l-6(a)所示,已知穩壓管當/z=5mA時的穩壓電壓為t/z=6.8V,/Zmin=0.2mA,

穩壓管的動態電阻rz=20C,供電電源的標稱值為+10V,但有士IV的波動。試問:

(1)當負載開路時,在標稱電壓+10V條件下的輸出電壓Uo是多少?

(2)當供電電源匕c波動±1V時,產生的輸出電壓的變化量AU。是多少?

(3)當7?L=2k。負載接入時,其輸出電壓”)是多少?

(4)當RL=0.5kC時,輸出電壓外是多少?

(5)確定保證穩壓管反向擊穿允許的最小負載Rmin值。

圖1-6例1-6圖

解:

(1)由以知條件可知,穩壓管考慮動態電阻rz且反向擊穿時的模型可用如圖1-6(b)所示

電路等效。因為"z="zo+/zrz,所以

Uzo=U7-I7r7=6.8-0.005x20=6.7V

將圖1-6(a)中的穩壓管用其模型代替,得等效電路如圖1-6(c)所示。

當負載開路時,在標稱電壓+10V條件下的輸出電壓

cUzo1067

Uo=Uzo+^~xrz^6J+--x0.02=6.83K

202

°R+r70.5+0.02

(2)當供電電源七c波動±1V時,產生的輸出電壓的變化量

002

△%=—r—xAVcc=-:----x(±l)=±0.03W

R+rz0.5+0.02

2

Vccx-----=8K>6.7K

(3)當R=2kQ負載接入時,2+0.5,穩壓管擊穿,將穩壓管支路的

外電路用戴維南定理等效為圖1-6(d)所示,可得其輸出電壓

Un=6.7+8-6-7-X0.02?6.76K

z。o.4+〃z0.4+0.02

七°x——=5V<6JV

(4)當&=0.5kC時,0.5+0.5,穩壓管截止,輸出電壓

Uo=%x05=5.

°cc0.5+0.5

(5)保證穩壓管反向擊穿允許的負載電阻應使電路滿足

VcC一O'R工§~力0+/zminXrZ

得H仝1.46k。。故最小負載RLmin=L46kd

(c)0V<t/i<3V時等效電路

(c)3VWU01OV時等效電路

圖7

7.如圖1-7(a)所示,設二級管的導通壓降幾=0,已知Uz=3V。求當U從TOV變化到+10V

時,及人如何變化,畫出。°?5、小?H圖。

解:當TOVWUSO時,二極管VD與穩壓管VDz均正偏導通,因二極管導通電壓“『O,等

二5

—(mA)

效電路如圖1-7(b)所示,輸出電壓〃=0;輸入電流10"110

當0VWg<3V時,二極管VD與穩壓管VDz均反偏截止,等效電路如圖1-7(c)所示,輸出

電壓a=o;輸入電流4=0。

當3Vwg<10V時,二極管VD反偏截止,穩壓管VDz反向擊穿穩壓,等效電路如圖1-7(d)

—xlO=一1m

U,A

所示,輸出電壓10+102.輸入電流10+1020

綜上分析,電壓傳輸特性a?U如圖1-7(e)所示,輸入特性/i?U如圖1-7(f)所示。

8.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用和“x”表示判斷結果填入空內

1)半導體中的空穴是帶正電的離子。()

2)溫度升高后,本征半導體內自由電子和空穴數目都增多,且增量相等。()

3)因為P型半導體的多子是空穴,所以它帶正電。()

4)在N型半導體中如果摻入足夠量的三價元素,可將其改型為P型半導體。()

5)PN結的單向導電性只有在外加電壓時才能體現出來。()

