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在〈人民報〉創刊紀念會上的演說》課件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1_第1頁
10.1《在〈人民報〉創刊紀念會上的演說》課件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1_第2頁
10.1《在〈人民報〉創刊紀念會上的演說》課件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1_第3頁
10.1《在〈人民報〉創刊紀念會上的演說》課件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1_第4頁
10.1《在〈人民報〉創刊紀念會上的演說》課件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在人民報創刊會上的演說馬克思

各位同仁、朋友們!當我們回首審視往昔,那些被眾人熱議的1848年革命,在歷史的宏大敘事中,實則不過是些無足輕重的小插曲,恰似歐洲社會那看似堅不可摧的硬殼上,意外出現的幾處細微裂痕。然而,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縫隙,卻如同一扇扇通往未知的窗,暴露出了硬殼之下那深不見底的社會深淵。在那看似穩固堅實的表象之下,涌動著的是一片浩瀚無垠的汪洋大海,一旦它被激起洶涌波濤,便能以摧枯拉朽之勢,將由堅硬巖石堆砌而成的舊大陸徹底撞得支離破碎。這些革命,以其嘈雜、混沌的方式,隱隱約約地宣告了一個關乎19世紀命運走向的重大秘密——無產階級解放,這一19世紀革命的核心要義。導語:語言建構與運用:了解演講詞的相關知識,學習本文善用比喻、典故來說理的演講技巧。思維發展與提升:深入體會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語言和厚重的文化。審美鑒賞與創造:品味語言魅力,揣摩字里行間蘊含的深邃思想和真摯的感情。文化傳承與理解:在新形勢下正確把握這篇演講詞的內涵,樹立對無產階級革命過程和意義的正確觀點。教學目標:卡爾·馬克思(1818—1883),德國人。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之一,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1818年馬克思出生于德國特里爾城一個律師家庭。中學畢業后進入波恩大學,后轉學到柏林大學學習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學習重點卻在哲學和歷史上。1841年大學畢業后擔任《萊茵報》編輯,1843年因《萊茵報》被普魯士國王查禁而失業。在此期間馬克思認識了恩格斯,并結下深厚的友誼。1847年兩人加入正義者同盟并指導該同盟改組成共產主義者同盟,此后起草同盟的綱領《共產黨宣言》。1848年在科隆創辦《新萊茵報》,1849年遭驅逐出境,輾轉到達倫敦。在經濟極度困難的情況下,馬克思翻閱倫敦大英圖書館里的資料并寫出他的最重要著作——《資本論》(第一卷)。1864年,馬克思參加第一國際成立大會,被選入領導委員會。1867年,《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883年馬克思在倫敦辭世。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等。

1、作者簡介了解作者:1856年4月14日,馬克思被邀請作為倫敦的外國流亡革命人士的正式代表,出席為紀念憲章派報紙《人民報》創刊四周年而舉行的宴會。他利用請他第一個講話的機會,做了關于無產階級的世界歷史使命的演說。在這個時期,該報始終捍衛工人階級的利益和宣傳社會主義思想。瓊斯和資產階級激進派的接近,使馬克思和恩格斯停止了為《人民報》撰稿并使他們和瓊斯的關系一度破裂,1858年6月該報轉到了資產階級實業家的手中。背景介紹:《人民報》是英國憲章派的周報,1852年5月由憲章運動的領袖之一、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厄·瓊斯在倫敦創辦。1852年10月—1856年1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為該報撰稿,并對該報的編輯工作給予幫助。《人民報》除了刊登馬克思和恩格斯專為該報撰寫的一些文章外,還轉載了他們在《紐約每日論壇報》上發表的重要的文章。在這個時期,該報始終捍衛工人階級的利益和宣傳社會主義思想。

1848年歐洲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一次革命,它把每個階級、階層和政黨都卷入斗爭的浪潮。

偉大的革命實踐使馬克思主義勝利地經歷了第一次巨大的檢驗,證明它是指導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唯一正確的革命學說。

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親身參加了1848年的革命斗爭實踐,而且在革命過程中,總結了革命的歷史經驗。寫出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中央委員會告共產主義者同盟書》、《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等著作,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

正如毛主席指出的:“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273頁。]

