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2025屆高三11月第一次調研測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江蘇省淮安市2025屆高三11月第一次調研測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江蘇省淮安市2025屆高三11月第一次調研測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江蘇省淮安市2025屆高三11月第一次調研測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江蘇省淮安市2025屆高三11月第一次調研測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年級第一次調研測試歷史試題2024.11注意事項在答題前請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1234.本試卷共6頁。本次考試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75分鐘。.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試號等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請認真核對答題卡表頭規定填寫或填涂的項目是否正確。.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寫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題分,共4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關于堯舜的權力更替,成書于戰國的《竹書紀年》中說堯晚年失去了德行,“為舜所囚也,舜取得帝位。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載“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權授舜。以上兩種不同的敘述說明()A.堯舜更替的真相無法考證B.時間遠近造成書寫的差異C.堯舜時期開啟了以德治國D.時代變遷影響歷史的書寫2.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提出鹽鐵官營、均輸等“與民爭利,且造成“鹽鐵賈貴,百姓不便。桑弘羊則認為興鹽鐵、置均輸平準,“以佐助邊費,堵塞豪強兼并之路,且可濟民救災,有益于民。這場辯論(A.推動了鹽鐵官營的實施)B.有助于評估當時經濟政策C.引起“黨錮之禍”發生D.折射出漢代選官制度弊端3.隋開皇三年,度支尚書長孫平建議“令諸州百姓及軍人,勸課當社,共立義倉,文帝遂依其議詔立義倉。而開皇十五年又詔書“北境諸州,異于余處,靈、夏、甘、瓜等十一州,所有義倉雜種,并納本州?!边@一改革旨在(A.削弱地方郡縣的割據力量)第1頁/共10頁B.增強北方地區的社會救濟C.維持征伐高麗的軍事用度D.鼓勵社會力量的賑濟活動4.明代嘉靖年間,鄭若曾(1503年—1570年)在《沿海山沙圖》中詳細繪制了從廣東沿海到遼東一線的海防設施,在《江防圖》繪制了長江口的金山衛到江西瑞昌一線的江防設施、哨所駐地等,在《湖防圖》中繪制了太湖周邊的港瀆及其防備情況。這些繪圖的背景是()A.倭寇騷擾活動的猖獗B.歐洲殖民活動的加劇C.國內農民起義的蜂起D.全國貿易網絡的聯通5.據史料載,秦代都城咸陽的布局是將渭水對應銀河,將咸陽宮對應紫微垣,將其他宮室、國家機構對應相應的星座位置;西漢長安城的建設也模仿了紫微垣的形狀;清乾隆帝在《皇都篇》中曾寫到北京“上應帝車曰開陽,意思是北京城對應北斗七星中的開陽星。由此可見,中國古代都城的布局(A.體現了君權神授的唯物思想)B.反映了和而不同的文明特色C.蘊含了敬天法祖的價值取向D.彰顯了中華文化的綿延相承6.從中華民國成立到1913年10月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中國出現了數百個政黨,存在以下現象:第一、有完整綱領的較少,且綱領內容雷同;第二、黨員跨黨現象比較普遍,如黃興有十一個黨籍,黎元洪跨了九黨等;第三、各黨普遍采取以金錢收買選票。這些現象反映出當時()A.政黨制度名存實亡B.軍閥統治分崩離析C.共和制度背離國情D.政黨政治基礎薄弱7.最初,傳入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零星的、片段的,絕大部分是轉譯自日本學者研究社會主義的著作。后來,各種期刊大量宣傳并開始系統地介紹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完整翻譯和出版也付諸行動。上述變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運動弘揚民主科學思想B.五四運動推動新思想的傳播C.中國共產黨大力開展工人運動D.孫中山發展了三民主義思想)8.1947年6月,南京中央大學“五·二〇”血案處理委員會編輯了《“五·二〇”結就是力量》是其中一幅漫畫,該漫畫反映()第2頁/共10頁A.無產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B.