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概論
了解實驗診斷學的定義、學習任務、學習重點與方法,明確學習目的。
第二章臨床血液學檢驗
第一節血細胞一般檢驗
【學習要求】
1.掌握血常規檢驗的相關參數的參考值、臨床意義,并能進行簡單的臨床病例分析。
2.熟悉血液一般檢驗的臨床應用、標本采集與送檢注意事項
3.了解血液檢驗的方法學進展
【內容精要】
血液一般檢驗是指對血液中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量、形態及血紅蛋白含量的的
分析而言。目前多采用電阻抗性或光散射型血細胞分析儀進行血常規檢測,以手工法或自動
血沉分析儀進行血沉測定。其中電阻抗型血細胞自動分析儀主要分析成熟血細胞的數量、體
積及差異和血紅蛋白含量,提供三種血細胞的體積分布直方圖。而光散射型血細胞分析儀還
可分析血細胞內部結構,并進行網織紅細胞分析。在判斷結果時,需首先排除生理性因素所
致異常,再分析其病理意義。
一、紅細胞相關檢驗
紅細胞、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測定值低于參考值下限即稱為貧血。各種原因導致的
紅細胞、血紅蛋白生成不足、破壞加速及大量丟失均可表現為貧血。根據臨床經驗習慣上認
為:病人紅細胞、血紅蛋白較參考值下限低約10?20%之內時為生理性改變,一定條件下,
可轉化為病理意義的貧血。不同原因所致貧血,紅細胞、血紅蛋白下降的程度不同,其紅細
胞參數特征及細胞形態學改變也各有特征。儀器檢驗結果通常表現為大細胞型、小細胞型和
正常細胞型,而根據其大小差異情況又各自分為均一性和非均一性。在血涂片上則表現為紅
細胞大小異常、形態異常、著色異常、結構異常。
1.缺鐵性貧血嚴重者呈小細胞低色素、小細胞非均一性,曲線波峰左移,基底部加
寬。早期輕微缺鐵者為正細胞非均一性。對因治療后可呈雙峰,提示治療有效。
2.輕型珠蛋白合成障礙性貧血和鐵粒幼細胞貧血也為小細胞低色素性,但前者為小細
胞均一性,波峰左移,基底部無明顯變化。后者為小細胞非均一性,但治療前即表現為波峰
左移、雙峰、基底部加寬。
3.巨幼細胞貧血波峰右移、基底部加寬。
缺鐵性貧血與巨幼細胞貧血治療有效時都會呈現雙峰。
4.雙相性貧血(營養性混合性貧血)紅細胞參數因鐵和B次葉酸缺乏的程度變化規
律不確定,但治療后也可出現雙峰。
血涂片上紅細胞形態學異常的臨床意義為:①球形紅細胞數>20%;橢圓形紅細胞數
>25%;口形紅細胞數>10%即具有診斷價值,多屬遺傳性因素導致的紅細胞膜缺陷。②鐮
狀紅細胞貧血(HbS)是由于基因突變所致,需通過紅細胞鐮變試驗才可能在體外觀察到。
③球形紅細胞也可能繼發于AIHA或肝病;④淚滴樣紅細胞常提示病人發生骨髓纖維化;⑤
大量嗜多色紅細胞及蠶食樣紅細胞常提示急性溶血性貧血;⑥嗜堿性點彩紅細胞常用于鉛中
毒的輔助診斷,又與Howell-Jolly小體、Cabol環相伴出現于巨幼細胞貧血及溶血性貧血。
并無直接診斷意義。
二、白細胞計數與白細胞分類計數
在各種白細胞中,中性粒細胞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淋巴細胞。五種白細胞各有其重
要的生理功能,病變因素及性質不同,所致白細胞變化的種類及程度各異。常見的病理情況
有感染,血液病,應激,理化損傷,嚴重的組織損傷或大量血細胞破壞,藥物中毒等。
1.感染主要的病原體有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立克次體、寄生蟲等。理解
這部分內容時,要緊密結合基礎課所學習過的各種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的有關知識和各種白細
胞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機制,從中找到彼此之間的關系以便于掌握。否則,死記硬背將不易得
到理想的學習效果。臨床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及病原體種類與白細胞數量改變的規律見表
2-1:
表2-1某些感染時白細胞的改變
白細胞種類增多減少
中性粒細胞金葡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傷寒、副傷寒、流感、病毒性肝
(LCR、LCC)少量病毒、真菌、立克次體、螺旋體等。炎、水痘、風疹、CMV、瘧疾、
嚴重者可導致核象改變黑熱病等
病情好轉時逐漸恢復正常
淋巴細胞病毒性肝炎、水痘、風疹、CMV、麻疹、
(SCR、SCC)EBV、流行性出血熱、百日咳、結核、布
魯菌、梅毒、弓形體等.有時會見到異型
淋巴細胞
單核細胞感染性心內膜炎、瘧疾、黑熱病、結核活
(MCR、動期、急性感染恢復期
MCC)
嗜酸性粒細胞寄生蟲病、猩紅熱傷寒、副傷寒
(MCR、MCC)
嗜堿性粒細胞水痘、流感、天花、結核
(MCR、
MCC)
2.血液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時,中性粒細胞(連同紅細胞、血小板)數量降低;粒
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表現為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和絕對值都低于正常,但
無明顯形態學改變。白血病時,可有一種或幾種白細胞增加,伴有原始、幼稚細胞、形態異
?;虺霈F異常結構。
3.應激如大出血、大面積組織損傷(燒傷、心肌梗死、擠壓傷等)、中毒、大量血
細胞破壞等多導致中性粒細胞增加甚至核象改變。而應激常導致嗜酸性粒細胞減少。
4.理化損傷或藥物影響放射線損傷、抗甲狀腺藥物,抗癌藥,解熱鎮痛藥、某些
抗生素和長期苯作業等,多導致中性粒細胞數量減少:糖皮質激素可使中性粒細胞數量增加,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長期應用還可導致淋巴細胞絕對值減少。
5.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功能亢進及免疫功能異常脾功能亢進、類風濕性關節炎、
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常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腎移植排斥反應時淋巴細胞升高。
6.過敏反應及某些皮膚病某些變態反應、皮膚病、腫瘤和潰瘍性結腸炎時,常導
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加,有時也見嗜堿性粒細胞增加。
三、血小板計數及相關參數測定
(一)血小板計數
1.正常人血小板數每天可有6%?10%的波動,進食和劇烈活動后增加,午后血小板
數高于晨間,冬天高于夏天;動脈血高于靜脈血,靜脈血高于末梢血等。婦女月經早期減少;
妊娠女性在懷孕中晚期增高,分娩后1?2天減少至正常。
2.血小板病理性減少見于:①生成障礙,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②破壞或
消耗亢進,如免疫性破壞(系統性紅斑狼瘡、AIHA、ITP)、化學因素或放射線損傷、血栓
形成等;③先天性血小板減少癥、巨大血小板綜合征(BSS)等。④血小板分布異常,如脾
腫大(肝硬化、班一替綜合征)、血液稀釋等。
3.病理性增多見于:①原發性增多,如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粒細胞白血??;②反
應性增多,如急性感染、大出血、急性溶血后。
(-)血小板相關參數分析
1.MPV:指單個血小板的平均容積(fl),參考值6.8?13.611。分析MPV的臨床意義
必須結合血小板計數結果。
(1)MPV增大:見于①血小板破壞增加,但骨髓代償功能良好;②造血功能恢復(如
化療)時,常先于血小板升高;③骨髓纖維化、出血性疾病和血栓前狀態、脾切除、慢粒、
BSSo大血小板代謝活躍,粘附聚集力強,止血功能好。
(2)MPV減低:見于①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減少,若伴隨血小板數降低
而持續下降,提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障);②半數敗血癥患者、脾亢、化療后MPV都
減低。
2.PDW:是反映血小板容積大小離散度的指標。表示方法同RDW。參考值15.5%?
