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煤業有限公司
花草灘礦井修改初步設計變更
說明書
煤業有限公司
花草灘礦井修改初步設計變更
說明書
工程編號:CG1399
建設規模:0.90Mt/a
總經理
總工程師
項目負責人
煤炭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審定人員名單
專業姓名(簽字)職務職稱
總工程師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
采礦
副總工程師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
機電副總工程師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
機制副總工程師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
市政副總工程師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
經濟副總經濟師高級經濟師
審查人員名單
專業姓名(簽字)職務職稱
工程師
分院室主任高級工程師
采礦分院副院長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
高級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
總圖高級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
機電高級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
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
主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機制
分院副院長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
高級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
主任工程師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
市政主任工程師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
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
土建主任工程師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
分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
主任工程師高級經濟師
經濟
分院副院長高級經濟師
編制人員名單
專業姓名(簽字)職務職稱
I-.程師
高級工程師
采礦
高級I:程師
高級工程師
總圖工程師
高級I:程師
機電高級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
高級匚程師
高級工程師
機制
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
高級工程師
市政高級工程師
高級【:程師
土建高級工程師
工程師
經濟工程師
高級經濟師
目錄
總論.....................................................................1
第一章井田概況及礦井建設條件..........................................19
第一節井田概況....................................................19
第二節外部建設條件................................................21
第三節資源條件....................................................21
第四節井田勘查程度及開采條件評價.................................41
第二章礦井資源/儲量、設計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46
第一節井田境界及資源/儲量.........................................46
第二節礦井設計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57
第三章井田開拓........................................................59
第一節開拓方式及井口位置.........................................59
第二節開拓部署....................................................59
第三節井筒........................................................62
第四節井底車場及銅室..............................................65
第四章井下開采........................................................67
第一節采區布置....................................................67
第二節采煤方法及工藝..............................................70
第三節“三下”采煤及村莊搬遷規劃.................................74
第四節采區運輸及其它裝備.........................................74
第五節巷道掘進及機械化............................................74
第五章井下運輸........................................................79
第一節煤炭運輸方式及設備.........................................79
第二節輔助運輸方式及設備.........................................84
第三節礦井車輛配備................................................84
第六章通風與安全......................................................86
