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插秧歌》課堂實錄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各位同學,大家好,
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美德
鋤頭的揚起和落下,我們仿佛感受到紅薯破土而出的喜悅,剪刀咔嚓一聲,好像聞到了柚子的清香。指間輕盈地跳動,那是奏響著采摘豆角的樂章。這是他們的勞動實踐課,今天我們通過《插秧歌》一起來感受楊萬里筆下的勞動之美!
首先,我們一起來了解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一、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領會勞動人民淳樸勤勞的品質,感受勞動精神的內涵
在學習本首詩歌之前,我們一起來看課后的學習提示。
由此,我們可以知曉:插秧歌是運用民歌的手法。選取日常生活場景,描繪一家四口趁著農時冒雨插秧的緊張生活,他們齊心協力,分工合作,干的熱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詩作表現出農家的辛苦與農事的繁忙,富有生活情趣,字里行間洋溢著吃苦耐勞、勤奮樂觀的精神。
想必大家躍躍欲試,想要朗誦這首詩歌吧?之前我們學過一些關于朗誦的技巧,比如停頓、重音等等,那么現在就請你運用這些方法一起來朗誦這首詩歌吧。當然,你也可以跟著我一起來朗讀
歌
插秧歌
楊萬里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
笠是兜鍪(móu)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jiǎ)。
喚渠朝(cháo)餐歇半霎(shà),低頭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蒔(shí)未匝(zā),照管鵝兒與雛鴨。
詩中描繪的是關于插秧的生活場景。里面也有一些關于插秧、拋秧等專業性比較強的名詞,可能有些同學對此不太了解,不過沒關系,我們可以通過另一個視頻來了解水稻種植的相關情況。
過程:犁田→搭田坎→平秧廂→灑谷→種秧苗→生長→插秧→出穗→成熟→收割→打谷子→曬干→出米→農家飯
通過視頻,相信大家對水稻的種植有了一個比較直觀的感受。那么我們一起來梳理梳理
第一步,育苗。在苗圃或者溫室,或是直接在水里培育幼苗,以備移植。
第二步,拋秧。當稻谷長成秧苗的時候,我們就直接把它們拋在水里,
第三步,插秧。育種的時候水稻比較密集,不利于生長,那么就需要我們經過人工的移植,讓水稻有更寬闊的生長空間。
第四步,施肥殺蟲。水稻成長后,需要及時的補充肥料和殺蟲,否則可能減產或者顆粒無收。第五步,排水,水稻前期生長,需要適宜的水量,_____________。農民根據天氣的狀況和田地的水量進行及時的排水或者補水。
最后收獲了。稻穗變黃后及時的采收和晾曬。
了解了其種植過程,我們一起來評析楊萬里的這首詩作。
請同學們看到第一聯“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
同學們找一找這一聯中有哪些動詞?思考,這些動詞又有什么樣的作用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動詞,動詞有“拋"接”“拔"插”,我們知道插秧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農事活動,實踐性比較強。這就要求我們盡可能的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去完成繁重的生產任務。要求調動盡可能多的生產力參與其中。四個動詞連用,把一家人低頭插秧、分工合作、忙而有序的情景表現了出來,渲染一家人齊心協力、其樂融融的勞動氛圍。
我們再來欣賞一下第二聯“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
請同學們思考,這一年中運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方法?這種方法又有怎樣的表達效果呢?現在請同學們看圖片。這里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把草笠比作頭盔,把蓑衣比作鎧甲。詩人特寫鏡頭聚焦能人的穿戴,兜鍪是古時士兵戴的頭盔,甲是士兵護身的鎧甲,展示了農人如士兵一樣在天地之中奮勇戰斗。我們在上一聯中講過,因為插秧的時節性比較強,即便下雨,農人也不會停止休息。就算做了防雨的措施,依然會被雨水淋的從頭濕到腳,農事的艱辛躍然于紙上。
我們一起來看最后兩聯
“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
這里“朝餐"二字怎么理解呢?我們知道,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一亮就得起身下田干活,,這里的“朝餐”是早飯的意思。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也許是農人來不及吃早飯,也許是沒有時間做早飯。可見。農事的艱辛再次體現了出來。那同學們這兩聯當中的“只不答"三個字又怎樣來理解呢?是農夫沒有聽見,還是因為有其他的原因?這里的“只不答”三個字,并非是一聲不吭,而是農夫沒有直接回答農婦,是休息一會兒,停下來吃個早飯呢?還是不休息繼續干活?在邊干活的同時,還要叮囑家人要鵝兒和雛鴨,防止它們來破壞剛栽下去的。我們看似是平常的對話實則妙不可言,把勞動者的艱辛和勞苦都體現了出來。
現在,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本首詩歌的內容,這是楊萬里寫給農民的頌歌,歌頌他們在辛勤勞動中秩序井然,頂風冒雨的熱火朝天。贊頌他們吃苦耐勞,廢寢忘食。春種秋收,這是勞動者發自內心的責任,也是他們植根于骨子里的習慣
現在請同學們滿懷激情的再次朗讀這首。這首詩歌。插秧不僅僅是水稻生長過程的一部分,插秧工作的結束,水稻是不是就能夠順利的成熟了,農民就能夠喜獲豐收了?當然不是,現在請同學們閱讀這篇文章,我的一生關于一粒米的字數,看他經歷了哪些挫折,你有怎樣的感想?
