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縣級重點高中協作體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遼寧省縣級重點高中協作體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遼寧省縣級重點高中協作體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遼寧省縣級重點高中協作體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遼寧省縣級重點高中協作體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題PAGEPAGE1遼寧省縣級重點高中協作體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如何賡續中華文脈、建設現代文明,是每個當代中國人不容推辭的歷史責任。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說:“精神從一開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質的糾纏。”物質與精神的關系始終是密不可分的。精神文明要想延續,離不開物質文明的前提與基礎;而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中國式現代化既要實現共同富裕,改善人們的物質生活,也要重視人們的精神生活,尊重人類豐富的自由本性。只有重視人們的精神生活,才能從根源處解決西方現代化過程中暴露出的主體性危機問題。因此,在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過程中,要重視協調好物質與精神的關系,既要大力發展生產力,鞏固改革開放40多年的豐碩成果,更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人心、匯聚力量,這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歷史性進步。傳統與現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動關系。傳統的連續性恰恰在于保守和創新的辯證統一。保守因素使文化傳統保持相對穩定,成為維系民族文化生命的紐帶,創新因素使文化傳統不致凝固僵化,以期永葆生命力。因此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的關系,也就是在處理文化的保護與創新的關系。傳統文化并非與周圍事物隔絕開來的溫室里的花朵,而是要與時代相適應,與時代同頻共振,既能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又不失自身的傳統特色。中華民族的現代文明應是在批判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汲取現代文化優秀成果的產物。此外,現代文明還要適應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生活需求。這就要求我們秉持開放包容特質,不斷更新文化觀念,不斷提高思想覺悟、道德水準,培育與現代社會文明相一致的文化素養,這樣中國文化才是一種有生命力的文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就突出了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與自然的關系始終是建設現代文明進程中不可回避的基本問題。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善用自然之力。人作為自然存在物和社會存在物,就必須與自然保持一種和諧統一的關系。一方面,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既是人的身體所依賴的對象,更是人的精神的無機界;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因為有人的存在而被賦予意義。人與自然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依賴、互相支持的命運共同體,因此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離不開對自然的呵護與珍視,我們要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健全生態保護意識,像愛惜自身一樣愛惜自然界。民族復興歸根到底是文化的復興。從青銅之韻、漢唐氣象再到大國風范,中華民族以悠久的歷史脈絡、深厚的文化底蘊、博大的天下胸懷,穿越千年歷史,走向未來文明。文化中國是中國文化的歷史性延伸,只有延續歷史,才能走向未來;只有延續民族精神血脈,才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摘編自鄺廣文《連續性:中華文明的首要特性》)材料二: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中華文明述作并重,“作”是創制、制作,述是傳述、傳承?!