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七年級科學上冊第3章人類的家園-地球第5節泥石流作業設計新版浙教版_第1頁
2024-2025學年七年級科學上冊第3章人類的家園-地球第5節泥石流作業設計新版浙教版_第2頁
2024-2025學年七年級科學上冊第3章人類的家園-地球第5節泥石流作業設計新版浙教版_第3頁
2024-2025學年七年級科學上冊第3章人類的家園-地球第5節泥石流作業設計新版浙教版_第4頁
2024-2025學年七年級科學上冊第3章人類的家園-地球第5節泥石流作業設計新版浙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5第5節泥石流1.泥石流是指在山區因為暴雨或其他緣由引發的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形成的自然緣由主要有:①山區(特殊是)有利于水流匯合,水流的流速較大,沖刷力強;②山坡或溝谷表層積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塊等),簡單被水流沖刷;③有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過后,坡面上的碎屑物受振動而變松動,簡單形成泥石流。在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積雪溶化引發的泥石流也常常發生。2.泥石流的爆發往往具有的特點,常常與山體滑坡和倒塌相伴發生,破壞力巨大。【夯實基礎】1.下列人類活動中,可能導致泥石流發生的是()A.陡坡修筑梯田B.圍湖造田C.過度抽取地下水D.內蒙古高原上墾殖草原2.泥石流災難頻發的地區,氣候特征往往是()A.終年高溫多雨B.終年高溫少雨C.四季分明,降水勻稱D.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3.下列各組省區中,均為我國主要泥石流分布區的是()①四川②甘肅③山東④云南⑤西藏⑥浙江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4.下列關于泥石流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規模不大,但危害嚴峻B.活動頻繁,歷時長C.危及面狹窄,且重復成災D.突發性強,歷時短5.下列關于泥石流的危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泥石流多發生在地形陡峭的山區,人煙稀有,故不會對人類產生危害B.常常會沖垮鐵路、馬路、橋梁、水電站等公共設施C.它會摧毀礦山,掩埋良田,毀壞房屋D.它會堵塞河流,造成河流決口,泛濫成災6.在陡峭的溝谷山區進行交通運輸建設時,應充分考慮的地質災難是()A.水土流失B.泥石流C.地震D.火山7.為減輕山區地質災難的威逼,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加強對地質災難的科學探討,建立災情監測預警系統B.加強對地質災難的治理,就可以削減地震的發生頻率C.依靠工程、生物措施,徹底杜絕地質災難D.加強防災、減災宣揚,組織當地居民向平原地區遷移8.2015年3月30日,暴雨引發的泥石流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造成至少10人被埋。泥石流是一種破壞力巨大的地質災難,常常與之相伴發生的地質災難還有()①火山②地震③山體滑坡④倒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下列關于泥石流發生前的特征描述,不正確的是()A.溝谷中的小溪突然斷流B.深谷或溝內傳來類似火車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C.溝谷深處突然變得昏暗并有稍微振動感D.由于泥石流的發生具有突發性,所以其發生前不會有任何征兆10.下列關于泥石流發生時的防衛措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泥石流發生時,應設法從房屋里跑到開闊地帶并快速轉移到高處B.不要順溝方憧憬上游或下游逃命,要向兩邊的山坡上面逃命C.千萬不行在泥石流中橫渡D.發生泥石流時,要勇于到室內救出被困人員,并搶救一些易于攜帶的物資11.泥石流長期防衛措施:①建立預料、預報及_體系;②對于遭遇泥石流嚴峻威逼的居民、企業和重要工程設施等,剛好和疏散;③植樹造林;④修建設施阻擋、調整和疏導泥石流;⑤受災時有效地_等措施都能削減泥石流的發生或降低危害程度。12.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個山谷模型,如圖3-5-1所示,完成下列問題:圖3-5-1(1)在土質山谷模型的坡面上灑水,在A處發生的現象是。(2)若加大灑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較大的水流,在A處發生的現象是。(3)在A處發生的現象是一種類似于泥石流的現象。由此推斷,影響泥石流形成的自然緣由有。(4)若在B處坡面上覆蓋植物(草皮或苔蘚),再向坡面灑較大的水流,A處水流與沒有植被覆蓋時相比的改變是。(5)由此可見,可以削減泥石流的發生。【實力提升】13.人類活動可能誘發的自然災難是()A.地震、海嘯B.滑坡、泥石流C.沙塵暴、火山噴發D.臺風、洪澇14.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具有長期效益的是()A.修筑永久性的鋼筋混凝土防護結構B.種植草皮、造林護林C.放棄在泥石流地區居住和建立工程D.在地表鋪蓋黏土,防止雨水滲入15.下圖箭頭表示地理要素增大的方向,圖示關聯性正確的是()16.讀“某地地質災難成災頻次示意圖”,如圖3-5-2所示,回答下列題。圖3-5-2(1)關于該地地理特征的敘述,可能的是()①地形陡峭②全年降水豐富,年際改變大③地表基巖廣布④地表巖石破裂,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該地防衛此類地質災難的主要措施是()①提高植被覆蓋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護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拓展創新】17.回答下列各題:(1)我國西南地區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發地區,在川、滇、黔交界地帶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為主的災難系統。導致該地區這三種災難多發的自然緣由是?(2)人類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施加的影響,可以間接或干脆誘發地質災難。人類對植被的破壞是日趨頻發的重要緣由。(3)當今世界,地質災難發生的頻率和強度不斷增高的緣由是?參考答案1.陡峭地形暴雨或持續性地震2.突發性、歷時短【夯實基礎】1.A2.D3.D4.D5.A6.B7.A8.C9.D10.D11.救災搬遷工程搶險救災12.水流攜帶泥沙向下流淌水流攜帶泥沙向下流淌陡峭的山區地形、暴雨或持續性的強降水、積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的坡面水流中的泥沙大量削減良好的植被【實力提升】13.B14.B15.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