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
C**
團體標準
T/CACM****—202*
代替T/CACM****—****
兒童青少年近視治未病干預方案
InterventionProgramforChildrenandAdolescentsMyopiaPreventiveTreatment
(文件類型:草案)
(完成時間:2022年5月)
20**-**-**發布20**-**-**實施
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
正文
1.范圍
本方案規定了3-18歲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病因、近視發生發展的影響因素、篩查、診斷、
辨證、預防和控制方法、健康宣教。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16751.1—1997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部分
GB/T16751.2—1997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
GB/T16751.3—1997中醫臨床診療術語治法部分
ZYYXH/T41—2008中醫臨床診療指南中醫病證部分
ZY/T001.1-94-2019中醫內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能近怯遠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
療效評定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近視是指眼在放松調節時,平行光線通過屈光系統折射后,焦點落在視網膜之前的一種
屈光狀態。由于在視網膜上成像不清晰,導致遠視力明顯降低,但近視力通常不受影響[3]。
本病在中醫亦稱“近視”(《目經大成》),又名“目不能遠視”(《證治準繩》)、“近
覷”或“能近怯遠癥”(《審視瑤函》)[4]。
4.近視的病因
近視臨床前期:已知風險因素包括近視父母的數量、父母的教育程度和可識別的環境風
險因素,如在室內/戶外度過的時間、活動和教育、眼軸變化率、屈光度和基因組風險分數
[5]。
假性近視:一般發生在從事近距離工作過度的年輕患者身上。持續的或過度的近距離需
求會導致睫狀體的麻痹,在臨床上就會出現類似近視或近視患者近視類似加深的情況。在心
理性調節痙攣中,心理影響可以產生近距離調節的痙攣。似乎沒有任何關于假性近視隨時間
變化的數據。據推測,這種情況是長期存在的。
真性近視:雖然單純性近視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但遺傳和環境因素都起著重要作用。
近視與近距離工作之間密切相關,這表明近距離工作是一個病因。動物研究表明,視網膜圖
像的散焦通過刺激玻璃體腔的伸長,將視網膜移到焦平面后面來誘發近視。飲食可能是導致
近視的一個因素,但沒有支持證據[6]。
5近視發生發展的影響因素
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發生發展是遺傳和環境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教育和戶外活動的減
少是目前已知最主要的環境危險因素。這兩個因素的明確已為通過循證方法來控制兒童青少
年近視的發生發展提供了依據,如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和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許多其他危險
因素如使用電子產品時間、個體因素、家庭社會環境、公眾常識、中醫體質等,目前雖有相
關的證據,但需要更嚴謹的試驗設計和統計分析來證實其與近視發生發展的因果關系[7](詳
見表1)。近年來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客觀傳感等技術獲取的近視危險因素相關數據,
為未來制定更精準的可實施的預防干預措施提供了可靠的基礎。
(1)遺傳因素:對于單純的低中度近視者,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導致近視的進展。父
母近視的青少年發生近視的風險明顯增大(6-8的OR值,父母一方近視1.4倍,父母雙方
近視2.3倍)[8],而且與父母近視的度數呈正相關。目前已有較多近視相關基因的家系研究、
雙生子研究及群體遺傳學研究[9]。除了基因遺傳外,近視的父母也可能會遺傳近視的生活方
式。對于高度近視,尤其是病理性近視者,遺傳因素的作用更為明顯。因此近視的父母應該
更盡早注意讓孩子避免容易發生近視的環境因素。
(2)教育:教育與近視的關系已通過多方面得到證實[10]。一是隨著教育系統的發展、
更多兒童上學、更多年限教育的完成,近視在社會中的患病率增加。二是隨著年齡
增長,近視的患病率增加;同年齡段中成績優異的兒童,更容易近視;高學歷的成
年人也更容易近視。三是早期家庭教育、學齡前教育、校外廣泛參加補習班的國家,
在國際中近視患病率更高。教育與近視發生發展因果關系的確立與近距離工作密不
可分,可能的機制假說包括調節學說、周邊離焦學說、多巴胺學說等。閱讀和寫作
是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有較多的證據表明較多的近距離工作加快近視的發
生發展,并有研究表明較長連續的近距離工作時間或較短工作距離可能比總時間更重要
[11],但目前尚缺乏隨機試驗來評估控制近距離工作的距離和持續近距離用眼時長對近視防
控的影響。以往近距離工作與近視關系的研究多通過問卷調查,由于混雜因素較多使證據的