妒辣尽ぷ髌芳杏涊d了歷代圣賢的制作,如燧人出火、蚩尤作兵、倉頡造書、祝融作市等,可見對于創新的重視。與“作”相對的是“述”,“述”即傳承圣人之制作,圣人作,賢者述,構成一個創新和傳承相輔相成的鏈條。中國文化具有明顯的“寓作于述”特征,述是傳承,作是創新,在創新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豐富并鞏固了中國文化主體性。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中華文明推崇“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理論創新的幾個高峰,無一不是出現在社會劇烈變化的時期,無一不是要解決舊秩序瓦解、新秩序建立的問題。圍繞著秩序重建,孔子及其后學從“禮之本”入手,內探心性,中通人倫,上達天道,發展出影響深遠的儒家傳統。清朝末年,面對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先進的中國人不斷探索拯救中國之路,為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成功實踐積累了歷史經驗?!昂蛯嵣?,同則不繼”,不同事物的結合是創新的重要途徑。考古發現表明,中華大地上各古代文化之間的交流互鑒推動了中華文明的進步。先秦諸子不同的思想視野,為漢代的思想整合和理論創新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基礎。清末西學的輸入在對幾千年相對獨立發展的中華文明構成嚴峻挑戰的同時,也推動了中華文明融入現代世界的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改變了中國的命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實踐創新的基礎上不斷實現新的理論創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時代化。借助于開放包容,在整合和結合中創新,是中華文明創新性的一個重要特征。中華文明具有深厚的憂患意識,并轉化為強烈的使命擔當。憂患意識表達的是對民族國家的關心,有關心,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創新。從“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中國文化崇尚家國情懷、天下擔當。北宋張載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闭沁@種擔當意識和使命感,賦予歷代中國人追求真理、追求創新的勇氣。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設,扎根于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傳統之中,伴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過去未去,未來已來。中華文明的創新性也決定了中華民族必將在新時代承擔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傳承、通變、開放、承擔中不斷創新。(摘編自王博《論中華文明的創新性》)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引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話,這句話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闡述了物質與精神的關系。B.西方現代化過程中暴露出的主體性危機問題,是因為重視經濟發展而忽略了人們的精神生活。C.傳統文化與時代相適應并同頻共振,能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永葆生命力。D.物質與精神的關系是建設現代文明進程中的唯一基本問題,兩者都要重視,不可偏廢任何一方。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國文化具有明顯的“寓作于述”特征,傳承與創新豐富并鞏固了中國文化主體性。B.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呈現出諸多的時代問題,因而思想和技術的創新更易集中出現。C.不同事物的結合是創新的主要途徑,如清末西學的輸入,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發展。D.由中華文明深厚的憂患意識轉化的使命感和擔當精神,賦予歷代中國人創新的勇氣。3.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運用層進式論證結構,論證了賡續中華文脈、建設現代文明的相關內容。B.材料一運用了引用論證、因果論證等多種論證方法,使論述更有力度。C.材料二運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所舉事例豐富翔實,有力地證明了觀點。D.材料二闡述了中華文明創新性的主要特征,各分論點在邏輯上逐層遞進。4.