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屬海西州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高頻題庫帶答案2025年_第1頁
青海屬海西州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高頻題庫帶答案2025年_第2頁
青海屬海西州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高頻題庫帶答案2025年_第3頁
青海屬海西州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高頻題庫帶答案2025年_第4頁
青海屬海西州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高頻題庫帶答案2025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海屬海西州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高頻題庫帶答案2025年單選題1.青海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該地區主要的氣候類型是()A.溫帶大陸性氣候B.高原山地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D.亞熱帶季風氣候答案:B2.以下屬于海西州特色礦產資源的是()A.煤炭B.石油、天然氣C.鐵礦石D.鋁土礦答案:B3.柴達木盆地位于海西州,它被稱為()A.“聚寶盆”B.“魚米之鄉”C.“天府之國”D.“塞上江南”答案:A4.海西州的蒙古族同胞在傳統節日那達慕大會上,最常見的競技活動不包括()A.射箭B.摔跤C.賽馬D.劃龍舟答案:D5.下列關于海西州生態環境保護的舉措,不正確的是()A.大規模開發濕地資源B.建立自然保護區C.推廣清潔能源D.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答案:A6.海西州的主要農業類型是()A.水田農業B.旱作農業C.灌溉農業D.河谷農業答案:D7.青海海西州的州府是()A.德令哈市B.格爾木市C.茫崖市D.烏蘭縣答案:A8.以下哪座山脈位于海西州境內()A.昆侖山B.太行山C.武夷山D.長白山答案:A9.海西州發展旅游業的優勢不包括()A.獨特的自然景觀B.豐富的民族文化C.便利的交通網絡D.發達的工業基礎答案:D10.當地牧民轉場主要受()因素影響A.地形B.氣候C.水源D.土壤答案:B11.下列哪種植物是海西州荒漠地區常見的植被()A.駱駝刺B.蘆葦C.水葫蘆D.荷花答案:A12.海西州發展新能源產業,最具優勢的是()A.太陽能B.潮汐能C.水能D.地熱能答案:A13.關于海西州文化遺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有大量巖畫等文化遺跡B.藏族唐卡藝術獨具特色C.所有文化遺產都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D.蒙古族長調是其特色文化之一答案:C14.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位于海西州,其發展循環經濟的核心是()A.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B.大力發展重工業C.擴大農業種植面積D.減少人口數量答案:A15.海西州與外界聯系的主要交通方式不包括()A.航空B.鐵路C.水路D.公路答案:C16.海西州在生態保護中,對于湖泊的保護重點在于()A.增加湖泊數量B.提高湖泊水位C.保護湖泊生態系統D.開發湖泊旅游資源答案:C17.當地傳統民居與地理環境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A.帳篷便于拆卸,適應游牧生活B.窯洞冬暖夏涼,適合當地氣候C.竹樓通風散熱,適應炎熱潮濕環境D.四合院布局規整,體現文化傳統答案:A18.海西州的鹽湖資源中,最主要的鹽類是()A.鈉鹽B.鉀鹽C.鎂鹽D.以上都是答案:D19.下列哪個自然保護區位于海西州()A.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B.臥龍自然保護區C.長白山自然保護區D.鼎湖山自然保護區答案:A20.海西州發展特色農牧業,以下不適合的是()A.枸杞種植B.牦牛養殖C.水稻種植D.藏羊養殖答案:C21.關于海西州的人口分布特點,正確的是()A.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B.沿交通線和河谷分布C.均勻分布在全州各地D.主要分布在山區答案:B22.柴達木盆地的綠洲農業主要分布在()A.盆地邊緣B.盆地中部C.山脈頂部D.湖泊周圍答案:A23.海西州加強與周邊地區的經濟合作,主要目的是()A.引進先進技術和資金B.擴大本地市場C.減少本地資源開發D.降低勞動力成本答案:A24.下列關于海西州民族文化融合的說法,正確的是()A.各民族文化相互獨立,沒有融合B.漢族文化完全取代了少數民族文化C.民族文化融合促進了當地文化的發展D.民族文化融合只體現在飲食方面答案:C25.海西州在生態修復工程中,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植樹造林B.過度放牧C.封沙育草D.濕地保護答案:B26.當地特色美食手抓羊肉,主要體現了()民族的飲食文化A.蒙古族B.藏族C.回族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27.海西州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不包括()A.豐富的礦產資源B.廉價的勞動力C.發達的科技水平D.便利的交通條件答案:C28.下列哪種動物是海西州的珍稀保護動物()A.大熊貓B.藏羚羊C.東北虎D.金絲猴答案:B29.海西州的太陽能資源豐富,主要原因是()A.緯度低B.海拔高,晴天多C.降水多D.植被覆蓋率高答案:B30.柴達木盆地的風蝕地貌主要是由()作用形成的A.風力侵蝕B.流水侵蝕C.冰川侵蝕D.海浪侵蝕答案:A多選題1.海西州的主要少數民族有()A.蒙古族B.藏族C.回族D.撒拉族答案:ABC2.以下屬于海西州旅游景點的有()A.茶卡鹽湖B.