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招標編號:YC17101023(ZBJ)(正本)
轉頁目
mran麻殳
投標文件
投標文件內容:_____________技術標___________________
投標人:浙江新龍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蓋章)
法定代表人或
其委托代理人:(簽字或蓋章)
日期:2017年4月6日
目錄
、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4
第一章施工組織設計編制依據及原則..................................................4
第一節編制依據.................................................................4
第二節編制原則.................................................................4
第二章井田概況及地質特征..........................................................5
第一節井田概況..................................................................5
第二節地質特征..................................................................8
第三節II標段內工程概況.........................................................16
第三章施工準備...................................................................36
第一節臨時工業廣場布置.........................................................36
第二節供電....................................................................36
第三節通訊.....................................................................36
第四節供水及消防...............................................................36
第五節供熱與洗浴...............................................................37
第六節排水及防洪...............................................................37
第七節施工材料和機械設備準備...................................................37
第八節技術準備.................................................................38
第四章II標段施工方案.............................................................39
第一節H標段掘進施工前的鋪道、復噴等準備工作...................................39
第二節掘進施工技術方案.........................................................53
一、掘進作業方式.......................................................................53
三、碉室巖巷工程作業施工方案...........................................................53
四、順槽煤巷工程作業施力案...........................................................68
第三節爆破作業................................................................81
第四節管線敷設................................................................82
第五節設備及工具配置...........................................................83
第五章勞動組織、作業方式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84
第一節勞動組織................................................................84
第二節作業循環................................................................88
第三節主要技術經濟指標.........................................................88
第六章工程進度安排及保證措施.....................................................89
第一節工程進度安排.............................................................89
第二節確保工期的技術組織措施...................................................91
第七章確保安全生產的技術組織措施.................................................92
第一節通風.....................................................................92
