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赤峰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4年_第1頁
內蒙赤峰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4年_第2頁
內蒙赤峰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4年_第3頁
內蒙赤峰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4年_第4頁
內蒙赤峰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4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蒙赤峰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4年一、常識判斷(共10題)1.下列有關內蒙古赤峰市的說法,錯誤的是()A.赤峰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B.赤峰因城區東北角有一座赭紅色的山峰而得名C.赤峰市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D.赤峰市主要的少數民族是回族答案:D。赤峰市是一個以蒙古族、漢族為主的多民族城市,蒙古族是赤峰市主要的少數民族之一,并非回族,所以D選項錯誤。2.下列不屬于赤峰市特色文化的是()A.紅山文化B.契丹遼文化C.河洛文化D.蒙元文化答案:C。河洛文化是指起源于河洛地區的區域性文化,不是赤峰市的特色文化。紅山文化、契丹遼文化、蒙元文化在赤峰地區都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遺存。3.赤峰市擁有眾多自然景觀,以下不屬于赤峰自然景觀的是()A.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B.烏蘭布統草原C.云岡石窟D.達里諾爾湖答案:C。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不是赤峰的自然景觀。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烏蘭布統草原、達里諾爾湖都在赤峰市。4.赤峰市的氣候類型屬于()A.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B.亞熱帶季風氣候C.熱帶季風氣候D.地中海氣候答案:A。赤峰市地處中緯度,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促溫熱。5.下列關于赤峰市歷史發展的表述,正確的是()A.赤峰地區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B.赤峰是遼朝的發祥地之一C.赤峰在清朝時期屬于直隸省D.以上都正確答案:D。赤峰地區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赤峰是遼朝的發祥地之一,遼代的上京臨潢府就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內;清朝時期,赤峰大部分地區屬昭烏達盟,部分地區屬直隸省。6.赤峰市主要的經濟作物不包括()A.甜菜B.向日葵C.棉花D.茶葉答案:D。赤峰市氣候相對干旱,不適合茶葉生長。甜菜、向日葵、棉花是赤峰市常見的經濟作物。7.赤峰市著名的歷史人物中,被譽為“中國草原文化的活化石”的是()A.尹湛納希B.僧格林沁C.嘎達梅林D.蘇赫巴魯答案:A。尹湛納希是蒙古族文學家、史學家,被譽為“中國草原文化的活化石”。僧格林沁是清朝著名將領;嘎達梅林是蒙古族抗墾英雄;蘇赫巴魯是蒙古族作家。8.赤峰市的市樹是()A.油松B.楊樹C.柳樹D.榆樹答案:A。赤峰市的市樹是油松。9.赤峰市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儲量居全國前列的是()A.煤炭B.黃金C.鐵礦石D.以上都是答案:D。赤峰市礦產資源豐富,煤炭、黃金、鐵礦石等儲量都居全國前列。10.下列關于赤峰市旅游資源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可以體驗蒙古族的傳統民俗文化B.有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可供游覽C.能欣賞到獨特的地質地貌景觀D.可以參與草原騎馬等戶外活動答案:B。赤峰市主要以史前文化(如紅山文化)、遼代文化等歷史文化遺存以及自然景觀和蒙古族民俗文化等旅游資源為主,明清古建筑相對較少。所以B選項描述不正確。二、言語理解與表達(共15題)1.面對赤峰美麗的自然風光,游客們無不________。A.目瞪口呆B.嘆為觀止C.瞠目結舌D.大驚失色答案:B。“嘆為觀止”指贊美所見的事物好到了極點,符合游客對赤峰美麗自然風光的贊嘆之情。