第一節瓦斯資源分析和瓦斯涌出量計算...............................86
第二節礦井通風....................................................86
第三節礦井瓦斯災害防治...........................................93
第四節礦井火災防治................................................93
第五節礦井粉塵防治................................................95
第六節礦井水害防治...............................................96
第七節礦井熱害防治...............................................106
第八節礦井沖擊地壓災害防治.......................................106
第九節礦山救護...................................................106
第十節緊急避險系統...............................................106
第七章提升、通風、排水和壓縮空氣設備.................................109
第一節提升設備...................................................109
第二節通風設備...................................................124
第三節排水設備...................................................127
第四節壓縮空氣設備...............................................138
第八章地面生產系統...................................................141
第一節煤質及煤的用途.............................................141
第二節煤的加工...................................................141
第三節主、副井機械設備及布置.....................................142
第四節肝石和臟雜煤處理系統.......................................144
第五節輔助設施...................................................144
第九章地面運輸.......................................................147
第一節概況.......................................................147
第二節場外道路...................................................147
第十章總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澇...........................................150
第一節礦井地面總布置.............................................150
第二節工業場地總平面布置.........................................150
第三節礦井地面其他場地布置.......................................150
第四節工業場地防洪、排澇及豎向設計...............................150
第五節場內運輸...................................................151
第六節工業場地管線綜合布置.......................................151
第七節礦井建設用地...............................................151
第十一章配供電系統...................................................152
第一節供電電源...................................................152
第二節電力負荷...................................................155
第三節輸變電.....................................................157
第四節地面配電...................................................162
第五節井下供配電.................................................165
第十二章智能化系統...................................................171
第一節安全、生產監控及自動化系統總體架構........................171
第二節安全、生產監控及自動化系統.................................171
第三節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175
第四節通信.......................................................175
第五節信號.......................................................176
第十三章地面建筑.....................................................177
第一節設計原始資料和建筑材料.....................................177
第二節工業建筑物與構筑物.........................................177
第三節行政、公共建筑.............................................181
第四節居住區.....................................................182
第五節駐礦救護隊.................................................183
