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歷期中】安徽省阜陽市第十八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1頁
【8歷期中】安徽省阜陽市第十八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2頁
【8歷期中】安徽省阜陽市第十八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3頁
【8歷期中】安徽省阜陽市第十八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4頁
【8歷期中】安徽省阜陽市第十八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阜陽市第十八中學第一次學科綜合素養調查評價歷史注意事項:1.歷史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共60分鐘。2.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試題卷”共4頁,“答題卷”共2頁。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在會議上,大會要確定國歌、國旗、國徽等一系列建國事宜,與會人員每天還要討論大量議題,凡建國種種,事無巨細。下列屬于其討論的議題是()A.討論新中國成立問題B.討論是否出兵朝鮮C.制定出新中國的憲法D.決定西藏解放方式2.西藏的和平解放,是西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分離走向團結,從落后走向進步的重要轉折點,西藏從此迸入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西藏和平解放于()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3.軍事戰爭電視劇《血戰上甘嶺》將獻禮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你將在電視劇中看到()A.毛澤東派遣以朱德為司令員的中國解放軍開赴朝鮮戰場B.“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揚言一個月內結束朝鮮戰爭C邱少云在上甘嶺戰役中為戰友開辟前進的道路而英勇犧牲D.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抗美援朝勝利結束4.如圖漫畫《農民從土地上爬起來了》的法律保障是()A.《共同綱領》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D.《中國土地法大綱》5.鄭有貴在《中國農史》中說;全國糧食平均每公頃產量,由1949年的1029.3公斤提高到1955年的1416.7公斤,提高了37.6%,年均遞增5.5‰,這是在傳統農業技術下實現的。這主要得益于()A.新中國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一五”計劃的完成D.三大改造的完成6.依據下圖所示“一五”計劃工業成就分布情況,可以得出()A.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B.忽視輕工業、農業等的發展C.交通建設集中在沿海地區D.重工業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7.“這一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承載著黨的初心和使命,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其中“制度”是指()A.民主集中制度B.人民政治協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8.歷史課堂上老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展示了1956年的一段詩文:“請看中國張開了翅膀一銀亮的翅膀!萬里的遠航!在清朗的日子閃射著輝煌的陽光!”這主要表達了詩人當時()A,對解放戰爭勝利的美好祝愿B.“大躍進”開始初期的信心C.對未來中國全面開放的期待D.三大改造完成背景下的欣喜9.為了響應1956年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全面社會主義改造,漢口《大剛報》進行了公私合營的探索。當時,國家在進行公私合營時的創舉是()A.建立生產合作社B.實行贖買政策C.無償沒收D.按勞分配10.如圖是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經濟發展狀況曲線圖,其中發從③到④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B.開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C;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D.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11.姓名雖然只是代表某個人的一種符號,但能從人們取的名字中折射出社會變遷——如文革、國慶、抗美、超美等具有時代烙印的名字。這些人中年齡最小的可能是()A.國慶B.文革C.抗美D.超美12.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這一會議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重新確立了思想路線,從此我國改革開放拉開了大幕。這一會議確定的思想方面的指導方針是()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B.平反冤案,糾正錯誤C.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D.“兩個凡是”方針13.2023年是中國改革開放鈣周年,為了增加同學們對農村改革的深刻理解與認識,某校準備組織學生去相關地方實地參觀,你認為應該去()A.上海浦東開發區B.深圳經濟特區C.安徽省渦陽縣D.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4.下圖是《1978-2008年間我國進出口情況統計表》其中2001年后對外貿易趨勢主要得益于()A.深圳等經濟特區建立B.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C.實施“一帶一路”建設D.農村鄉鎮企業發展15.下列會議與內容,對應正確的是()選項會議內容A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劉少奇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B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C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D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二、辨析改錯(12分)16.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經過各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答題卷”該題前的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1)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被譽為“最可愛的人”,體現了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改正:【】(2)1967年6月,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標志著我國在空間技術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改正:【】(3)1984年,我國開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其中心環節是提高企業產量,大大調動了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改正:【】(4)1997年,黨的十四大上確立了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重要意義。