18.1%。
PDW主要用于血小板異常性疾病的鑒別診斷:①增高:見于急性白血病化療后、巨幼
細胞貧血、慢粒、脾切除、再障、BSS、血栓性疾病、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②減低:通常
見于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癥。
第二節血細胞其他檢驗
【學習要求】
1.掌握網織紅細胞反應、紅細胞沉降率的基本概念、臨床應用及臨床意義。
2.了解網指紅細胞及血沉測定的研究進展
【內容精要】
一、網織紅細胞計數
臨床上網織紅細胞計數主要用于:
1.判斷骨髓紅系造血功能當病人紅細胞、血紅蛋白降低,其網織紅細胞絕對值<15
XIO9/L,很可能為再生障礙性貧血。利用網織紅細胞計數結合血常規檢查結果還可初步判
斷骨髓是否存在無效造血,通常對于貧血病人,如果網織紅細胞降低,即使骨髓紅系增生明
顯活躍,仍判斷為無效造血。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紅白血病等。
2.觀察療效營養不良性貧血試驗性治療后觀察網織紅細胞反應,是觀察貧血療效最
敏感的指標。尤其適用于疑為營養不良性貧血,而不便于骨髓穿刺的病人。
3.通過網織紅細胞成熟指數判斷骨髓移植效果,并作為放、化療過程中對骨髓抑制情
況的監測指標。目前逐步推廣的流式細胞術及五分類自動血液分析儀將提供更多的網織紅細
胞參數如:網織紅細胞百分率?。?、低熒光強度網織紅細胞百分率(%)、中等熒光強度網織紅
細胞百分率保)、高熒光強度網織紅細胞百分率晚)、平均網織紅細胞體積(fl)、網織紅細胞
體積分布寬度(%)、網織紅細胞血紅蛋白分布寬度盤)等,分別以Reti、LFR、MFR、HFR、MCVr、
RDWr、HDWr表示。用于臨床分析。
二、紅細胞沉降率
紅細胞沉降率是指紅細胞在規定條件下,自然下沉的速率。臨床上血沉測定主要用于:
1.動態觀察疾病的變化如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結核病等是否處于活動期。疾
病活動時血沉加快,穩定期可正常;心絞痛時血沉正常而心肌梗死時血沉加快。在感染、發
熱患者與白細胞共同分析臨床價值更大
2.良惡性腫瘤的鑒別參考。
3.高球蛋白血癥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4.是重要的血液流變學指標高脂血癥、高纖維蛋白原血癥等病人具有形成血栓的
潛危險,動態觀察血沉及其他血液流變學指標的變化,可指導臨床對上述高危人群進行早期
干預。
【練習題】
一、名詞解釋
1.紅細胞沉降率2.網織紅細胞反應3.Howell-Jolly小體(染色質小體)
4.Cabot環5.核左移6.核右移7.中毒顆粒
8.異形淋巴細胞9.類白血病反應10.網織紅細胞
二、填空
1.類白血病反應是指機體對所產生的類似表現的,當病因
去除后該反應也_______。
2.異型淋巴有—型,其中—型為不規則型。通常見于—所致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
多癥。
3.典型巨幼細胞貧血Hb及RBC降低,以降低更明顯,此時MCV;
RDW;屬于一細胞非均一性貧血。此時給予葉酸及維生素B|2治療,天
后網織紅細胞開始升高,天后達到最高峰,22天后o此時RDW,紅
細胞體積分布直方圖。
4.貧血按照形態學分類一般分為、、、
、和六種。
5.影響血沉值的因素分為和,其中______因素主要與其中蛋白
質的組分關系密切,使血沉加快的蛋白質排第一位的是。
三、選擇題
(-)A型題
1.最早反映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復的指標是()
A.血小板增加
B.血紅蛋白升高
C.白細胞增加
D.網織紅細胞增加
E.網織紅細胞成熟指數升高
2.女,50歲,午后發熱伴咳嗽談中帶血1周,體檢:左肩胛間區有溫羅音,血沉50mm/h,
血白細胞10.0x1()9/L,NO.78,胸片示左上肺斑片陰影伴Icmxlcm透光區。最可能的診斷是()
A.支原體肺炎
B.肺炎球菌肺炎
C.浸潤型肺結核
D.肺真菌病
E.支氣管肺癌
3.某青年主訴午后低熱一月余,最近感疲勞、納差、干咳、痰中帶血。查血WBC8.2X109
/L,N:42%;L:43%;醫生建議其做血沉并拍胸片,最為可能的理由是()
A.懷疑他患有肺結核
B.懷疑他患有肺癌
C.懷疑他患有SARS
D.懷疑他患有大葉性肺炎
E.懷疑他有肺氣腫
4.某女,26歲,“感冒”后發熱,咽痛。T:38℃,雙側頜下及頸部淋巴結腫大,邊緣清楚
并能隨觸摸活動。手工血常規結果為:RBC4.0X10'7L,Hbl20g/L;WBC13.2X107L,中性
分葉核粒細胞15%,單核細胞3%,嗜酸性粒細胞1%,淋巴細胞81%,其中含U型異型淋巴
32%,I型5%,III型占3%??稍\斷為()
A.急性扁桃體炎
B.急性淋巴結炎
C.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E.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5.某病人心慌、乏力、肢體麻木,血常規檢查部分結果為:Hb85g/L,RBC2.6X1012/L,
WBC4.1X109/L,核右移,紅細胞大小不一,大紅細胞、巨紅細胞多見。該患者的其他紅
細胞參數可能為()
A.MCVf>MCHt、MCHCt、RDWt
B.MCVI、MCHI、MCHCI、RDWI
C.MCVt、MCHt、MCHCN、RDWt
D.MCV3、MC1II、MCHCI、RDWt
E.MCVf,MCH、MCHC、RDWI
6.某內地患者因受''風寒"兩天來咳嗽、頭疼、胸痛、高熱(39.5℃)。查血象為WBC2.IxlO9
/L,中性分葉核粒細胞占82%,中性桿狀核粒細胞占10%,淋巴細胞占8%,X光檢查肺