賡續中華文脈、建設現代文明需要協調好幾個關系,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要協調好物質與精神的關系。B.要協調好人類與自然的關系。C.要協調好傳統與現代的關系。D.要協調好中國文化和外國文化的關系。5.復興中學暑假組織學生參加“行讀華夏每日一地”活動,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領隊老師提出,行至今日,中華文明也在不斷地創新著。中華文明創新性的主要特征有哪些?請你根據材料二簡要說明。【答案】1.D2.C3.D4.D5.①傳承與創新交互為用。②在通變中回應時代問題。③開放包容和視野交融。④強烈的擔當意識和使命感?!窘馕觥俊?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唯一基本問題”表述絕對,除“物質與精神的關系”外,“人與自然的關系”等也是基本問題。故選D?!?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C.“主要途徑”錯,不同事物的結合是創新的“重要途徑”,而不是“主要途徑”。故選C?!?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D.“邏輯上逐層遞進”錯,各分論點間是并列關系。故選D?!?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D.“要協調好中國文化和外國文化的關系”表述于文無據。材料二是說“清末西學的輸入在對幾千年相對獨立發展的中華文明構成嚴峻挑戰的同時,也推動了中華文明融入現代世界的歷史進程”,但沒有協調中外文化關系的論述。故選D?!?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對內容的理解、概括能力。①結合“述是傳承,作是創新,在創新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豐富并鞏固了中國文化主體性”可知,傳承與創新交互為用。②結合“中華文明推崇‘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理論創新的幾個高峰,無一不是出現在社會劇烈變化的時期,無一不是要解決舊秩序瓦解、新秩序建立的問題”可知,在通變中回應時代問題。③結合“借助于開放包容,在整合和結合中創新,是中華文明創新性的一個重要特征”可知,開放包容和視野交融。④結合“正是這種擔當意識和使命感,賦予歷代中國人追求真理、追求創新的勇氣”可知,強烈的擔當意識和使命感。(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時間的味道陳新還有一個故事,也與時間有關。表面的浮淺和內質的醇厚,都是時間的季節呈現。幾年前,穿行在人生青年秋色中的老袁剛搬來與我做鄰居時,給人的印象挺不錯的,因為他開朗熱情,對人客氣。俗話說,閻王不打笑臉人,大家無法拒絕一顆和善的心。尤其是得知老袁離婚后,除了帶走孩子,幾乎凈身出戶時,大家更對憔悴忙碌的老袁充滿了同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鄰居們卻發現,開朗的老袁其實身上罩著一層令人迷惘的霧,他在霧的中心,表面上看他與我們鄰近,卻存在著某種看不透的距離。一扇總是緊閉的門,消減了彼此間起初盎然的友情,將我們與他隔成了兩個世界。①老袁從不加入我們激戰猶酣的“麻將長城戰”,也不參與我們聞香品茗的“龍門陣聊天會”。除了循規蹈矩地上班,無論外面是否陽光燦爛,抑或歡樂明媚,他幾乎都把自己和兒子關在家里,足不出戶??偸潜苤M晾曬內心,沒誰知道這父子倆在家里搞什么。我所住那層樓3號房的老李是個熱心人,每年春暖花開之時,他都如一面旗幟,會組織鄰居們一起去踏青賞花,出塵入塵于最優美的風景里,優哉游哉。老袁搬來后,老李也邀請老袁參加,飽覽山紅水綠、通感大地的花期。雖然老袁欣然前往,但大家在成都龍泉驛區桃花節上游玩時,滿滿的雅致卻被老袁打翻在地,掃興的感覺,如桃花落紅。那天中午,大家在鮮花簇擁的一個“農家樂”飯莊解決午餐,個個都像翩翩飛舞撲向桃蕊的蜜蜂,都想沾沾桃花開放時最美的運氣。然而飯畢,就在大家或剔牙或打著飽嗝起身,欲繼續填飽眼睛對桃花色彩的饑渴之時,老袁見桌上的麻婆豆腐還剩了半盤,卻矯情地叫老板給他打包,說拿回家熱熱還能將就一頓飯。老袁這么貪小便宜,讓大家愕然,②他的心情長街策馬春風得意,我們卻即刻瞧他不起,覺得他是睜眼瞎考狀元丟人現眼——你在大酒店吃飯,倘是對剩菜打個包還沒啥,這可是農家樂??!何況手里拎著一袋“潲水”賞花,這像啥話呢?陰云吹了過來,我感覺老袁的另類也在漸漸罩住我心中的晴朗。我沒想到,劇情仍在繼續。有時候,生活的原色不施粉黛也一樣婀娜曲折令人驚詫。有一年夏天,在炎炎的烈日下,我站在雙橋子一抹綠色的行道樹下歇息之時,無意間看見一個滿頭是汗的小孩子,正在垃圾桶里專注地翻找著廢舊飲料瓶,臭氣飄忽,令人掩鼻。正在我厭棄著這種夏天流行的城市元素的時候,卻忽然發現,在臭氣中淘寶的這個孩子不是別人,正是老袁的兒子小恩。怕觸痛孩子剛剛發芽的自尊,我便謹小慎微地問他:“小恩,你這是……勤工儉學?”被我詢問,小恩很尷尬,但還是囁嚅著說:“我爸讓我這半個月自己撿廢品賣了養活自己,一天三頓都自己想辦法解決。我爸說,我只有每天能給他交上5元錢的住宿費,晚上才能回家睡覺,否則我就只能在大街上睡,說這叫學會生存?!毙《鞯脑?,③讓我的眼睛頓時成了浪潮涌動的海洋。我覺得老袁原來不僅摳門,還是個心腸狠毒的人——俗話說,虎毒還不食子呢,哪有父親這樣折磨孩子的?