第二節壓風....................................................................95
第三節瓦斯防治................................................................95
第四節綜合防塵................................................................96
第五節安全監控................................................................97
第六節防滅火...................................................................99
第七節供電....................................................................100
第八節供排水..................................................................100
第九節照明、通信和信號........................................................101
第八章確保工程質量的技術組織措施................................................101
第一節質量標準及目標..........................................................101
第二節施工驗收................................................................102
第三節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102
第四節質量檢測、監測..........................................................105
第九章確保文明施工的技術組織措施與環境保護措施...................................106
第一節文明施工措施..........................................................106
第二節環境保護措施............................................................107
第十章安全保證措施...............................................................108
第一節安全目標................................................................108
第二節安全保證體系............................................................108
第十一章安全技術措施............................................................109
第一節一通三防................................................................109
第二節頂板....................................................................113
第三節爆破....................................................................114
第四節防治水..................................................................117
第五節機電....................................................................119
第六節運輸....................................................................121
第七節其他....................................................................125
第十二章災害應急措施及避災路線..................................................129
第十三章合理化施工建議..........................................................131
二、項目管理機構配置................................................................133
(一)、項目管理機構配備圖及組成表................................................133
(二)、建造師簡歷表..............................................................135
一、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
第一章施工組織設計編制依據及原則
第一節編制依據
1、國家現行法規、標準、規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礦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煤礦安全規程》
《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
《礦山電力設計規范》
《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
《黃莊煤礦初步設計說明書》
《礦井提升機和礦用提升絞車安全要求》
2、技術資料:江蘇省第一工業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黃莊礦
井設計圖紙及招標文件內容。
3、本公司礦山井巷工程施工所具備的施工水平和技術裝備水平等。