部大片陰影,數天后其陪護家屬也出現同樣癥狀。該患者應首先被懷疑為()
A.肺結核
B.大葉性肺炎
C.SARS
D.禽流感
E.肺膿腫
7.某女性患者血常規檢查結果為:RBC3.0X10I2/L,Hb65g/L,多見低色素性小紅細胞。WBC
8.5X109/L,血片上多見嗜酸性粒細胞。問診自稱經常赤腳在田間勞動。楣此可考慮該病人
貧血的原因為()
A.可能有VB”或葉酸缺乏
B.月經過多導致鐵丟失
C.可能有維生素C缺乏導致鐵吸收不良
D.可能有腸道寄生蟲感染導致鐵缺乏
E.可能有胃腸道疾病導致鐵吸收不良
8.某女一次體檢時血常規結果如下:RBC4.OxlOl2/L,Hb120g/L,WBC8.5xlO9/L,DC:N55%,
E10%,Bl%,L30%,M4%?問診自稱1周前開始養殖“仙人掌”,之后經常皮膚瘙癢,并有
大面積皮疹。該病人不正常的指標及原因可能是()
A.花卉過敏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加
B.過敏性紫瘢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加
C.可能有維生素C缺乏導致皮膚瘙癢
D.可能糖尿病導致導致皮膚瘙癢
E.慢性粒細胞臼血病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加
9.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經常伴有的血象改變是()
A.單核細胞增加
B.淋巴細胞增加
C.中性粒細胞核右移
D.紅細胞及血小板增加
E.嗜酸、嗜堿性粒細胞增加
10.一6歲男孩皮膚大面積出血點,壓迫不褪色,并有腹痛癥狀。血常規:血紅蛋白125g/L,
WBC:11.0X109/L,白細胞分類N63%,E15%,B2%,L20%。血小板45X10"/L??山忉尀椋ǎ?/p>
A.過敏性紫瘢,嗜酸性粒細胞增加
B.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紫瘢,嗜酸性粒細胞增加
C.過敏性皮炎,嗜堿性粒細胞增加
D.鉤蟲病,嗜酸性粒細胞增加
E.消化道感染,嗜酸、嗜堿性粒細胞增加
11.急性再生障礙貧血時不可能出現()
A.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計數都降低
B.正細胞均一性貧血
C.淋巴細胞相對增加
D.骨髓增生低下
E.網織紅細胞計數增加
12.某女,17歲,2年前確診為甲狀腺機能亢進,一直口服他巴噗治療?,F有咽喉痛、淋巴
結腫大,血常規結果為:Hbl20g/L,WBC2.8X107L,中性粒細胞常%,淋巴細胞65%。該血
象異常的指標及原因為()
A.淋巴細胞增加,病毒感染
B.白細胞減少,脾功能亢進
C.中性粒細胞減少,骨髓衰竭
D.淋巴細胞增加,淋巴結核
E.中性粒細胞減少,他巴哇過量
13.某男,發熱、劇烈腹瀉20余天,近期表現為反復感染、消瘦、衰竭,半年前曾因外傷輸
血。血液常規白細胞計數3.9X10,/L,中性粒細胞85%,淋巴細胞15%。該血象提示()
A.病人患有細菌性痢疾,中性粒細胞增加,淋巴細胞相對減少
B.病人患有自身免疫病,抗淋巴細胞抗體使淋巴細胞計數降低
C.病人感染了SARS,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增加,淋巴細胞相對減少
D.病人感染了HIV,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正常,淋巴細胞絕對值減少
E.病人感染了霍亂,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增加,淋巴細胞相對減少
14.一血常規報告單結果如下:RBC3.4X1012/L,Hb82g/L,HctO.27,MCV80fl,MCH24pg,
MCHC303g/L,RDW17%,WBC8.2X107l,LCR62%,MCR8%,SCR30%?血涂片上紅細胞大小不一,
中心淡染區擴大。提示受檢者患有()
A.巨幼細胞貧血
B.再生障礙貧血
C.感染性貧血
D.缺鐵性貧血
E.地中海貧血
15.某患者假日聚餐后右上腹部陣發性劇痛,向同側肩背部放射,體位變化后有所緩解,以
前也有過類似癥狀。查血常規RBC3.7X1017L,Hbll2g/L,WBC10.2X109/L,LCR72%,MCR8%,
SCR20%?應高度懷疑()
A.闌尾炎穿孔
B.膽管結石、膽絞痛
C.急性胰腺炎
D.胃穿孔
E.脾破裂
16.多發性骨髓瘤病人血沉加快的原因主要是()
A.貧血
B.高粘滯性綜合征
C.血中本周蛋白增加
D.腫瘤細胞分泌糖蛋白
E.紅細胞呈緡錢狀
17.關于血沉測定的正確論述是()
A.用于診斷風濕及結核病
B.ASO滴度越高,血沉越快
C.心絞痛時明顯加快
D.貧血越嚴重,血沉越快
E.CRP含量越高,血沉越慢
18.缺鐵性貧血時,紅細胞體積分布直方圖的變化為()
A.左移,基底部不變
B.左移,基底部變窄
C.左移,基底部加寬
D.右移,基底部加寬
E.左移,出現雙峰
19.巨幼細胞貧血時,紅細胞直方圖的變化為()
A.右移,基底部不變
B.右移,基底部變窄
C.右移,基底部加寬
D.左移,基底部加寬
E.右移,出現雙峰
20.血小板直方圖的特征與意義為()
A.正常時分布范圍為50-200fl
B.曲線呈雙峰
C.血小板的MPV越高,直方圖面積也越大
D.血小板的數量越多,直方圖的峰值越高
E.血小板的大小差異越大,直方圖的基底部越寬
21.一中年女性,心慌、乏力、貧血貌,RBC3.5X1012/L,lib70g/L,白細胞計數及分類
正常,問診得知月經過多,醫師給予鐵劑治療,一周后網織紅細胞計數達9.5%,血紅蛋白
也較就診時略有升高。這說明()
A.該患者診斷非常明確,治療開始顯效
B.該患者診斷正確,但治療無效
C.該患者病因尚未明確,但治療也有效
D.該患者診斷錯誤,治療無效
E.該患者必須做骨髓穿刺,否則病因不明無法治愈