何況小恩才12歲呀!12歲的孩子怎么自己養活自己?被惻隱弄濕的愴然的心情,讓我對老袁更添了一份恨。那年冬天的一個周末的晚上,我開門倒垃圾時,凄厲的寒冷中一個影子嚇了我一跳,定睛再看時,只見黑咕隆咚的走廊上,小恩正默默地蜷縮在墻的角落,凍得瑟瑟發抖。刺骨的寒風擠過樓道的縫隙,如利刀般割著我的心,在這個被溫暖和光明拋棄的角落,小恩孤獨存在,我似乎猜到了什么,但還是問了原因。原來,小恩在吃晚餐時,嫌面條不好吃,便將碗里的面條偷偷倒進廚房的垃圾桶,結果被老袁發現了,便被罰在門外與黑暗及寒冷相處,面壁反思?!盀樯睹鏃l不好吃?”我問小恩。聽了我帶著溫暖語氣的問話,小恩滿面怨恨,眼淚奪眶而出。他悄悄地對我說:“那面條是用中午的剩菜湯湯煮的燴面,但我爸從來舍不得把這些剩菜湯湯倒掉,說倒掉了可惜,是浪費!他全都用來拌面條吃了,還總強迫我跟他一起吃……”聯想到夏天里小恩在垃圾桶里翻找廢舊塑料瓶的情景,我竟然一時聽得頭皮發麻。唉,小恩真可憐,他怎么有這樣一個摳門的父親??!當同樓層的鄰居都知道這件事后,他們更鄙視老袁,也更不愿意與老袁往來了?!瓍s沒想到,一個患難,卻割開了老袁隱秘的世界。那是雅安地震剛發生時的事。雖然成都遠離災區,但人們心系災區,也不時被災區傳來的故事感動。忽一日,我發現通常情況下好為人首、喜歡俯視人的老李,竟然對老袁客氣和尊重得不行。④脊梁如山,何曾見他彎過?老李的突兀變化,不免令我匪夷所思?!澳憬裉煺@么反常?突然對老袁如此諂媚?”我以借書看的名義閃進老李的家后,低聲問老李?!叭瞬豢擅蚕喟?!我們真的錯了……”老李羞愧地解釋起原因來,“你不知道,今天上午,老袁給雅安地震災區捐了一萬塊錢??!”“你在說聊齋吧?老袁這個葛朗臺,咋可能為災區捐款?還一捐就是一萬塊?”“你忘了我在紅十字會上班嗎?這事還能有假?他來捐錢時,我正好在現場。”老李說。對呀,老李是在紅十字會上班的呀!我怎么忘了這事呢?于是我對老李的話有些相信了?!岸?,老袁走后,我又在電腦里查了,發現無論是汶川地震,還是玉樹地震,老袁都有捐款記錄,金額也都上萬……”老李臉上寫滿了愧疚。又說,老袁平時喜歡看書,寫東西,卻不會打麻將,斗地主,所以看上去孤僻,不合群,“他就是一個文人,一個書癡,他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精神世界,也需要自己孤獨而安靜的時間和環境,怎么合群呢?我們真的誤解他了!”老李的話讓我心里頓時如打翻五味瓶……善良,是善良人的通行證。老袁的故事是芬芳的,這個芬芳的呈現,是時間開出的花,如果沒有時間的沉淀,人們就看不到他內心怡人的美。(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老袁搬來與“我們”做鄰居,人們感覺他為人不錯,知道他的遭遇后,大家都對他充滿了同情。B.老袁性格內向,內心郁悶,從不參加“我們”的集體活動,總是把自己與兒子關在家里,足不出戶。C.老袁參加成都龍泉驛區桃花節游玩時打包剩菜,掃了大家游玩的興致,大家以為老袁貪小便宜,瞧不起他。D.老袁對自己的兒子小恩十分嚴格,“我”甚至認為有點狠毒,但是他對受災地區的捐款很大方,讓人刮目相看。7.下列對文中畫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句①“不加入”“不參與”兩個短語描寫出老袁與眾不同的“怪異”。B.句②“長街策馬”“春風得意”化用古人詩句,使語言典雅有趣。C.句③運用比喻和夸張,刻畫出“我”對老袁這個“心腸狠毒”之人的憤怒。D.句④“脊梁如山”和問號強調老李不輕易佩服他人,也寫出他對老袁的敬重。8.“味道”需要品味才可以感知,你從“時間的味道”這篇文章中品味到了怎樣的“味道”?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分析。9.文章以“我”為視角進行敘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答案】6.B7.C8.品味到“愛”的味道?!袄显睂Α靶《鳌钡膼凼歉笎?,老袁以另類的方式表達了對小恩的愛;“老袁”獻給災區的愛是大愛,9.①增強文章的真實感,“我”見證了老袁貪小便宜、對兒子苛刻的教育以及向地震災區捐款的行為,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②便于直接抒情,表達思想感情,對老袁打包剩菜的“瞧不起”、得知老袁讓兒子撿垃圾學會生存的“更添了一份恨”、看見老袁懲罰兒子浪費的“頭皮發麻”“小恩真可憐”以及知道老袁捐款“一萬元”的“如打翻五味瓶”的情感,都是在直接表達“我”內心的喜怒哀樂,親切自然?!窘馕觥俊?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性格內向,內心郁悶”錯誤。從文章開頭說老袁“給人的印象挺不錯的,因為他開朗熱情,對人客氣”以及后文對地震災區的“大方捐款”,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個性格內向、內心郁悶的人。故選B。【7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句子的能力。C.“刻畫出‘我’對老袁這個‘心腸狠毒’之人的憤怒”錯誤。從下文“虎毒還不食子呢,哪有父親這樣折磨孩子的?何況小恩才12歲呀!12歲的孩子怎么自己養活自己?”兩個疑問句,以及“小恩的話,讓我的眼睛頓時成了浪潮涌動的海洋”應該是對小恩的同情,而非對老袁的憤怒。故選C?!?