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級統計專業技術資格全真模擬測試帶答案2024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30分)1.統計工作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A.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匯總B.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C.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D.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答案:C。統計工作過程包括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四個階段。統計設計是對統計工作各方面和各環節進行通盤考慮和安排;統計調查是搜集數據的過程;統計整理是對調查得到的原始數據進行加工;統計分析則是對整理好的數據進行深入研究以揭示現象的本質和規律。2.要了解某工業企業職工的文化水平,則總體單位是()。A.該工業企業的全部職工B.該工業企業的每一個職工C.該工業企業每一個職工的文化程度D.該企業全部職工的平均文化程度答案:B??傮w單位是構成總體的各個個別單位。本題中總體是該工業企業的全體職工,那么總體單位就是該工業企業的每一個職工。3.下列屬于品質標志的是()。A.工人年齡B.工人性別C.工人體重D.工人工資答案:B。品質標志表明總體單位屬性方面的特征,其表現只能用文字、語言來描述。工人性別是用文字描述的屬性特征,屬于品質標志;而工人年齡、工人體重、工人工資都可以用數值表示,屬于數量標志。4.統計調查按調查對象包括范圍的不同,可以分為()。A.定期調查和不定期調查B.經常性調查和一次性調查C.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D.統計報表和專門調查答案:C。按調查對象包括范圍的不同,統計調查可分為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全面調查是對調查對象的所有單位進行調查;非全面調查是對調查對象中的一部分單位進行調查。5.對某市自行車進行普查,調查單位是()。A.該市每一個擁有自行車的人B.該市所有擁有自行車的人C.該市所有自行車D.該市每一輛自行車答案:D。調查單位是調查項目的承擔者。在對某市自行車進行普查時,調查項目是關于自行車的各種特征,所以調查單位是該市每一輛自行車。6.統計分組的關鍵在于()。A.確定分組標志和劃分各組界限B.確定組距和組數C.確定組限和組中值D.計算各組頻數和頻率答案:A。統計分組的關鍵是選擇分組標志和劃分各組界限。分組標志選擇得恰當與否,直接影響到分組的科學性和統計分析的結果;劃分各組界限則明確了各個組的范圍。7.某連續變量數列,其末組為開口組,下限為500,又知其鄰組的組中值為480,則末組的組中值為()。A.520B.510C.500D.490答案:A。設鄰組上限為\(x\),組距為\(d\)。已知鄰組組中值為\(480\),根據組中值公式\(組中值=(上限+下限)\div2\),可推出\(480=(x+下限)\div2\)。因為末組下限為\(500\),所以鄰組上限就是\(500\),則鄰組下限為\(460\),組距\(d=500460=40\)。末組組中值\(=下限+組距\div2=500+40\div2=520\)。8.總量指標按其反映的時間狀況不同可以分為()。A.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B.實物指標和價值指標C.總體單位總量和總體標志總量D.時期指標和時點指標答案:D??偭恐笜税捶从车臅r間狀況不同,分為時期指標和時點指標。時期指標反映現象在一段時期內發展過程的總量;時點指標反映現象在某一時刻上的總量。9.某企業計劃規定本年產值比上年增長4%,實際增長6%,則該企業產值計劃完成程度為()。A.150%B.101.9%C.66.7%D.無法計算答案:B。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frac{實際完成數}{計劃任務數}\x100\%=\frac{1+6\%}{1+4\%}\x100\%=\frac{1.06}{1.04}\x100\%\≈101.9\%\)。10.已知某企業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職工人數分別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則該企業一季度的平均職工人數的計算方法為()。A.\((190+195+193+201)\div4\)B.\((190+195+193)\div3\)C.\((190\div2+195+193+201\div2)\div(41)\)D.\((190\div2+195+193+201\div2)\div4\)答案:B。