22.某醫師接待了一面色萎黃、偏食、拒食的幼兒,其血常規化驗結果顯示:Hb70g/L,血
片上多見大紅細胞及Howell-jolly小體,白細胞分類有核右移;醫師建議其進行骨髓穿刺以
明確病因,但其家長不合作。為不延誤診斷,可以()
A.補鐵,2-3天后觀察網織紅細胞的變化
B.補鐵,2-3天后觀察紅細胞直方圖的變化
C.補葉酸或B⑵2-3天后觀察網織紅細胞的變化
D.補葉酸或B12,2-3天后觀察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變化
E.輸血,2-3天后觀察網織紅細胞的變化
23.某成年男性,突發右下腹壓痛、反跳痛,體溫39C,有闌尾炎病史?;濿BC:10.2
X109/L;DC:中性粒細胞93%,淋巴細胞7%。試推斷其白細胞還可能伴有下列哪些改變
()
A.核左移
B.核右移
C.嗜堿性點彩
D.Auer小體
E.異型淋巴
24.巨幼細胞貧血病人RBC數目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A.骨髓病變,紅細胞生成障礙
B.血紅蛋白合成減慢
C.紅細胞提前破壞
D.幼紅細胞成熟障礙、大量凋亡
E.紅細胞異常分布
25.ITP病人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
A.骨髓造血功能障礙
B.血小板溢出血管
C.血小板大量破壞
D.血小板大量消耗
E.血小板大量聚集
26.導致晚期腎臟病人貧血的主要原因是()
A.鐵缺乏
B.維生素B*、葉酸缺乏
C.腎上腺素缺乏
D.EPO缺乏
E.雄激素缺乏
27.嗜酸、嗜堿性粒細胞都可能增加的疾病有()
A.寄生蟲病
B.皮膚病
C.藥物、食物過敏
D.猩紅熱
E.糖尿病
28.血小板計數在XIO'/L以下病人會自發出血()
A.100
B.50
C.30
D.20
E.10
29.RDW是反映的參數()
A.骨髓增生程度
B.紅細胞在直方圖上的位置
C.紅細胞大小不一的程度
D.紅細胞體積的分布范圍
E.貧血的嚴重程度
30.一患者因關節炎長期服用“消炎痛”,近期出現貧血、乏力、皮膚紫瘢。檢查結果為:
Hb85g/L;WBC3.3X107L,中性粒細胞41%,淋巴細胞59%,血小板101X1O'/L。出血時間
延長,血塊收縮不良。該結果可解釋為()
A.藥物性貧血
B.藥物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
C.藥物導致再生障礙貧血
D.患者有病毒感染
E.藥物導致貧血、血小板功能抑制
31.中性粒細胞核左移表明()
A.感染嚴重,骨髓反應良好
B.感染嚴重,骨髓增生異常
C.中性粒細胞成熟障礙
D.感染嚴重,骨髓反應低下
E.感染嚴重,骨髓發生退行性變
32.淋巴細胞增加()
A.一定是病毒感染
B.排除細菌感染
C.病人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
D.見于淋巴細胞白血病
E.見于惡性腫瘤
33.嗜酸性粒細胞增加見于()
A.百日咳
B.猩紅熱
C.麻疹
D.風疹
E.慢性支氣管炎
34.單核細胞增加多見于()
A.急性細菌感染
B.慢性細菌感染
C.腸道寄生蟲感染
D.急性病毒感染
E.慢性病毒感染
35.缺鐵性貧血鐵劑治療后觀察療效最早的指標是()
A.貧血癥狀的改善
B.網織紅細胞計數增高
C.血紅蛋白濃度上升
D.血清鐵蛋白恢復正常
E.MCV恢復正常
36.診斷貧血最為重要的依據是()
A.皮膚黏膜顏色
B.臨床表現
C.紅細胞計數
D.血紅蛋白濃度
E.血細胞比容
37.男性,8歲,2年前確診為L3一直進行化療,近1周感到頭痛、惡心、嘔吐,體檢頸項
強直,扁桃體無腫大。血常規中性粒細胞比例正常,無“感冒”癥狀。最可能的診斷是()
A.L3復發
B.急性化膿性腦膜炎
C.腦膜白血病
D.病毒性腦炎
E.結核性腦膜炎
38.粒細胞缺乏癥的診斷標準是()
A.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持續〈4.OX109/L
B.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2.0X1O9/L
C.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5X1()9/L
D.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0X109(
E.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0.5X109/L
39.一女性妊娠7個月仍有妊娠反應,血象改變為:RBC3.4X10'7L,HblOOg/L,HctO.28,
MCV82fl,MCH29.4pg,MCHC357g/L,RDW14%,該血象提示()
A.她完全正常,可不加理會
B.她患有正細胞均一性貧血
C.她的中性粒細胞增加,體內肯定有感染
D.她的淋巴細胞減少,肯定有免疫缺陷
E.她的血象是妊娠期的生理表現,但應動態觀察Hb的變化
40.某病人行闌尾炎手術后4h,體溫37.6℃,WBC12X107L,LCR78%,MCR6%,SCR16%?你
認為是()
A.完全正常,可不予理會
B.術后并發感染,需大量應用抗生素
C.手術破壞了體溫調節中樞
D.手術不成功,感染沒有得到控制
E.是正常的術后反應,但應密切觀察
41.一5歲兒童因發熱、乏力就診,Hb80g/L;Plt60X109/L;WBC22X107L,LCR8%,MCR2%,
SCR90%?直方圖在SCR與MCR之間有異常峰,預期鏡檢復查結果為()
A.淋巴細胞百分比增加,有異型淋巴
B.淋巴細胞百分比增加,有幼稚淋巴
C.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百分比增加
D.單核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增加