強度不足,客觀用眼行為監測設備的應用,為將來通過精準干預近距離工作行為預防近視發
生發展提供了基礎。
(3)戶外活動:大量的證據表明,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是近視發生發展的保護性因素,
其會延遲近視的發生,并可能延緩近視的進展,并且這種關聯是因果關系[12]。基于學校的
干預性試驗表明,每天增加40到80分鐘的戶外時間可以顯著減少近視發生,這與流行病學
調查的結果一致[13,14]。因此,提倡在學齡前如幼兒園時期就開始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有條件
的地方鼓勵每天增加戶外活動1~2小時。Rose等人推測白天戶外較亮的光線會導致視網膜
釋放更多的多巴胺,其會抑制眼軸的增長[15],這一假設已在多項動物實驗中得到驗證。其
他如兒童青少年戶外活動可通過增加體內維生素D水平延緩近視的發生發展[16],室內外時
視網膜遠視性和近視性離焦的平衡不同[1]等機制尚需更系統嚴謹的證據進行證實。
(4)電子產品:電腦和智能手機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學校教育也融入了數
字設備,然而目前尚無足夠證據表明使用電子設備較其他近距離工作(如閱讀)對近視發生
發展的影響更大[17]。但如果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增加了近距離用眼時間,并占用較多戶
外活動時間,學齡兒童視覺可能會受到很嚴重的影響。
(5)視覺環境:研究表明,適度增加教室照明抑制近視的發展,由于這項研究有一定
的局限性,尚需重復性試驗進一步證明[18]。照明類型和參數(例如光譜成分)[19,20]可能對
近視發生發展也有重要影響。以上影響因素的研究均應進一步加強,為以學校為基礎的預防
策略制定提供依據。
(6)睡眠、飲食:由于社會經濟地位和教育等較多的混雜因素,睡眠、飲食與近視尚
缺乏因果關系的有力的證據。較高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的兒童更容易發生近視;學習繁重的孩
子放學后的睡眠可能會減少,一是因為時間減少,二是因為臨近睡覺時的心理活動會擾亂睡
眠[7]。Cordain等人從廣泛的人類學的角度來看,認為飲食變化可能導致近視患病率的增加,
并通過胰島素抵抗、慢性高胰島素血癥、循環IGF-1增加、循環生長激素減少、視黃酸受體
信號減少、鞏膜增長等支持這個假設[21]。然而,身高、體重、體重指數(BMI)和肥胖與近
視之間的預期關聯目前尚未得到一致的結論。飲食的改善與身高增長和眼軸增長有關,但由
于眼睛存在較強的生長控制機制,飲食的改善并不一定會影響近視的發生發展。
表1近視發生發展的影響因素(InternationalMyopiaInstitute2021)
影響因素證據/因果關系混雜因素
主要因素
教育強/因果關系戶外時間
戶外時間強/因果關系光的作用(強度、持續時間、光譜)
電子屏幕時間證據模棱兩可近距離工作
基本出生因素
性別弱社會因素
種族證據前后矛盾文化傾向或基因
父母近視強基因或近視易感環境
出生序列弱教育年限
出生季節弱教育年限
其他個體因素
身高弱社會因素
智商中等教育,戶外時間
體力中等戶外時間
睡眠弱學業壓力
家庭特征
社會經濟地位中等教育
吸煙弱教育,社會經濟地位
飲食弱教育,社會經濟地位
環境
城/鄉中等教育,社會經濟地位,戶外時間
污染弱社會經濟地位
住房弱教育,社會經濟地位
晝夜節律弱多巴胺
睡眠夜燈不相關
光污染弱數據有限
其他因素
過敏性結膜炎、花粉熱、川崎病、弱數據有限,戶外時間
發熱性疾病
生育治療弱數據有限
習慣認知
昏暗燈光、床被下閱讀弱數據有限
讀寫、執筆姿勢,課本字體大小弱數據有限
6近視篩查
按照《0~6歲兒童眼保健及視力檢查服務規范(試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
范(第三版)》和《山東省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做好0~6
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工作,早期發現影響兒童視覺發育的眼病和高危因素,及時轉診與
及早矯治,保護和促進兒童視功能的正常發育。
根據不同年齡段正常兒童眼及視覺發育特點,結合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時間和頻次,
為0~6歲兒童提供13次眼保健和視力檢查服務。其中,新生兒期2次,分別在新生兒家庭訪
視和滿月健康管理時;嬰兒期4次,分別在3、6、8、12月齡時;1至3歲幼兒期4次,分別在
18、24、30、36月齡時;學齡前期3次,分別在4、5、6歲時。
(1)新生兒期:可進行視力評估和光照反應檢查。
(2)嬰兒期(3、6、8、12月齡):檢查眼外觀、瞬目反射、紅球試驗、紅光反射、單
眼遮蓋厭惡試驗。
(3)幼兒期(18、24、30、36月齡):檢查眼外觀、視物行為觀察、單眼遮蓋厭惡試
驗、屈光篩查儀器或動態檢影。
(4)學齡前兒童(4、5、6歲):進行視力、電腦驗光檢查。檢查方法同中小學生視力
篩查。
建立中小學生視力定期篩查制度,開展視力不良檢查,篩查頻率每學年不少于2次。內
容包括裸眼視力、戴鏡視力(如有戴鏡)、非睫狀肌麻痹下屈光檢查,視覺健康影響因素評
估,有條件地區鼓勵增加眼軸長度、角膜曲率測量。
7診斷
7.1病史
應詢問患者視力下降的時間,突然下降還是逐漸視力下降,近期有無受到外傷;詢問患
者日常用眼習慣和環境狀況;詢問是否有全身系統病史;詢問患者除了視物模糊是否有其他
癥狀,雙眼癥狀是否一致,是否已經經過診斷治療等;詢問是否有近視、高度近視和青光眼
等家族史。
7.2臨床表現[22,23]
遠視力降低,近視力可正常;可伴有視疲勞癥狀,因集合功能減弱,易發生外隱斜或外
斜視。