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小說以“時間的味道”為題,寫了與時間有關的故事,主要表現的人物是老袁。由“幾年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天中午”“有一年夏天”“那年冬天的一個周末的晚上”“那是雅安地震剛發生時的事”這些時間串聯起的事件可知,“時間的味道”主要是愛的味道。一種愛是父愛,那是老袁對兒子小恩的愛,這種愛以另類的方式做了表達;一種愛是大愛,那是老袁獻給災區的愛,除了雅安地震捐款,“無論是汶川地震,還是玉樹地震,老袁都有捐款記錄,金額也都上萬……”。結尾“老袁的故事是芬芳的,這個芬芳的呈現,是時間開出的花,如果沒有時間的沉淀,人們就看不到他內心怡人的美”,也印證了“味道”需要品味才可以感知?!?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文章敘述視角的能力。敘述視角,指敘述者(一般被認為是作者的代言人)在敘述故事時所確立的觀察事物的角度。敘述者總是借助一定的視角來向讀者展示一部虛構作品中的人物、情節、背景和事件等。本文以“我”為視角進行敘寫,采用的是第一人稱敘述視角。由“老袁見桌上的麻婆豆腐還剩了半盤,卻矯情地叫老板給他打包,說拿回家熱熱還能將就一頓飯”“有一年夏天,在炎炎的烈日下,我站在雙橋子一抹綠色的行道樹下歇息之時,無意間看見一個滿頭是汗的小孩子,正在垃圾桶里專注地翻找著廢舊飲料瓶,臭氣飄忽,令人掩鼻”“那年冬天的一個周末的晚上,我開門倒垃圾時,凄厲的寒冷中一個影子嚇了我一跳,定睛再看時,只見黑咕隆咚的走廊上,小恩正默默地蜷縮在墻的角落,凍得瑟瑟發抖”“忽一日,我發現通常情況下好為人首、喜歡俯視人的老李,竟然對老袁客氣和尊重得不行……”等內容可知,“我”見證了老袁貪小便宜、對兒子苛刻的教育以及向地震災區捐款的行為,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由“我們卻即刻瞧他不起,覺得他是睜眼瞎考狀元丟人現眼——你在大酒店吃飯,倘是對剩菜打個包還沒啥,這可是農家樂??!何況手里拎著一袋‘潲水’賞花,這像啥話呢?”“我沒想到,劇情仍在繼續。有時候,生活的原色不施粉黛也一樣婀娜曲折令人驚詫”“被惻隱弄濕的愴然的心情,讓我對老袁更添了一份恨”“聯想到夏天里小恩在垃圾桶里翻找廢舊塑料瓶的情景,我竟然一時聽得頭皮發麻。唉,小恩真可憐,他怎么有這樣一個摳門的父親??!”等內容可知,“我”內心的喜怒哀樂都在敘事時做了自然的表露,親切可感。可見,以“我”為視角進行敘寫便于直接抒情,表達思想感情。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賢主愈大愈懼,愈強愈恐。凡大者,小鄰國也;強者,勝其敵也。勝其敵則多怨,小鄰國則多患。多患多怨,國雖強大,惡得不懼?惡得不恐?故賢主于安思危,于達思窮,于得思喪。《周書》曰:“若臨深淵,若履薄冰?!币匝陨魇乱?。武王①勝殷,入殷,未下輿,命封黃帝之后于鑄。下輿,命封夏后之后于杞。武王乃恐懼,太息流涕,命周公旦進殷之遺老,而問殷之亡故,又問眾之所說,民之所欲。殷之遺老對曰:“欲復盤庚之政?!蔽渫跤谑菑捅P庚之政,發巨橋之粟,賦鹿臺之錢,以示民無私。出拘救罪,分財棄責,以振窮困。封比干之墓,旌箕子之宮,表商容之閭,士過者趨,車過者下。三日之內,與謀之士封為諸侯,諸大夫賞以書社庶士弛政去賦然后濟于河西歸報于廟。乃稅馬于華山,稅牛于桃林,馬弗復乘,牛弗復服,釁鼓旗甲兵,藏之府庫,終身不復用。此武王之德也。故周明堂外戶不閉,示天下不藏也。唯不藏也,可以守至藏。武王勝殷,得二虜而問焉,曰:“若國有妖乎?”一虜對曰:“吾國有妖,晝見星而天雨血,此吾國之妖也。”一虜對曰:“此則妖也,雖然,非其大者也。吾國之妖甚大者,子不聽父,弟不聽兄,君令不行,此妖之大者也。”武王避席再拜之。此非貴虜也,貴其言也。夫憂所以為昌也,而喜所以為亡也。勝非其難者也,持之其難者也。賢主以此持勝,故其福及后世。齊、荊、吳、越,皆嘗勝矣,而卒取亡,不達乎持勝也。唯有道之主能持勝??鬃又畡?,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墨子為守攻,公輸般服,而不肯以兵知。善持勝者,以術強弱。(選自《呂氏春秋·慎大覽第三》,有刪改)材料二:晉侯②以樂之半賜魏絳,曰:“子教寡人和諸戎狄,以正諸華。八年之中,九合諸侯,如樂之和,無所不諧。請與子樂之?!鞭o曰:“夫和戎狄,國之福也。八年之中,九合諸侯,諸侯無慝③”,君之靈也,二三子之勞也,臣何力之有焉?抑臣愿君安其樂而思其終也!《書》④曰:“居安思危?!紕t有備,有備無患,敢以此規。”(選自《左傳》,有刪改)〖備注〗①武王,周武王。②晉侯,晉悼公。③慝,邪惡。④《書》,《尚書》。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諸大夫賞A以書B社C庶士弛政D去賦E然后濟F于河G西歸H報于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旌箕子之宮”中的“旌”與《燭之武退秦師》中“若不闕秦”的“闕”用法相同。B.“釁鼓旗甲兵”與“將以釁鐘”(《齊桓晉文之事》)兩句中的“釁”意思相同。C.“得二虜而問焉”與“將焉取之”(《燭之武退秦師》)兩句中的“焉”意思相同。D.“弟不聽兄”的“兄”字意為兄長,與《鴻門宴》“吾得兄事之”中的“兄”字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賢明的君主,土地越廣大、國家越強盛越會感到害怕和恐懼,作者認為君主的害怕和恐懼是侵削鄰國、戰勝敵國帶來的結果。