“目瞪口呆”“瞠目結舌”多形容因驚訝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大驚失色”強調因驚恐而臉色都變了,均不符合語境。2.赤峰的文化遺產________,需要我們用心去保護和傳承。A.豐富多彩B.琳瑯滿目C.林林總總D.五花八門答案:A。“豐富多彩”形容內容豐富,花色繁多,可用于形容文化遺產。“琳瑯滿目”一般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多用來形容商品;“林林總總”形容眾多;“五花八門”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這三個詞都不如“豐富多彩”貼切。3.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赤峰的旅游市場日益________。A.活躍B.活潑C.熱烈D.熱鬧答案:A。“活躍”可形容市場、氣氛等充滿活力,能體現旅游市場發展良好的狀態。“活潑”多形容人或動物生動自然;“熱烈”主要用于形容情緒、氣氛等強烈;“熱鬧”側重于場面喧鬧、人多,都不太適合形容旅游市場。4.當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________赤峰的文化特色。A.發揚B.發揮C.弘揚D.光大答案:C。“弘揚”指大力宣揚,常與“文化”“精神”等搭配,“弘揚文化特色”是常見的表達。“發揚”一般指發展和提倡優良作風、傳統等;“發揮”多與“作用”“才能”等搭配;“光大”常與“門楣”“事業”等搭配。5.赤峰的歷史故事________,吸引了眾多歷史學家的研究。A.源遠流長B.連綿不斷C.源源不斷D.紛至沓來答案:A。“源遠流長”比喻歷史悠久,根底深厚,能體現赤峰歷史故事具有悠久的歷史,符合語境。“連綿不斷”形容連續不止,從不中斷,多形容山脈、水流等;“源源不斷”形容接連不斷、連綿不絕,多用于事物;“紛至沓來”形容接連不斷的到來,多形容人或事物。6.閱讀下面一段文字,選擇最能概括其主要內容的選項:赤峰市依托豐富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通過舉辦各類旅游節事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A.赤峰市有豐富的自然和文化資源B.赤峰市舉辦了各類旅游節事活動C.赤峰市通過發展旅游業帶動了經濟發展D.赤峰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答案:C。文段首先介紹赤峰市依托資源發展旅游業,接著說明通過舉辦活動吸引游客,最后強調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重點在于說明發展旅游業對經濟的帶動作用,C選項最能概括主要內容。A選項只是背景;B選項是發展旅游業的手段;D選項是發展旅游業的一個結果,都不全面。7.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赤峰的美景對我們都很熟悉。B.通過這次旅游,使我對赤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C.赤峰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D.我們一定要發揚和繼承赤峰的優秀文化傳統。答案:C。A選項主客顛倒,應是“我們對赤峰的美景都很熟悉”;B選項缺少主語,可刪去“通過”或“使”;D選項語序不當,應先“繼承”再“發揚”。8.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赤峰的草原________廣闊,天空________湛藍,空氣________清新,讓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A.多么多么多么B.非常非常非常C.十分十分十分D.格外格外格外答案:A。“多么”用于感嘆句中,能更強烈地表達出對赤峰草原、天空、空氣的贊美之情,比“非常”“十分”“格外”更符合語境。9.對下面句子中“文化底蘊”一詞理解正確的一項是:赤峰這座城市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探尋。A.城市的建筑風格B.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C.城市的歷史文化積累D.城市的旅游設施答案:C。“文化底蘊”指的是一個地區或城市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積累下來的文化內涵,包括歷史、傳統、風俗、藝術等方面,C選項“城市的歷史文化積累”符合其含義。A選項建筑風格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表現;B選項經濟發展水平與文化底蘊沒有直接關系;D選項旅游設施也不能等同于文化底蘊。10.