第六節地面建筑防火...............................................183
第十四章給水排水.....................................................185
第一節給水.......................................................185
第二節排水.......................................................190
第三節室內給水排水...............................................194
第四節水量平衡...................................................194
第五節消防及灑水.................................................196
第十五章采暖、制冷與供熱.............................................197
第一節采暖、制冷與通風...........................................197
第二節井筒防凍...................................................197
第三節供熱熱源與供熱設備........................................200
第四節室外熱力管網...............................................202
第十六章節能、減排...................................................203
第一節項目能源消耗...............................................203
第二節節能措施及評價.............................................208
第三節節水措施及評價.............................................216
第四節減排.......................................................217
第五節節能減排指標綜合評價......................................218
第十七章勞動安全職業衛生與消防.......................................220
第一節危害因素分析...............................................220
第二節勞動安全職業衛生...........................................220
第三節地面消防...................................................220
第十八章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221
第一節概述.....................................................221
第二節礦井建設期污染防治措施....................................225
第三節礦井生產期污染防治措施及綜合利用..........................225
第四節生態環境保護措施...........................................229
第五節機構設置及監測............................................229
第六節專項投資...................................................229
第十九章建設工期.....................................................230
第一節建井工期...................................................230
第二節產量遞增計劃................................................230
第二十章組織結構及人力資源配置.......................................231
第二十一章概算投資...................................................232
第一節編制說明...................................................232
附錄:
附錄1: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甘發改能源[2006]337號《關于成都地奧張掖市宏
能煤業有限公司花草灘礦井項目核準的批復》;
附錄2:甘肅省發展改革委以甘發改能源[2012]21號《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關于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花草灘煤礦初步設計的調整批復》;
附錄3:甘肅煤礦安全監察局[2012]40號《關于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花草灘
煤礦建設項目修改安全設施設計的批復》:
附錄4:甘肅省環境保護廳甘環審發[2013]18號《甘肅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張掖市
宏能煤業有限公司花草灘礦井變更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
附錄5:采礦許可證(2013年6月);
附錄6:花草灘煤礦煤自燃傾向性鑒定(2015年7月);
附錄7:花草灘煤礦煤塵爆炸性鑒定(2015年11月);
附錄8:甘肅省國土資源廳以甘國土資儲備字(2013)71號文對《甘肅省山丹縣
花草灘煤礦煤炭資源儲量核實報告》進行備案。
附錄9:甘肅省國土資源廳以甘國土資儲評字(2013)77號、甘國土資儲評總字
1310號文對《甘肅省山丹縣花草灘煤礦煤炭資源儲量核實報告》評審意見書。
附錄10:設計委托書。
附件:
附件一:投資概算書;
附件二:主要機電設備和器材清冊;
附件三:初步設計附圖。
附圖目錄
順圖備
名稱圖號比例
序幅注
1井田地質地形圖01:10000采用
2綜合地質柱狀圖2++1:500采用
3煤?煤層底板等高線及資源/儲量估算圖1?1:10000采用
4煤2上煤層底板等高線及資源/儲量估算圖1+1:10000采用
5煤2煤層底板等高線及資源/儲量估算圖1+1:10000采用
655勘探線剖面圖1++1:2000采用
7加5-5'勘探線剖面圖I++1:2000采用