E.嗜酸、嗜堿性粒細胞增加
42.一兒童“感冒”后發熱、咳嗽,咽部發紅,畏光、流淚,面部紅色斑丘疹,隨之蔓延至
周身。白細胞檢查結果為:WBC3.ZXIO'/L,N24%,E2%,M12%,L62%?初步診斷為()
A.支原體肺炎
B.流感,
C.猩紅熱
D.麻疹
E.流腦
43.一女性結腸癌術后定期觀察血常規,本次下午檢查結果如下:Hb98g/L;WBC10.3X107L,
中性粒細胞71%,淋巴細胞29%,血片上多見低色素小紅細胞。病人無不適感覺??山忉尀?/p>
()
A.結腸手術--鐵吸收不良
B.結腸腫瘤--慢性失血
C.結腸手術-一并發感染
D.腫瘤壞死--中性粒細胞增多
E.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
44.缺鐵性貧血同珠蛋白合成障礙性貧血的特征為()
A.都是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B.都是小細胞均一性貧血
C.可根據細胞形態進行鑒別
D.缺鐵性貧血MCVIRDWt,后一種貧血正好相反
E.缺鐵性貧血MCVtRDWI,后一種貧血正好相反
45.關于MPV的臨床應用價值和含義錯誤的是()
A.表示平均血小板容積
B.由血液分析儀自動計算得出
C.同MCV一樣是具有獨立的臨床意義
D.造血功能恢復,MPV伴隨血小板增多而加大
E.造血功能衰竭,MPV伴隨血小板減少而降低
46,某患者突然發現大量出血點并有乏力、鼻岷,血小板24X107L,MPV2.5fl,經治療后
血小板25X107L,MPV5.5fl,你的印象為()
A.無任何療效
B.骨髓功能不好
C.是正?,F象
D.治療開始有效,但療效不佳
E.骨髓開始衰竭
47.異型淋巴細胞增多見于()
A.再生障礙性貧血
B.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者
C.HIV感染
D.淋巴瘤
E.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48.RDW與MCV同時增加最常見于()
A.巨幼細胞貧血
B.再生障礙性貧血
C.甲狀腺機能低下
D.腎性貧血
E.PNH
49.對血沉測定值影響最大的因素是()
A.紅細胞數量
B.纖維蛋白原含量
C.球蛋白含量
D.血紅蛋白含量
E.脂蛋白含量
50.血片上見到紅細胞緡錢樣排列,提示()
A.血液濃縮
B.血清球蛋白升高
C.血漿清蛋白升高
D.纖維蛋白原升高
E.異常球蛋白升高
51.某病人接受腎臟移植手術后,醫生囑其定期進行白細胞檢驗,他最關心的指標是
A.中性粒細胞是否增加()
B.嗜酸性粒細胞是否增加
C.嗜堿性粒細胞是否增加
D.淋巴細胞是否增加
E.單核細胞是否增加
52.血小板原發性增加見于()
A.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B.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C.急性感染
D.急性溶血
E.脾腫大
53.一患者長期服用抗生素,體檢時面色萎黃,鞏膜輕度黃疸,鏡面舌。血液檢驗結果為
WBC4.0X107L,RBC2,7X107L,Hb80g/L,MCV、MCH均升高,MCHC正常。白細胞分類大致
正常,但血涂片上大紅細胞、巨大桿狀核中性粒細胞易見。該患者血象改變的最佳解釋為
()
A.長期感染一貧血
B.藥物--溶血
C.藥物一-葉酸代謝障礙
D.藥物-一鐵吸收不良
E,感染一核左移
54.網織紅細胞自動分析應用于骨髓移植療效觀察,已公認的、最有臨床價值的指標是()
A.HFR、MFR、LFR分型
B.RPI
C.網織紅細胞絕對值
D.網織紅細胞百分率
E.網織紅細胞平均指數
55.嗜堿性點彩紅細胞是()
A.嗜多色紅細胞
B.由骨髓提前釋放的紅細胞
C.有中毒顆粒的成熟紅細胞
D.有網織顆粒的不成熟紅細胞
E.RNA變性的不完全成熟紅細胞
(二)B型題
1-4題
A.球形紅細胞
B.靶形紅細胞
C.淚滴樣紅細胞
D.嗜堿性點彩
E.低色素小紅細胞
1.巨幼細胞貧血()
2.鉛中毒()
3.骨髓纖維化()
4.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5-8題
A.MCVt,RDWf
B.MCVI,RDWt
C.MCV正常,RDWf
D.MCV正常,RDW正常
E.MCVI,RDW正常
5.輕型珠蛋白合成障礙貧血()
6.巨幼細胞貧血()
7.缺鐵性貧血早期()
8.缺鐵性貧血()
9-11題
A.大葉性肺炎
B.肺結核
C.淋巴細胞白血病
D.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E.SARS
F.MA
9.一青年男性“感冒”后咳嗽、胸痛、咯暗紅色痰。體溫39.5C,X光檢查雙肺大片狀陰影。
血常規檢查WBC18X107L,Nsg80%,Nst8%,LI2%,RBC,Pit等諸項指標大致正常??稍\斷
為()
10.某女26歲,“感冒”后發熱,咽痛。T:38℃,雙側頜下及頸部淋巴結腫大,邊緣清楚并
能隨觸摸活動。白細胞檢查:WBC13.2X107L,Nsg5%,M3%,El%,L81%?其中含I[型異
型淋巴32%,I型5%,HI型占3%??稍\斷為()
11.一青年“感冒”后咳嗽、胸痛、呼吸困難。體溫39.5℃,X光檢查雙肺大片狀陰影。血
常規檢查WBC2.8X107L,Nsg80%,Nst8%,L12%,RBC,Pit等諸項指標大致正常。應高度懷
疑()
12-13題
A.核左移
B.Dohle小體
C.異型淋巴
D.Pelger-Huet畸形
E.棒狀小體
12.某成年男性夜間突發右下腹疼痛、惡心等癥狀,面色蒼白。體檢時下肢強迫屈膝位,右
下腹壓痛、反跳痛。體溫39℃,心率92次/分。血常規檢查WBC15X10溫L,Nsg83%,Nst10%,
M1%,L6%,RBC、Pit等諸項指標大致正常。其血象符合()