全民族抗戰局面的形成C.工農聯盟推動了國民革命D.國統區形成第二條戰線9.1950年1月,英國在西方國家中率先承認新中國,希望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1950年3月中英建交談判在北京拉開帷幕,到10月,英國對華政策趨于消極。直到1954年4月英方表示愿意改善中英關系,雙方重啟談判,于6月宣布建立代辦級外交關系。由此判斷,造成中英談判進程中斷的事件是()A.朝鮮戰爭的擴大B.北約組織的建立C.萬隆會議的召開D.美蘇冷戰的發生10.如圖為我國1953—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示意圖,其中DEF兩段數據增長的共同原因是()A.思想解放助推經濟的發展B.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C.城市經濟改革的全面展開D.民主法制建設恢復發展11.19世紀70年代,德國人謝里曼根據《荷馬史詩》中《伊利亞特》故事里的描寫,把當時希臘軍隊的行軍路線標在地圖上。然后他按照行軍路線圖,最終在土耳其西北部地區發掘出了史詩中描述的特洛伊城遺A.推動了西方考古學發展B.可視為古希臘形象化的歷史C.如實記載了古希臘歷史)第3頁/共10頁D.可作為西方史學產生的源頭2.如圖為1600—1780年世界棉花產業的主要分布及流通示意圖。該圖可佐證(1)A.亞非拉完全淪為列強經濟附庸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C.棉花成為國際貿易最主要商品D.拉美獨立推動地區經濟發展13.有學者認為,鼎盛時期的蒙古帝國領土橫跨歐洲的大部分地區、亞洲和中東,其不僅在東半球的各文明之間搭建了橋梁,還為全球范圍內的民族交流打下了更堅實的基礎,且擴展、加強了從古典時期開始建立起來的世界體系。該學者旨在強調蒙古征戰(A.推動帝國疆域的空前遼闊)B.使蒙古帝國實力達到鼎盛C.影響世界歷史的整體發展D.為全球航路開辟奠定基礎14.笛卡爾(1596—1650年)主張“我思故我在,認為通過普遍懷疑的方法,可以使心靈擺脫感官的桎梏,進而依靠純粹理智來獲得正確的知識。由此說明(A.宗教改革引發歐洲思想解放運動)B.近代自然科學排斥人文主義精神C.理性主義為自然科學提供方法論D.啟蒙運動推動近代自然科學誕生15.一戰后,以研究、傳播中國文化為宗旨的學術組織機構在歐洲大量涌現,如巴黎大學中國學院、法蘭克福大學中國學院、達姆斯塔特“東方智慧學院”等,形成了19世紀以來中學西播的一次高潮。歐洲出第4頁/共10頁現此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A.一戰引起人們對自身文明反思B.中國在戰后國際地位的提高C.一戰壓制了歐洲民族民主意識D中國勞工赴歐加速戰爭結束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滿分55分,其中第16題13分,第17題13分,第18題16分,第19題13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良渚古城由宮殿區、內城、外城組成,呈向心式三重布局結構,古河道和十數座高、低水壩貫穿其間,城址總面積631公頃,有宮殿區、王陵區、倉儲區和作坊區的考古遺跡。宮殿區東坡地層發現了大量炭化稻米堆積,古城內外發現了祭壇、規模不等的墓地,出土了大批祭祀神祇的玉琮和象征權力的玉——據劉斌等《良渚古城與中華文明》結合、邏輯嚴謹)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洋務派在軍隊中推廣西洋體操,在軍事學堂中開設體操課,并非僅為了鍛煉身體,更是出于練兵的目的。……以康有為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認識到近代體育不僅有軍事上的強兵作用,更有在國家與民族長遠利益上的強種、強國作用,開始把西洋體操引進學校教育?!幾匀嗣耋w育出版社《中國體育通史》材料二1940年隴東中學請當地駐軍385旅的干部戰士教體育課程,主要內容有集會和解散迅速、步伐、跪臥姿勢、擲手榴彈、射擊、野戰、刺擊技術、防空防毒演習等,這些體育課程在邊區學校較為普及。1940年成立的“延安體育會”提倡每天“10分鐘運動,還利用節假日經常組織全市性運動會和各種比賽,比賽項目有田徑、籃球、排球、游泳等運動項目,武裝爬山、障礙、射擊、投彈等軍事項目,還有網球、足球、棒球、馬術、賽馬、跳水、舉重、雙杠、單杠、木馬、團體操、舞蹈、武術等表演項目。參第5頁/共10頁加比賽的有工人、農民、軍人、學生、藝人、公務員、市民和商人?!幾宰谟兄恰犊箲饡r期陜甘寧邊區的體育》((1)據材料一、說明與洋務派相比,維新派體育觀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變化的背景。2)據材料二、概括陜甘寧邊區體育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其影響。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廣東省鶴山市是著名僑鄉,人稱“海外一個鶴山。鶴山水網密布,離香港、澳門都很近,水運一天內即可到達。鶴山瀕臨大海,地形復雜,導致當地洪水、干旱、臺風等頻發。從道光三十年至光緒二十六年,幾乎每年都會遭遇洪災或者風災。19世紀中期以來,廣東沿海等地人口劇增,人民生活困苦,再加上農村自然經濟的解體,鶴山等地的生存資源變得極度緊張?!