814/4'勘探線剖面圖1++1:2000采用
9加14-14'勘探線剖面圖1++1:2000采用
10I-I'水文地質剖面圖1++1:2000采用
11水文地質剖面圖1++1:2000采用
12開拓方式平面圖0CG1399-109-11:1000()
13開拓方式I-I剖面圖1+CG1399-109-21:2000
14開拓方式H-II剖面圖1++CG1399-109-31:2000
15開拓方式ni—in剖面圖1++CG1399-109-41:2000
16+1550m井底車場平、剖、斷面圖0CG1399-121-11:500
17+1550m井底車場軌道線路及水溝坡度圖1CG1399-121-21:500
箕斗裝載碉室、井底煤倉、給煤機碉室及裝
181CG1399-148-11:100
載膠帶機巷平、剖、斷面圖
19采區巷道布置及機械配備平面圖0CG1399-163-11:5000
20采區巷道布置及機械配備剖面圖1+CG1399-163-21:2000
21采區巷道布置及機械配備斷面圖1CG1399-163-31:50
22采煤工作面接替配產圖(煤|)0CG1399-164-11:10000
23采煤工作面接替配產圖(煤2)0CG1399-164-21:10000
24井下避災路線示意圖1CG1399-170-1不意
25礦井通風容易時期通風系統及網絡示意圖1CG1399-171-1不意
26礦井通風困難時期通風系統及網絡示意圖1CG1399-171-2不意
順圖備
名稱圖號比例
序幅注
27井下壓縮空氣管道系統圖1CG1399-217-1示意
28主井井口房機械設備布置總圖1CG1399-411-(X)1:100
29主井井底機械設備布置總圖(1)1CG1399-414-001:100
30主井井底機械設備布置總圖(2)1CG1399-414-001:100
31礦井維修間及綜采設備周轉庫設備布置總圖1CG1399-431-001:200
32工業場地總平面布置圖0CG1399-447-11:1000
33礦井地面總布置圖0++CGI399-490-11:5000
34UOkV變電所平面布置圖(一)1CGI399-253-11:100
35UOkV變電所平面布置圖(二)1CGI399-253-21:100
36UOkV變電所平面布置圖(三)2CGI399-253-31:100
37UOkV變電所平面布置圖(四)2CGI399-253-41:100
38井下動力線網平面布置圖1CGI399-212-11:100
39工業場地動力照明線網平面布置圖1CGI399-232-11:100
40地面供電系統圖(一)1CG1399-261-1不意
41地面供電系統圖(二)1CGI399-261-2不意
42井下供電系統圖(一)1CGI399-261-3示意
43井下供電系統圖(二)1CGI399-261-4示意
44礦井生產集中監控及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1CGI399-239-1示意
45井上、下通信系統圖1CGI399-242/244-1示意
46礦井安全集中監測系統圖1CGI399-275-1示意
47礦井安全集中監測平面圖1CGI399-275-2示意
48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2CGI399-796-1示意
49礦井水處理站平、剖面圖2CGI399-797-1示意
50井下消防灑水平面圖0CGI399-841-11:5000
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花草灘礦井修改初步設計變更總論
總論
一、項目背景
1、項目名稱、所在位置及隸屬關系
(1)項目名稱:花草灘礦井
(2)隸屬關系: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
(3)企業位置:花草灘井田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的張掖市山丹縣東南部,距山
丹縣城23km,行政區劃屬山丹縣老軍鄉。
2、建設單位情況
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是由陜西黃河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控股的甘肅豐
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并購的股份制企業。該公司原成立于2004年12月,經營范圍為
煤炭項目投資,注冊資本3000萬元,為甘肅省張掖市招商引資重點項目。2011年1
月并購后公司的注冊資本變更為3億元,經營仍以煤炭為基礎并將發展為集采煤、洗
煤、煤焦、煤化工、煤電為鏈條的煤炭循環產業和以多晶硅、甲醇、新能源產業開發
等多元產業為遠景發展的產業一體化大型煤化工企業。
陜西黃河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以煤為基礎,以洗煤、煤焦、煤化工、煤
電為鏈條的煤炭循環產業為主導,以冶煉、機械加工、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環保
與新能源等多元產業協同發展的大型能源化工企業。2010年入選全國民營企業500
家第302位。該集團前身是上世紀80年代的韓城市林源西溝煤礦。1997年組建韓城
市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2003年更名為陜西黃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改制
重組為陜西黃河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陜西省樹立的“循環經濟重點示范企
業”之一,在冊員工5000多人。
2007年來,集團公司實施資本運營戰略,通過控股參股、合資合作、產權改革的
形式,實現了跨所有制、跨區域的優勢互補、強強聯合、集約經營。先后與鄭州金牛
投資有限公司、陜西煤業化工集團、陜西陜煤蒲白礦業有限公司、陜西陜煤黃陵礦業
有限公司、陜西陜煤韓城礦業有限公司、陜西龍門鋼鐵集團合資建設總投資100多億
元的煤礦、洗煤、焦炭、化工等大型煤能轉化項目,充分體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規模效應帶來的工藝先進性、環保節能先進性和綜合利用先進性,體現了科學發展觀
UK120■年7月
口煤炭工皿濟南設計研究隔目假公司
■COALINDUSTRYJINANDESIGN?RCSCARCNCOATO
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花草灘礦井修改初步設計變更總論
的要求。2011年1月,與甘肅省山丹縣人民政府簽約,注冊了甘肅豐匯礦業有限責任
公司,在山丹縣計劃投資162億,建設以600萬t的煤礦、600萬t洗煤廠、2X350MW批注⑴:皿2x350MW