4、后附《井田設計相關圖紙》
第二節編制原則
1、科學管理、以人為本的原則
我們按照工程系統理論方法,編制項目施工計劃,并以此為依據控
制施工過程;以動態管理為基礎,采用切實可行的施工技術措施;堅持
“以人為本、認真組織、精心安排、優質快速、安全高效、文明施工”
管理原則。
2、滿足工程質量、進度要求的原則
為滿足甲方生產需求以及工程質量和工期的要求,以優質工程為目
標,實施工程項目管理,對工程質量、工期、成本實施有效控制,進行
全面質量管理。
3、充分利用先進生產設備,保證工程提前完成的原則。
為縮短工程工期,盡快使項目產生經濟效益,我們將采取如下措施:
A、選用有實力安裝隊伍,聘請有經驗技術人員,保證提升、運輸
等主要安全生產系統安裝進度。
R合理安排工期,科學組織,精心施工,確保掘進任務如期完成。
第二章井田概況及地質特征
第一節井田概況
一、交通位置
華亭縣黃莊井田位于華亭縣城東約2km處,東至安口鎮約15km,
經安口至平涼市嶺胴區約65km,距寶雞市約150km,西南距天水市約
158km,安口鎮以南3km處的南川煤炭集運站距本礦約12km,華亭縣城
至安口鎮二級公路在礦井井田邊通過,礦井交通十分便利。交通位置
圖見圖l-1-lo
川口多9
鄉;
上良,
附”。刈口多
歸扁力,3:勿|
川玉多
亭G劉舞鄉林木網
拓寬械
牙科多0
的...八:曲海鄉
0石■中
岐山縣
交所也
天王健五丈」
莒二鄉立遠鄉
葉門瘴單務
\小川?
二、地形地貌
井田范圍內地表為一起伏不平的黃土和巖石低山丘陵地形。井田
位于六盤山青年褶皺山區及東部陜甘寧黃土高原之間的過渡地帶,有
山谷、陡壁及低山丘陵,地形較為復雜。海拔標高在+1450m?+1500m
之間。
三、河流、湖泊、沼澤的分布及范圍
本地常年性河流有南泗水河,該河流經南井田北翼邊界,南泗水
河流量最小0.173n?/s,最大0.516nr7s,平均0.303m3/s。
隴洲溝平時無水,降雨時有少量水流到南納水河,本溝的匯水面
積不大。
四、氣象及地震情況
本區屬大陸性半干燥氣候。冬季干燥寒冷,夏秋陰濕多雨。年溫
差較大,最低氣溫-23℃,最高氣溫+36.4℃。年降水量為
424.廣766.5mm,十一月開始凍結,翌年三月開始解凍,凍結深度為
0.4?0.72m,最大積雪厚度為15cm。最大風速25m/s,主要風向偏南。
本地區地震基本烈度為8度。
五、礦區經濟概況
本區為回漢雜居地區。華亭縣人口達20多萬人,其中漢民占90%。
區內以農業為主,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洋芋、谷子等;經濟作物
以大麻著稱,并廣銷外地。林業主要在關山一帶,產樺木、竹笆、荊
笆等。
本區工業以煤炭生產為主,華亭礦區煤炭總儲量達19.5億噸。華
亭縣煤炭生產能力已達14Mt/a左右。
礦井建設用的料石、沙子、石子及磚瓦可就地取材,水泥、鋼材、
木材和管材可以用鐵路、公路由火車、汽車運到工業場地。
六、煤田開發史
根據《甘肅省華亭礦區總體規劃》,規劃范圍由華亭、安新煤田和
赤誠普查區組成,規劃面積133.8kmz,地質儲量28.5億噸。礦區建設
總規模為21.92-22.52Mt/a,華煤集團所屬12對礦井,生產規模為
19.70-20.30Mt/a;地方煤礦有22對礦井,生產規模為2.22Mt/a。
本礦井屬于規劃中的一個礦井。
七、有無文物古跡旅游區及其它地面建筑等情況
井田范圍內無文物古跡旅游區,無其它大型建筑物。
八、現有水源、電源情況
1、水源條件
本井田的供水水源地取自華亭縣自來水公司給水網,距離約2km°
供水能力滿足生產及生活需求。
2、電源條件
電源引自華亭供電公司新建設的華亭6kV開閉所站,距離本礦為
2.5km,黃莊礦井的二回路6kV電源由該站供電,礦井的二個電源分別引
自6kV開閉所站的不同母線段。
九、農業排灌水利系統情況
本地常年性河流有南泅水河,該河流經南井田北翼邊界,南訥水
河流量最小0.173m7s,最大0.516n?/s,平均0.303m7s。
第二節地質特征
一、地質構造
1、地層及地質構造
(1)地層
本區鉆孔揭露的地層自下而上有:上三疊統延長群(Tsyn)、中下
侏羅統延安組(J-y)、中侏羅統直羅組(J2C)、下白堊統志丹群(Lzd)、
上第三系甘肅群(Ngn)和第四系(Q)等,分述如下。
1)上三疊統延長群(Tsyn)
為煤系地層的沉積基底,出露于隴洲溝和和老鴉溝等地,巖性為
黃綠色、灰綠色砂巖、粉砂巖、砂質泥巖組成,含煤線及植物化石。
本區僅有少數鉆孔揭露其頂部,據區域地層資料,總厚達3500m以上,
與上覆中下侏羅統延安組呈假整合接觸。
2)中下侏羅統延安組(J.-2y)
①第一段(/1):主要巖性為灰白、灰黑色含礫粗砂巖、粗砂
巖、細砂巖、夾黑色砂質泥巖、泥巖、炭質泥和主采煤層(煤6)組成,
平均厚度79m。
②第二段():下部為灰白色、灰色及灰黑色砂巖、砂質泥
1—zy
巖及薄煤;中部為灰白、淺灰綠色細、中、粗砂巖及含礫砂巖;上部
為雜色砂質泥巖,泥巖夾多層砂巖,平均厚133m。
③第三段():主要為灰黑、灰色、灰綠色,次為雜色泥巖,
。\—zy
砂質泥巖及砂巖,含薄煤一層,平均厚30nl左右。
④第四段(J」,):底部為灰白色砂礫巖;下部為灰、灰白、灰
綠色泥巖,砂質泥巖與同色砂巖互層;上部為灰、雜色泥巖與砂質泥巖
互層,夾細中砂巖,厚約90m,與上覆直羅組假整合接觸。
3)中侏羅統直羅組(J2c):
出露于隴洲溝口,巖性為紫紅色泥巖夾灰綠、紫紅色砂巖,底部
為厚層狀紫色砂巖,鉆孔控制厚度33.3m。
4)下白堊統志丹群(Lzd)
出露不完全,僅隴州溝零星出露下白堊統志丹群一組,第一段為
紫紅色雜色礫巖;主要為第二段,呈黃色礫巖嘉礫巖透鏡體和沙礫巖,
礫石成分復雜膠結疏松。
5)上第三系甘肅群(Ngn)
出露廣泛,上部為磚紅色砂質泥巖和粉砂巖,夾薄層雜色砂巖、砂礫
巖。底部為黃色砂巖、礫巖,平均厚90nl左右。與下伏及上覆地層均呈不
整合接觸。
6)第四系(Q):
分布廣泛,上部為次生黃土和風化殘積的砂質土,下部為沖積礫
石層,平均厚7m左右。不整合于下伏所有地層之上。
(2)構造
南井田位于華亭向斜的南端,為西翼陡和東翼較緩的不對稱向斜;
西翼地層走向為北40。~60°西,傾向北東。傾角45°(淺部比深部
傾角大);東翼地層走向為北15°?30°西,傾向南西,傾角35°(淺
部比深部傾角大);向斜軸軸向為北30。?50。西,軸傾略有波狀起伏。
黃莊礦井的基本地質構造為一簡單的單斜,地層走向北40°?