下列句子中,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赤峰的草原像一塊巨大的綠色地毯。B.那連綿的山脈像一條巨龍橫臥在大地上。C.赤峰的天空湛藍得像大海一樣。D.風兒輕輕地撫摸著草原上的花朵。答案:D。A、B、C選項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分別把草原比作綠色地毯、山脈比作巨龍、天空比作大海;D選項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風兒”當作人來寫,賦予它“撫摸”的動作。11.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赤峰的冬天,雖然寒冷,但是________。潔白的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銀裝。A.卻充滿了生機與活力B.卻有著獨特的韻味C.卻讓人感到無比的恐懼D.卻讓人感到十分的疲憊答案:B。根據后文對雪景的描述,可知赤峰的冬天雖然寒冷但有獨特的美,“有著獨特的韻味”符合語境。A選項“生機與活力”在描述冬天時不太恰當;C選項“無比的恐懼”和D選項“十分的疲憊”與文段的情感基調不符。12.對“赤峰的歷史文化是一部厚重的史書”這句話理解最準確的是()A.赤峰的歷史文化可以用史書來記錄B.赤峰的歷史文化非常悠久、豐富C.赤峰的歷史文化像史書一樣枯燥D.赤峰的歷史文化需要用史書來傳承答案:B。把赤峰的歷史文化比作“一部厚重的史書”,強調了其歷史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B選項理解最準確。A選項只是表面意思;C選項“枯燥”與原文意思不符;D選項文段未提及。13.下列詞語中,與“獨特”意思最相近的是()A.普通B.一般C.特殊D.常見答案:C。“獨特”表示獨有的、特別的,“特殊”也有不同于一般的意思,二者意思相近。“普通”“一般”“常見”都與“獨特”意思相反。14.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赤峰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其中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動之一。那達慕大會上有賽馬、摔跤、射箭等傳統項目,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看。問:那達慕大會上的傳統項目不包括()A.賽馬B.跳舞C.摔跤D.射箭答案:B。文段明確提到那達慕大會上有賽馬、摔跤、射箭等傳統項目,未提及跳舞,所以答案是B。15.下列句子中,表達最得體的一項是()A.你去赤峰旅游,一定要嘗嘗當地的美食,否則就白去了。B.你必須去赤峰旅游,那里的風景可好了。C.你最好去赤峰旅游,不然你會后悔的。D.你非要去赤峰旅游不可,不然就太可惜了。答案:A。A選項表達比較委婉、友好,只是建議對方去嘗嘗當地美食,不會給人帶來壓力。B選項“必須”、C選項“最好”、D選項“非要……不可”都帶有較強的命令或強迫語氣,不夠得體。三、判斷推理(共20題)1.所有赤峰人都是內蒙古人,有的內蒙古人喜歡喝奶茶,所以()A.有的赤峰人喜歡喝奶茶B.所有赤峰人都喜歡喝奶茶C.無法確定是否有赤峰人喜歡喝奶茶D.有的喜歡喝奶茶的人不是內蒙古人答案:C。雖然所有赤峰人都是內蒙古人,且有的內蒙古人喜歡喝奶茶,但僅根據這些信息不能確定喜歡喝奶茶的內蒙古人當中是否有赤峰人,所以無法確定是否有赤峰人喜歡喝奶茶,C選項正確。2.如果赤峰舉辦旅游節,那么游客會增多。現在赤峰沒有舉辦旅游節,所以()A.游客一定會減少B.游客可能不會增多C.游客一定會增多D.游客一定不會增多答案:B。“如果赤峰舉辦旅游節,那么游客會增多”,這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現在赤峰沒有舉辦旅游節,屬于“否前”情況,根據邏輯推理,否前推不出必然結論,所以只能說游客可能不會增多,B選項正確。3.以下是關于赤峰旅游景點的陳述:(1)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和烏蘭布統草原至少去一個;(2)如果不去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那么就去烏蘭布統草原;(3)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和烏蘭布統草原都去。若這三個陳述中有一個為真,兩個為假,則去的景點是()A.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B.烏蘭布統草原C.兩個都去D.兩個都不去答案:A。