一季度是13月,求一季度平均職工人數,就是將13月的平均職工人數相加再除以3,即\((190+195+193)\div3\)。11.下列數列中哪一個屬于動態數列()。A.學生按學習成績分組形成的數列B.工業企業按地區分組形成的數列C.職工按工資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數列D.出口額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形成的數列答案:D。動態數列是將某種現象在時間上變化發展的一系列同類的統計指標,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所形成的數列。出口額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形成的數列符合動態數列的定義。12.已知各期環比增長速度為2%、5%、8%和7%,則相應的定基增長速度的計算方法為()。A.\((102\%×105\%×108\%×107\%)100\%\)B.\(102\%×105\%×108\%×107\%\)C.\(2\%×5\%×8\%×7\%\)D.\((2\%×5\%×8\%×7\%)100\%\)答案:A。定基增長速度\(=\)定基發展速度\(1\),定基發展速度等于各期環比發展速度的連乘積,環比發展速度\(=1+\)環比增長速度。所以定基增長速度\(=(102\%×105\%×108\%×107\%)100\%\)。13.說明現象在較長時期內發展的總速度的指標是()。A.環比發展速度B.平均發展速度C.定基發展速度D.定基增長速度答案:C。定基發展速度是報告期水平與某一固定時期水平之比,表明現象在較長時期內總的發展速度。14.若物價上漲,商品的需求量相應減少,則物價與商品需求量之間的關系為()。A.不相關B.負相關C.正相關D.復相關答案:B。當一個變量的值增加(或減少)時,另一個變量的值隨之減少(或增加),這種相關關系稱為負相關。物價上漲,商品需求量相應減少,說明物價與商品需求量之間是負相關關系。15.在回歸直線方程\(\hat{y}=a+bx\)中,\(b\)表示()。A.當\(x\)增加一個單位時,\(y\)增加\(a\)的數量B.當\(y\)增加一個單位時,\(x\)增加\(b\)的數量C.當\(x\)增加一個單位時,\(y\)的平均增加量D.當\(y\)增加一個單位時,\(x\)的平均增加量答案:C。在回歸直線方程\(\hat{y}=a+bx\)中,\(b\)是回歸系數,表示當\(x\)增加一個單位時,\(y\)的平均增加量。16.抽樣調查的主要目的是()。A.計算和控制抽樣誤差B.為了應用概率論C.根據樣本指標的數值來推斷總體指標的數值D.為了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答案:C。抽樣調查是從總體中抽取一部分單位作為樣本進行調查,并根據樣本調查結果來推斷總體數量特征的一種非全面調查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根據樣本指標的數值來推斷總體指標的數值。17.在簡單隨機重復抽樣條件下,當抽樣平均誤差縮小為原來的\(\frac{1}{2}\)時,則樣本單位數為原來的()。A.2倍B.3倍C.4倍D.1/4倍答案:C。抽樣平均誤差的公式為\(\mu=\frac{\sigma}{\sqrt{n}}\)(\(\sigma\)為總體標準差,\(n\)為樣本單位數)。設原來的抽樣平均誤差為\(\mu_1\),樣本單位數為\(n_1\),現在抽樣平均誤差縮小為原來的\(\frac{1}{2}\),即\(\mu_2=\frac{1}{2}\mu_1\)。根據公式可得\(\mu_1=\frac{\sigma}{\sqrt{n_1}}\),\(\mu_2=\frac{\sigma}{\sqrt{n_2}}\),又因為\(\mu_2=\frac{1}{2}\mu_1\),即\(\frac{\sigma}{\sqrt{n_2}}=\frac{1}{2}\x\frac{\sigma}{\sqrt{n_1}}\),解得\(n_2=4n_1\),所以樣本單位數為原來的4倍。18.反映樣本指標與總體指標之間的平均誤差程度的指標是()。A.抽樣誤差系數B.概率度C.抽樣平均誤差D.抽樣極限誤差答案:C。抽樣平均誤差是反映樣本指標與總體指標之間的平均誤差程度的指標。它是所有可能樣本的樣本指標與總體指標的平均離差。19.假設檢驗是檢驗()的假設是否成立。A.樣本指標B.總體指標C.樣本方差D.樣本平均數答案:B。假設檢驗是先對總體的某一參數(如總體均值、總體比例等)提出假設,然后利用樣本信息來判斷該假設是否成立。所以是檢驗總體指標的假設是否成立。20.已知變量\(x\)與\(y\)之間存在著負相關,指出下列回歸方程中哪一個肯定是錯誤的()。A.\(\hat{y}=100.8x\)B.\(\hat{y}=1001.5x\)C.\(\hat{y}=150+0.9x\)D.\(\hat{y}=250.7x\)答案:C。在回歸方程\(\hat{y}=a+bx\)中,當\(x\)與\(y\)負相關時,回歸系數\(b\lt0\)。