B.周武王戰勝了商朝,抓到了兩個俘虜,讓兩個俘虜談國家的怪異之事,周武王認為其中一個俘虜說得好,便向這個俘虜拜了兩拜。C.周武王向人民表示自己沒有私心,于是彰顯仁德,不關閉明堂的大門,向天下人表示,大家可以自由進來去拿周武王家里的東西。D.晉悼公認為,魏絳教他的治理國家的方法很成功,要獎賞魏絳,魏絳辭謝了晉悼公的獎賞,并引用《尚書》的話勉勵晉悼公。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發巨橋之粟,賦鹿臺之錢,以示民無私。(2)諸侯無慝,君之靈也,二三子之勞也,臣何力之有焉?14.材料一中最后一段,作者列舉齊等四國和孔子、墨子的例子是為了闡述什么觀點?請簡要說明?!敬鸢浮?0.CEG11.C12.C13.(1)散發巨橋的米粟,施舍鹿臺的錢財,以此向人民表示自己沒有私心。(2)諸侯沒有邪惡的,這是君王的威靈,也是其他人員的功勞,下臣有什么力量?14.作者用齊國等四國曾經勝利但不能保持勝利,以及孔子、墨子收斂鋒芒的正反兩個例子闡述要保持勝利就要居安思危的觀點?!窘馕觥俊?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那些大夫們都賞給了土地,普通的士人也都減免了賦稅。然后武王才渡過黃河,回到豐鎬,到祖廟內報功?!爸T大夫賞以書社”和“庶士弛政去賦”兩句句式完整,結構相同,其間斷開,選CE;“然后濟于河”中的“然后”表達轉折的意思,其前斷開,選E;“西歸報于廟”和前句“然后濟于河”都省略主語“武王”,“濟于河”和“(西歸)報于廟”屬于前后相連的動作,并列關系,其間斷開,選G。故選CEG?!?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正確。使……顯赫;/使侵損,使……削減。都是使動用法。句意:使箕子的住宅顯赫彰明。/如果不使秦國的土地削減。B.正確。本義指古代血祭新制的器物。殺牲,用其血涂于器物縫隙中來祭祀。句意:把戰鼓、軍旗、鎧甲、兵器涂上牲血。/準備用它(的血)來涂在鐘上行祭。C.錯誤?!暗枚敹鴨栄伞敝械摹把伞笔谴~,他們;“將焉取之”中的“焉”是兼詞,從哪里。句意:抓到兩個俘虜并問他們。/將從哪里得到它所貪求的土地呢?D.正確?!拔岬眯质轮敝械摹靶帧泵~用作狀語,像對待兄長那樣。句意:弟弟不服從兄長。/我要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他。故選C。【1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向天下人表示,大家可以自由進來去拿周武王家里的東西”錯,應是向天下人表明周武王自己沒有私藏。故選C。【1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發”,散發;“賦”,施舍;“示”,表示,彰顯。(2)“靈”,威靈;“二三子”,其他人員;“何力之有焉”,賓語前置,正常語序“有何力焉”?!?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齊、荊、吳、越,皆嘗勝矣,而卒取亡,不達乎持勝也。唯有道之主能持勝??鬃又畡牛e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墨子為守攻,公輸般服,而不肯以兵知。善持勝者,以術強弱”可知,作者用齊國等四國曾經勝利但不能保持勝利,以及孔子、墨子收斂鋒芒的正反兩個例子闡述要保持勝利就要居安思危的觀點。參考譯文:材料一:賢明的君主土地越廣大越感到恐懼,力量越強盛越感到害怕。凡土地廣大的,都是侵削鄰國的結果;力量強盛的,都是戰勝敵國的結果。戰勝敵國,就會招致很多怨恨,侵削鄰國,就會招致很多憎惡。怨恨你的多了,憎惡你的多了,雖然國家強大,怎么能不恐懼?怎么能不害怕?所以賢明的君主在平安的時候就想到危險,在顯赫的時候就想到困窘,在有所得的時候就想到有所失。《周書》上說:“就像面臨深淵一樣,就像腳踩薄冰一樣?!边@是說做事情要小心謹慎。周武王戰勝了商,進入殷都,還沒有下車,就命令把黃帝的后代封到鑄。下了車,命令把大禹的后代封到杞。武王仍然恐懼,長嘆一聲,流下了眼淚,命令周公旦領來殷商的遺老,問他們商滅亡的原因,又問民眾喜歡什么,想要什么。殷商的遺老回答說:“人民希望恢復盤庚的政治?!蔽渫跤谑腔謴土吮P庚的政治,散發巨橋的米栗,施含鹿臺的錢財,以此向人民表示自己沒有私心。釋放被拘禁的人,挽救犯了罪的人,分發錢財,免除債務,以此來救濟貧困。又把比干的墳墓修葺高大,使箕子的住宅顯赫彰明,在商容的閭里豎起標志,行人要加快腳步,乘車的人要下車致敬。三天之內,參與謀劃的賢士都封為諸侯,那些大夫們都賞給了土地,普通的士人也都減免了賦稅。然后武王才渡過黃河,回到豐鎬,到祖廟內報功。于是把馬放到陽華山,把牛放到桃林,不再讓馬牛駕車服役,又把戰鼓、軍旗、鎧甲、兵器涂上牲血,藏進府庫,終身不再使用。這就是武王的仁德。周天子明堂的大門不關閉,向天下人表明沒有私藏。只有沒有私藏,才能保持最高尚的品德。周武王戰勝了商,抓到兩個俘虜并問他們,周武王說:“你們國家有怪異的事嗎?”一個俘虜回答說:“我們國家有怪異的事,白天出現星星且天上降下血雨,這就是我們國家怪異的事。”另一個俘虜回答說:“這是怪異之事,雖說如此,但還算不上大的怪異。我們國家特大的怪異是兒子不順從父親,弟弟不服從兄長,君主的命令不能實行,這才算最大的怪異之事呢。”武王離開座席向他拜了兩拜。這不是認為俘虜尊貴,而是認為他的言論可貴。憂慮是昌盛的基礎,喜悅是滅亡的起點。取得勝利不是困難的事,保持勝利才是困難的事。