高度近視可出現眼球較突出、前房較深、瞳孔大而反射較遲鈍、輕度虹膜震顫、豹紋狀
眼底、弧形斑等表現,黃斑部單獨或融合的白色萎縮斑或色素沉著呈圓形黑色斑,有時可見
出血;后鞏膜葡萄膜腫及視網膜鋸齒緣部囊樣變性;玻璃體液化、混濁和后脫離、視網膜裂
孔、甚至視網膜脫離。
7.3檢查[24]
7.3.1眼外部觀察
通過目視或借助照明工具,大致了解眼外部健康情況。
7.3.2眼前節檢查
通過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結膜、淚膜、角膜、前房、虹膜等眼前節組織,必要時借用房角
鏡等工具對前房角進行檢查。
7.3.3眼壓檢查
可進行眼壓計測量法測量,排除高眼壓癥、青光眼等眼病;高度近視患者應根據角膜厚
度等參數對測量值進行校正。
7.3.4眼底檢查
通過直接檢眼鏡、間接檢眼鏡或眼底照相機對眼的屈光介質及眼底狀況進行檢測與分析,
必要時使用光學相干斷層成像儀檢測視神經、黃斑和視網膜各層組織。
7.3.5視力檢查
應包括裸眼遠近視力、矯正遠近視力檢查,必要時進行小孔鏡視力檢查。
7.3.6屈光檢查
屈光度的檢查包括客觀驗光和主覺驗光兩部分。客觀驗光法包括電腦驗光和檢影驗光,
主覺驗光檢查應采用綜合驗光儀驗光,如不配合,可行插片驗光。
根據《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兒童屈光矯正專家共識(2017)》:屈光不
正檢查結果因人眼調節狀態不同而有所改變,12歲以下兒童的睫狀肌張力大,調節更明顯。
使用睫狀肌麻痹劑放松調節后驗光,是實現兒童精確驗光的方法之一。目前臨床使用的睫狀
肌麻痹劑主要有:1%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1%鹽酸環噴托酯滴眼液和0.5%復方托吡卡胺滴
眼液。以下情況首診時建議需要應用睫狀肌麻痹驗光:①年齡:建議10歲以下常規使用,
12~19歲酌情使用;②斜視與否:伴隨斜視患者尤其內斜視患者;③調節痙攣;④矯正
視力不理想[25]。
7.3.7眼球生物學測量
使用角膜曲率計、角膜地形圖等設備檢查角膜曲率,可鑒別曲率性近視與軸性近視;使
用眼球生物學測量儀測量眼軸、角膜直徑、角膜厚度等參數。
7.3.8眼位和眼球運動檢查
包括:33cm及5m角膜映光、遮蓋-去遮蓋、交替遮蓋、三棱鏡加遮蓋試驗等檢查,主
要檢查是否有斜視或眼球運動障礙,并進行定性和定量評估。
7.3.9調節與雙眼視覺功能檢查
調節幅度、調節反應、正負相對調節、調節靈敏度檢查、隱斜視、AC/A、正負融像性聚
散、集合近點、聚散靈敏度、感知覺狀態(Worth四點、立體視)檢查等。
7.3.100-6歲兒童近視的診斷檢測項目
(1)新生兒期(新生兒家庭訪視和滿月健康管理):手持裂隙燈檢查、睫狀肌麻痹檢
影驗光,建議有條件地區進行新生兒眼底篩查。
(2)嬰兒期(3、6、8、12月齡):手持裂隙燈眼前節檢查、檢眼鏡眼后節檢查、睫
狀肌麻痹檢影驗光。
(3)幼兒期1-3歲(18、24、30、36月齡):手持裂隙燈檢查、檢眼鏡眼后節檢查、
睫狀肌麻痹檢影驗光。
(4)學齡前兒童(4、5、6歲):眼前后節檢查、視力、睫狀肌麻痹電腦驗光、眼球
生物學測量。
7.4近視分類[3]
7.4.1按近視的程度分類
按等效球鏡度計算:
低度近視為-3.00D及以內的近視。
中度近視-3.00D~-6.00D的近視。
高度近視-6.00D及以上的近視。
近視臨床前期屈光度≤+0.75D且>-0.50D的屈光狀態,結合基線屈光、年齡和其他可量
化的風險因素,有較大可能性在未來發展為近視,值得采取預防性干預措施。[5]
7.4.2按屈光成分分類
屈光性近視:眼軸正常或基本在正常范圍內,多由于眼球各屈光成分異常或各成分間組
合異常使眼球屈光力增強導致的近視,稱為屈光性近視,主要包含:曲率性近視、屈光指數
性近視、調節性近視。
軸性近視:眼球各屈光介質基本正常,但由于眼軸延長使得平行光束進入眼內聚焦于視
網膜之前。常見于病理性近視眼及大多數單純性近視眼。
7.4.3按照病程進展和病理變化分類
單純性近視:主要發生于兒童青少年,在生長發育階段屈光度逐漸加深,到成年以后即
不發展或發展緩慢。其近視度數較少超過-6.00D,眼底不發生退行性變化,視力可以配鏡矯
正。
病理性近視:成年后近視屈光度仍在持續發展,并有眼球病理性變化者。屈光度可達-15D
以上,常伴有眼底病變,視力不易矯正。主要病理變化包括:角膜后彈力層破裂;鞏膜變薄;
玻璃體變性、液化;脈絡膜進行性萎縮與變薄,白色弧形斑;視網膜退行性變化。
7.4.4按照是否有調節作用參與分類
“真性”近視指用睫狀肌麻痹劑放松調節后驗光檢查,等效球鏡度≤-0.50D。
“假性”近視由于持續性調節痙攣呈現近視甚至高度近視狀態,但使用睫狀肌麻痹劑放
松調節后,近視度消失,呈現為正視或遠視。此種狀態常持續存在,往往是近視發生、發展
的初級階段[26]。
混合性近視指使用睫狀肌麻痹劑放松調節后,近視屈光度明顯降低,但未恢復為正視。
7.4.5其他類型近視
外傷性近視、中毒性近視、糖尿病性近視、器械性近視、空間近視、夜間近視等。
7.5診斷和鑒別診斷[22]
遠視力下降,近視力正常,睫狀肌麻痹后等效球鏡度(球鏡度+1/2柱鏡度)≤-0.5D。
真、假性近視的鑒別:最可靠的方法是睫狀肌麻痹后驗光。
7.6證候診斷[4,23]
7.6.1氣血不足
視近清楚,視遠模糊,眼底或可見視網膜呈豹紋狀改變,全身兼見頭暈失眠,氣短身疲,
少氣懶言,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7.6.2肝腎虧虛
能近怯遠,可有眼前黑花飄動,眼底可見玻璃體液化混濁,可見視網膜呈豹紋狀改變:
或有身體虛弱,盜汗,小兒夜驚,遺尿,多動易燥,舌淡,脈弱。
7.6.3陽氣不足
眼癥同前。兼見面色少華,心悸神疲,健忘多夢,情緒抑郁或煩躁易怒,舌淡脈弱。
7.6.4脾虛氣弱[27]
視近清晰,視遠模糊,視疲勞,喜垂閉。或病后體弱,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舌淡紅,