我的一生
“呼!"我長長呼出了一口氣!我終于不再是谷子的形態,變成了一棵禾苗了!
從驚蟄那天被播下,我花了整整一周時間才掙開硬硬的谷殼。
我躺在軟軟的泥床上,我的根已經插入軟泥里。還沒看見天,我還躺在保溫塑料棚里。那天,我看到了那位撒下我的老伯。他揭開了塑料膜的一角,我看到他赤著腿,褲腳挽得老高,雙腳深陷在泥里,腿凍得通紅,他彎下腰探著腦袋看我們。他一笑,臉上的皺紋更密更深了。
一個半月過去,立夏了。我們長得更濃密了,遠看像綠菌茵的厚毛毯。好擠好擠,這里快擠不下了!
那位老伯又來了,他含著笑,把我們拔出來,捆成一扎一扎,再挑著丟到平整明亮的、倒映著天光的水田里。他一邊扔一邊細碎念叨:“提秋頭,一百天。老天保佑,無洪澇,無天干,無蟲災!”我順著風聲聽得可仔細,前兩句是說我們從插秧到收獲要一百天;后面三句嘛,可以說是我們水稻要渡的可怕三劫了。
老伯頂著太陽,彎著老腰飛快地插秧,我等了好久,終于等到了自己一拃見方的地盤。我可高興了,這小小一方田,就是我扎根成長之地。
高興了兩三天,我才剛冒出新根,根基尚不牢固,一群黃色雛鴨來襲。它們興奮地劃著兩片橘色小腳,一支長扁嘴在水里到處戳,到處吸食可食之物。一群鴨掃蕩過后,田里行不成行。
我緊張地戒備著,死死盯著它們的動向。眼看他們就要來了,我緊張地發顫。突然不遠處響起了魚跳聲,一群鴨忽然轉向撲過去。我心里一喜,頓時輕松下來。沒想到那一口放松的氣還沒呼出,一群鴨又忽然撲向了我。我急得葉子都抖不靈活了,正疑惑間,那條魚已經沖到我腳邊。頓時好幾張嘴同時朝我戳來,把我連根戳起來了,然后又一窩蜂朝下一處戳去。
鴨群追著魚遠去了。我無力地飄在水面,初夏的烈日當空,我覺得白己露出水面的葉子被曬裹葉了。正迷糊間,那位老伯又來了。他朝屋里的孫兒大喊:“秧苗還沒生根,照管好鵝鴨!"說罷,就挽了褲腳下田來。
那只長滿繭子的、勞動的手掌向我伸來了。像神的救贖,他撈起了我,送到眼前,捏著我的秧根,隔著遠遠的距離瞧著我:“還不錯,長了新根了。”說著,又牢牢地把我插進軟泥里。我覺得自己又活過來了,我要快快把根扎牢。
我可努力地成長著。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我變得越來越壯。我不斷抽新葉,分新林,我從一棵秧苗,變成了一窩水稻,這一拃見方窄窄的地已經不夠我們施展。之前秧苗稀疏的稻田,現在已經變得無比碧綠、濃密。
期間,我扛過了三次大水,那水大得連田埂都沖垮了,我還牢牢站在田里。我看到老伯在雨停后,揮著鋤頭辛苦地一點一點修補那豁口。
我還扛過了那讓莊稼人心悸的蟲害“蛆打結"。老伯在田里巡邏,看到有秋芯子枯死,立刻拔出來看。兩只靈巧的老手一剝,藏在里面的小蟲就扭著彈出來了。老伯毫不留情地“噗”地一聲捏死,然后風風火火回家背噴霧器打藥了。
眨眼又過了兩月,夏至來了,最考驗我們的時刻來了。夏至到,我們抽穗的時候也到了,也是一年大旱的時節。俗語說:“谷現穗,四十朝。"再有四十天,就能收獲了。
連續晴了十多日了,天天烈日當空。老伯天天守著我們,低頭量著田里的水深:三寸、兩寸、一寸、半寸、現泥……只留下小水洼,里面滿滿都是掙扎的小魚小蝦,這簡直是家雞、水鴨的天堂。
老伯急得嘴上起了泡:“稻穗還沒抽齊,揚花的日子還沒到,水這就干了,這一年的勞動就白費了。”老伯天天在田邊轉悠,天天關注著天氣預報,天天盼著天邊能飄幾坨大烏云過來。可是脖子都仰酸了,一點云渣渣都不見。天空藍得讓人憎惡、心慌。
聽說村里要通堰水灌溉。老伯興奮地半夜就起身守村里的主水渠去了。燠熱的清晨,他覺得神清氣爽。
大堰水來了,從高處一塊一塊往下漫。整個村莊都是水稻喝水的歡快的咕咚聲。老伯喜笑顏開,嘴上的泡也好了:“賊老天,這下可不怕你旱了。"
又一月過去了,谷穗越垂越低,像沉睡一般,稻粒慢慢涂抹上淡金色。我抖著沉甸甸的穗子,越來越覺得歡樂,像是即將完成一個偉大的任務。老伯每天盯著我們,細心地管照雞鴨鵝,生怕它們飛進來糟蹋。
天有不測風云,就在該收割的前幾天,起大風了。強風猛刮了一陣,刮得當風的瓦片都飛了,夜里時聞折枝的聲音。老伯急得長吁短嘆,一夜未眠,嘴上又起泡了。
天剛蒙蒙殼,雨還沒停。老伯急忙披了蓑衣起來察看。果不其然,當風之處,趴了一大片。稻穗全泡水里。我也不例外。
“怎么辦?再泡我得長芽了。”我嘆。
“現在收割還早了些,怎么辦?"老伯嘆。
老伯站了一陣就離開了,一會兒,見他抱了一捆去年的舊稻草來了。
“做什么?”我疑惑。
原來他是要把我們倒下的水稻全部扶起來捆好!三窩成一大把,牢固不怕倒。
“法子不錯,看來我又要過一劫。只是,這么多,得捆多久啊?"我暗想。
