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課后作業含解析人民版選修3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課后作業含解析人民版選修3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課后作業含解析人民版選修3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課后作業含解析人民版選修3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二其次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一、選擇題1.“戰馬與坦克搏斗!騎兵的長槍與坦克的火炮對抗!盡管波蘭人英勇堅韌,但在德軍的進攻下卻歸于土崩瓦解。”這段材料的作者認為波蘭失敗的主要緣由是()A.波蘭軍隊戰略部署失誤B.波蘭軍隊裝備非常落后C.德軍運用了“閃電戰”的戰術D.波軍作戰缺乏英勇精神答案B解析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即“戰馬與坦克”“長槍與火炮”等信息。由此推斷波蘭失敗的主要緣由是軍隊裝備的落后。故選B項。2.1939年9月1日,德國士兵拆毀波蘭邊界的檢查站進入波蘭(如圖)。他們的這種行為()A.遭到了英法等國的迎頭痛擊B.受到了蘇聯的劇烈指責C.將歐洲再次推動到斗爭狀態D.使美國放棄“中立”的政策答案C解析1939年9月,德軍進攻波蘭,標記著其次次世界大戰的爆發。3.丘吉爾說:“我們不要把這次援救說成是成功。斗爭不是靠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而贏得,但是,這次援救中孕育著成功。”此句話中“這次援救中孕育著成功”的含義是()A.粉碎了德國法西斯天下無敵的神話B.加強了英法間的聯系和合作C.為日后英國的防衛和反攻保存了實力D.鼓舞了英法兩國軍隊反法西斯的斗志答案C解析敦刻爾克大撤退將約34萬多名英法聯軍官兵撤退到英國,這就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實力。4.右圖是題為《荒唐的伴侶》的漫畫,對其反映的事務評述正確的是()①有力地遏制了法西斯德國在東線的擴張②為蘇聯贏得了備戰時間③使德國在發動斗爭時避開了兩線作戰④是蘇聯式的綏靖政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圖中左側的“新郎”是納粹頭子希特勒,右側的“新娘”是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左下方是婚禮蛋糕,上面的圖案是納粹黨徽和蘇聯共產黨黨徽。該漫畫意在諷刺蘇聯與德國簽訂互不侵擾條約。《蘇德互不侵擾條約》是蘇聯中立自保的產物,它使德國解除了發動世界大戰時兩線作戰的后顧之憂。因此,該條約根本不能起到遏制法西斯勢力的作用。將含①的選項解除。5.在20世紀軍事史上,曾經有過多次空襲戰,其中第一次大規模空襲戰,且發動空襲的一方遭到失敗,發生在其次次世界大戰中的()A.蘇德戰場 B.西歐戰場C.北非戰場 D.亞太戰場答案B解析1940年7~9月,德國對英國發動猛烈空襲戰。英國軍民奮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陰謀。二、非選擇題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經過了短短的20年,就爆發了新的世界大戰,再次把人類拖進了苦痛與災難的深淵。材料二德軍入侵波蘭(1)有人認為,其次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完全是由材料一中的三個斗爭狂人引起的。你如何看待這種觀點?(2)依據材料二和所學學問指出,其次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記是什么?其次次世界大戰爆發初期,英法等國是否馬上放棄了綏靖政策?結果如何?參考答案(1)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其次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有其深刻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確立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隱含著帝國主義列強之間新的沖突;20世紀30年頭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加劇了各國內部沖突,德、意、日法西斯勢力上臺,瘋狂擴軍備戰,形成歐亞斗爭策源地;面對法西斯的侵略擴張,弱小國家無力阻擋,英、法、美等國推行縱容侵略的綏靖政策,最終促成了世界大戰的爆發。從根本上說其次次世界大戰是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必定結果。希特勒、墨索里尼、東條英機只是本國法西斯勢力的主要代表,他們只是起到了加速其次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作用。(2)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沒有。致使盟國波蘭孤軍奮戰,寡不敵眾而亡國。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們對一個在強大鄰邦壓境下的小國不論抱有多大憐憫,但總不能僅僅為了它而不顧一切地使整個大不列顛帝國卷入一場斗爭。假如我們不得不進行戰斗的話,那也必需為了比這更為重大的問題。——張伯倫1938年9月27日的廣播講話材料二必需靜待敵人進攻,并在由堡壘和壕塹構成的無法突破的延長線前遏制住敵人。——英法聯軍司令的吩咐材料三在英法對德宣戰后的一年時間內,沒有同德國發生過一次真正的斗爭,史稱“驚奇斗爭”。材料四我們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復:成功——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成功;無論多么恐怖也要爭取成功;無論道路多么遙遠和艱難,也要去爭取成功;因為沒有成功,就不能生存。——1940年5月丘吉爾在英國下院的演說請完成:(1)材料一所指的是什么事務?最終結局怎樣?你認為英國所顧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用以遏制住敵人的“延長線”詳細指什么?是否起到了這一作用?(3)材料一體現的是什么外交政策?結合材料一,分析其實質。材料四與材料一的觀點是否相同?為什么?(4)材料三中的“驚奇斗爭”與材料一、材料二有什么關系?造成了哪些嚴峻后果?從中應吸取什么教訓?參考答案(1)德國企圖割占蘇臺德等地區,進而吞并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9月,德國通過《慕尼黑協定》吞并了蘇臺德地區,并于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英國怕引火燒身,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為代價,與希特勒達成妥協,來保證自己的平安。(2)馬奇諾防線。沒有起到作用。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進入法國境內,并很快迫使法國倒戈。(3)綏靖政策。犧牲他國利益來保全自己。不相同。材料一反映了英國推行綏靖政策,材料四反映了丘吉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