苔薄白,脈弱。
7.6.5氣滯血瘀
近視清晰,遠視模糊,久視則眼球酸脹,干澀疼痛,目眶紫暗,眉棱骨疼,或見情志不
舒、頭暈、耳鳴、視疲勞,舌暗脈弦細。
8預防、控制和治療
8.1防治原則
排除其他眼疾后,根據不同屈光和視功能狀態,有針對性的使用辨證用藥、針灸療法、
耳穴貼壓及離子導入等方法,結合必要的光學矯正、視功能訓練等防控方式,高度近視者應
預防并發癥的出現。
8.2近視的預防
8.2.1眼保健操[28](證據等級II,推薦級別:強推薦)
眼保健操是根據中醫學推拿、經絡理論,結合體育醫療綜合而成的按摩法,通過對眼部
周圍穴位的按摩,使眼部氣血通暢,達到緩解視覺疲勞和保護視力的作用。做眼保健操時應
注意:身體坐正,自然放松,全程閉目,應用手指的螺紋面而非指尖按揉穴位,按揉面不要
太大。
8.2.2保持良好用眼習慣[7,12-14,29-32](證據等級I,推薦強度:強推薦)
本標準根據各年齡段兒童青少年眼部發育特點、教育用眼強度,分年齡段對用眼行為提
供相應建議,教育引導兒童青少年形成科學用眼行為習慣。
8.2.2.1戶外活動:0-6歲是早期近視防控的關鍵期,戶外活動能有效預防和控制近視,
建議保證每日日間戶外活動時間不少于3小時。學生時期,在校期間,應把握好陽光大課間、
課間休息時間和體育課活動時間。課余和周末盡量多參加戶外活動,積極參加室外體育運動,
每日戶外活動時間累計盡量達到2小時。
8.2.2.2教育和近距離用眼:學齡前幼兒不鼓勵讀寫,要主動遠離幼兒園小學化傾向。近
距離注視場景下,建議距離保持50厘米以上。近距離持續用眼15~20分鐘之后,應休息
10分鐘(2010法則),可通過遠眺、戶外活動等方式緩解眼疲勞。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培養閱
讀和書寫姿勢的關鍵時期,應注意標準讀寫姿勢與習慣,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不在走路、
吃飯、臥床時、晃動的車廂內、光線暗弱或陽光直射等情況下看書或使用電子產品。應控制
持續閱讀和書寫的時間。低年級段小學生每次連續讀寫不超過20分鐘,高年級段小學生每
次連續讀寫不超過30分鐘。閱讀材料的圖畫和字體不宜過小,選擇啞光紙質讀物。小學低
年級段的閱讀材料應以大字體圖文為主,小學高年級段的閱讀材料字體不宜過小。改善學校
教室和家庭采光照明條件,配備與兒童青少年身高相適宜的課桌椅。讀寫作業臺燈應通過國
家強制性產品認證,使用可調節色溫的讀寫臺燈,夜晚宜將色溫調至4000K以下。兒童青
少年夜間讀寫,應同時使用房間頂燈和臺燈,臺燈宜放置在寫字手對側前方。中學生學業壓
力遞增,應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情舒適。牢記“20—20—20”原則,近距離用眼20分鐘后,
要注意看20英尺(6米)外的遠處物體20秒鐘放松眼睛。應控制持續閱讀和書寫的時間,
每次連續讀寫盡量不超過40分鐘。平常閱讀時盡量選擇字體大小合適的紙質讀物,字體不
宜過小,材質盡量不要有反光。環境的采光照明要科學,學習場所要保證充足的光照亮度。
光線不足時,應通過臺燈輔助進行雙光源照明,臺燈應擺放在寫字手的對側前方,避免眩光。
桌椅高度與身高和坐高匹配并及時調整。
8.2.2.3電子產品:在幼兒眼睛發育的關鍵期,盡量不要接觸電子產品。小學生應嚴格控
制視屏類電子產品使用時長,避免接觸不必要的電子屏幕環境,按需科學規范合理使用電子
產品。小學高年級課余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鐘后,應休息遠眺放松10分鐘。非
學習目的使用電子產品每次不超過15分鐘。觀看電視的距離不小于屏幕對角線4倍;觀看
電腦、手機的距離分別不小于50cm、33cm。中學階段要自覺控制視屏類電子產品使用時長,
減少非學習目的的視屏類電子產品使用。使用視屏類電子產品時,盡量選擇大尺寸的屏幕,
保持50厘米以上的注視距離,使用電子產品時,每次不超過15分鐘、每天不超過1小時。
8.2.2.4睡眠、飲食:幼兒的營養水平和睡眠質量與成年后身體素質息息相關,應注意保
持規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保證充足睡眠時間10小時以上,保持規律作息。注意營養
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中學生應養成良好的規律健康生活方式。每天
保證8-9小時睡眠時間。注意營養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8.3近視臨床前期的干預
除加強前述近視預防措施外,還可采取以下干預辦法:
8.3.1耳穴貼壓[33-35](證據等級II,推薦強度:強推薦)
取穴:眼、目1、目2、腦干、肝腎不足配肝、腎穴、氣血不足或脾虛氣弱配脾穴。雙
耳交替使用,耳部常規消毒,以王不留行子貼于選穴處,自行按壓1分鐘,以溫熱為度,三
天換帖。適用于緩解少兒視疲勞,防止近視發生。
8.3.2經皮穴位電刺激(證據等級III,推薦強度:強推薦)
取穴:攢竹、絲竹空、魚腰、太陽、精明、瞳子髎;
方法:使用兒童青少年專用眼部經皮穴位電刺激儀局部治療為主,每次治療時間30分
鐘,每日1次。
8.4“假性”近視的干預
除加強前述近視預防措施外,還可采取以下干預辦法:
8.4.1針刺或經皮穴位電刺激[36,37](證據等級II,推薦強度:強推薦)
取穴:攢竹、絲竹空、魚腰、太陽、精明、承泣,肝腎不足者加肝俞,腎俞;氣血不足
或脾虛氣弱配心俞、脾俞、足三里。
方法:毫針針刺每日一次,留針30分鐘,留針期間行針3-5次(睛明穴除外);或使
用兒童專用眼部經皮穴位電刺激儀,每次治療時間30分鐘,每日1次。
8.4.2推拿[38,39](證據等級II,推薦強度D)
令患兒平躺閉眼,醫生先用兩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發際,推50次;再按揉