解:1)x2)43)x4)<5)Y

9.選擇填空

1)N型半導體中多數載流子是」P型半導體中多數載流子是一。

A.自由電子B.空穴

2)N型半導體」P型半導體一。

A.帶正電B.帶負電C.呈電中性

3)在摻雜半導體中,多子的濃度主要取決于一,而少子的濃度則受一的影響很大。

A.溫度B.摻雜濃度C.摻雜工藝D.晶體缺陷

4)PN結中擴散電流方向是「漂移電流方向是二

A.從P區到N區B.從N區到P區

5)當PN結未加外部電壓時,擴散電流一漂移電流。

A.大于B.小于C.等于

6)當PN結外加正向電壓時,擴散電流一漂移電流,耗盡層」當PN結外加反向電壓時,擴

散電流J票移電流,耗盡層_。

A.大于B.小于C.等于D.變寬E.變窄F.不變

7)二極管的正向電阻」反向電阻

A.大B.小

8)當溫度升高時,二極管的正向電壓」反向電流一。

A.增大B.減小C.基本不變

9)穩壓管的穩壓區是其工作在_狀態。

A.正向導通B.反向截止C.反向擊穿

解:1)A,B2)C,C3)B,A4)A,B5)C6)A,E,B,D7)B,A8)B,A9)C

10.有A、B、C三個二極管,測得它們的反向電流分別是2M、0.5M、5M;在外加相同的

正向電壓時,電流分別是10mA、30mA、15mA。比較而言,哪個管子的性能最好?

解:二極管在外加相同的正向電壓下電流越大,其正向電阻越小;反向電流越小,其單向導

電性越好。所以B管的性能最好。

11.試求圖T11所示各電路的輸出電壓火設二極管的性能理想。

圖T11

解:圖Til(a)二極管VD導通,tt=5V;圖Til(b)二極管VD導通,tt=-7V;

圖Til(c)二極管VD截止,“=TV;圖Til(d)二極管VDi導通,VD?截止,4=0V;

圖Til(e)二極管V?截止,VD2導通,tt=-9V;圖Til(f)二極管VD導通,,6=0V。

12.在圖T12所示電路中,已知輸入電壓%=5sin3t(V),設二極管的導通電壓U°n=0.7V。

分別畫出它們的輸出電壓波形和傳輸特性曲線u0=f5)。

圖T12

解:圖T12(a)所示電路的輸出電壓的波形如圖T12(a)1所示,傳輸特性如圖T12(a)

2所示。T12(b)圖所示電路的輸出電壓的波形如圖解T12(b)1所示,傳輸特性如圖T12

(b)2所示。圖T12(c)圖所示電路的輸出電壓的波形如圖解T12(c)1所示,傳輸特性

如圖解T12(c)2所示。

13.有兩個硅穩壓管,VDzi、VD,2的穩定電壓分別為6V和8V,正向導通電壓為0.7V,穩定電

流是5mA。求圖T13各個電路的輸出電壓Uo。

(a)(b)(c)

077

解:圖T13(a)%=6V+8V=14V;(b)%=6V+0.7V=6.7V;(c)t7o=0.7V+0.7V=1.4V;(d)

Uo=0.7V;(e)t/o=0.7V;(a)t/0=6V<)

14.已知穩壓管的穩定電壓〃=6V,最小穩定電流dm=5mA,最大功率%=150m肌

試求圖T14所示電路中限流電阻R的取值范圍。

R

U)=15VVDzZSUo

圖T14

=^-=—m4=25mA

1Zmax

解:由題可知穩壓管的最大穩定電流36

TU,-U7\5V-6V

Iz=-----=-----

流過穩壓管的電流/z應滿足:/zmin</z</zmax,又因為RR,由此可得

限流電阻R的取值范圍:0.36kQ〈R<1.8kC

15.穩壓管穩壓電路如圖T15所示,穩壓管的穩定電壓〃=8V,動態電阻△可以忽略,?=20Vo

試求:(1)“、h人及心的值。(2)當4降低為15V時的“、④、人及為的值。

解:

R,-u,=-^-x2or=ior>8r

(i)由于&+夫2+2,穩壓管處于穩壓狀態。故

4=4=8%

。="=§mJ"4nvl

凡2

.U,-U20-8...

?=----o-=-----mA-6mA

RR2

/z=4-=(6-4)mA-2mA

-RlU.=^—xl5K=7.5r<8K

⑵由于此+夫2+2

穩壓管沒有擊穿不能穩壓,所以

Uo=75V

7=mA=3.75nv4

Rff02+2

/7=0

16.在圖P16所示電路圖中,試求下列幾種情況卜輸出端Y點的電位及流過各元件的電流。

(1)a=a=0V;(2)a=3V,〃,=0V。設二級管的導通電壓爆=0.7V。

解:

(1)二極管v?和VDz均承受正向電壓,且正向電壓相等,都導通。所以輸出端Y點電位:

UY=Uon=0JV

/i2=

流過二極管VDi和VD2的電流:W2IkQ="