陳述(1)“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和烏蘭布統草原至少去一個”等價于“去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或去烏蘭布統草原”;陳述(2)“如果不去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那么就去烏蘭布統草原”也等價于“去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或去烏蘭布統草原”;陳述(3)是“去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且去烏蘭布統草原”。因為(1)和(2)意思相同,且三個陳述中有一個為真,兩個為假,所以(1)和(2)為假,(3)為真不符合條件,(1)(2)為假意味著“既不去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也不去烏蘭布統草原”不成立,即至少去一個,又因為(3)為假,所以只能是去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不去烏蘭布統草原,A選項正確。4.赤峰某景區規定:只有購買門票才能進入景區。小張進入了景區,所以()A.小張一定購買了門票B.小張可能購買了門票C.小張沒有購買門票D.無法確定小張是否購買了門票答案:A。“只有購買門票才能進入景區”可翻譯為“進入景區→購買門票”,小張進入了景區,這是“肯前”,根據“肯前必肯后”的邏輯規則,所以小張一定購買了門票,A選項正確。5.有四個人對赤峰的旅游發展情況進行了預測。甲說:“赤峰的旅游收入會增加。”乙說:“如果旅游收入增加,那么游客數量會增多。”丙說:“旅游收入會增加但游客數量不會增多。”丁說:“旅游收入不會增加。”已知四個人中只有一個人的預測是正確的,那么()A.甲的預測正確B.乙的預測正確C.丙的預測正確D.丁的預測正確答案:B。乙的話“旅游收入增加→游客數量增多”和丙的話“旅游收入增加且游客數量不會增多”是矛盾關系,矛盾關系必有一真一假。因為四個人中只有一個人的預測是正確的,所以甲和丁的預測都是錯誤的。甲的預測錯誤意味著旅游收入不會增加,丁的預測錯誤也說明旅游收入不會增加,所以丙的話是錯誤的,那么乙的預測就是正確的,B選項正確。6.赤峰的一個旅游團隊中,所有的導游都會說蒙古語,有的游客會說蒙古語。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有的導游是游客B.有的游客是導游C.所有游客都會說蒙古語D.無法確定導游和游客的關系答案:D。僅根據“所有的導游都會說蒙古語,有的游客會說蒙古語”,無法得出導游和游客之間存在包含或交叉等關系,所以無法確定導游和游客的關系,D選項正確。7.以下推理形式與“如果赤峰下雪,那么道路會結冰。赤峰下雪了,所以道路結冰了”相同的是()A.如果今天是周末,那么商場人多。今天是周末,所以商場人多B.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小明努力學習了,所以小明取得了好成績C.赤峰的旅游景點要么是自然景觀,要么是人文景觀。某景點是自然景觀,所以不是人文景觀D.有的赤峰人喜歡吃羊肉,小李是赤峰人,所以小李喜歡吃羊肉答案:A。題干的推理形式是“如果A,那么B。A,所以B”,是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肯前必肯后”形式。A選項“如果今天是周末,那么商場人多。今天是周末,所以商場人多”也是“如果A,那么B。A,所以B”的形式,與題干相同;B選項是必要條件假言推理;C選項是不相容選言推理;D選項是“有的A是B,C是A,所以C是B”的推理形式,與題干不同。所以答案是A。8.對于赤峰的旅游資源,有以下觀點:(1)赤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很有特色;(2)赤峰的自然景觀有特色但人文景觀沒有特色;(3)赤峰的自然景觀沒有特色但人文景觀有特色;(4)赤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沒有特色。若只有一個觀點是正確的,那么正確的是()A.觀點(1)B.觀點(2)C.觀點(3)D.觀點(4)答案:A。觀點(1)“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很有特色”;觀點(2)“自然景觀有特色且人文景觀沒有特色”;觀點(3)“自然景觀沒有特色且人文景觀有特色”;觀點(4)“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沒有特色”。觀點(2)、(3)、(4)都與觀點(1)相互矛盾。因為只有一個觀點是正確的,所以正確的觀點只能是觀點(1),A選項正確。9.某旅游公司對赤峰旅游市場做了調查,發現:如果游客喜歡歷史文化景點,那么就會選擇去遼代遺址;如果游客喜歡自然風光,那么就會選擇去草原景區。有的游客既不選擇去遼代遺址,也不選擇去草原景區。由此可以推出()A.有的游客既不喜歡歷史文化景點,也不喜歡自然風光B.有的游客喜歡歷史文化景點但不喜歡自然風光C.有的游客喜歡自然風光但不喜歡歷史文化景點D.所有游客都不喜歡歷史文化景點和自然風光答案:A。“如果游客喜歡歷史文化景點,那么就會選擇去遼代遺址”可翻譯為“喜歡歷史文化景點→去遼代遺址”;“如果游客喜歡自然風光,那么就會選擇去草原景區”可翻譯為“喜歡自然風光→去草原景區”。