50°西,傾向北東。
據東峽煤礦井下所見,煤層沿走向有小的起伏現象;在隴洲溝內
見一小斷層,分析未來礦井內可能會遇到局部的小變化,但不致影響
基本地質構造形態。
二、煤層及煤質
1、煤層
(1)煤層特征及含煤性
南井田內的煤系地層共含三個煤層組,其中的煤I和煤5層不可采,煤
6組從上到下劃分為:煤6T上、煤6T下、煤6一2上、煤6一2下、煤67等五層。現將
各可采煤層在黃莊煤礦建井區的分布范圍及面積等匯總如下:
煤6T上:分布于15勘探線間,面積0.26所2,總的純煤真厚2.36111
(南3號孔)-6.52m(補16號孔)。平均4.91m,一般為3個分層組成
的復雜結構較穩定煤層,與煤6T下的平均層間距13m。
煤6-1K:分布于1-5勘探線間,面積0.26km2,總的純煤真厚0.22m
(003號孔)-8.8m(巷1號孔),平均4.09m,主要為結構簡單的較穩
定煤層,與煤-2上的平均層間距8m。
煤也上:分布于4勘探線以南至S4孔一帶,面積0.22kn)2,總的純
煤真厚2.26m(南7號孔)-12.78m(2802號孔),平均7.38m,為復
雜結構較穩定煤層,與煤6-2下的平均層間距19m。
煤收下:為本礦的主采煤層,全區分布面積0.52km2,純煤真厚
0.05m(巷3)-43.67m,平均14.77m,為復雜結構較穩定煤層,與煤
6-3上的平均層間距3m。
煤6岳為局部可采煤層,分布于5勘探線以南,面積O.lOkm)純
煤真厚0.2m-4.30m,平均1.73m,為結構復雜煤層。
該井田內煤層傾角為27°?60°。靠近向斜軸部,煤層傾角較小,
27°?32。,其余均在32。?60°之間,尤其5勘探線至1勘探線之間,
傾角均在40°以上。
煤1和煤5為不可果煤層。煤6-1上、煤6-1下和煤6-2下為全井田可米
煤層,煤6一2上和煤6一3為局部可采煤層,結構復雜,較穩定。
開采煤層特征表見表1-2-1o
可采煤層特征表
表1-2-1
與下煤夾肝對比
煤層可采厚度夾肝燥層視密度
分層平均厚度可采性可靠煤層頂板煤層底板
名稱(m)層數結構(t/m1)
層間距(m)程度
砂質泥
2.36?6.52砂質泥巖、泥
煤6-1上131?3局部可采可靠復雜1.36巖、泥巖、
4.91巖、炭質泥巖
炭質泥巖
0.22?8.80.10?泥巖、砂泥巖、砂質泥
煤6"81?2全區可采可靠簡單1.36
4.091.05質泥巖巖
泥巖、砂
2.26?12.780.09?細?中粒砂
煤6-2上191?3局部可采較可靠復雜1.36質泥巖、
7.381.33巖、炭質泥巖
炭質泥巖
0.05?43.67主采層泥巖、砂細?粗粒砂
煤6-2下32?4可靠復雜1.36
14.77全區可采質泥巖巖、炭質泥巖
0.2?4.3砂質泥巖、炭
煤&3局部可采較可靠復雜1.36炭質泥巖
1.73質泥巖、泥巖
(2)可采煤層頂底板巖性
煤6T上層頂板主要為砂質泥巖和泥巖,其次為炭質泥巖,平均厚
1.80m。底板主要為砂質泥巖、泥巖、炭質泥巖,其次為粉?粗砂巖,
平均2.7m。
煤6T下層頂板以泥巖、砂質泥巖為主,個別為炭質泥巖,平均厚度
1.72m,底板主要為泥巖、砂質泥巖,其次為砂巖和砂質泥巖與砂巖互
層,平均厚2.28m。
煤6-2卜層頂板為泥巖和砂質泥巖為主,其次為粗?粉砂巖及炭質泥
巖,平均厚度為2.68m。底板以細?粗砂巖及炭質泥巖為主,其次為砂
質泥巖及泥巖,平均厚度2.36m。
主采煤層皿下頂底板抗壓強度一般在154?426kg/cn)2之間,普氏
硬度系數在2.78?5.19之間。
2、煤質
(1)煤的化學性質
①煤6T上,原煤水分(獷)11.71-3.37%,平均9.01%;灰分(Ag)