改正: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4分;共28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首都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典禮。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夫成立了!”(1)材料中的圖文資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什么革命的勝利?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事件產生的國際意義。(4分)材料二工作隊深入發動群眾啟發他們的階級覺悟、讓他們自覺地行動起來。廣大農民與地主階級進行面對面的斗爭,迫使地主階級在群眾威力面前屈服低頭,樹立了農民群眾在農村中的政治優勢……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以及耕畜、農具等,分給那些無地少地的農民……——金沖及《20世紀中國史綱》(2)依據材料二中的圖文資料及所學知識指出與新中國成立后的哪一運動有關。并分析農民群眾“自覺地行動起來”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產生的變化。(6分)材料三浦東如果像深圳經濟特區那樣,早幾年開發就好了。開發浦東,這個影響就大了,不只是浦東的問題,是關系上海發展的問題,是利用上海這個基地發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問題。——摘編自鄧小平《視察上海時的談話》(3)根據材料三圖文資料,指出20世紀90年代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重要標志。中央作出這一重大決策的目的是什么?綜合上述材料的學習,作為中學生的你,能做什么?(4分)18.進入社會主義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每個階段的發展都足以勾勒出當代中國社會變遷的軌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國家建設包括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文化建設,而以經濟建設為基礎”“工業化——這是我國人民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這是我國人民不再受帝國主義欺侮不再過窮困生活的基本保證,因為這是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國人民必須同心同德,為這個最高利益而積極奮斗。”——1953年1月1日社論(1)依據材料一回答: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黨和政府為實現“最高利益”所編制的建設計劃叫什么?請舉出這一計劃下重工業和交通運輸領域的成就各一項。(6分)材料二圖一農業實現合作化后,農民代圖二工商界代表向黨中央和表向黨中夾毛澤東報喜毛主席報喜(2)材料二兩幅圖片反映了哪一重大歷史任務?有何歷史意義?(4分)材料三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艱苦的創業年代,那時候歲月困苦,但是人們懷著無比豪情建設社會主義,涌現出一系列可歌可泣的人民英雄,成為激勵好幾代中國人奮發前行的集體記憶。(3)材料三的英雄中被稱為“黨的好于部”的縣委書記是誰?石油工人“鐵人”是誰?體現了怎樣的時代精神?(4分)四、活動與探究(15分)19.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各屆黨的大會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引領著中國新時代的發展方向。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尋路篇】材料一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實際,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會實踐來檢驗。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一個基本原理……凡是科學的理論,都不會害怕實踐的檢驗。相反,只有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才能夠使偽科學、偽理論現出原形,從而捍衛真正的科學與理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依據材料一與所學,指出該文章的核心思想并分析這篇文章的發表有何積極作用。(3分)【轉折篇】材料二1978年,在鄧小平先生倡導下,……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和建設的新時期。從此中國進入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2)材料二中開啟改革開放進程的會議是什么?該會議對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有什么新的安排?橫線空白處的內容應填什么?農村在改革后實行什么制度?(4分)【開放篇】材料三“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3)根據材料三,寫出兩個我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的名字;(要求兩個省各舉一例)我國形成了怎樣的對外開放格局?(4分)【偉大篇】材料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中共十七大報告(4)材料四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發展的哪一重要成果?中國的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你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將如何繼續?74分)

(歷史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A2.C3.D4.B5.B6.D7.C8.D9.B10.C11.B12.C13.D14.B15.D二、辨析改錯(12分)16.(1)√(2)×,“1967年6月”改為“1970年4月”。(3)×,“提高企業產量”改為“增強企業活力”。(4)×,“黨的十四大”改為“黨的十五大”。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4分,共28分)17.(1)新民主主義革命。(2分)國際意義: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2分)(2)運動:土地改革。(2分)政治上:樹立了農民群眾在農村中的政治優勢;(2分)經濟上:農民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2分)(3)標志:上海浦東開發區的建立。(1分)目的:進一步發展上海,利用上海這個基地發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經濟。(2分)勤奮學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興趣,提高自身素質。(答出任意一點即可,言之有理亦可,1分)18.(1)最高利益:實現工業化。(2分)建設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2分)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飛機制造廠),鷹廈鐵路(寶成鐵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武漢長江大橋)。(重工業和交通運輸領域各答一項即可,2分)(2)三大改造。(2分)歷史意義: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分)(3)“黨的好干部”焦裕祿。(1分)“鐵人”王進喜。(1分)時代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發圖強、忘我勞動、奉獻為民等。(2分)四、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