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知識點歸納_第1頁
《唐詩三百首》知識點歸納_第2頁
《唐詩三百首》知識點歸納_第3頁
《唐詩三百首》知識點歸納_第4頁
《唐詩三百首》知識點歸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詩三百首》知識點歸納唐詩是中國詩歌發展的巔峰,是一代文學的標志。唐詩的發展歷程初唐時期(618—712):初唐詩歌仍帶有齊梁時期的綺靡詩風,逐漸向剛健清新的風格轉變。代表詩人有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等“初唐四杰”,以及陳子昂等。盛唐時期(713—766):這是唐詩的鼎盛時期,詩歌風格多樣,題材廣泛。有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詩歌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有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為代表的邊塞詩派,作品充滿豪情壯志和異域風情;還有李白、杜甫兩位偉大詩人,李白的詩豪放飄逸,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杜甫的詩沉郁頓挫,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中唐時期(766—835):中唐詩歌在盛唐的基礎上有所變化,詩歌風格更加多元化。白居易、元稹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詩歌反映現實生活;韓愈、孟郊以奇崛險怪的詩風著稱;柳宗元、劉禹錫的詩歌各具特色。晚唐時期(836—907):晚唐詩歌多感傷、頹廢的情緒。杜牧、李商隱是晚唐的杰出詩人,杜牧的詩俊爽峭健,李商隱的詩深情綿邈、綺麗精工。01作者簡介孫洙孫洙(1711-1778),字臨西,又作苓西,號蘅塘,晚號退士,無錫人。祖籍安徽休寧。乾隆九年(1744)甲子以庠生考中順天舉人,授景山官學教習。十年乙丑副文理明通榜,除上元縣教諭。十六年辛未,中吳鴻榜進士。歷任直隸盧龍、大城,山東鄒平知縣。平生工詩文,擅書法,書宗歐陽詢,詩學杜少陵。詩入《梁溪詩鈔》,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1763)癸未春,輯《唐詩三百首》。孫洙以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卒。孫洙一生值得稱道者有三:其一是讀書。孫洙少時穎敏過人,然家境貧困,冬日讀書時常常握木塊于手中,以為木生火可以御寒。他是同鄉碩儒吳鼎(字容齋)的高足弟子,讀書選擇名師。做官時,在處理公事之余,專心讀書,不改書生本色。其二是做官。孫洙做官,所到之處,都能諮訪民間疾苦,與百姓談敘如同家人。任大城知縣時,捐錢浚河,民享其利。孫洙一生,雖為官數任,終究淡若寒素,兩袖清風。每逢離任時,百姓都攀轅泣送。其三是著書。著有《蘅塘漫稿》,輯有《唐詩三百首》。需要特別提到的是孫洙編選《唐詩三百首》時,其繼室徐蘭英參以見解,互相商榷,具有一定的功勞。徐蘭英是江南才女,平生工詩善畫。但他的《蘅塘漫稿》現在已經無從找到,只是顧光旭的《梁溪詩鈔》還收錄孫洙的兩首詩:《補莊并序》、《奉檄送定北軍出居庸關馬上作》。02創作背景唐詩以其獨特的藝術成就,不僅被歷代詩評家不斷研究,而且為廣大人民所喜愛。為了滿足普通人欣賞的需要,從宋、明時就有人編輯通俗唐詩選本,現存最早的是成于宋謝枋得、明王相之手的《千家詩》。此書雖是唐宋詩合集,但以唐為主,依體編排,收一百二十三家詩二百二十六首,全是五、七言律絕。清康熙年間,曹寅主持編訂的《全唐詩》共收錄二千二百余人,詩作四萬八千余首,“唐三百年詩人之菁華,咸采薈萃于一編之內,亦可云大備矣”。但是常人難以遍讀。其后又有沈德潛以《全唐詩》為基礎選編的《唐詩別裁》,共收錄詩作一千九百余首,也是鴻篇巨著,并不適宜作為普及讀本以供賞讀。直至乾隆年間,蘅塘退士孫洙以《唐詩別裁》為藍本,進一步精選詩作三百一十首編訂成書,成就了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唐詩普及讀物。《唐詩三百首》成書于乾隆二十八年,原序如下: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千家詩》,取其易于成誦,故流傳不廢。但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乖體制。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萬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余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勝遠耶?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請以是編驗之。序稱其編選的目的是作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因此所選之詩都是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問世以后,就風行海內,流傳之廣,罕有其比,二百余年來,未曾稍衰。《唐詩三百首》收詩家七十七人,而選詩數量,現傳各本,稍有不同。其原編共三百一十首,其后章燮注疏,又增七首,清李盤根注本增至四百首。03作品概述《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云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余首。