21.24?6.53%,平均13.26%;發熱量(Q%)5788?8578卡/克,平均
6248卡/克;全硫(S,)0.98%;磷(P?。)0.027%:精煤揮發分(『)
43.09?39.92%、平均41.26%;膠質層最大厚度(Y)值為零;焦油
產率(T)6.42?10.50%,平均8.70%o據有關資料確定煤6T上為低
灰、特低硫、低磷的長焰煤,屬于富油煤類。
②煤6T下:原煤水分11.83?3.88%,平均9.51%、灰分27.40
-6.09%,平均14.8%;發熱量5077-6932卡/克,平均6368卡/
克;全硫0.35%;磷0.049%;精煤揮發分41.83-12.86%,平均
36.02%;Y值為零,焦油產率6.03%?11.35%,平均8.01%。確定
煤6T下為低灰、特低硫、低磷的不粘煤。
③煤6-2上:原煤水分11.34—7.65%、平均10.16%;灰分13.53
-7.62%、平均10.15%;發熱量8181-6760卡/克、平均6485卡/克;
全硫0.60%;磷0.036%;精煤揮發分38.49?36.49%、平均37.19%;
Y值為零;焦油產率6.02—7.34%,平均6.59%,確定煤6-2上為低灰、
特低硫、低磷的長焰煤,屬富油煤類。
④煤6-2T:原煤水分12.21-4.31%、平均9.00%、灰分
34.24-4.94%、平均11.87%;發熱量4540—7104卡/克。平均6474
卡/克;全硫0.69%;磷0.034%;精煤揮發分40.94—30.34%、平均
37.40%;Y值為零;焦油產率5.09—11.53%,平均7.94%,確定煤
6.2下為低灰、特低硫、低磷的長焰煤,屬富油煤類。
⑤煤6-3:原煤水分9.91-7.38%、平均8.72%、灰分24.47?
12.37%;平均18.71%;發熱量5940卡/克;全硫0.14%、磷0.079%;
精煤揮發分38.44?37.48%,平均37.96%;Y值為零;焦油產率5.27。
確定煤6一3為中灰、特低硫、中磷長焰煤,屬于含油煤類。
煤質特征表見表l-2-2o
煤質特征表
表1-2-2
序號煤層煤質特征
1煤6-1±長焰煤低灰、特低硫、低磷、中高發熱量
2煤6-1下不粘煤低灰、特低硫、低磷、中高發熱量
3煤6-2上長焰煤低灰、特低硫、低磷、中高發熱量
4煤6-2下長焰煤低灰、特低硫、低磷、中高發熱量
5煤6-3長焰煤中灰、特低硫、中磷、中高發熱量
(2)可采煤層的工藝性能
根據鄰區陳家溝井田的有關資料,敘述如下:
①粘結性和焦結性:各煤層的焦渣特征均為1—2,即粉狀一粘,
Y值為零,羅加指數為1.2-L53,粘結指數(G)為零,出焦率粉狀。
曲線呈平滑下降。故各煤層不具粘結和結焦性能。
②化學活性:煤6-2層的煤芯樣及煤層樣的化學活性試驗結果表
明:在溫度為950℃時,二氧化碳分解率>80%,故具有良好的化學活
性。
③煤的灰熔點及灰粘度:煤6T上的灰熔點T2平均為1211c。煤
67卜為1190C:煤6-2上平均為1185c、煤6-2下為1183℃。故煤67和煤
6.2均為低熔灰分。煤67的T2為1320f1400C,為高熔灰分。
煤6-2的灰粘度隨溫度增高而降低:1200-1300C為133-72泊;
1400-1500C為26-5泊。
華亭煤田煤6-2層經氣化試驗結果:煤灰具有溶點低、粘度小、結
渣性很小。適合于液態排渣氣化鍋爐用煤的特點。
(3)主采煤層的可選性
甘肅省煤田地質勘探公司中心試驗室,對東華煤礦煤6-2層所做的
篩分浮沉試驗結果:“陳家溝井屬低變質的年青煤,也是極不易選出精