煤泥肝石發電、100萬t的蘭炭和氧化鎂、多晶硅等項目為主要內容的煤化工循環經
濟產業園。
二、項目基本建設情況
(-)文件批復情況
2006年4月27日,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以甘發改能源[2006]337號《關于成都地
奧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花草灘礦井項目核準的批復》對該項目進行核準。
2(X)6年12月8日,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以甘發改能源[20()6]1()64號《關于成都
地奧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花草灘礦井初步設計的批復》對礦井初步設計進行批
復。
2012年1月,甘肅省發展改革委以甘發改能源[2()12]21號《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
員會關于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花草灘煤礦初步設計的調整批復》對調整的礦井初
步設計予以批復。
2012年3月,甘肅煤礦安全監察局[2()12]40號《關于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花
草灘煤礦建設項目修改安全設施設計的批復》對變更的礦井初步設計安全專篇予以批
復。
2013年1月甘肅省環境保護廳以甘環審發[2013]18號《甘肅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張
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花草灘礦井變更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對變更的環評報
告予以批復。
2013年6月,甘肅省國土資源廳為花草灘礦井換發了新的采礦許可證,井田面積
為22.3266km2?
2013年10月甘肅省國土資源廳以甘國土資儲備字(2013)71號文對《甘肅省山
丹縣花草灘煤礦煤炭資源儲量核實報告》進行備案。
(-)礦井基本建設情況
礦井2012年4月16日開工建設,截至目前,礦井的提升、運輸、供電、通風、
壓風、排水、給排水及供熱、地面生產、通訊、安全監測監控等系統和行政福利設施
UK22017年7月
口媒炭工皿濟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COALINDUSTRYJINANDESIGN?RCSCARCNCOATO
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花草灘礦井修改初步設計變更總論
已建設完成,首采面已具備聯合試運轉條件,尚有部分井巷和機電安裝工程尾工正在
收尾。
三、報告編制的指導思想
認真總結國內外現代化礦井的先進經驗,貫徹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以創新的設計理念為指導,建設具
有中國特色和國內一流的安全、高效、節能、環保的新型現代化礦井。
四、設計變更主要內容及原因
(-)設計變更理由
由于礦井采礦證變更,礦井對整個井田范圍進行了補充勘探,資源儲量、水文地
質條件等變化及礦井水處理系統由井下布置變更為地面布置,主要變化事項如下:
1、根據甘肅省國土廳劃定的礦區范圍批復(甘采證劃字[200610001號),花草
灘礦區由44個拐點坐標圈定,礦區面積22.3266km2,甘肅煤田地質局一四五隊等單
位2004年10月提交的《甘肅省山丹縣花草灘礦井煤炭勘探地質報告》(以下簡稱《勘
探地質報告》)只對淺部初期開采區域12.89km?范圍進行了勘探,2011年12月煤炭
工業濟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據《勘探地質報告》編制完成了《張掖市宏能煤業有
限公司花草灘礦井修改初步設計》。
2、2012年陜西省煤田地質局一九四隊對礦區范圍內資源進行了補充勘探,勘探
范圍22.3266km2,并提交了《甘肅省山丹縣花草灘煤礦煤炭資源儲量核實報告》(以
下簡稱《儲量核實報告》),井田地質資源儲量由2013年10月甘肅省國土資源廳以
甘國土資儲備字(2013)71號文對其進行備案,井田資源/儲量由6743萬t增加至10143
萬to
3、2013年6月,甘肅省國土資源廳為花草灘礦井換發了新的采礦許可證,將
22.3266kn?礦區范圍內+2100?+1200W之間儲量納入其中。
4、2013年8月,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提交了《甘肅省山丹縣花草灘煤礦
先期開采地段三維地震勘探報告》(以下簡稱《三維地震勘探報告》),報告中井田
斷層構造與原《勘探地質報告》變化較大,需重新進行井田采區劃分,首采區范圍、
儲量發生變化,首采工作面位置發生變化。
5、根據現場要求,礦井水處理站由井下布置變更為地面工業場地布置,同時由
1K32017年7月
口媒炭工皿濟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COALINDUSTRYJINANDESIGN?RCSCARCNCOATO
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花草灘礦井修改初步設計變更總論
于首采區位置、面積、可采儲量發生變化,礦井環境影響評價報告進行了相應變更,
本次設計變更根據環評變更審查意見進行調整。
6、現場實際設備訂貨情況較原初步設計發生較大變化。
7、相關的規程、規范發生變化。
基于上述變化原因,為滿足施工及驗收要求,受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委托,
我公司對原修改初步設計進行了相應的設計變更。
(-)設計變更內容
1、基礎地質資料變化
由于礦井進行了補充勘探,根據備案的《儲量核實報告》和《三維地震勘探報告》,
礦井構造、涌水量變化較大,礦井正常涌水量由130m變化為220nl》h,水文條件由
簡單類型變更為復雜類型,各煤層由不易自燃煤層變化為自燃煤層,井田資源/儲量
由6743萬t增加至10143萬to
2、水平劃分、開拓巷道布置變化
原初步設計設+1550m水平和+1400m輔助開采水平,由于補勘后煤層賦存范圍發
生變化,變更設計布置兩個開采水平,第一開采水平標高+1550m,第二開采水平標高
+1300mo增加+1550m東翼三條大巷,將原西翼三條大巷由+1400m標高變更為+1300m
標圖。
3、采區劃分發生變化
原初步設計將井田劃分為三個采區,由于井田擴界,變更設計將井田劃分為七個
采區。
4、首采區范圍及資源量發生變化