本文是馬克思面對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發表的即席演說,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闡發了蘊含在資本主義社會“干硬外殼”下的深層矛盾,富于前瞻性地向世界宣告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擔當資本主義滅亡的“執刑者”。文章善用比喻和和典故,將睿智的思想和深刻的理論表達得鮮活生動,極具鼓動性和感召力。3.課文簡介:文本簡介:

演講詞,是指在重要場合或群眾集會上發表講話的文稿。在各種會議上,它用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發表意見和主張、提出號召與倡議。學習演講詞,要從演講的目的、場合和對象等方面把握其針對性。還可以設想作者演講時的現場氛圍,揣摩演講者的語氣、語調,想象其表情和肢體語言。文體知識:

演講詞有三種類型。①敘事型: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輔以適當議論、說明和抒情。敘事演講詞通過對人物、事件、景物的記敘描述,表達演講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本質和規律。②說理型: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它具有正確深刻的論點,使用確鑿、有說服力的論據,進行富有邏輯性的論證。③抒情型:以抒情為主要表達方式,在演說中抒發演講者愛、恨、悲、喜等強烈感情,對聽眾動之以情,以“情”這把鑰匙來開啟聽眾的心靈之門。1.針對性:要考慮演說的具體場合、聽眾的年齡、文化程度,聽眾需要了解或解決些什么問題,以及演說者所處的地位、身份等,力戒泛泛而談、無的放矢。2.啟發性:要通過充實的內容,曉之以理,讓聽眾心悅誠服地接受演說辭要闡明的意見和觀點。明確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必要的設問、反詰,深入淺出的譬喻、引用,這些都是增強演說辭啟發性常用的方法。3.感染力:由于演說辭是說給人聽的,因此,語言明白曉暢、自然樸素是產生感染力的先決條件。演講的特點1848年革命解開的秘密:無產階級解放世界。社會革命的起源;工業與科學的力量;衰頹的征兆新生的力量:工人英國工人的先進性;現代工業、科學與現代貧困、衰頹的對抗無產階級革命的徹底性。三,梳理文章結構文章結構脈絡文章結構:這篇演講詞的邏輯結構是怎樣的?明確:

演說的中心觀點是無產階級在社會革命中起主要作用,最終會推翻資本主義,建立共產主義。

作者開篇先由1848年革命談起,揭示歐洲社會蘊蓄的革命力量,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不足引出無產階級革命;

再通過分析,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尖銳對抗,闡明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的原因;

最后作出無產階級就是資本主義滅亡的“執刑者”的預言。思考:作者是怎樣安排演講結構的?1848年革命的意義:無產階級解放世界。社會革命的根源:工業科學發展和工人貧困的矛盾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力量:工人英國工人的先進性;社會主要矛盾:現代工業和科學與現代貧困和衰頹工人革命斗爭的徹底性。【開門見山】【剖析原因】【揭示矛盾】【解決矛盾】【創刊會現場與聽眾的互動】【照應開篇,展望革命前景】概括內容,理清思路閱讀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補寫下面表格。段落層次內容大意第一部分(第1、2段)第二部分(第3段)第三部分(第4段)①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革命均處于初始階段,卻都具有潛在的巨大力量。②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對抗,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提供了條件。③各種矛盾的充分體現,歷史的發展趨勢,預示著無產階級革命的光輝前景。1、這次演講的主旨是什么?演說的時間、背景、場合、對象分別是什么?明確:主旨:闡述無產階級革命的原理。時間:1856年。背景:19世紀中葉的歐洲崇尚革命、追求革命,發表這篇演說時近代歐洲歷史上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848年革命已經過去,新的革命高潮尚未到來。場合:在倫敦《人民報》創刊紀念會上。對象:參加紀念會的歐洲群體,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感知文本:2.、細讀文本,重點句、段研讀精讀第一段,思考文意:“干硬外殼”,“細小的裂口和縫隙”,“無底深淵”,“汪洋大海”分別指什么?本段文字想表達什么主要意思?多種手法的運用:比喻喻體本體?