煤的”。據南井田的可采煤層為低灰、特低硫、低磷的長焰煤,不屬煉
焦煤范疇,加之為極難選煤,故無洗選價值。
(4)煤的工業用途
①煤的化學活性強,在溫度為950℃時,二氧化碳分解率一般
都>60%,有的高達90%,煤灰粘度低,加之屬低熔灰分,對液態排渣
有利,在工業氣化爐中能較長時間穩定運轉,技術經濟指標優良,是
國內最理想的氣化用煤。
②煤的灰分、硫分低,發熱量高,可作動力用煤。
③可作煤的液化和低溫干儲煉油原料。
三、瓦斯、煤塵及煤的自燃
1、瓦斯
根據地質報告資料及相鄰礦井實際情況,礦井屬低瓦斯礦井。
2、煤塵
煤塵經檢測有爆炸危險性。
3、自燃
煤易自燃發火,發火期一般為3?6個月。
4、地溫
區內未發現地熱異常區,地溫梯度平均3.0℃/100m,無熱害問題。
四、水文地質
1、地表水系
本地常年性河流有南訥水河,該河流經南井田北翼邊界,南泗水
河流量最小0.173n?/s,最大0.516mOs,平均0.303m3/s。
②、含水層特征
井田內按照各巖層的含水性,含水類型及水文特征,可劃分成四
個含水層,三個相對隔水層。
含水層由老到新依次為:
(1)上三迭統延長群及中下侏羅統延安組第一段含水層
本層分布井田之內,由煤6直接底板和煤系地層基底組成,灰白色
中~粗砂巖底部含粒厚度一般為10?25m左右,由淺至深厚度有變厚的
趨勢,粒徑有變細的趨勢,鈣質膠結,致密堅硬,導水性不好,含水
性弱。所以,本層為弱透水,弱含水的裂隙承壓含水層。在隴洲溝及
老鴉溝附近有零星出露。其余均被N+K地層所覆蓋,承壓水頭較高。
(2)中下侏羅統延安組第二段含水層
2~4
本層分布于井田之內,由J地層的淺黃、灰綠、灰白色中、粗、
1-2
細砂巖組成,厚約65m。膠結較好致密堅硬,導水性、含水性較差,其
含水性比第一含水層更差,一般透水,弱含水層,在隴洲溝及老鴉溝附
近有零星露頭。
(3)新第三系至下白堊系底部礫巖含水層
本層分布于井田之內高處,覆蓋干含煤盆地之上,礫石厚度一般
為50m左右,由北向南逐漸變厚,南部最厚可達70m,顆粒也逐漸變粗,
膠結松散。本層由大氣降水補給。本層補給、徑流、排泄均較第一、
第二含水層較好,但由于井田內地形陡峭,降水能夠迅速排泄,所以,
測試鉆孔水量不大。
(4)第四系全新統沖積礫石含水層
本層分布于井田北部南訥水河兩岸階地及河漫灘中,由卵石、礫
石及大量不同粒徑砂組成。其中60%為卵石。本層潛水一般埋深3?6m,
潛水流動方向為自南向北稍偏東流向南泗河。
3、隔水層
本井田隔水層有三個,從老至新為煤6以上(巖性為泥巖、砂
質泥巖、細砂巖、煤)、(巖性為泥巖)及N+K礫巖以上(巖性主
要為砂質泥巖)這三個隔水層均屬弱透水弱含水至不含水巖層,可作
為隔水層看待
4、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及復雜程度
本礦井地質構造簡單,含水層含水性、導水性較差(第四系潛水
除外),水文地質條件應屬于簡單型。
5、礦井涌水量
根據部分生產礦井的實際涌水量及有關資料統計,礦井正常涌水
量為25m3/h,最大涌水量為30m7ho
第三節II標段內工程概況
根據黃莊礦井初步設計:
一、礦井設計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
(一)、礦井工作制度
根據《煤炭工業小型礦井設計規范》(GB50399-2006)規定,礦井
年工作日330d,井下每天三班作業,其中三班生產,交接班時檢修;
井上每天三班作業每天凈提升時間為16ho
(二)、礦井設計生產能力