絲竹空、太陽、陽白、四白、風池等穴,每穴按揉50次換揉下一穴,兩手拇指腹擦摩眼輪
匝肌30次;然后用左手無名指和小指夾住患兒手,食指和拇指捏住患兒拇指使之屈曲,循
拇指橈側邊緣向掌根方向直推;最后將患兒小指面向上,夾入醫師左手虎口內,右手拇指由
小指指尖推至指根。
8.4.3溫灸[36](證據等級III,推薦強度:強推薦)
取穴:太陽、四白、攢竹、合谷。
方法:取坐位或臥位,使用中藥灸柱,點燃后距眼約2-3cm,采用水平、垂直及畫圓移
動方式進行灸治,刺激眼周穴位。每穴各灸2~3分鐘,均以皮膚發熱微紅為度,每天1次。
8.4.4視覺訓練[40,41](證據等級I,推薦強度:強推薦)
給予正鏡片閱讀、排序等方法放松調節;進行正負片排序、調節靈敏度和正負融像集合
功能訓練,改善調節功能,增加正負融像性聚散范圍,提高雙眼視覺功能。
8.5近視的控制和矯治
除加強前述近視預防措施外,還可采取以下干預辦法:
8.5.1針刺或經皮穴位電刺激[42-48](證據等級II,推薦強度:強推薦)
主穴:睛明、承泣、風池、攢竹。
配穴:肝腎虧虛配光明、養老、肝俞;陽氣不足配腎俞、神門。
穴位也可選百會、神庭、頭維、合谷、太陽等。
方法:毫針針刺每日一次,留針30分鐘,留針期間行針3-5次(睛明穴除外)。可采
用梅花針或針灸手法儀。或選取眼周穴位,使用經皮穴位電刺激治療儀,進行間斷或者連續
性的電刺激,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
8.5.2推拿[38,39](證據等級II,推薦強度:強推薦)
取仰臥位,雙手拇指分推上下眼眶,方向由內向外5-8次。雙手拇指按揉上下眼眶,方
向由內向外5-8次,重點按揉精明、攢竹、魚腰、陽白(承泣)、絲竹空(瞳子髎)和太陽
等穴位。雙手輕抹眼球,方向由內向外5-8次。取坐位,指揉頸后雙側肌群3分鐘,點按風
池、脾俞、肝俞、腎俞、合谷各1分鐘。拿肩井2分鐘。掌揉和拍法放松頸肩背部肌群2-3
分鐘。適用于預防中低度近視伴有視疲勞者。
8.5.3屈光矯正[25,49](證據等級II,推薦強度:強推薦)
8.5.3.1矯正處方原則
學齡前兒童:近視度數>-1.00D的學齡前兒童如果出現近視癥狀,需要對其進行屈光矯
正;若其無癥狀,可暫時觀察,每6個月隨訪;根據專家經驗與臨床觀察,近視度數≤-1.00
D需矯正。
學齡兒童:對于視力下降較敏感且有癥狀的兒童,任何度數的近視屈光不正均需矯正;
間歇性外斜視或者有較大外隱斜的近視屈光不正兒童應予全天光學足矯。
隨訪:一般每6個月隨訪,若本次隨訪較上次檢查度數改變≥0.50D,需要新的處方。
但如果度數只改變0.25D,矯正后視力即可明顯提高者,也可給予新處方。
8.5.3.2屈光矯正方式
對于兒童,光學矯正方式主要為框架眼鏡和角膜接觸鏡。
1)框架眼鏡[50,51](證據等級II,推薦強度:強推薦)
單光框架眼鏡適合大部分需要屈光矯正的兒童。
雙光框架眼鏡適合屈光不正伴視近高AC/A者。
漸進多焦點框架眼鏡適合以下兒童:①屈光不正伴有調節不足或雙眼視功能異常者,
可配戴漸進多焦點框架眼鏡;②近視增長>0.50D/年且伴內隱斜者。
2)角膜接觸鏡[52-60](證據等級II,推薦強度:強推薦)
硬性透氣性角膜接觸鏡適合以下兒童:①高度近視;②屈光參差大于2.50D者;③
眼部外傷、疾病或手術后等引起的角膜不規則散光者。目前多數研究不支持硬性透氣性角膜
接觸鏡具有近視控制的作用。
角膜塑形鏡適合以下兒童:①近視增長>0.50D/年或較早出現近視并伴高度近視家族
史者;②8歲≤年齡<18歲,近視但不希望配戴框架眼鏡或白天配戴接觸鏡者。
多焦點軟性接觸鏡目前已在國內上市。根據文獻表明,多焦點軟性接觸鏡能控制25%~
50%的眼軸增長量。
3)藥物[61-64](證據等級II,推薦強度:強推薦)
研究證實低濃度0.01%阿托品具有較好的近視控制效果(51%近視控制效果)并存在較
少反彈,但長期使用的安全性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目前臨床上主要用于光學矯正方法控
制近視效果不佳者的合并治療。
8.6高度近視并發癥的治療(證據等級II,推薦強度:強推薦)
8.6.1中醫辨證治療[4,64]
8.6.1.1氣血不足證
癥狀:視近清楚,視遠模糊,眼底或可見視網膜呈豹紋狀改變,全身兼見頭暈失眠,氣
短身疲,少氣懶言,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治法:補血益氣
方藥:當歸補血湯加減(《原機啟微》)。伴食欲不振者,為脾虛不運,如懷山藥、山
楂、麥芽,以健脾消食。
8.6.1.2肝腎虧虛證
癥狀:能近怯遠,可有眼前黑花飄動,眼底可見玻璃體液化混濁,可見視網膜呈豹紋狀
改變:或有身體虛弱,盜汗,小兒夜驚,遺尿,多動易燥,舌淡,脈弱。
治法:滋補肝腎
方藥:駐景丸加減方加減(《中醫眼科六經要法》)。視物易疲勞者可酌加黨參、黃芪,
以增益氣之功;口唇淡白者,加阿膠、白芍補益精血。
8.6.2西醫治療[64-68]
高度近視眼患者眼軸不斷伸長、后鞏膜葡萄腫不斷進展,患者常出現相應的眼底改變,
導致視網膜和脈絡膜的變薄,出現漆裂紋、脈絡膜新生血管、黃斑萎縮、黃斑裂孔、視網膜
下出血等視網膜疾病,從而造成嚴重的、不可逆性的視力損害。治療主要針對眼底改變及并
發癥進行。
8.6.2.1激光光凝:中高度近視伴周邊視網膜裂孔、變性和(或)或玻璃體牽引,或對側眼
已出現視網膜脫離患者,可予以預防性視網膜激光治療避免視網膜脫離的發生。
8.6.2.2經瞳孔溫熱療法(transpupillarytherotherapy,TTT)和光動力學治療(photodynamic
therapy,PDT):可治療病理性近視引起的黃斑部新生血管膜。
8.6.2.3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治療:脈絡膜新生血管的發生是病理性近視視力喪失的主