效果干硬外殼細小的裂口和縫隙無底深淵汪洋大海頑固的君權獨裁的社會現狀。1848年的革命對社會的影響力,引發了各國君主與貴族體制的動蕩,但收效不大。當時矛盾重重的社會危機和復雜的社會現象。氣勢宏大、波瀾壯闊的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用精妙的比喻、鮮明的對比形象生動地總結評價了1848年革命對社會的影響;對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意義:鍛煉培養了無產階級,預示無產階級革命的巨大威力。(第一段)3.馬克思旨在闡述無產階級革命的原理。但他為何從1848年革命談起?這樣的安排有什么作用?明確:

他稱這場革命“只不過是些做不足道的事件”,是歐洲社會干硬外殼上的一些細小的裂口和縫隙。當時,1848年革命的壯烈場面、浩大聲勢還深深印在聽眾的心中。因此,從聽眾的接受心理來看,馬克思對1848年革命的這種評價就與聽眾的接受期待產生了巨大的落差,從而一開始就緊緊地抓住了聽眾。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科學地總結了這場革命經驗。在演說里,馬克思想用它來對照反襯,由它“宣布”預示的無產階級解放運動。這就把后者的宏偉氣勢、重大意義藝術地展示在聽眾的面前,震撼著人們的心靈。4、研讀第二段:為什么說“蒸汽、電力和自動走錠紡紗機甚至是比巴爾貝斯、拉斯拜爾和布朗基諸位公民更危險萬分的革命家”?蒸汽、電力和自動走錠紡紗機明確:代表工業革命,代表先進的生產力,由這一生產方式產生了無產階級巴爾貝斯、拉斯拜爾和布朗基諸位公民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代表,由他們發起的革命必將被無產階級革命取代,所以說“蒸汽、電力和自動走錠紡紗機”甚至“更危險”。多種手法的運用:對比文本:②的確,這個社會革命并不是1848年發明出來的新東西。/蒸汽、電力和自動走錠紡紗機甚至是比巴爾貝斯、拉斯拜爾和布朗基諸位公民更危險萬分的革命家。/但是,盡管我們生活在其中的大氣把兩萬磅重的壓力加在每一個人身上,你們可感覺得到嗎?/同樣,歐洲社會在1848年以前也沒有感覺到從四面八方包圍著它、壓抑著它的革命氣氛。第二段:通過對比形象鮮明地指出無產階級是真正的革命家,無產階級革命即將到來。為下文做鋪墊,將演講引向深入。5.第三段如何理解第三段中提及的“不敢否認的事實”?“不敢否認的事實”是指現代工業、科學與現代貧困、衰頹之間,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尖銳對抗,即“一方面產生了以往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能想象的工業和科學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卻顯露出衰頹的征兆”。其中,前者構成了爆發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經濟基礎,而后者則說明了這場革命的時機已經成熟。文本:③這里有一件可以作為我們19世紀特征的偉大事實,一件任何政黨都不敢否認的事實。一方面產生了以往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能想象的工業和科學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卻顯露出衰頹的征兆,這種衰頹遠遠超過羅馬帝國末期那一切載諸史冊的可怕情景。第三段:作者用異常堅定的語氣,從正反兩方面揭示19世紀的特征——產生了工業和科學空前強大的力量;社會卻顯露出衰頹的征兆(矛盾異常突出)。多種手法的運用:對比6.研讀第四段: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尖銳對抗表現在哪些方面?明確:①機器提高生產效率卻帶來工人的貧窮和勞動強度的提高;②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里而大多數人更加貧困;③無序競爭使社會道德日益淪喪;④人所創造的技術,反過來成為束縛人自身的枷鎖;⑤人成為物質的奴隸。總之,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使現代工業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站在了人們生活福祉、社會安定和諧的對立面。7.如何理解這篇演講詞在當今社會的價值?是否有應該重新審視的方面?明確:馬克思為了說明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尖銳對抗,描述了當時現代工業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與人民生活福祉、社會安定和諧對立的事實。他的思想見解和理論高度對當時的革命具有重大意義。在當今社會,馬克思主義對社會發展、國家進步依然具有指導意義。不過,時代在發展,如今科技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的發展不再是相互對立的;相反,科技不斷創新發展,為我們提高生活水平、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我們必須堅持發展科學技術,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人文價值,解放更多的勞動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的不斷進步。⑴那些所謂的1848年革命,只不過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歐洲社會干硬外殼上的一些細小的裂口和縫隙。但是它們卻暴露出了外殼下面的一個無底深淵。在看來似乎堅硬的外表下面,現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動蕩起來,就能把由堅硬巖石構成的大陸撞得粉碎。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