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必考知識點與高頻考點速記_第1頁
《三國演義》必考知識點與高頻考點速記_第2頁
《三國演義》必考知識點與高頻考點速記_第3頁
《三國演義》必考知識點與高頻考點速記_第4頁
《三國演義》必考知識點與高頻考點速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國演義》必考知識點與高頻考點速記?一、基礎信息與作者作者羅貫中,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與《水滸傳》關系密切全書共120回,以《三國志》為藍本,融合民間傳說與戲曲故事開篇詞為楊慎《臨江仙》,主題為歷史興亡與英雄氣概與《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并稱“四大名著”,是唯一歷史演義類作品二、核心人物與形象分析1.“三絕”:

(1)曹操“奸絕”:多疑奸詐(夢中殺人)但雄才大略(挾天子令諸侯)

(2)諸葛亮“智絕”: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但晚年剛愎(拒魏延子午谷奇謀)

(3)關羽“義絕”:忠義(華容道放曹)但驕矜(拒聯姻孫權)2.劉備:仁德(攜民渡江)但后期剛愎(夷陵之戰)3.張飛:粗中有細(義釋嚴顏)但暴躁亡身(鞭打士卒)4.趙云:常勝將軍(單騎救主)且謹慎周全(漢水空營計)5.周瑜:智勇雙全(赤壁火攻)但心胸狹隘(三氣而亡)6.孫權:善用人才(提拔呂蒙)但晚年猜忌(逼死陸遜)7.呂布:勇冠三軍(三英戰呂布)但反復無常(三姓家奴)8.司馬懿:隱忍老辣(裝病奪權)與諸葛亮多次交鋒三、經典情節與戰役1.三大戰役:

(1)官渡之戰:曹操以弱勝強,火燒烏巢

(2)赤壁之戰:連環計、苦肉計、借東風

(3)夷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劉備敗退白帝城2.關羽五關斬六將:過東嶺關斬孔秀,洛陽斬韓福等3.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病死五丈原4.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奠定三分天下5.曹操割發代首:嚴明軍紀的權謀體現6.呂布轅門射戟:化解劉備與袁術之爭7.空城計:諸葛亮智退司馬懿,實為虛構情節8.七擒孟獲:攻心為上,南中平定四、文學與藝術特色1.戰爭描寫:陸戰、水戰、火攻、伏擊(如火燒新野、水淹七軍)2.人物對比:曹操奸雄vs劉備仁君,諸葛亮謹慎vs龐統激進3.虛實結合:三分實七分虛,如關羽“刮骨療毒”夸張化4.詩詞運用:引用杜牧《赤壁》、蘇軾《念奴嬌》等5.章回體結構:每回標題對仗,情節獨立又連貫五、成語與歇后語1.成語:

(1)樂不思蜀(劉禪投降)

(2)望梅止渴(曹操激勵士兵)

(3)如魚得水(劉備得諸葛亮)

(4)三顧茅廬(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出山)

(5)草船借箭(諸葛亮用草船騙取曹操十萬支箭)

(6)單刀赴會(關羽獨闖東吳震懾魯肅,形容孤膽英雄的勇氣)

(7)過五關斬六將(關羽護送劉備家眷斬六將突圍,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8)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表忠,形容竭盡全力直至生命終結。)

(9)望梅止渴(曹操用梅林想象激勵士兵,用空想安慰現實困境)

(10)錦囊妙計(諸葛亮給趙云的三個錦囊,比喻預先準備的巧妙策略)

(11)七擒七縱(諸葛亮七次擒放孟獲,以德服人的政治智慧)

(12)偃旗息鼓(趙云用空營計嚇退曹操,隱藏行動以迷惑敵人)2.歇后語:

(1)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2)關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3)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4)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5)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6)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7)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8)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9)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10)諸葛亮皺眉頭——計上心來六、人物關系與派系1.蜀漢陣營:

(1)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

(2)謀士:諸葛亮、龐統(鳳雛)、法正2.曹魏陣營:

(1)五子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

(2)謀士:荀彧(王佐之才)、郭嘉(鬼才)、賈詡(毒士)3.東吳陣營:

(1)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2)猛將:甘寧(錦帆賊)、太史慈(江東虎臣)4.群雄勢力:

(1)董卓:呂布(義子)、李傕、郭汜

(2)袁紹:顏良、文丑、田豐(剛直被誅)七、武器與戰術1.武器對應:

(1)關羽:青龍偃月刀(82斤)

(2)張飛:丈八蛇矛(彎曲如蛇)

(3)呂布:方天畫戟(儀仗與實戰兼用)

(4)趙云:龍膽亮銀槍、青釭劍2.戰術計謀:

(1)連環計(王允除董卓)

(2)反間計(曹操抹書間韓遂)