從清晨到黃昏,老伯忙了一天,終于全部扶起來了。“你個賊老天喲!哎喲我的老腰~”老伯抱著疲憊的身子,輕松愉快地回家了。
同學們看完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樣的想法呢?你可以把你的這些想法跟班里的老師同學交流交流。現在在這里老師為大家呈現一例。你可以對比一下。看看你們在這些想法當中是否有相同之處。這一粒稻谷,經歷的挫折有好不容易等到了破殼,等到了一拃見方之地,那么卻遇到了一群雛鴨的襲擊。經歷了三次大水扛過了蟲害,卻遭到了大旱。在成熟之前,也遭到了強風暴雨,終于登上了人類的餐桌,卻被倒進了馬桶,沖進了陰暗濁臭的下水道,由此他認為得到的感想:是要節約糧食,要珍惜糧食。我們不禁感慨,唉,好可惜同學們想想這一粒稻谷能一次又一次的逃避危險,能夠躲避危險是誰幫助了它?是文章的老伯,文章里的老伯只是我們今天千千萬萬的勞動者中的一員。我們之所以要節約糧食是因為我們種植水稻的過程中付出了艱辛的勞動,我們要珍惜糧食是要珍惜這背后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
今天,我們通過楊萬里的《插秧歌》和一粒米的自述《我的一生》這篇文章一起知曉了關于勞動的意義。我們并不是要每位同學都要去親手栽種水稻,而是想讓同學們自己通過辛勤的勞動去獲得不一樣的成就感。
現在我們請同學們一起一起來看一看課后的作業,讀一讀布袋和尚的《插秧詩》,結合生活實際和自然感悟,寫寫你對這首詩的感悟,不少于200字。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凈方成稻,后退原來是向前。
在這里,老師為大家呈現一份同學的示范,希望能幫助開拓思路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插秧的時候,是一根一根地插進泥土里的,而不是一把一把地插,我們的生活同插秧一樣,需要腳踏實地,我們要一步一步地去做,踏實一點。成功沒有捷徑,必須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若一直這樣,該來的總會來,所謂“你若精彩,蝴蝶自來”。
低頭插秧,小小的水池里也會倒映出天地之間的風景。在這一片美麗的風景中,你會找到自己比較心儀的那一片云彩,這意外之喜,何樂而不為呢?
“心地清凈方為道"我們在低頭的過程中,要心無雜念,專心地去做一件事,那么我們要做的事才會有所成就。“退步原來是向前”插秧并非隨意而為,而是從稻田的最里面一點一點往外插的,從人的形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區塊鏈推動辦公用品供應鏈的智能化升級
- 區塊鏈技術下的新型教育模式探索
- 醫學科研論文寫作中的數據分析技巧
- 教師疫情期間工作總結模版
- 人工智能的商業化應用及發展趨勢
- 醫療AI的監管政策與數據保護實踐
- 醫療數據共享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及其效率優化
- 借款用途合同范例寫
- 光伏簽約合同范例
- 《SPSS Modeler數據挖掘方法及應用(第4版)》全套教學課件
- 2024年湖南省長沙市中考英語真題(原卷版)
- 2025年高三高考沖刺主題教育班會:《高三考前心理調適指南:減壓賦能 輕松備考》-2024-2025學年高中主題班會課件
- 2025年安全生產考試題庫(消防安全應急處置)消防設施運行維護試題
- 九一八事變課件
- 鄂爾多斯市水發燃氣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2024
- 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進位、退位加減法口算
- 2024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浙江預賽)試題含參考答案
- MOOC 理解馬克思-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C語言程序設計》教案(清華譚浩強)
- 13 荷葉圓圓說課課件(共17張PPT)
- 特靈-RTHD水冷螺桿式冷水機組_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