選項C中\(b=0.9\gt0\),不符合負相關的特征,所以肯定是錯誤的。21.已知某企業生產三種產品,在掌握其基期、報告期生產費用和個體產量指數時,編制三種產品產量總指數應采用()。A.加權算術平均數指數B.加權調和平均數指數C.綜合指數D.可變構成指數答案:A。加權算術平均數指數是以基期總值\(p_0q_0\)為權數對個體指數進行加權算術平均。已知基期生產費用(\(p_0q_0\))和個體產量指數時,編制產量總指數應采用加權算術平均數指數。22.編制數量指標指數時,同度量因素一般固定在()。A.基期B.報告期C.都可以D.視具體情況而定答案:A。編制數量指標指數時,通常將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這樣可以單純地反映數量指標的變動情況,排除價格等其他因素的影響。23.已知某企業甲、乙兩種產品的產量及單位成本資料如下表:|產品名稱|產量(件)|單位成本(元)||||||基期|報告期|基期|報告期||甲|100|120|10|12||乙|200|250|8|9|則產量總指數為()。A.\(\frac{\sumq_1p_0}{\sumq_0p_0}=\frac{120\x10+250\x8}{100\x10+200\x8}=\frac{1200+2000}{1000+1600}=\frac{3200}{2600}\≈1.23\)B.\(\frac{\sumq_1p_1}{\sumq_0p_1}\)C.\(\frac{\sumq_0p_1}{\sumq_0p_0}\)D.\(\frac{\sumq_1p_1}{\sumq_1p_0}\)答案:A。產量總指數是反映多種產品產量綜合變動的相對數,編制產量總指數采用拉氏公式,以基期價格為同度量因素,即\(\frac{\sumq_1p_0}{\sumq_0p_0}\),將題目中的數據代入可得結果。24.統計指數按指數化指標的性質不同,可分為()。A.總指數和個體指數B.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C.平均數指數和綜合指數D.動態指數和靜態指數答案:B。統計指數按指數化指標的性質不同,可分為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數量指標指數反映數量指標的變動;質量指標指數反映質量指標的變動。25.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核心指標是()。A.國內生產總值B.國民生產總值C.國民收入D.社會總產值答案:A。國內生產總值(GDP)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核心指標,它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26.下列項目中屬于收入初次分配核算范圍的是()。A.居民家庭的工資收入B.居民家庭投資股票獲得的紅利C.政府對政策性虧損企業的補貼D.政府撥付給科教文衛部門的經常性經費答案:A。收入初次分配是指生產活動形成的收入在參與生產活動的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及政府之間的分配。居民家庭的工資收入是勞動者因提供勞動而獲得的報酬,屬于收入初次分配核算范圍。居民家庭投資股票獲得的紅利屬于財產收入再分配;政府對政策性虧損企業的補貼和政府撥付給科教文衛部門的經常性經費屬于收入再分配。27.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中間消耗的是()。A.原材料消耗B.生產設備的磨損C.生產工人的工資D.辦公用品消耗答案:C。中間消耗是指生產單位在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各種非耐用性貨物和服務的價值。生產工人的工資屬于勞動者報酬,是增加值的一部分,不屬于中間消耗。原材料消耗、生產設備的磨損(以折舊形式計入)、辦公用品消耗都屬于中間消耗。28.已知某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為2000億元,總產出為3600億元,則該地區中間投入為()億元。A.5600B.3600C.1600D.2000答案:C。根據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計算方法:國內生產總值\(=\)總產出\(\)中間投入,可得中間投入\(=\)總產出\(\)國內生產總值\(=36002000=1600\)(億元)。2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不包括()。A.售給城鄉居民的生活消費品的金額B.售給來華外國人的消費品金額C.企業、事業單位售給內部職工的消費品金額D.農民售給非農業居民的消費品金額答案:C。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指企業(單位、個體戶)通過交易直接售給個人、社會集團非生產、非經營用的實物商品金額。