本礦煤質好,為低灰、低硫、高揮發份的長焰?不粘煤,是很好
的動力用煤及生活用煤,有很大的銷售市場。為使礦井噸煤投資省,
建設周期和達產時間短,噸煤生產成本低、利潤高,投資回收期短,
保證以較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效益,設計礦井生產能力為
300kt/a。
(三)、礦井服務年限及水平服務年限
礦井設計可采儲量為976.585萬噸,勘探程度較高,煤層穩定,儲
量備用系數選取用1.3o
1、礦井設計服務年限:
T=Zm+(AXK)
式中:
T一礦井設計服務年限,a;
Zm一礦井設計可采儲量,萬噸;
A一礦井設計年產量,
K一儲量備用系數1.3-1.5,選取1.3;
T=976.585+(30X1.3)^25.1(a)
經計算礦井服務年限25.1a,滿足《煤炭工業小型礦井設計規范》
對300kt/a的礦井服務年限不小于25a的規定。
2、水平服務年限
本礦井為單水平開拓,水平服務年限與礦井服務年限相同為
25.1a。
二、井田開拓
根據井田煤層的賦存特點、地形地貌,本井田的開拓方式為立井
開拓。
為減少工業場地壓煤量井口選擇在煤層露頭外的黃莊村打谷場
處,在工業場地內布置兩個立井,根據提升設備以及井筒功能的不同,
設計對兩個立井。
(1)、混合提升井:
在工業場地內布置混合井和回風井。混合井井口標高+1508m,落
底水平為+1150m;回風井井口標高+1508m,風井落底水平為+1150m。
在+1150m水平布置井底車場及相關胴室,在煤層底板巖石中布置
+1150m軌道運輸石門與移交采區下口相接;在風井井筒+1325m處開口
施工+1325m水平回風石門與采區上口相連。采區上、下山位于井田中
部,在煤層底板偽斜布置采區上、下山。
混合提升井井筒直徑為5.8m,深度為383m,裝備600nlm軌距一對
It雙層四車(一寬一窄)多繩罐籠擔負全礦井的提煤及輔助提升(人
員上下、提肝、上下材料、設備等)。罐道采用180義180X10mm的方
鋼罐道,罐道梁采用樹脂錨桿托架固定,梯子主梁及梯子小梁均采用
玻璃鋼梁。混合井為礦井主要安全出口之一,并擔負全礦井的進風任
務。
(2)、回風立井井筒直徑為3.5m,深度為358m,擔負全礦井的回
風任務,井筒內布置玻璃鋼梯子間,是礦井的另一個安全出口。礦井
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抽出式。
器
人
,
工
饕
)整
柒
田
*
工
」
EI
嚼
恒
昔
s
R
E
l
震
)
患
柒
累
7
7
CrU
a
s
I
—
二
工
枚
)
嘉
囂
黑
工
兒
鮑
質
修
祟
=—
=
1寐
枚
)矍
蕖
黑
F
E
的
井田開拓方式(方案二)示意圖
圖2-3-7
井田開拓特征見表2-3-1。
井田開拓特征表
表2-3-1
項目名稱特^正
井南北走向長(km)1.5
田
東西傾斜長(km)0.4
范
圍面積km20.6
可采煤層煤6-1上、煤6-1下、煤6.2下
地質資源/儲量(萬噸)1397.626
儲工業資源/儲量(萬噸)1339.326
量設計儲量(萬噸)1300.5
設計可采儲量(萬噸)976.585
設計生產能力(kt/a)300
礦井服務年限(a)25.1
井田開拓方式立井
水平數目及水平標高+1150m開采水平
全井田內井筒個數2
達產時井筒個數2
開拓巷+1150m軌道運輸石門巖石大巷
道布置
形式+1325m回風石門巖石大巷
大巷煤炭運輸方式It礦車電瓶車運輸
大巷輔助運輸方式It礦車電瓶車運輸
通風系統及通風方式中央并列抽出式
全井田采區個數2