13.病人反復感染,WBC11X107L,Nsg35%,M8%,L40%,核不分葉的中性粒細胞占17%,
呈腎型及啞鈴型,多次檢查都有類似改變。RBC、Pit等諸項指標大致正常。其粒細胞的特
征符合()
14-16題
A.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B.類白血病反應
C.鉤蟲感染
D.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E.脾功能亢進
F.粒細胞減少癥
G.過敏性哮喘
H.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
14.某患者因“感冒、發燒”靜脈點滴青霉素和病毒唾,3天后不見好轉。改用“菌必治”5
天后出現咽部疼痛、乏力等癥狀,查體咽部發紅、扁桃腺I度腫大。白+分檢查結果為:WBC2.2
X107L,中性分葉核粒細胞22%,單核細胞餞,淋巴細胞74%。其血象改變為()
15.某中藥房制劑師,經常從事藥材粉碎加工等工作,近來常感氣短,陣發性哮喘、咯大量
黏液痰。白+分檢查結果為:WBC8.8X109/L,中性分葉核粒細胞58%,嗜酸性粒細胞11%,
單核細胞8%,淋巴細胞23%。病人血象改變符合()
16.某菜農近期陣發性咳嗽、心慌,偶爾腹瀉、排黑便。RBCS.dXIO'VL,Hb82g/L,WBC8.2
X107L,Nsg52%,E18%,SCR30%。血涂片上紅細胞中心淡染區擴大。糞便查到鉤蟲卵,該
病人咳嗽的原因是()
(三)X型題
1.中性粒細胞增加見于()
A.大葉性肺炎
B.脾破裂
C.傷寒
D.流腦
E.百日咳
2.可導致血小板減少的疾病有()
A.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B.過敏性紫瘢
C.再障
D.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E.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3.淋巴細胞增加見于()
A.病毒感染
B.化膿菌感染
C.病人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
D.淋巴細胞白血病
E.見于惡性腫瘤
4.嗜酸性粒細胞增加見于()
A.百日咳
B.猩紅熱
C.麻疹
D.銀屑病
E.過敏性哮喘
5.血沉測定的臨床應用價值為()
A.觀察風濕熱活動情況
B.輔助鑒別良惡性腫瘤
C.輔助診斷結核病
D.防止心肌梗塞復發
E.血液流變學指標
四、分析題
1.某女39歲,經常感到心慌、乏力,活動后癥狀更加明顯。面色蒼白,瞼結膜血管顏
色淺淡。問診自稱無不良飲食習慣,但月經周期短,每次持續7-10天。醫師囑其進行血液
常規檢驗,檢驗醫師介紹采血時血流雖充足但血液淡而稀薄。
檢驗結果如下:RBC3.4X10'7L,Hb82g/L,HctO.27,MCV80fl,MCH24pg,MCHC303g/L,
RDW17%,WBC8.2X107L,LCR62%,MCR8%,SCR30%,血涂片上紅細胞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區
擴大。
(1)試分析該檢驗結果
(2)請對本例病人提出進一步的檢查建議
(3)該病人貧血的原因?
2.一男嬰出生后因母乳不足而喂食羊奶,6個月時家長發現其成長發育速度低于同齡
兒,少哭不笑,進食不合作。增加輔食后癥狀有所緩解,但仍食欲不振、倦怠。就診時醫生
發現其鞏膜有輕微黃染,面帶檸檬色,毛發稀疏、干澀、表情呆板。肝、脾輕度腫大。
檢驗結果如下:RBC2.4X10'7L,Hb92g/L,HctO.26,MCV108fl,MCH38.3pg,MCHC353g如,
RDW16.5%,WBC4.1X107L,LCR52%,MCR8%,SCR40%。紅細胞體積分布直方圖右移,基底部
加寬。血涂片上高色素大紅細胞約占10%,部分紅細胞內有嗜堿性點彩顆粒、Howll-Jolly
小體、Cabot環等。中性粒細胞核分葉過多,并見部分巨大桿狀核粒細胞及環形桿狀核粒細
胞。
(1)該血象哪些指標異常?哪些指標直接支持臨床診斷?哪些指標具有提示作用?
(2)如何解釋患兒的臨床癥狀
(3)為明確診斷,還應進行哪些實驗室檢查。
3.某男性21歲,不明原因鼻蚓、牙齦出血長達月余。查體重度貧血貌,皮膚有多處淤
斑,胸骨無壓痛。
實驗室檢查:RBC2.6X10'7L,Hb78g/L,HctO.24,MCV92fLMCH30pg,MCHC329g/L,
RDW14%,WBC2.IXIOVL,LCR44%,MCR1%,SCR55%,Plt39X107L,MPV35fl,PDW16%?血片上
紅細胞、白細胞形態無明顯異常,血小板難于見到,但仍有聚集現象。偶見有核紅細胞。Ret4.2
xIO7L?
(1)從上述指標中分析患者出血的直接原因。
(2)該病例診斷的直接依據是什么?能否根據血象改變明確診斷?
(3)現有資料可排除哪些出血性疾???
4.某成年男性夜間突發右下腹疼痛、惡心等癥狀,面色蒼白。體檢時下肢強迫屈膝位,
右下腹壓痛、反跳痛。體溫39℃,心率92次/分。
急診血常規檢查WBC15X1()9/L,LCR93%,MCR1%,SCR6%RBC、Pit等諸項指標大致正常。
(1)請根據該血象作出初步判斷。
(2)在檢驗醫師正式簽發的檢驗報告單中,白細胞手工分類結果為:Seg:86%,St:9%,
L:5%。中性粒細胞內有中毒顆粒及空泡變性,還有中性晚幼粒細胞1%,該血象說明了什么?
5.一女性,半年前確診為甲狀腺機能亢進,一直口服他巴哇治療。
在最近一次體檢時血常規結果為:RBC4.0X107L,Hbl20g/L,HctO.36,MCV90f1,
MCI130pg,MCIIC333g/L,RDW14%,WBC3.2X107L,LCR42%,MCR13%,SCR45%?血涂片上紅、
白細胞大小、形態基本正常。
(1)該血象是否異常?可能原因為?