(2)二極管VM和VD,均承受正向電壓,但V。承受的正向電壓大,VD?優先導通。所以輸出

端Y點電位:°y=a>n=0-7%。將VDi鉗制在截止狀態。流過二極管VDi的電流/吵=°

10K-0.7K

【VD2=9.3ITL4

流過二極管VDz的電流

圖P17

17.分析圖P17所示電路圖中各二極管的工作狀態,試求下列幾種情況下輸出端Y點的電位

及流過各元件的電流。(1)編編0V:(2)〃=5V,6=0V;(3)〃=〃=5V。二級管的導通電壓

圖=0.7V。

解:

(1)〃=^=0V,二極管V。和VDz均處于零偏狀態,所以都截止。輸出端Y點電位:°丫二°。

流過二極管VD,和VD?的電流=1皿=°。

(2)4=5V,這=0V二極管VDi正偏導通,所以輸出端Y點電位:

UY=UA-Uon=5V-0.7V=4.3V將丫灰鉗制在截止狀態。流過二極管VD的電流

4.3V

""IkQ43nx4,流過二極管VD?的電流兒。2=°

(3)券保=5V,二極管V?和VD?承受的正向電壓,都導通。所以,輸出端Y點電位:

4=6,-。由=5展0.7/=4.3,。流過二極管g和VDa的電流

1=4.3K

^VD\【VD2——x-=---2--.15ITL4

2IkQ

18.在圖P18所示電路中,已知〃尸lOsincot(V),二極管的性能理想。分別畫出它們輸入、

輸出電壓波形和傳輸特性曲線uo=f(跖)。

2kQ

CZFo

+

VD2\7

VD'7\

西VDZSVD、乙

UnVD

Ui_L

嚀3/幸

35V-T-

o__OO

(a)(b)(c)

圖P18

解:圖P18(a)電路的輸出電壓波形如圖解P18(a)1所示,傳輸特性如圖解P18(a)2

所示。圖P18(b)電路的輸出電壓波形如圖解P18(b)1所示,傳輸特性如圖P18(b)2

所示。圖P18(c)電路的輸出電壓波形如圖解P18(c)1所示,傳輸特性如圖解P18(c)2

所示。

19.圖P19所示為一限幅電路,輸入電壓“=10sin3t(V),試畫出輸出電壓的波形和傳輸特

性曲線。設VM、VDz的性能均理想。

yp,

。以]為丁“

:黑。黑口「

2V'=r8V—

圖P19

解:設流過VDi、VD2>用、兆的電流分別為希、加、Z>22,參考方向如圖解P19(a)所示。

當VDi、VD2均導通時

8-uL:8-uL:

102=H--x--

及220

8-Uj2-uJ3Uj-12

=GD2+iJ

R?)20

由此可得,VDi導通的條件是%〉4V,\他導通的條件是uK8V。故

*8V時,VDi導通,VD?截止,輸出電壓4=8V;

4V<“<8V時,V%、VD?都導通,輸出電壓4=4;

Q2

:

uo=——xl0+2=4r

4*v時,V%截止,VDz導通,輸出電壓20+10

輸出電壓的波形如圖解P19(b)所示,傳輸特性如圖解P19(c)所示。

20.電路如圖P20所示。輸入電壓wFlOsincot(V),二極管的導通電壓tt?=0.7V,電容C對

交流信號的容抗可忽略不計。試計算輸出電壓的交流分量。

10V

圖P20

T10-0.7,。A

[DQ—=1.8mA

解:只有直流電壓作用時電容C開路,流過二極管的電流為5.1

26(%/)26c

rd=-'=-Q=14.4Q

由此可估算出二極管VD的動態電阻為/。。抽')L8

在進行交流分析時,令交流電壓和電容短路,二極管用交流等效電阻2代替,此時,電路

可等效為圖解P20。由圖可求得輸出電壓的交流分量為

q凡&+=Ujx---=3.65sin<yt(mP)

uo=UjX—a2一

%+4R|+1

21.圖P21所示穩壓管穩壓電路中,穩壓管的穩定電壓〃=6V,最小穩定電流兀m=5mA,最大

功率%=125m肌限流電阻R=lkQ,負載電阻即=500。。

(1)分別計算輸入電壓5為12V、35V兩種情況下輸出電壓U。的值。

(2)如輸入電壓5=35V時負載開路,則會出現什么現象?為什么?