幾孕鞎钥 墩撏砬鍙V東鶴山華工出洋的原因及途徑》材料二19世紀中期大批華工奔赴美國西部“淘金,他們也是采掘煤、鐵、汞、銅、鉛等礦石的主要勞動力。華工們參與修建了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及其它橫貫大陸的四條鐵路。這些鐵路使“工業的北部、過去奴隸占有制的南部和墾殖的西部”連成了一個整體。隨著鐵路的建成,加州重要城市舊金山“從一個僅有幾個帳蓬和幾間土屋的小地方發達成為一個巨大的商業城市。此外,華工們還投入到了西部荒地、沼澤地的開墾中,種植水果、花卉,發展園藝業、漁業等新領域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華工。華工的身影輾轉于美國遙遠西部的每個角落。——摘編自張建新《華工在美國西部經濟開發中的歷史作用》1)“推拉理論”是解釋人口遷移的重要理論。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推力和拉力兩個維度,分析晚清鶴山華工出洋的原因。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華工在美國西部開發中的歷史作用。((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6頁/共10頁——據聯合國《世界城鎮化展望(2018據材料,概括英國19世紀到20世紀中期城市化進程的階段性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相關原因。第7頁/共10頁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年級第一次調研測試歷史試題2024.11注意事項在答題前請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1234.本試卷共6頁。本次考試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75分鐘。.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試號等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請認真核對答題卡表頭規定填寫或填涂的項目是否正確。.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寫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題分,共4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尽尽尽尽尽尽尽尽尽尽尽尽尽尽尽尽尽?題答案】答案】D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B8題答案】答案】D9題答案】答案】A第8頁/共10頁【【【【【【【【【【【【10題答案】答案】A11題答案】答案】B12題答案】答案】B13題答案】答案】C14題答案】答案】C15題答案】答案】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滿分55分,其中第16題13分,第17題13分,第18題16分,第19題13分?!尽?6題答案】答案】觀點:良渚文化已具備國家的初始形態闡述: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文化遺存。良渚古城由宮殿區、內城、外城組成,呈向心式三重布局結構,古河道和十數座高、低水壩貫穿其間,城址總面積631公頃。大型公共工程的修建說明良渚文化時期出現了較強的組織和動員能力即“公權力”,是國家形態出現的重要標志之一。此外,宮殿區東坡地層發現了大量炭化稻米堆積,說明良渚文化時期,原始農業得到發展,為國家初始形態的出現奠定物質基礎。古城內外發現了規模不等的墓地,說明已出現貧富分化。祭壇、大批祭祀神祇的玉琮出現,說明當時人們敬畏自然,已經有神權崇拜,原始宗教已經出現。象征權力的玉鉞等刻有相似圖案的禮器的出現,則說明已有階級分化。結論:因此,良渚文化時期已經出現文明跡象,出現了早期國家的初始形態?!尽?7題答案】答案】(1)變化:強調體育的強種、強國作用;引進學校教育。背景:民族危機進一步嚴重;民族資產階級初步發展;西方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救亡圖存運動的興起。(2)特點:內容多樣;政府重視;參與范圍廣。影響:激發部隊的練兵興趣,促進了軍事素質的提高;密切軍民關系,推動了抗戰動員工作的開展;宣傳和普及體育運動,加快了邊區體育事業的發展,為邊區營造了良好的社會風氣?!?8題答案】第9頁/共10頁【答案】(1)推力因素:自然災害頻發,人地矛盾尖銳;兵燹禍亂,社會動蕩不安;清廷苛捐雜稅繁重。拉力因素:西方殖民的需求,近代以來民族危亡加重;美國出現的淘金熱的吸引。2)歷史作用:為西部工礦業提供了大量勞動力;為橫貫北美大陸鐵路修建做出巨大貢獻;為美國西部地區的農業發展起了重要作用;還在其他行業中發揮重要作用。(【【19題答案】答案】19世紀初到20機器生產取代了手工勞動,工廠成為生產的主要組織形式。機器大工業的發展吸引了大量鄉村人口;同時在工業發達地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