(2)若明確診斷,還需與哪些疾病鑒別?
(3)是否有必要進行白細胞手工分類?預期結果如何?
(4)如何處置?
6.一16歲少年因“感冒、發燒”靜脈點滴青霉素和病毒噗,3天后不見好轉。
白+分檢查結果為:WBC6.2X107L,中性分葉核粒細胞52%,單核細胞4%,淋巴細胞
44%。改用“菌必治”5天后癥狀無緩解,且出現咽部疼痛、乏力等癥狀,查體咽部發紅、
扁桃腺I度腫大。
(1)試分析病情變化
(2)重新進行白+分檢查結果為:WBC2.2X107L,中性分葉核粒細胞22器單核細胞8%,
嗜酸性粒細胞4%,淋巴細胞66%血象較上次有何改變?原因可能是什么?
(3)停用“菌必治”,采用支持療法和“利血生”治療1周后復查,WBC4.1X107L,中性
分葉核粒細胞42%,中性桿狀核粒細胞6%,單核細胞8幅嗜酸性粒細胞4%,淋巴細胞40%,
同時見中性晚幼粒細胞3個。該血象改變說明了什么?是否懷疑白血病,如何排除?
7.某女,26歲,“感冒”后發熱,咽痛。T:38℃,雙側頜下及頸部淋巴結腫大,邊緣
清楚并能隨觸摸活動。
手工血常規結果為:RBC4.0X10'7L,IIbl20g/L;WBC13.2X107L,中性分葉核粒細
胞15%,單核細胞3%,嗜酸性粒細胞1%,淋巴細胞81%,其中含II型異型淋巴32%,I型5%,
in型占3%。
(i)試根據血象與其他臨床資料作出初步判斷。
(2)應排除哪些疾病?
【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
1.紅細胞沉降率:簡稱血沉(ESR)是指紅細胞在規定條件下沉降的速率,以mm/第1小時
或mm/lh末表示。
2.網織紅細胞反應:指對疑有營養性貧血的患者給予試驗性治療2?3天后,網織紅細胞
計數即開始升高,7?10天后達到高峰(甚至高達10%以上),治療2周后逐漸下降,此時紅
細胞、紅蛋白開始上升。這一現象稱為網織紅細胞反應。
3.Howell-Jolly小體(染色質小體):位于成熟或幼稚紅細胞漿內的紫紅色圓形小體,是
幼稚紅細胞在核分裂過程中發生異常而殘留的核染色質。
4.Cabot環:是紅細胞中出現的一種紫紅色呈圓形或8字形細線狀環,可能是紡體的殘余
物或是胞漿中脂蛋白變性所致。
5.核左移:
答案A:正常時外周血中中性粒細胞核的分葉以3葉居多,未分葉核細胞與分葉核細胞
之比(Schilling指數)不超過1:13,若Schilling指數>1:13,稱核左移。
答案B:外周血白細胞分類計數,中性桿狀核粒細胞大于5%,甚或出現桿狀核以前更
幼稚階段的粒細胞,稱核左移。
6.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細胞以3葉核為主,分葉在5葉及5葉以上的細胞超過3%,稱為
核右移。
7.中毒顆粒:中性粒細胞胞漿中出現的較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勻的深紫色或藍黑色顆
粒,稱之為中毒性顆粒。
8.異形淋巴細胞:在病毒或過敏原的刺激下,一些淋巴細胞發生形態變異,稱其為異形淋
巴細胞。
9.類白血病反應:是指機體對某些刺激因素所產生的類似白血病表現的血象反應。一旦刺
激因素得到糾正,則血象逐漸恢復正常。
10.網織紅細胞:是指晚幼紅細胞到成熟紅細胞之間的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胞漿中殘存多
少不等的核糖酸等嗜堿性物質,用煌焦油藍或新亞甲藍進行活體染色,這些嗜堿性物質即被
凝聚沉淀而著色,在胞漿中呈現藍色細顆粒狀,顆粒間又有細絲狀聯綴而構成網狀結構,故
稱網積紅細胞。
二、填空:
1.某些刺激因素類似白血病血象反應逐漸消失
2.三II病毒感染
3.RBC增大增大大,2?37~10恢復正常仍大于正常,呈雙峰改變
4.大細胞均一性、大細胞非均一性、正常細胞均一性、正常細胞非均一性、小細胞均
一性、小細胞非均一性
5.血漿紅細胞血漿纖維蛋白原
三、選擇題
(一)A型題
1.E2.C3.A4.E5.C6.C7.D8.A9.E10.B11.E12.E
13.D14.D15.B16.E17.B18.C19.C20.E21.C22.C23.A24.D25.C
26.D27.C28.B29.C30.E31.A32.D33.B34.B35.B36.D37.C
38.E39.E40.E41.B42.D43.E44.A45.C46.D
47.E48.A49.B50.E51.D52.B53.C54.A55.E
(二)B型題
1.D2.D3.C4.A5.E6.A7.D8.B9.A10.Dll.E12.A13.D14.F15.G16.C
(三)X型題
1.ABD2.ACD3.AD4.BDE5.ABCE
四、分析題:
1.(1)紅細胞與血紅蛋白呈非平行下降,各參數變化及血涂片紅細胞形態改變提示病
人為低色素小細胞非均一性貧血。
(2)可建議病人進行骨髓穿刺,通過骨髓象分析結合細胞化學染色證實是否缺鐵。也
可直接給予鐵劑試驗性治療,同時觀察網織紅細胞數量的變化,若呈現網織紅細胞反應也可
證明病人缺鐵。或者測定血清鐵、總鐵結合力、鐵蛋白等指標,判斷機體是否缺鐵。
(3)如果病人上述指標支持缺鐵性貧血的診斷,則根據病人的病史及臨床表現推測其
貧血原因很可能是月經過多引起的慢性失血性貧血。
2.(1)上述指標中除白細胞計數和分類外所有指標都不正常。紅細胞參數和直方圖以
及大紅細胞的出現表明病人為大細胞非均一性貧血。嗜堿性點彩顆粒、Howll-Jolly小體、
Cabot等多見于巨幼細胞貧血;中性粒細胞核的改變提示細胞發生巨幼變。
(2)巨幼細胞貧血病人由于部分紅細胞在骨髓內原位溶血,而出現輕微黃疸,加之貧
血有貧血貌,故面帶檸檬色。嬰兒單純喂養羊奶而不加輔食,很容易引起葉酸及維生素兒缺
乏,后者是引起神經精神癥狀的主要原因。故患兒對外界反應能力下降。另外貧血小兒發生
髓外造血可引起肝、脾腫大。
(3)如果條件允許,最佳方案是測定病人血清中葉酸及維生素瓦的含量。證實是否二
者缺乏。最實用的方法是給小兒葉酸及維生素B|2試驗性治療,通過觀察外周血網織紅細胞
反應來支持診斷。也可以通過骨髓穿刺進行骨髓象分析診斷巨幼細胞貧血
3.(1)血小板計數低于50X107L,病人便可能自發出血,該患者Plt39X107L,很可
能就是出血的直接原因。