察爾汗鹽湖C.水上雅丹D.塔爾寺答案:ABC3.海西州在生態保護方面面臨的挑戰有()A.土地荒漠化B.水資源短缺C.生物多樣性減少D.工業污染答案:ABCD4.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的主要產業包括()A.鹽湖化工B.油氣化工C.金屬冶煉D.新能源產業答案:ABCD5.海西州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的優勢有()A.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B.獨特的自然景觀C.政府的政策支持D.發達的科技水平答案:ABC6.當地傳統的民族節日有()A.那達慕大會B.藏歷新年C.開齋節D.火把節答案:ABC7.海西州在交通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有()A.建成多條高速公路B.鐵路網絡不斷完善C.機場航線增多D.水路運輸發達答案:ABC8.關于海西州的自然資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礦產資源種類多B.水資源豐富C.太陽能資源充足D.風能資源可開發潛力大答案:ACD9.海西州促進農牧業現代化的措施有()A.推廣農業科技B.發展生態農牧業C.加強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D.擴大傳統農牧業規模答案:ABC10.海西州在文化傳承與保護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建立文化博物館B.培養文化傳承人才C.開發文化旅游產品D.限制民族文化交流答案:ABC判斷題1.海西州位于青海省的東部。()答案:錯誤2.柴達木盆地是中國海拔最高的盆地。()答案:正確3.海西州的蒙古族和藏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和文字。()答案:正確4.海西州發展旅游業對生態環境沒有任何影響。()答案:錯誤5.當地牧民轉場是為了尋找更肥沃的土壤。()答案:錯誤6.海西州的鹽湖資源可以無限開發利用。()答案:錯誤7.海西州的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是相互矛盾的。()答案:錯誤8.那達慕大會是藏族的傳統節日。()答案:錯誤9.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的發展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答案:正確10.海西州的人口密度較大。()答案:錯誤11.海西州的主要植被類型是熱帶雨林。()答案:錯誤12.當地的特色美食手抓羊肉只在蒙古族中流行。()答案:錯誤13.海西州發展新能源產業會導致環境污染。()答案:錯誤14.海西州的文化遺產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答案:正確15.柴達木盆地的綠洲農業主要依靠雨水灌溉。()答案:錯誤簡答題1.簡述海西州發展循環經濟的意義。答案:海西州發展循環經濟意義重大。一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柴達木盆地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循環經濟能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減少浪費。二是保護生態環境,當地生態脆弱,發展循環經濟可降低工業生產對環境的破壞,減少廢棄物排放。三是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增加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四是保障能源資源安全,通過資源的循環利用,降低對外部資源的依賴。2.分析海西州發展旅游業的有利條件。答案:海西州發展旅游業有利條件眾多。自然景觀獨特,有茶卡鹽湖的天空之鏡奇景、察爾汗鹽湖的壯麗鹽灘、水上雅丹的奇幻地貌等。民族文化豐富,蒙古族、藏族、回族等多民族聚居,有那達慕大會、藏歷新年等特色民族節日,還有獨特的民族服飾、歌舞等文化。交通條件逐漸改善,高速公路、鐵路網絡不斷完善,機場航線增多,方便游客進出。政策支持,政府重視旅游業發展,出臺相關政策促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市場開發。3.說明海西州在生態保護方面應采取的措施。答案:在生態保護方面,海西州應加強植被保護,通過植樹造林、封沙育草等措施,增加植被覆蓋率,防止土地荒漠化。建立自然保護區,對珍稀動植物和生態系統進行嚴格保護,維護生物多樣性。合理利用水資源,推廣節水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避免過度開發。加強環境監測和執法力度,對工業污染、亂采濫挖等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發展生態友好型產業,如生態農牧業、清潔能源產業等,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加強生態保護宣傳教育,提高當地居民和游客的生態保護意識。4.簡述海西州民族文化融合的表現和影響。答案:表現方面,在飲食上,融合了蒙古族、藏族、回族等民族的特色美食,如手抓羊肉等。在建筑風格上,部分建筑兼具不同民族建筑元素。在節日習俗上,各民族相互參與對方的節日活動。在藝術方面,民族歌舞、繪畫等相互借鑒和融合。影響上,促進了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增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團結,減少民族隔閡。推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開發出具有民族融合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提升了當地的文化軟實力和知名度。5.分析海西州發展特色農牧業的優勢和方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