要原因。抗VEGF藥物使玻璃體腔內VEGF的濃度下降致使CNV減退。
8.6.2.4手術:
1)后鞏膜加固術(posteriorscleralreinforcement,PSR):可以穩定眼軸,控制病理性近視
的度數,改善或治療病理性近視的眼底并發癥。
2)視網膜脫離復位鞏膜扣帶術:適用于視網膜脫離不合并嚴重的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
病變、后極部視網膜裂孔或脈絡膜脫離者。
3)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的手術治療。
4)玻璃體切除手術:主要適用于病理性近視眼底后極部視網膜萎縮嚴重,未予眼底激
光治療的患者。
9近視防控健康宣教
各學段近視防控科普宣教重點如下:
9.1學前階段(0-6周歲)
幼兒剛出生時是遠視眼狀態。0-6周歲階段,孩子視覺系統處于從“遠視眼”向“正視
眼”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呵護孩子視力健康應以讓他們快樂成長為目標科學引導。
9.1.1戶外活動很重要,沐浴陽光防近視
0-6周歲是早期近視防控的關鍵期。戶外活動能有效預防和控制近視。幼兒園老師和家
長應鼓勵并帶領孩子多參加以玩樂為主的戶外活動或簡單的體育運動,保證每日戶外活動時
間兩小時以上。注意在戶外活動中預防曬傷和其他意外傷害的發生。
9.1.2電子視屏要嚴控,過早使用眼損傷
在幼兒眼睛發育的關鍵期,過多接觸電子屏幕會造成不可逆眼部損傷。建議0-3歲幼兒
禁用手機、電腦等視屏類電子產品,3-6歲幼兒也應盡量避免接觸和使用。托幼機構盡量避
免使用電子屏教學。
9.1.3遠離幼兒小學化,注重體驗樂成長
學齡前幼兒不宜讀寫,避免過早施加學習壓力。要主動遠離幼兒園小學化傾向,讓幼兒
快樂成長,充分使用各種感官探索和體驗。近距離注視場景下,距離應保持50厘米以上。
對于學習鋼琴等樂器的孩子,琴譜字體要盡量大,保證練習時環境光照亮度,每次連續練習
時間不超過20分鐘。
9.1.4睡眠確保10小時,膳食營養要多樣
幼兒的營養水平和睡眠質量與成年后身體素質息息相關,應注意保持規律、健康的生活
方式。每天應保證充足睡眠時間10小時以上。注意膳食營養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
食和油炸食品。
9.1.5密切關注眼健康,從小就要來建檔
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眼健康,在新生兒健康體檢時就要主動進行視力篩查。及時為幼
兒建立屈光發育檔案,三歲后每3-6個月定期監測視力和屈光發育情況,發現異常應及時就
診。重視入園眼健康檢查。家長在家可教會孩子通過視力表進行視力檢測,做到早監測、早
發現、早預警、早干預。
9.2小學階段(6-12周歲)
小學低年級階段,孩子需要適應環境和角色的轉變,近視防控應以養成良好習慣為主,
要定期密切關注視力與屈光發育情況,預防近視發生。小學高年級階段,要注意用眼衛生,
把近視防控與素質教育結合,科學防控近視發生發展。
9.2.1戶外活動要保障,體育愛好宜廣泛
學校和家長應共同營造良好的體育運動氛圍,創造條件讓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鼓勵課
間休息時間和體育課到室外活動。家長應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每日戶外活動時間累計應達
到兩小時以上。低年級小學生應注重鍛煉習慣的養成,把體育運動作為興趣愛好。高年級小
學生可適當增加有氧體育運動。注意在戶外活動中預防曬傷和其他意外傷害的發生。
9.2.2正確姿勢不能忘,用眼環境要敞亮
學習時,閱讀和書寫的環境非常重要。環境的采光照明要科學,學習場所要保證充足的
光照亮度。光線不足時,應通過臺燈輔助進行雙光源照明,臺燈應擺放在寫字手的對側前方,
避免眩光。桌椅高度要與孩子的身高和坐高匹配并及時調整。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培養閱讀和
書寫姿勢的關鍵時期,注意標準讀寫姿勢與習慣,做到書本離眼睛一尺、胸口離桌一拳、握
筆手指離筆尖一寸。學校和家長應嚴格姿勢訓練,及時糾正錯誤姿勢。教導孩子不要躺在床
上或沙發上看書,不要在搖晃的車廂內看書。
9.2.3視屏時間不要長,課外不要增負擔
小學生應嚴格控制視屏類電子產品使用時長。學校應謹慎開展線上課程學習,盡量不布
置線上作業。家長應配合學校切實減輕孩子課業負擔,減少課外培訓尤其是線上課外培訓,
切勿忽視孩子興趣和視力健康盲目報班。
9.2.4閱讀材料要優選,紙質讀物不反光
閱讀材料的圖畫和字體不宜過小,選擇啞光紙質讀物。小學低年級段的閱讀材料應以大
字體圖文為主,小學高年級段的閱讀材料字體不宜過小。
9.2.5讀寫間隔多休息,勞逸結合眼舒適
小學生應控制持續閱讀和書寫的時間。低年級段小學生每次連續讀寫不超過20分鐘,
高年級段小學生每次連續讀寫不超過30分鐘。休息時應走出教室進行戶外活動或遠眺。
9.2.6均衡膳食有營養,規律作息更健康
家長要督促孩子保持規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保證充足睡眠時間10小時。注意營
養均衡,強調食物多樣性,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9.2.7積極定期查視力,及時干預降風險
小學生每年應進行2-4次視力檢查。學校和家長應重視定期開展視力檢查,及時查閱檢
查結果。學校若發現視力出現異常現象的學生,應及時提醒家長帶孩子前往正規的醫療機構
進一步檢查確認。
9.2.8近視不可亂投醫,正規機構去就診
學生近視后,不可病急亂投醫,不要迷信近視可治愈等虛假廣告,應到正規的醫療機構
就診,并遵從醫囑進行科學干預和矯正。
9.3中學階段(12-18周歲)