批注[2]:是否修是為:以上
原初步設計首采區為+1550m標高以淺區域,首采區利用+1550m水平系統開采,
批注[3]:是否修改:以上
變更設計由于第四系防水煤柱范圍擴大,造成+1550m以淺區域儲量大幅減少,設計將
首采區范圍下部邊界調整至煤i+1480m標高等高線處,資源儲量相應調整。
5、首采工作面位置發生變化
根據《三維地震勘探報告》,井田內原DF5斷層賦存范圍發生較大變化,造成原
首采1101工作面被DF5斷層切割,推進長度由原設計2112m變更為1193m,推進長度
大大縮短,造成1101工作面在礦井聯合試運轉期間回采完畢,由于1101工作面推進
UK420■年7月
口煤炭工皿濟南設計研究隔百眼公司
■COALINDUSTRYJINANDESIGN?RCSCARCNCOATO
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花草灘礦井修改初步設計變更總論
長度縮短,致使膠帶暗斜井架空乘人裝置等尚未調試完畢1101工作面就已回采完畢,
導致聯合試運轉期限需延長,經礦方申請,將本礦井聯合試運轉期限延長半年,期限
為2017年4月5日至2017年10月5日。本次變更將1103工作面作為首采工作面繼
續進行聯合試運轉。
6、掘進工作面個數發生變化
原初步設計布置2個順槽綜掘工作面和2個集中下山普掘工作面,變更設計為保
證礦井開拓接續,布置2個順槽綜掘工作面和3個集中暗斜井普掘工作面。
7、礦井風量、負壓發生變化
原設計:通風容易時期風量為90m7s,負壓1210.OPa;通風困難時期風量為
100m7s,負壓2130.OPa。
變更設計:通風容易時期風量為130m3/s,負壓1735.OPa;通風困難時期風量為
130m7s,負壓2350.OPa。
8、礦井水處理站變化
原初步設計礦井水處理站設置在井下+1550m水平井底車場,變更設計改為設置在
地面工業場地,處理工藝發生變化,相關配套設施相應調整。
9、地面臨時排砰場地
現有礦井地面臨時排砰場地有1.63hm?位于DF8斷層上部,根據環評變更審查意
見,設計在現有臨時排砰場地東北部新建一處臨時排砰場地,面積1.63hn『,服務年
限3a。
10、地面工業場地鍋爐
根據環評變更審查意見,拆除礦井工業場地鍋爐房內6t鍋爐1臺,保留3臺10t
11、增加危廢材料物品庫
根據環評變更審查意見,在地面工業場地新增危廢材料物品庫。
(三)其它變更
由以上變化引起的各系統相應變更及根據現場訂貨資料的變更,如提升系統、通
風系統、排水系統、壓風系統、運輸系統、回采設備及監測監控、經濟投資等。
五、變更情況
M520,年7月
口媒炭工皿濟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COALINDUSTRYJINANDESIGN?RCSCARCNCOATO
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花草灘礦井修改初步設計變更總論
本次設計與原設計變更對照詳見表lo
六、問題與建議
1、以往地質工作在隱伏露頭附近沒有專門安排鉆孔控制風氧化帶情況,礦井在
淺部采區生產前應進行補充勘探,合理確定開采上限。
2、《勘探地質報告》提供的煤層瓦斯含量極低,但礦井為隱覆煤田,且埋藏深,
對比臨近礦井,生產期間瓦斯的實際涌出量增加的可能性較大,現場應高度重視瓦斯
事故的預防。建議礦井在施工揭露煤層后或生產初期,委托有資質的單位對礦井的瓦
斯等級進行鑒定,為今后礦井的安全生產和管理提供確切的依據。
3、本井田西部、深部塊段勘探程度較低,建議該區域開采前進行必要的地質補
充勘探工作。
2017年7月
鼎炭工皿濟南設計研究展自限公司
COALINDUSEYJINANO€SIGN?RCSCARCHCOATO
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花草灘礦井修改初步設計變更總論
表1花草灘礦井設計變更前后主要變化情況對照表
序
號工程名稱原設計內容變更后內容變更原因
一基礎資料
地質資料采用甘肅煤田地質局一四五隊等單位2004采用2012年陜西省煤田地質局一九四井田范圍內進行了補勘,提交了《儲量核
1年10月提交的《勘探地質報告》。各煤層隊提交的《儲量核實報告》,各煤層為自實報告》并已備案,根據2()15年7月鑒定
為不易自燃煤層。燃煤層。結果,礦井各煤層為自燃煤層。
水文條件、涌水礦井正常涌水量為130m3/h,礦井為水文條礦井正常涌水量為220m3/h,大于180
2里.1=1.件簡單礦井。m3/h,在西北地區應屬水文條件復雜礦根據補勘提交的《儲量核實報告》調整。
井。
井田面積前期只在初期開采塊段12.89km?范圍內進全井田22.3266km2
3井田擴界、換發新的采礦證。
行了勘探。
礦井資源/儲量礦井總資源/儲量為6743萬1,設計可采資礦井總資源/儲量為10143萬t,設計可補勘后《儲量核實報告》中地質資源量增
4
(萬t)源/儲量為4710.96萬t采資源/儲量為5557.8萬t加。
二礦建工程
井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滲透市場意識的2024年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六上生命教育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設計行業新趨勢試題及答案
- 助理廣告師考試重點內容概述試題及答案
- 分析紡織品市場趨勢對檢驗的影響因素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對接新技術試題及答案
- 智能家居知識試題及答案
- 極致提升廣告設計師能力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品檢驗員證書考試深度分析試題及答案
- 意外傷害試題及答案庫
- 1-江蘇省冶金等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運行質量審計評分表-
- 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課件高一上學期載人航天主題班會
- 《excel數據分析》課件
- DB1310-T 223-2020 小麥節水綠色豐產栽培技術規程
- 小學六年級科學(人教版)《各種各樣的自然資源》-教學設計、課后練習、學習任務單
- 215kWh工商業液冷儲能電池一體柜用戶手冊
- 燃氣安全事故處理及應急
-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件 第六章 燃油供給系
- 可再生能源預測技術研究
- 2024-2030年中國耐火材料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 部門級安全培訓考試題附答案【考試直接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