賢明的君主依照這種認識,保持勝利,所以他的福分能傳到子孫后代。齊國、楚國、吳國、越國,都曾經勝利過,可是最終都遭到了滅亡,這是因為它們不懂得如何保持勝利。只有有道的君主,才能保持勝利。孔子力氣那樣大,能舉起國都城門的門閂,卻不肯以力氣大聞名天下。墨子善于攻城守城,使公輸班折服,卻不肯以善于用兵被人知曉。善于保持勝利的人,能有辦法使弱小變成強大。材料二:晉悼公把樂隊的一半賜給魏絳,說:“你教我同各部落戎狄講和,以整頓中原諸國。八年之中,九次會合諸侯,(我們和各諸侯的關系)好像音樂一樣和諧,沒有不協調的地方。我希望和你一起享用(鄭國)贈送的禮物。”魏絳辭謝說:“同戎狄講和,這是國家的福氣。八年之中,九次會合諸侯,諸侯沒有邪惡的,這是君王的威靈,也是其他人員的功勞,下臣有什么力量?然而下臣希望君王您在享受快樂時,能考慮到國家以后的事情?!渡袝氛f:‘在安定的時候要考慮危難的到來?!氲搅司陀蟹纻洌辛朔纻渚蜎]有禍患,謹以此向君王規勸?!保ǘ┕糯姼栝喿x(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詩詞,完成下面小題。柳梢青[明]張煌言①錦樣江山,何人壞了,雨瘴煙巒。故苑鶯花,舊家燕子,一例闌珊。此身付與天頑。休更問、秦關漢關。白發鏡中,青萍②匣里,和淚相看。長歌行(節選)[宋]陸游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何當凱旋宴將士,三更雪壓飛狐城!〖備注〗①張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漢族,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②青萍:古代寶劍名。15.下列對這兩首詩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張詞前三句寫錦繡河山淪陷,大江南北,瘴煙苦雨,詞人心潮難平,感慨萬千B.“何人壞了”是詞人叩天之語,詞人反思朝廷腐敗,奸人誤國,故而有此泣血之問。C.張詞既低回婉轉,又氣勢雄壯、氣概豪邁,感慨中透出執著與堅定,情感深沉自然。D.陸詩格調豪放、悲壯,既有不滿與牢騷,又充滿積極向上的精神,很有鼓舞力。16.有人認為,張煌言《柳梢青》中“白發鏡中,青萍匣里”或出自陸游《長歌行》“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一聯,但二者抒發的感情不完全相同。請簡要分析其感情的異同點?!敬鸢浮?5.C16.相同點:從“白發”“壯士老”可知,兩首詩詞都寫詩人或詞人年事已高,他們渴望建功立業,卻報國無門,抒發了失意、痛苦之情。

不同點:張煌言所處明末清初,明朝已去,只手難以回天。匣中青萍劍雖鋒利,卻已無用武之地。英雄淚落,黯然神傷,表現出詞人蒼涼悲憤的心情。陸游身居南宋,雖有金兵攻打,但尚有半壁江山可據,所以詩中仍有志士壯心不已的一腔豪情,表現出詩人對國事的關心和對未來的信心?!窘馕觥俊?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C.“又氣勢雄壯、氣概豪邁”錯誤,張詞風格悲壯沉郁,表現了一個抗敵英雄的忠憤情懷。故選C?!?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張詞“白發鏡中,青萍匣里,和淚相看”我含著眼淚,窺看著鏡中蒼蒼白發,撫看劍匣中鋒利的青萍寶劍,無限悲愴凄涼。這三句,是理想與現實的對比?!鞍装l鏡中”,嘆此身已老;“青萍匣里”,說國仇未報,“寶劍已封”“和淚相看”,嘆壯志未成淚空流。這三個四字短句,說盡了詞人暮年的悲涼心境,具有一種回腸蕩氣的力量。詞人在下片中,表現出一種深沉的尋思和低徊的沉吟。語氣是極為沉痛的,它滲透著對代的創痛和苦難,表現出詞人蒼涼悲憤的心情。陸詩“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意思是國仇還沒報,壯士已衰老;匣中寶劍耐不了寂寞,半夜里發出陣陣吟嘯。聯系時代背景和陸游思想,此時詩人離開抗金前線,雖不能實現殺敵報國的理想,但仍有志士壯心不已的一腔豪情,表現出詩人對國事的關心和對未來的信心。根據以上分析,從同與異兩個角度概括二者感情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寫到孔子的四個弟子侍坐時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治理一個飽經憂患的國家,三年后的結果是“______,______”。(2)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中,十思中涉及驕傲自滿的一句是“______”,涉及堵塞蒙蔽的一句是“______”。(3)司馬光《答司馬諫議書》中,寫盤庚采取行動,認為正確就不后悔的兩句是“______,______”?!敬鸢浮浚?)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3)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近年來,簡史類圖書①,因其針對某一特定事物,或某一學科進行敘述,篇幅適中,針對性強,對希望了解該領域的讀者具有非常強的吸引力,如《時間簡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人體簡史》等。