(2)該病人的外周血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及網織紅細胞都低于正常,尤其網織紅
細胞絕對值在5X107L以下,符合再生障礙貧血的血象表現,但須通過骨髓象分析明確診斷。
(3)病人的血象改變至少可排除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也無證據支持血友病、血
管性血友病、過敏性紫瘢等疾病的診斷。
4.(1)如單純分析血象,顯示病人白細胞升高,中性粒細胞明顯升高,提示病人體內
可能有感染,但不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臼細胞改變。但結合病人的癥狀和體征,懷疑其患了
闌尾炎。
(2)通過血涂片顯微鏡檢驗,病人血象顯示中性粒細胞明顯升高,且出現核左移及中
毒性改變。更提示病人體內有化膿性感染,支持闌尾炎的診斷
5.(1)該血象紅細胞相關指標大致正常,白細胞計數降低,大細胞分布區(中性粒)
細胞百分比下降,小細胞分布區(淋巴)細胞百分比升高??赡苁怯捎陂L期服用“他巴嚶”
引起的中性粒細胞減少。
(2)需排除病毒感染、再生障礙貧血等疾病粒細胞減少,則分類結果中性粒細胞百分比
降低,但細胞形態應該正常。
(3)有必要進行白細胞手工分類,如果病人僅僅是因為藥物性粒細胞減少。
(4)應該建議臨床停藥,必要時給病人服用升白細胞藥物。
6.(1)病人先是單純“上呼吸道感染”,隨著治療用藥,病人不但沒有好轉,而且出現
了咽部及扁桃體感染。
(2)應用“菌必治”治療后,病人出現了白細胞降低,中性粒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
絕對值已低于500X109/L,符合粒細胞缺乏癥的標準??赡苁撬幬锼隆R部赡苁遣l了其
他引起中性粒細胞降低的病原體感染,或是病人本身的抵抗力明顯下降。本病例沒有提供相
關信息。
(3)血象改變表明,起初的白細胞降低、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確是藥物所致,而經相應
處置后血象有所回升。中性桿狀核粒細胞增加和出現晚幼粒細胞是正常現象,只是一過性改
變,一旦骨髓功能恢復,該現象變不再出現,不能認為是惡性病變。進行骨髓象檢驗即可排
除。粒細胞減少癥恢復期的骨髓象應“大致正?!保蛴蓄惏籽》磻憩F。體檢肝、脾不
腫大。
7.(1)該病人的血象表現為白細胞增加、異型淋巴細胞升高,體表淋巴結腫大但可移
動,提示有病毒感染,II型異型淋巴的出現,支持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診斷。
(2)由于有淋巴結腫大,白細胞升高及HI型異型淋巴,診斷時應注意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
病相鑒別,必要時可通過骨髓象分析給予排除。病人雖也有咽痛的癥狀,但血象改變可排除
鏈球菌等其他病原體感染所致的咽岬炎及扁桃腺炎。
(鄭文芝、劉克芹)
第三節溶血性貧血的實驗室檢測
【學習要求】
1.掌握溶血性貧血的分類、診斷步驟。
2.熟悉常見溶血性貧血的檢測診斷項目。
3.了解少見溶血性貧血的分型及發病機制。
【內容精要】
一、溶血性貧血的分類和實驗室檢查診斷概述
溶血性貧血(hemolyticanemia,HA)是由于某種原因使紅細胞存活期縮短,破壞增加,
超過了骨髓代償能力所引起的一類貧血。正常人骨髓有強大的代償功能,在強烈刺激下,骨
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以至紅細胞壽命縮短到15?20天時,才表現出貧血。
一般溶血性貧血的診斷較容易,但查找溶血的病因較為困難。目前生物化學、免疫學、分子
生物學、遺傳工程學等檢測手段,已應用到對溶血性貧血的病因診斷中。
(-)溶血性貧血的分類
根據病因和發病機制對溶血性貧血進行如下分類:
1.先天性溶血性貧血多為遺傳性紅細胞內在缺陷,包括膜、酶、血紅蛋白合成異常
所致的溶血性貧血。
2.獲得性溶血性貧血多為紅細胞外在因素異常,包括免疫因素、藥物因素、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等所致的溶血性貧血。主要溶血性貧血的病因分類見表2-2。
表2-2主要溶血性貧血的病因分類_____________________
類型疾病名稱
先天性
膜缺陷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遺傳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癥
遺傳性口形紅細胞增多癥
酶缺陷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癥
丙酮酸激酶缺陷癥
葡萄糖磷酸異構酶缺陷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煉油廠智能化與大數據應用考核試卷
- 電氣機械系統的智能化旅游應用考核試卷
- 糖批發企業市場競爭力評估與提升考核試卷
- 8-1數模轉換電子課件
- 朋友和我初二語文作文
- 汽車配件售后服務提升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加工中的設備投資與經濟效益分析案例考核試卷
- 疏散通道的安全標識與規范設置考核試卷
- 碳素材料在化學合成中的催化作用考核試卷
- 手腕康復器材考核試卷
- 大車司機勞務協議書
- 中醫把脈入門培訓課件
- 學生軍訓教官合同協議
- 期刊編輯的學術期刊內容審核標準考核試卷
- 知識產權監管培訓課件
- 油田節能降耗技術-全面剖析
- 廣西欽州市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學2025年初三第二學期第一次區模擬化學試題含解析
- 技術信息收集與分析方法考核試卷
- 婦科護理標準化管理
- 小學2025年國防教育課程開發計劃
- 2025屆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協作區高三下學期一??荚囉⒄Z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