中學階段,孩子進入青春期,有了獨立自主意識,近視防控需要孩子主動參與和多方支
持。初中階段仍應以防為主,加強體育鍛煉,防止近視發生與發展。高中階段身體發育逐漸
接近成年,學業壓力增加,應在學習與生活上實現平衡,堅持防控近視,已經近視的要避免
發展成為高度近視。已發展成為高度近視的學生要重視防控并發癥。
9.3.1主動學好眼知識,科學把握眼健康
樹立“每個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意識,主動學習掌握科學用眼護眼等健康知識,
并向家長宣傳。積極關注自身視力狀況,自我感覺視力發生明顯變化時,及時告知家長和教
師,盡早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和治療,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
9.3.2勞逸結合很關鍵,三個“20”多提倡
中學生學業壓力遞增,應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情舒暢。在校期間,應把握好課間休息
時間和體育課活動時間,多遠眺或到戶外活動。課余和周末盡量多參加戶外活動,積極參加
體育運動,及時調解壓力。牢記“20-20-20”原則,近距離用眼20分鐘,要注意看20英尺
(6米)外的遠處物體20秒鐘放松眼睛。
9.3.3采光照明莫大意,學習環境嚴把關
閱讀書寫時環境很重要,要保證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線不足時,可通過臺燈輔助照明,
臺燈要擺放在寫字手的對側前方。為保證正確的讀寫姿勢,要選擇高度合適的課桌椅。
9.3.4閱讀書寫有講究,連續時間勿過長
中學生應控制持續閱讀和書寫的時間,每次連續讀寫盡量不超過40分鐘。平常閱讀時
盡量選擇字體大小合適的紙質讀物,字體不宜過小,材質盡量不要有反光。
9.3.5電子產品控時長,視屏距離要保持
自覺控制視屏類電子產品使用時長,減少非學習目的的視屏類電子產品使用。使用視屏
類電子產品時,盡量選擇大尺寸的屏幕,保持50厘米以上的注視距離。
9.3.6飲食營養要均衡,充足睡眠需保障
中學生應養成規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保證8-9小時睡眠時間。注意營養均衡,強
調食物多樣性,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9.3.7近視普查應重視,高度近視要防范
應重視學校開展的近視普查,及時查閱檢查結果。發現視力異常或上課發現看黑板不清
楚應盡早告知家長,及時前往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認。初中生每年應進行2-4次視力篩查。高
中生近視發生率明顯增加,近視戴鏡矯正后應定期復查,盡量每半年復查一次,控制近視發
展,避免成為高度近視。
9.3.8矯正方法要科學,虛假廣告莫相信
目前暫未出現證實有效的近視治療藥物或保健產品,一旦近視,應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
診,進行科學矯正。不可病急亂投醫,迷信近視可治愈等虛假廣告。
附錄
附錄A
(資料性/規范性)
證據評價及推薦原則
A.1證據的評價和分級標準
證據分類原則主要參照劉建平教授編寫的《傳統醫學證據體的構成及證據分級的建議》。
此外,本指南中規定,若單個隨機對照試驗判定為高風險,則證據級別降低一級。
文獻篩選和評價過程由兩名評價員獨立進行;如雙方意見不一致,通過協商解決或由第
三方裁決。具體內容見下表:
證據級別分級依據
Ⅰa
由隨機對照試驗、隊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病例系列這4種研究中至
少2種不同類型的研究構成的證據體,且不同研究結果的效應一致
Ⅰb具有足夠把握度的單個隨機對照試驗
Ⅱa半隨機對照試驗或隊列研究
Ⅱb病例對照研究
IIIa歷史性對照的病例系列
IIIb自身前后對照的病例系列
IV長期在臨床上廣泛運用的病例報告和史料記載的療法
V
未經過系統研究驗證的專家觀點和臨床經驗,以及沒有長期在臨床上廣
泛運用的病例報告和史料記載的療法
B.2推薦原則
目前方案的推薦分級標準一般按照GRADE(Gradingof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
DevelopmentandEvaluation)小組制定的推薦強度級別標準進行證據推薦,該方案中推薦意
見分為強、弱兩級,當證據明確顯示干預措施利優于弊或弊優于利時,方案小組可將其列為
強推薦;當利弊不確定或無論質量高低的證據均顯示利弊相當時,則視為弱推薦。
綜合以上考慮,本方案規定:證據為I級并且取得專家共識則視為強推薦;證據為II級且
取得專家共識則視為弱推薦。
附錄B
(資料性/規范性)
利益沖突的宣言及經費支持
《少兒近視治未病干預方案》的制定是中華中醫藥學會眼科學分會專業委員會制定,無
經費支持,方案制定小組所有成員均聲明,完全獨立進行方案的編制工作,未與任何利益團
體發生聯系。
參考文獻
1.FlitcroftDI.Thecomplexinteractionsofretinal,opticalandenvironmentalfactorsinmyopia
aetiology.ProgRetinEyeRes.2012;31:622-660.
2.HoldenBA,FrickeTR,WilsonDA,JongM,NaidooKS,SankaridurgP,WongTY,NaduvilathTJ,
ResnikoffS.GlobalPrevalenceofMyopiaandHighMyopiaandTemporalTrendsfrom2000
through2050.Ophthalmology,2016;123(5):1036-1042.