《唐詩三百首》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計311首詩。書中入選的作品大多是唐代著名詩人的代表作,其中杜甫詩最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22首,此外如孟浩然、劉長卿、韋應物、杜牧等也各選十多首。同時對每位詩人又能各取所長,例如李白多收其五、七古與樂府,岑參多收其歌行,李頎多收其七古,王昌齡多收其七絕,李商隱多收其律詩。除此之外,編者也注意到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不同時期在全書中的比重,注意到有些知名度不高的詩人的一些膾炙人口的作品。這就不但突出了重點,而且照顧到了全面,加上所選作品能注意通俗易懂,便于吟誦,因而選集誕生二百余年來,可謂家喻戶曉、歷久彌新,被視為詩歌初學者的最佳選擇。《唐詩三百首》是為了代替《千家詩》而作的,序稱超過《千家詩》很遠。《千家詩》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專選格律詩的詩歌選本。性質屬于啟蒙讀物,故而所選的篇章都是一些通俗易懂之作。同時又是分門別類編纂的,題材也是多種多樣的,如山水田園、贈友送別、思鄉懷人、吊古傷今、詠物題畫、侍宴應制等。《千家詩》雖然號稱千家,實際只錄有122家。按朝代分:唐代65家,宋代52家,五代1家,明代2家,無從查考年代的無名氏作者2家。其中選詩最多的是杜甫,共25首,其次是李白,共8首;女詩人只選了宋代朱淑真2首七絕。04題材特點唐詩三百首主要涉及到的題材有詩人的感慨身世與情感、景物描寫、傳說與歷史故事等。其中,大量的詩歌題材都反映了詩人對于生命、自然、人文等方面的思考和感受。人生感慨唐詩三百首中有大量的作品反映了詩人的人生感慨,如杜甫的《登高》、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等。自然題材唐詩三百首中很多作品描繪了自然的美景和壯闊,例如王之渙的《涼州詞》、王維的《相思》、李白的《將進酒》等。歷史傳說唐詩三百首中也有許多作品在傳達歷史傳說中的神話和傳說,詩人描繪了許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節。例如王昌齡的《登科后》、李商隱的《錦瑟》、白居易的《長恨歌》等。05文學特點唐詩三百首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典范之一,具有良好的文學特色。以下是唐詩三百首的文學特點。押韻形式唐詩三百首中的詩歌大多采用了律詩的形式,具有明顯的押韻和平仄要求。文化底蘊深厚,富有韻律、音韻美。手法多樣唐詩三百首中的詩歌手法多種,包括直言清晰、曲折隱晦、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化用典故等。內容豐富唐詩三百首中的詩歌內容不僅豐富多樣,而且表現形式也非常靈活,包括反映社會、政治、經濟情況等,也有對愛情、自然、哲學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06吟詠對象唐詩三百首吟詠的對象各異,主要包括人物、自然景觀、歷史和神話傳統等。人物唐詩三百首中許多詩歌都反映了詩人對于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評價,如《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孟浩然,還有《長恨歌》中的扶蘇、昭君等。自然景觀唐詩三百首中的許多詩歌都描繪了自然美景和壯闊,在這些詩歌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對于自然的熱愛。歷史、神話唐詩三百首中的認識中有的詩歌還涉及歷史傳說中的人物和典故,如《登科后》、《錦瑟》、《琵琶行》等。07思想內涵人文情懷唐詩三百首中的詩歌大多承載了詩人大度、悲壯、關懷人民、悼念往事、怨恨現實等人文情懷。自然美學唐詩三百首中的詩歌中也透露著一種自然美學的情感,表達出詩人對于自然的贊美、仰視及敬畏。神話與傳說唐詩三百首中的詩歌中也不乏關于神話傳說的烙印,通過這些詩歌展現出詩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08重要詩人及其作品風格李白:豪放飄逸,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其作品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夸張,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杜甫:沉郁頓挫,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他的詩關注社會現實,反映人民疾苦,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的山水田園詩清新自然,意境優美,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孟浩然:風格清淡自然,以描寫山水田園風光和隱居生活為主。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王昌齡:以邊塞詩著稱,作品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如“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白居易:詩歌通俗易懂,反映現實生活。他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