《細胞簡史》一書通過一個個科學家的小故事,厘清了細胞生物學的發展脈絡,更可②、以小見大,引起讀者對細胞科學發展的思考和審視。閱讀之后,發現該書有幾個鮮明的特點:首先,圖書結構嚴謹,詳略得當。細胞雖然“微小”,但其涉及的知識卻浩繁。如何切入,如何進行闡述?對于創作者來說是要頗費一番思量的。本書作者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個難題。全書分為20篇,從細胞的發現史講起,對細胞的外觀、細胞的組成、細胞的成長與分化、形形色色的細胞、克隆細胞、基因編輯、細胞治療以及腫瘤細胞等進行了③的闡述,重在讓讀者獲得有關細胞知識的全貌,而非面面俱到。本書最后對顯微鏡的發現史也做了簡要介紹。因為,細胞的發現和研究從頭至尾都離不開顯微鏡這一利器。其次,作者文筆簡練優美,生動活潑。對于科普圖書來說,知識是客觀的,但如何表述卻是主觀的,這非??简炞髡邔ξ淖值鸟{馭能力。本書作者雖然是生物學科班出身,但很好地避免了學者寫科普通常不會出現的枯燥乏味,用生動活潑的語言進行了講述。最后,圖書裝幀設計精美,圖文并茂。圖書采用精裝,印制精美,文中輔以大量的關于科學人物及歷史事件的插圖,使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仿佛享受了一頓美味大餐。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表述不當,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20.簡要分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表達效果?!敬鸢浮?8.①層出不窮②見微知著③簡明扼要19.但很好地避免了學者寫科普通常會出現的枯燥乏味的現象。20.運用比喻手法,把讀者閱讀書籍比喻成吃一頓美味,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科普讀物精美的設計和插圖,圖文并茂,給讀者帶來愉快的享受。【解析】【18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第①處,結合后文“對希望了解該領域的讀者具有非常強的吸引力”可知,此處強調的是簡史類圖書因對希望了解該領域的讀者具有非常強的吸引力,故接連不斷地出現,所以此處可填“層出不窮”。層出不窮:形容接連不斷地出現,沒有窮盡。第②處,結合“《細胞簡史》一書通過一個個科學家的小故事,厘清了細胞生物學的發展脈絡”可知,《細胞簡史》一書具有以小見大的特點,故此處可填“見微知著”。見微知著:看到一點苗頭,就能知道事情的實質和發展趨勢。第③處,結合“重重在讓讀者獲得有關細胞知識的全貌,而非面面俱到。本書最后對顯微鏡的發現史也做了簡要介紹。因為,細胞的發現和研究從頭至尾都離不開顯微鏡這一利器”可知,強調的是此書闡述問題詳略得當,簡單明了,能抓住闡述的要點,故此處可填“簡明扼要”。簡明扼要:指說話或寫文章簡單明了,抓住要點?!?9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表述不當為:一是成分殘缺,“避免了”的賓語中心詞殘缺,應在“枯燥乏味”的后面添加“的現象”;二是否定失當,將“不會”改為“會”。故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修改為:但很好地避免了學者寫科普通常會出現的枯燥乏味的現象?!?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并分析其表達效果的能力。運用比喻手法,把讀者閱讀書籍比喻成吃一頓美味,化抽象為形象,以“美味”給人帶來的滿足和愉悅,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科普讀物精美的設計和插圖,圖文并茂,給讀者帶來愉快的享受,引起讀者美的聯想,給讀者以鮮明深刻的印象。(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這里黛玉見寶玉去了,聽見眾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悶悶的。正欲回房,剛走到梨香院墻角外,只聽見墻內笛韻悠揚,歌聲婉轉,黛玉便知是那十二個女孩子演習戲文。雖未留心去聽,偶然兩句吹到耳朵內,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來是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黛玉聽了,倒也十分感慨纏綿,便止步側耳細聽。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甭犃诉@兩句,不覺點頭自嘆,心下自思:“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戲,未必能領略其中的趣味?!毕氘叄趾蠡诓辉摵耄⒄`了聽曲子。再聽時,恰唱道:“只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摈煊衤犃诉@兩句,不覺心動神搖。又聽道“你在幽閨自憐”等句,越發如醉如癡,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塊山子石上,細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