“有的游客既不選擇去遼代遺址,也不選擇去草原景區”,這是對前面兩個翻譯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有的游客既不喜歡歷史文化景點,也不喜歡自然風光”,A選項正確。10.赤峰的一個旅游團中,有一些游客來自北京,所有來自北京的游客都參觀了赤峰博物館。據此可以推出()A.所有參觀赤峰博物館的游客都來自北京B.有些參觀赤峰博物館的游客來自北京C.有些來自北京的游客沒有參觀赤峰博物館D.所有游客都參觀了赤峰博物館答案:B。“有一些游客來自北京”且“所有來自北京的游客都參觀了赤峰博物館”,可以推出“有些參觀赤峰博物館的游客來自北京”,B選項正確。A選項“所有參觀赤峰博物館的游客都來自北京”過于絕對;C選項與“所有來自北京的游客都參觀了赤峰博物館”矛盾;D選項“所有游客”范圍擴大,題干只提及了來自北京的游客情況。11.判斷:赤峰市的所有旅游景區都在夏季最受歡迎。()答案:錯誤。赤峰市不同的旅游景區有不同的特色和適合游玩的季節,比如冬季的雪景、溫泉等也有其獨特的吸引力,并非所有景區都在夏季最受歡迎。12.判斷:只要是內蒙古人就一定了解赤峰的文化。()答案:錯誤。內蒙古地域廣闊,文化豐富多樣,雖然赤峰是內蒙古的一部分,但不能說所有內蒙古人都一定了解赤峰的文化。13.判斷:如果赤峰的旅游宣傳做得好,那么旅游收入一定會增加。()答案:錯誤。旅游宣傳做得好只是影響旅游收入的一個因素,旅游收入還受到旅游產品質量、價格、服務水平、外部經濟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宣傳做得好不一定旅游收入就會增加。14.判斷:赤峰的歷史文化只對考古學家有吸引力。()答案:錯誤。赤峰豐富的歷史文化對很多人都有吸引力,包括游客、歷史學家、文化愛好者等,不只是考古學家。15.判斷:所有赤峰的美食都具有蒙古族特色。()答案:錯誤。赤峰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美食種類豐富,除了蒙古族特色美食外,還有其他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美食。16.有三個關于赤峰旅游的陳述:(1)赤峰的旅游景區門票價格都不高;(2)有的赤峰旅游景區門票價格高;(3)赤峰某著名景區門票價格不高。若這三個陳述中有一個為真,兩個為假,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所有赤峰旅游景區門票價格都不高B.所有赤峰旅游景區門票價格都高C.有的赤峰旅游景區門票價格高D.無法確定門票價格情況答案:C。陳述(1)和陳述(2)是矛盾關系,矛盾關系必有一真一假。因為三個陳述中有一個為真,兩個為假,所以陳述(3)為假,即赤峰某著名景區門票價格高,由此可以推出“有的赤峰旅游景區門票價格高”,C選項正確。17.已知“如果去赤峰旅游,那么就會品嘗當地美食”為真,以下情況一定為真的是()A.不去赤峰旅游,就不會品嘗當地美食B.品嘗了當地美食,就一定去了赤峰旅游C.沒品嘗當地美食,就一定沒去赤峰旅游D.去了赤峰旅游,但沒品嘗當地美食答案:C。“如果去赤峰旅游,那么就會品嘗當地美食”可翻譯為“去赤峰旅游→品嘗當地美食”。C選項“沒品嘗當地美食,就一定沒去赤峰旅游”是“否后必否前”,符合邏輯推理,一定為真。A選項“不去赤峰旅游,就不會品嘗當地美食”是“否前”,推不出必然結論;B選項“品嘗了當地美食,就一定去了赤峰旅游”是“肯后”,推不出必然結論;D選項與題干推理矛盾。18.某旅游公司對赤峰旅游線路進行規劃,有以下條件:(1)如果選擇線路A,那么就不選擇線路B;(2)如果不選擇線路B,那么選擇線路C;(3)要么選擇線路A,要么選擇線路C。若最終選擇了線路C,那么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選擇了線路AB.不選擇線路AC.選擇了線路BD.無法確定是否選擇線路B答案:B。因為最終選擇了線路C,根據條件(3)“要么選擇線路A,要么選擇線路C”,可知不選擇線路A,B選項正確。對于線路B,由“不選擇線路A”,根據條件(1)無法確定是否選擇線路B;由選擇線路C,根據條件(2)也無法確定是否選擇線路B。19.赤峰的旅游市場上,有這樣的現象:優質旅游服務會吸引更多游客,而低價旅游產品也會吸引部分游客。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只要有優質旅游服務,就一定會吸引大量游客B.低價旅游產品一定能吸引到比優質旅游服務更多的游客C.優質旅游服務和低價旅游產品都能對游客產生吸引力D.沒有優質旅游服務和低價旅游產品,就不會有游客答案:C。題干明確指出“優質旅游服務會吸引更多游客,而低價旅游產品也會吸引部分游客”,說明優質旅游服務和低價旅游產品都能對游客產生吸引力,C選項正確。A選項“只要……就……”過于絕對;B選項題干未對兩者吸引游客的數量進行比較;D選項“沒有……就不會有”也過于絕對,因為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吸引游客。20.