企業、事業單位售給內部職工的消費品金額不屬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統計范圍。30.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是指以貨幣表示的在一定時期內()。A.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的總稱B.建造固定資產的工作量C.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D.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總價值答案:A。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是以貨幣表示的在一定時期內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的總稱。它包括建筑安裝工程投資、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和其他費用等。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統計的職能有()。A.信息職能B.咨詢職能C.監督職能D.決策職能E.協調職能答案:ABC。統計具有信息、咨詢和監督三大職能。信息職能是指統計部門根據科學的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調查方法,靈敏、系統地采集、處理、傳輸、貯存和提供大量的以數量描述為基本特征的社會經濟信息;咨詢職能是指利用已掌握的豐富的統計信息資源,運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和先進的技術手段,深入開展綜合分析和專題研究,為科學決策和管理提供各種可供選擇的咨詢建議與對策方案;監督職能是指根據統計調查和分析,及時、準確地從總體上反映經濟、社會和科技的運行狀態,并對其實行全面、系統的定量檢查、監測和預警,以促使國民經濟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持續、穩定、協調地發展。2.下列標志中屬于數量標志的有()。A.性別B.年齡C.職稱D.工資E.民族答案:BD。數量標志是用數值表示的標志。年齡和工資都可以用具體的數值來體現,屬于數量標志;而性別、職稱、民族是用文字描述的屬性特征,屬于品質標志。3.普查是一種()。A.專門組織的調查B.一次性調查C.全面調查D.非全面調查E.經常性調查答案:ABC。普查是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而專門組織的一次性的全面調查。它對調查對象的所有單位進行逐一的、無遺漏的調查,以獲取全面、系統的統計資料。4.統計分組的作用是()。A.劃分社會經濟類型B.說明總體的基本情況C.研究同質總體的結構D.說明總體單位的特征E.分析被研究現象總體諸標志之間的聯系和依存關系答案:ACE。統計分組的作用主要有:劃分社會經濟類型,通過分組可以區分不同性質的社會經濟現象;研究同質總體的結構,揭示總體內部各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和分布狀況;分析被研究現象總體諸標志之間的聯系和依存關系,通過分組觀察不同組中變量之間的關系。5.下列指標中屬于強度相對指標的有()。A.人口密度B.平均每人占有糧食產量C.人口自然增長率D.人均國內生產總值E.生產工人勞動生產率答案:ABD。強度相對指標是兩個性質不同但有一定聯系的總量指標之比。人口密度是人口數與土地面積之比;平均每人占有糧食產量是糧食總產量與人口數之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口數之比,它們都屬于強度相對指標。人口自然增長率是人口自然增長數與平均人口數之比,屬于相對指標中的動態相對指標;生產工人勞動生產率是產品產量與生產工人人數之比,屬于平均指標。6.時間數列按其指標表現形式的不同可分為()。A.絕對數時間數列B.相對數時間數列C.平均數時間數列D.時期數列E.時點數列答案:ABC。時間數列按其指標表現形式的不同可分為絕對數時間數列、相對數時間數列和平均數時間數列。時期數列和時點數列是絕對數時間數列按其反映的時間狀況不同的分類。7.下列屬于正相關的現象有()。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費支出也越多B.某產品產量隨工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增加C.流通費用率隨商品銷售額的增加而減少D.生產單位產品所耗工時隨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減少E.產品產量隨生產用固定資產價值的減少而減少答案:ABE。正相關是指兩個變量的變化方向相同,即一個變量的值增加(或減少)時,另一個變量的值也隨之增加(或減少)。家庭收入增加,消費支出也增加;產品產量隨工人勞動生產率提高而增加;產品產量隨生產用固定資產價值減少而減少,都體現了正相關關系。