(3)空城計(諸葛亮心理戰)八、次要人物與細節1.貂蟬:連環計核心,離間董卓與呂布2.龐統:鳳雛,死于落鳳坡(與諸葛亮齊名)3.徐庶:身在曹營一言不發,推薦諸葛亮4.曹丕:篡漢稱帝,逼弟曹植作七步詩5.孫尚香:劉備之妻,政治聯姻犧牲品6.孟獲:南蠻首領,七擒七縱終臣服九、地理與歷史時間線1.荊州爭奪:劉備借荊州、關羽失荊州2.漢中歸屬:曹操“雞肋”退兵,劉備稱漢中王3.重要時間節點:

(1)184年:黃巾起義爆發

(2)200年:官渡之戰

(3)208年:赤壁之戰

(4)220年:曹丕稱帝,漢亡十、高頻考題與拓展1.填空題:“出師未捷身先死”指諸葛亮五丈原病逝2.簡答題:分析“關羽華容道放曹操”的忠義矛盾3.人物評價:為何說曹操是“亂世奸雄”?結合“寧教我負天下人”分析4.詩詞對應:“東風不與周郎便”指赤壁之戰5.歇后語填空:“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6.“錦馬超”:因服飾華麗得名,潼關戰曹操7.“小霸王”孫策:勇猛似項羽,平定江東8.“古之惡來”典韋:雙鐵戟護曹操戰死宛城9.“虎癡”許褚:裸衣戰馬超,曹操貼身護衛10.“水鏡先生”司馬徽:推薦諸葛亮、龐統11.“白衣渡江”: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敗亡12.“火燒連營”:陸遜夷陵破劉備,七百余里火攻13.“刮骨療毒”:華佗為關羽治箭傷(正史為醫生無名)14.“單刀赴會”:關羽獨闖東吳,震懾魯肅15.“白帝城托孤”:劉備臨終托付諸葛亮16.“木牛流馬”:諸葛亮發明運輸工具17.“星落五丈原”:諸葛亮病逝,蜀漢轉折點18.“樂不思蜀”:劉禪投降后安于享樂19.“蔣干盜書”:反間計導致曹操誤殺水軍將領20.“溫酒斬華雄”:關羽初顯威名(實際為孫堅事跡)21.“長坂坡喝斷橋”:張飛嚇退曹軍22.“漢水空營計”:趙云智退曹操大軍23.“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終身不為曹操獻計24.“諸葛亮罵死王朗”:兩軍陣前以言辭激死敵將25.“孫權勸學”:呂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26.“曹操夢中殺人”:偽裝警戒以保安全27.“劉備摔阿斗”:收買趙云忠心的權術體現28.“呂布弒董卓”:連環計的高潮部分29.“諸葛亮舌戰群儒”:促成孫劉聯盟30.“馬謖失街亭”:剛愎自用導致北伐失敗31.“姜維九伐中原”:繼承諸葛亮遺志,最終失敗32.“鄧艾偷渡陰平”:滅蜀關鍵戰役33.“司馬炎篡魏”:三國歸晉的標志十一、武器與坐騎1.赤兔馬:先后屬呂布、關羽,象征忠誠與速度2.的盧馬:劉備坐騎,躍檀溪救主3.諸葛連弩:改良武器,可十矢連發4.方天畫戟:呂布專屬,實戰與儀仗結合5.青龍偃月刀:關羽標志,后世尊為“武圣刀”十二、人物外號與評價1.“鳳雛”龐統:與諸葛亮齊名,早逝落鳳坡2.“鬼才”郭嘉:十勝十敗論奠定曹操信心3.“常勝將軍”趙云:一生未敗,老年力斬五將4.“錦帆賊”甘寧:東吳猛將,曾百騎劫魏營5.“盲夏侯”夏侯惇:拔矢啖睛,曹操族弟十三、歷史與演義差異1.空城計真實性:正史無記載,為羅貫中藝術創作2.華佗死亡時間:實際死于赤壁之戰前,未參與關羽療傷3.關羽武器考據:東漢無長柄大刀,應為矛或劍4.三英戰呂布:虛構情節,突出英雄形象十四、文化影響與評價1.尊劉貶曹傾向:體現儒家正統觀與民間情感2.“擁劉反曹”主題:強化忠義價值觀3.國際影響力:日韓越等國均有改編版本4.毛宗崗評點:提出“三絕”說,影響后世解讀十五、拓展知識點1.地理戰略要地:

(1)荊州:兵家必爭,資源與交通樞紐

(2)漢中:蜀漢北伐基地,曹操稱“雞肋”2.官職與制度:

(1)丞相:諸葛亮總攬蜀漢軍政

(2)大都督:東吳最高軍事統帥(周瑜、陸遜)3.女性角色:

(1)貂蟬:四大美女之一,虛構人物

(2)孫尚香:政治聯姻悲劇代表4.經典對話:

(1)“既生瑜,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