判斷:赤峰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完全不需要外界的幫助。()答案:錯誤。赤峰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可能會面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困難,需要外界在這些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所以該說法錯誤。四、資料分析(共10題)根據以下資料,回答15題:2023年,赤峰市接待游客總數達到3500萬人次,同比增長15%。旅游總收入實現320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國內游客接待量為3300萬人次,旅游收入280億元;入境游客接待量為200萬人次,旅游收入40億元。從旅游客源地來看,來自京津冀地區的游客占總游客數的30%,來自東北地區的游客占25%,來自華東地區的游客占20%,其他地區游客占25%。在旅游消費方面,游客在住宿上的花費占旅游總收入的25%,餐飲花費占20%,購物花費占30%,交通花費占15%,其他花費占10%。1.2022年赤峰市接待游客總數約為()萬人次。A.3043B.3100C.3200D.3300答案:A。設2022年接待游客總數為x萬人次,根據公式:現期量=基期量×(1+增長率),可得\(x(1+15\%)=3500\),則\(x=\frac{3500}{1+15\%}\≈3043\)萬人次,A選項正確。2.2023年來自京津冀地區的游客約有()萬人次。A.900B.1000C.1050D.1100答案:C。已知2023年接待游客總數為3500萬人次,來自京津冀地區的游客占總游客數的30%,則來自京津冀地區的游客人數為\(3500×30\%=1050\)萬人次,C選項正確。3.2023年游客在購物上的花費約為()億元。A.80B.96C.100D.110答案:B。已知2023年旅游總收入實現320億元,購物花費占旅游總收入的30%,則游客在購物上的花費為\(320×30\%=96\)億元,B選項正確。4.2023年國內游客旅游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比重約為()A.70%B.75%C.80%D.87.5%答案:D。2023年國內游客旅游收入為280億元,旅游總收入為320億元,國內游客旅游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比重為\(\frac{280}{320}×100\%=87.5\%\),D選項正確。5.與國內游客相比,2023年入境游客人均旅游收入()A.更高B.更低C.一樣D.無法比較答案:A。2023年國內游客人均旅游收入為\(\frac{280}{3300}\≈0.085\)億元/萬人次,入境游客人均旅游收入為\(\frac{40}{200}=0.2\)億元/萬人次,\(0.2>0.085\),所以入境游客人均旅游收入更高,A選項正確。根據以下資料,回答610題:赤峰市某景區2023年四個季度的游客接待量分別為20萬人次、30萬人次、40萬人次、35萬人次。門票收入分別為1000萬元、1500萬元、2000萬元、1750萬元。6.該景區2023年平均每個季度的游客接待量為()萬人次。A.25B.30C.31.25D.35答案:C。平均每個季度的游客接待量=(20+30+40+35)÷4=125÷4=31.25萬人次,C選項正確。7.該景區2023年第四季度游客接待量比第一季度增長了()A.50%B.60%C.75%D.80%答案:C。增長的百分比=\(\frac{3520}{20}×100\%=\frac{15}{20}×100\%=75\%\),C選項正確。8.該景區2023年門票收入最高的季度是()A.第一季度B.第二季度C.第三季度D.第四季度答案:C。比較四個季度門票收入1000萬元、1500萬元、2000萬元、1750萬元,可知第三季度門票收入最高,C選項正確。9.該景區2023年平均每次游客帶來的門票收入約為()元。A.50B.55C.60D.65答案:A。2023年總游客接待量為20+30+40+35=125萬人次,總門票收入為1000+1500+2000+1750=6250萬元,平均每次游客帶來的門票收入為\(\frac{6250}{125}=50\)元,A選項正確。10.該景區2023年第二季度游客接待量占全年游客接待量的比重約為()A.20%B.24%C.30%D.35%答案:B。全年游客接待量為125萬人次,第二季度游客接待量為30萬人次,第二季度游客接待量占全年游客接待量的比重為\(\frac{30}{125}×100\%=24\%\),B選項正確。五、數量關系(共5題)1.赤峰某旅游紀念品商店,購進一批特色鑰匙鏈,進價為每個5元,售價為每個8元。若全部售出可獲利300元,這批鑰匙鏈共有()個。A.100B.150C.200D.250答案:A。每個鑰匙鏈的利潤為售價減去進價,即\(85=3\)元。已知總獲利300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