VD,大R.n

圖P21

解:(1)根據題意可知流過穩壓管的最大穩定電流

/=mA=20.83/MZ

Z7maxg6

U,Rl-=12x-^-r=4%</

當U=12V時,R+凡1+85,穩壓管未被擊穿。故

un=U「_RJ="

R+RL

5七=35x-^-1=l1.671>力

當U=35V時,R+凡1+06,穩壓管反向擊穿,流過穩壓管

人吐—J*初

的電流為R仆165

因為/zmin〈/z</zmax,所以穩壓管能穩壓,輸出電壓U()=t/z=6Vo

(2)當5=35V,負載開路時,穩壓管反向擊穿,輸出電壓U『Uz,流過穩壓管的電流

,Z=(U/-°z)/R=29mA>/zmax=20.83叫穩壓管將因功耗過大而損壞。

22.圖P22所示的穩壓管穩壓電路中,如果穩壓管選用2DW7B,已知其穩定電壓〃=6V,最大

穩定電流/zmax=30mA,最小穩定電流/zmin=10mA,限流電阻R=200Q。

(1)假設負載電流/L=15mA,則允許輸入電壓的變化范圍為多大才能保證穩壓電路正常工

作?

(2)假設給定輸入直流電壓LA=13V,則允許負載電流兒的變化范圍為多大?

(3)如果負載電流也在一定范圍內變化,設九=10?15mA,此時輸入直流電壓5的最大允

許變化范圍為多大?

解:

(1)要保證電路正常工作,流過穩壓管的電流我應滿足:

,<IvI10mA<——--15<30mA

"min-/z-/zmax,即0.2,得允許輸入電壓的變化范圍為

HV<t/,<15Ko

10mA<^^-15<30w^

(2)輸入直流電壓5=13V,電路應滿足0-2,得允許輸入電流的

變化范圍為5mA*4425mA。

(3)當負載電流最小(為/Znun=10mA),輸入電壓最大時,流過穩壓管的電流最大,應滿

U_1]

maxU<147

足R,得允許輸入電壓的最大值為:5mm-14'。

當負載電流最大(為/zmax=15mA),輸入電壓最小時,流過穩壓管的電流最小,應滿足

Ulmin_UZ_/>[

RLmMZ,得允許輸入電壓的最小值為:Gm'"W

所以,負載電流在10?15mA范圍內變化時,輸入直流電壓U1的最大允許變化范圍為

\W<U,<\AV

23.電路如圖2T所示。如果電路輸出波形如圖2-2所示,為消除失真,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一

(多項選擇)

1)增大扁2)減小扁3)減小尼4)增大而5)增大幾

解:答案1)、2)、3)、4)

圖2-1是NPN管構成的放大電路,根據NPN管放大電路的特點,輸出波形底部出現失真,可

知是飽和失真,因為靜態工作點設置太高。解決辦法,降低工作靜態點。

1)增大品,基極電位K減小,標不變,基極電流4減小,集電極△減小,靜態工作點降低。

2)減小Ac,理由同1)。

3)減小他生增大,靜態工作飽和點降低。

4)增大南發射極電位疏增大,而基極電位/不變,般減小,基極電流4減小,集電極電

流入減小,靜態工作點降低。

24.電路如圖2T所示。為使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提高,可采取的措施是一。(多項選擇)

1)增大是2)增大而3)減小品4)增大品5)減小而

解:答案1)、2)、3)、4)、5)。

圖2-1微變等效電路如圖2-3所示。

圖24微變等效電路

列寫圖2-1放大電路電壓放大倍數的表達式:

。。一隊RJ/R)

U.fbe

(2-1)

26mp

%=之+(1+/)

IQ(HL4)

E(2-2)

從表達式(2-1)可知:1)增大及,2)增大而都可以提高電壓放大倍數。3)減小扁,4)

增大吊2,都可以使基極電位%增大,兆不變,基極電流4增大,發射極電流人增大,從而

使加減少,提高電壓放大倍數。5)減小花,發射極電位K減少,而基極電位該不變,幅

增大,基極電流4增大,發射極電流4增大,從而使加減少,提高電壓放大倍數。

25.三種基本放大電路中,輸入電阻最大的是(1)放大電路;輸入電阻最小的是放大

電路;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反向的是(的放大電路;電壓放大倍數最大的是(4)放大電路:

電壓放大倍數最小的是回放大電路;輸入電阻最小的是(6)放大電路;電流放大系數最

大的是(7)放大電路:電流放大系數最小的是(8)放大電路:既有電流放大又有電壓放大

的是(9)放大電路。

解:(1)共c極;(2)共b極:(3)共e極;(4)共e極,共b極:(5)共c極;(6)共c

極;(7)共c極;(8)共b極;(9)共e極。

26.電路如圖2-4(a)所示。其中-%=-12V,+R2V,曲=5.IkC,/?E=12kQ,VT為3CG21

型硅管,B=50.若要求?瓜|=1仙,問吊值應取多大?