流通費用率隨商品銷售額增加而減少、生產單位產品所耗工時隨勞動生產率提高而減少,屬于負相關關系。8.抽樣估計中的抽樣誤差()。A.是不可避免要產生的B.是可以通過改進調查方法來消除的C.是可以事先計算出來的D.只能在調查結束后才能計算E.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答案:ACE。抽樣誤差是由于抽樣的隨機性引起的樣本結果與總體真值之間的誤差,它是不可避免要產生的,但可以事先根據抽樣方法和樣本量等因素計算出來,并且可以通過調整樣本量等方法來控制其大小。抽樣誤差不能通過改進調查方法來消除,在抽樣方案設計階段就可以對抽樣誤差進行計算和估計。9.指數的作用有()。A.綜合反映現象總體的變動方向和變動程度B.分析現象總體變動中各個因素的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C.利用指數數列可以進行現象發展趨勢分析D.建立回歸方程進行預測E.利用指數可以進行因素分析答案:ABCE。指數的作用包括:綜合反映現象總體的變動方向和變動程度,如物價指數可以反映物價的總體變動情況;分析現象總體變動中各個因素的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如通過編制產量指數和價格指數來分析銷售額變動中產量和價格因素的影響;利用指數數列可以進行現象發展趨勢分析,觀察現象在不同時期的變化趨勢;利用指數可以進行因素分析,研究各因素對總體變動的影響。建立回歸方程進行預測不屬于指數的作用。10.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A.國內生產總值核算B.投入產出核算C.資金流量核算D.資產負債核算E.國際收支核算答案:ABCDE。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投入產出核算、資金流量核算、資產負債核算和國際收支核算。國內生產總值核算反映了國民經濟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投入產出核算揭示了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技術經濟聯系;資金流量核算反映了社會資金的運動過程;資產負債核算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某一時點上的資產和負債狀況;國際收支核算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與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的經濟往來。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1.統計工作和統計資料是統計活動和統計成果的關系。()答案:正確。統計工作是指對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方面進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動過程;統計資料是統計工作所取得的各項數字資料及與之相關的其他實際資料的總稱。所以統計工作和統計資料是統計活動和統計成果的關系。2.總體的同質性是指總體中的各個單位在所有標志上都相同。()答案:錯誤??傮w的同質性是指總體中的各個單位在某一個或幾個標志上具有相同的性質,而不是在所有標志上都相同。如果所有標志都相同,就沒有必要進行統計研究了。3.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是根據調查結果所得到的資料是否全面來劃分的。()答案:錯誤。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是根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職業道德在教育評估中的作用心得體會
-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綜合素質提升計劃
- 網絡安全教育工作計劃
- 2025年幼兒園教育創新研究計劃
- 九年級語文上冊階段性教學計劃
-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項目化學習計劃
- 食品加工廠員工配備計劃
- 2025職業道德教育教師轉正申請書示例
- 2024-2025學年家庭教育指導計劃
- 小學科學小達人評選活動計劃
- SAP軟件FICO模塊常用增強之一:固定資產的屏幕增強
- 醫院門診登記本
- 如愿二聲部合唱簡譜文檔
- GB/T 1531-2020銅及銅合金毛細管
- GB/T 12785-2002潛水電泵試驗方法
- 機械制圖國家標準
- 汽車吊起重吊裝方案-
- 陰囊疾病超聲診斷課件
- 信息資產及分級管理程序
- 信用修復授權委托書
- 危大工程驗收記錄表(腳手架工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