工作面裝備水平及個數兩個炮采工作面
三、井筒
一、井筒用途、布置及裝備
在工業場地內共設二個井筒:即混合提升井和風井。
1.混合提升井:擔負全礦井提煤、升降人員、材料、砰石及
設備,同時作為礦井的新鮮風入口,并設玻璃鋼梯子間作為礦井
的一個安全出口。
井筒凈直徑5.8m,由于井下采用的移動變電站尺寸寬1100mm,
采用It標準罐籠無法下放,故這里采用非標的1200m罐籠。故采
用一對一寬一窄l.Ot礦車雙層四車罐籠,用于提煤和輔助提升。
罐道采用180X180X10方鋼罐道,罐道采用托架固定,梯子梁均
采用玻璃鋼,主梁主體采用18a號槽鋼,梯子小梁主體采用14a
號槽鋼。井筒內還設有排水管兩趟、壓風管、灑水管各一趟及敷
設動力、通訊、信號和安監電纜等管線。平面布置見圖2-4-1。
2.風井:擔負全礦井回風,并設玻璃鋼梯子間作為礦井的另
一安全出口,井筒內還設有黃泥灌漿管路一趟。梯子梁均采用玻
璃鋼,梯子主梁主體為18a號槽鋼,梯子小梁主體為14a號槽鋼。
平面布置見圖2-4-2o
井筒特征表
表2-4T
單
序
位
號名稱混合井風井
井
1緯距(X)m3897295.0003897342.000
口
灰
2標經距(Y)m36378557.00036378550.000
3井口絕對標高m+1508+1508
4提升方位角度,28919
井井底車
5筒m+1150+1150
場水平
深
6度全深m383358
7凈直徑m5.83.5
8凈斷面m226.49.6
井
9壁表土段mm600400
厚
10度基巖段mm450300
掘
2
11進表土段m38.514.5
斷
2
12面基巖段m35.313.2
砌
13壁表土段鋼筋混凝土C35鋼筋混凝土C35
材
14料基巖段素混凝土C30素混凝土C30
一對一寬一窄It礦車雙層四車多繩玻璃鋼梯子間、黃
15井筒裝備
罐籠,玻璃鋼梯子間及管線泥灌漿管
16備注進風回風
1590
[18a
氐風管路一趟
0133
灑水管路一趟
0100
[14a
150
in
-P9-
攝升中心線
1
50
7
排水管路兩越
0114
聲
簡
中
心
線
圖2-4T混合井井筒平面布置圖
圖"4-2風井井筒平面布置圖
四、II標段工程量清單:
I.工程名稱:井下電機車修理間及風道
金額(元)
序項目編碼項目名稱項目特征計量工程
綜合
號單位數量合價
單價
—■1-1斷面m5.1
1060206002001平碉平巷掘進1、巖土類別:m335.6
2、巖石硬度:F<6
3、掘進斷面:7.82m*
2060206004001平嗣平巷噴射支護1、噴射材料:混凝土m31.836
2、噴射厚度:100mm
3、噴射部位:墻
4、材料類別:金屬網中8網
格100*100
3060206004002平胴平巷噴射支護1、噴射材料:混凝土m32.162
2,噴射厚度:100mm
3、噴射部位:拱
4、材料類別:金屬網中8網
格100*100
4060206005001平胴平巷錨桿架設1、錨桿類型:樹脂錨根57
支護桿18*1.8
2、巖石硬度:F〈6
3、錨孔深度:2m
5060212001001溝槽掘進1、巷道類別:平巷m3.612
2、凈斷面:0.04m2
3、巖石硬度:F<6
6060212002001溝槽砌筑1、巷道類別:平巷m3.408
2、凈斷面:0.04m2
3、砌筑材料:混凝土
7060213004001錨噴巖石平巷1、井筒深度:358mU15.1
2、凈直徑:5.8m
3、開拓方式:立井開拓
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