O入

1

外U

(a)例2-4電路(a)直流通路

圖26例2-4圖

解:直流通路的畫法:將圖2-4(a)電路中的電容斷開,得直流通路如圖2-4(b)所示。

-(—-CC)=1(%+&E)+?"勺+BEQ\

12+12=-^^xlx(5.1+12)+^+0.7

50'50

RBX293kQ

27.射極輸出器的電路如圖2-5(a)所示。已知:舔=lkC,7?B=51kQ,負載電阻&=lkd

信號源內阻Rs=10kd-%c=-12V,VT為硅管,方=#=70,=300Q,弓,c2的電容

量均足夠大。試求:(1)靜態工作點/BQ,/CQ,UCEQ的值;(2)電壓放大倍數4,源電壓

人><—

(d)微變等效電路

(e)求輸出電阻電路

圖2-5例2-5圖

解:(a)電路的直流通路如圖2-5(b)所示。由直流通路得

■^CC~1B/B+UBEQ+IEQRE=IBQRB++(1+BQRE

因VT為PNP型硅管,取其UBEQ=-0.7V,可得

_-,cciUBEQ__12-(-0.7)

=-0.093HL4

BQ-旦+(l+£)&-51+(l+70)xl

HL

1CQ="磴=70x(—0.093)=—6.54

UCEQ="CCTEQRE=—%一0+OYBQRE=T2-(1+70)x(-0.093)x1=-5.4K

(1)交流通路的畫法:將圖2-5(a)中的電容短路,電壓源對地短接,得放大電路的交流

通路如圖2-5(c)所示。再用晶體管H參數微變等效模型代替交流通路中的晶體管VT,得

該放大電路微變等效電路如圖2-5(d)所示。

26mV26mK=300+-^-=0.58kQ

聯,+(1+⑶

,加收)""|/也|(')0.093

(1+0《(1+4)(七〃&)(l+70)x(l//l)

%+(1+⑶1%+Q+△)(&//&.)0.58+(1+70)x(17/11)

凡=〃1be+(1+/)&]=51〃[0.58+71x(1〃1)]=21.次。

段21.1

41s4,xO.98=0.66

凡+&21.1+10

根據輸出電阻凡的定義,將Us短路,保留心,斷開RL,在原來接治處接入交流電壓源

則放大電路求輸出電阻人的等效電路如圖2-5(e)所示。

rhe+(R5〃RB)

I^LL-I-BI-U(1+座

「REk"-RE、MRSHRB)

0.58+(10/751)/q

Ro=~=0.1UQ

1+70

故:

28.放大電路如圖2-6(a)所示。已知:尾=12kQ,/?B1=110kQ,晶體管VT為硅管,6=>=5°,

丸,=100°,3=1源,“0=6.5/,負載電阻a=4.72,+%c=+12V,-%c=12V,

EB

G,C2,C3及C的電容量均足夠大。(1)選擇&■,R2的阻值及額定功率;(2)求該放大

A

電路的“,尺和凡。

+%c+%c

解:電路的直流通路如圖2?6所示。有

IBQ-=—=0.02mA

050

(,80+,CQ)R(=—CC-UCEQ—IEQRE-(-,cc)

Vcc-UCEQ-(1+嘰4+212-6.5-51x0.02x12+12

R(、==5.16左。

1BQ+1CQ0.02+1

22

P&=(Zfie+ZC(?J7?C=(0.02+1)X5.16=5.4OTFT

可取&為512,8的電阻。

又取UB£0=0.7P,因為1BQ(RBI+RB2)+UBEQ=UCEQ

UU—110=1802

RCEQ2_BEQ_r=65-0.7

得“0.02

PR,、=/j,/?82=(092)2x180=0.072機〃

可取心2為1802,16的電阻。

(2)微變等效電路如圖2-6(c)所示。

26/77K

100+51X-------=1.4履2

…養1,02mA

U一隊RCHRB/R)_50X(5.1//180//4.7)_

--=-------------=--------------=-OO.Z

用=~=7?81〃々=110〃1.4=1.4kQ

(3)根據凡的定義,求心的等效電路如圖2-6(d)所示。必短路,h=0,使。九也

為零。

=/?c//A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