3.瞿佳.眼視光學理論和方法.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4.段俊國,畢宏生.中西醫結合眼科學.第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5.FlitcroftDI,HeMG,JonasJB,JongM,NaidooK,Ohno-MatsuiK,RahiJ,ResnikoffS,VitaleS,
YannuzziL.IMI-DefiningandClassifyingMyopia:AProposedSetofStandardsforClinicaland
EpidemiologicStudies.InvestOphthalmolVisSci.2019;60(3):M20-M30.
6.BairdPN,SawSM,LancaC,etal.Myopia.NatRevDisPrimers,2020,6(1):99.
7.MorganIG,WuPC,OstrinLA,etal.IMIRiskFactorsforMyopia.InvestOphthalmolVisSci.
2021;62(5):3.
8.ZadnikK,SinnottLT,CotterSA,etal.PredictionofJuvenile-OnsetMyopia.JAMAOphthalmol.
2015;133(6):683-689.
9.TedjaMS,HaarmanAEG,Meester-SmoorMA,etal.IMI-MyopiaGeneticsReport.Invest
OphthalmolVisSci.2019;60(3):M89-M105.
10.MorganIG,FrenchAN,AshbyRS,etal.Theepidemicsofmyopia:Aetiologyandprevention.
ProgRetinEyeRes.2018;62:134-149.
11.IpJM,SawSM,RoseKA,etal.Roleofnearworkinmyopia:findingsinasampleofAustralian
schoolchildren.InvestOphthalmolVisSci.2008;49(7):2903-2910.
12.XiongS,SankaridurgP,NaduvilathT,etal.Timespentinoutdooractivitiesinrelationto
myopiapreventionandcontrol:ameta-analysisandsystematicreview.ActaOphthalmol.
2017;95(6):551-566.
13.HeM,XiangF,ZengY,etal.EffectofTimeSpentOutdoorsatSchoolontheDevelopmentof
MyopiaAmongChildreninChina:ARandomizedClinicalTrial.JAMA.2015;314(11):1142-1148.
14.WuPC,TsaiCL,WuHL,YangYH,KuoHK.Outdooractivityduringclassrecessreduces
myopiaonsetandprogressioninschoolchildren.Ophthalmology.2013;120(5):1080-1085.
15.RoseKA,MorganIG,IpJ,etal.Outdooractivityreducestheprevalenceofmyopiainchildren.
Ophthalmology.2008;115(8):1279-1285.
16.YazarS,HewittAW,BlackLJ,etal.MyopiaisassociatedwithlowervitaminDstatusinyoung
adults.InvestOphthalmolVisSci.2014;55(7):4552-4559.
17.LancaC,SawSM.Theassociationbetweendigitalscreentimeandmyopia:Asystematic
review.OphthalmicPhysiolOpt.2020;40(2):216-229.
18.HuaWJ,JinJX,WuXY,etal.Elevatedlightlevelsinschoolshaveaprotectiveeffectonmyopia.
OphthalmicPhysiolOpt.2015;35(3):252-262.
19.PanCW,WuRK,LiuH,LiJ,ZhongH.TypesofLampforHomeworkandMyopiaamongChinese
School-AgedChildren.OphthalmicEpidemiol.2018;25(3):250-256.
20.RuckerF.Monochromaticandwhitelightandtheregulationofeyegrowth.ExpEyeRes.2019;
184:172-182)
21.CordainL,EatonSB,BrandMillerJ,LindebergS,JensenC.Anevolutionaryanalysisofthe
aetiologyandpathogenesisofjuvenile-onsetmyopia.ActaOphthalmolScand.2002;80(2):
125-135.
22.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第九版),
《中西醫結合眼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段俊國.
23.曾慶華.中醫眼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246-247.
24.衛生部“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
學校教材,《眼視光理論和方法》,2012;瞿佳.
25.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兒童屈光矯正專家共識(2017).中華眼視光學與視
覺科學雜志,2017;19(12):705-709.
26.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眼屈光學組.真假近視定義與分類標準(草案).中華眼科雜志.1986;
22:184.
2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內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T001.1-94).能近
怯遠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21(1):58.
28.丁寶一.眼保健操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的效果研究.山東中醫藥大學.2021.
29.EppenbergerLS,SturmV.Theroleoftimeexposedtooutdoorlightformyopiaprevalence
andprogression:aliteraturereview.ClinOphthalmol.2020;14:1875-1890.
30.FrenchAN,AshbyRS,MorganIG,RoseKA.Timeoutdoorsandthepreventionofmyopia.Exp
EyeRes.2013;114:58–68.
31.LinghamG,MackeyDA,LucasR,YazarS.Howdoesspendingtimeoutdoorsprotectagainst
myopia?Areview.BrJOphthalmol.2020;104:593-599.
32.JinJX,HuaWJ,JiangX,etal.Effectofoutdooractivityonmyopiaonsetandprogressionin
school-agedchildreninnortheastChina:theSujiatunEyeCareStudy.BMCOphthalmol.2015;
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校廉潔校園建設工作總結模版
- 三年級科學實驗教學總結模版
- 醫療大數據隱私保護合規應用2025年技術實施與合規性評估報告
- 2025年在線教育平臺教學質量評估與教育公平性提升策略報告
- 2025年小學班主任班級工作總結模版
- 高一班主任新學期工作總結模版
- 從行業視角看新型技術在保障企業資產和信息安全方面的應用
- 區塊鏈助力教育供應鏈的透明化管理
- 創新醫療服務的動力源泉-醫療大數據與機頂盒技術融合發展
- 生產主管的年終總結模版
- GB/T 44218-2024微型揚聲器測量方法
- (正式版)JB∕T 14666-2024 鋼質汽車轉向節臂鍛件 工藝規范
- 《無人機測繪技能訓練模塊》課件-模塊7:無人機航測影像獲取
- 人工髖關節置換隨訪資料庫模板
- (完整版)12123交管學法減分考試題及答案
- 腦干的解剖及臨床綜合征
- 人教版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及答案解析(共五套)
- (高清版)JTG 3810-2017 公路工程建設項目造價文件管理導則
- FZ∕T 74001-2020 紡織品 針織運動護具
- 人體常見病 知到智慧樹網課答案
- 幼兒詩歌《家》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