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4課詩經兩首講義新人教必修2_第1頁
2024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4課詩經兩首講義新人教必修2_第2頁
2024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4課詩經兩首講義新人教必修2_第3頁
2024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4課詩經兩首講義新人教必修2_第4頁
2024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4課詩經兩首講義新人教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7《詩經》兩首(一)作品簡介《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先秦稱其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漢代時被尊為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詩經》按用途和音樂分“風、雅、頌”三部分,內容上包括:①社會政治詩,對生活憤懣悲傷,抒發感慨,對政治或贊美或譏諷、抨擊;②愛情詩,歌頌漂亮的愛情;③史詩,記載民族的歷史,歌頌祖先的功勛;④反映兵役、勞役給勞動人民帶來的不幸。《詩經》中的詩歌形式以四言為主,多數為隔句用韻,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特點。(二)背景鏈接《氓》春秋以前,原始的同等觀念仍殘存于人們頭腦中,社會的不同等現象相對后來社會較少。到了春秋時期,隨著私有財產的形成和父系社會的確立,愛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同等的社會現象漸漸產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同等的婚姻給女性造成的巨大創傷。作品通過一位被遺棄的婦女的自述,描寫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采薇》《采薇》是西周后期的守邊兵士在歸家途中的歌頌。據《漢書·匈奴傳》記載,周懿王時,王室慢慢衰落,有外族侵襲,詩人才作《采薇》。當時,最嚴峻的外患是狁。所謂狁,殷商時稱犬戎,西周時稱狁,春秋時稱戎或狄,戰國、秦漢時稱胡或匈奴。周懿王時,狁曾迫近鎬京,成為王室的威逼。后來,西周的滅亡也與狁有關。(三)常識整理Ⅰ.文學常識《詩經》六義《詩經》“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風、雅、頌”是按音樂的不同對《詩經》的分類,“賦、比、興”是《詩經》的表現手法。“風”又稱“國風”,“國風”是當時各地流行的民謠,帶有地方色調。“雅”多數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內容幾乎都是關于政治方面的。“頌”是貴族在宗廟中祭祀鬼神、贊美治者功德的樂曲,在演奏時要配以舞蹈。“賦”是直陳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經過。“比”是打比方,用一個事物比方另一個事物。“興”是從一個事物聯想到另外一個事物。Ⅱ.文化常識1.古代占卜術語爾卜爾筮。(1)卜:古人迷信,用火灼龜甲,認為看了那灼開的裂紋就可以推想出行事的吉兇。(2)筮:本是用草木類預料。后來指稱擴大了,廣義的筮即起卦手段,也包括非草木類型的起卦手段。2.古代男子的稱謂(1)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此處指男子,特指未婚男子。“士”,上古掌刑獄之官。商、西周、春秋為貴族階層,多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漸漸成為統治階級中學問分子的統稱。戰國時的“士”,有著書立說的學士,有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陰陽歷算的方士,有為人出謀劃策的策士等。如:荊軻為燕太子丹刺秦王、馮諼客孟嘗君、蘇秦連橫等。“士農工商”即古代所謂四民,指高校士、種田的、做工的、經商的。(2)彼路斯何?君子之車。君子:古代對貴族男子的通稱。又泛指有道德的人,君子經常和小人或野人對比。此外,妻稱夫也叫君子。《氓》eq\f(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那個人忠厚醇厚,拿著布匹來換絲。其實并不是真的)eq\f(來貿絲,來即我謀。,來換蠶絲,而是到我這里來商議婚事的。)[eq\o(\s\up7(氓ménɡ:民。),\s\do5(蚩蚩chīchī:忠))eq\o(\s\up7(厚的樣子。匪:通“非”,不是。貿:交換財物,交),\s\do5(易。即:就。謀:商議、計議。這里指協商婚事。))]eq\f(送子涉淇,,送你渡過淇水,)eq\f(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直送到頓丘。不是我有意拖延時間,而是你沒有好媒人呀。)[eq\o(\s\up7(子:你,古代男子的通稱。與上文“氓”、下文“士”),\s\do5(均指“那個人”。愆qiān期:耽擱時間,拖延期限。))]eq\f(將子無怒,,請你不要生氣,)eq\f(秋以為期。,就把秋天當作我們的婚期吧。)[eq\o(\s\up7(將:愿,請。無:不要。),\s\do5(以為:把……當作。))]eq\f(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登上那倒塌的墻,遙望那復關。沒有望見復關,)eq\f(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我的眼淚簌簌地掉下來。最終望見了復關,我就有)eq\f(笑載言。,說有笑。)[eq\o(\s\up7(乘chénɡ:登上。垝垣ɡuǐyuán:破墻。垝,毀壞、),\s\do5(倒塌。復關:第一個指衛國的地方,其次個、第三個))eq\o(\s\up7(均指住在復關的那個人。泣:低聲地哭。涕:眼淚。),\s\do5(漣漣:淚流不斷的樣子。載:動詞詞頭,無義。))]eq\f(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你用龜板占卜、用蓍草占卦,沒有不吉利的預兆。你用車來接我,)eq\f(以我賄遷。,我帶上財物嫁給你。)[eq\o(\s\up7(爾:代詞,你。卜:用火燒龜板,看龜板上的裂紋推),\s\do5(斷禍福。筮shì:用蓍shī草的莖占卦。體:卜筮))eq\o(\s\up7(的卦象。咎jiù:災禍。),\s\do5(賄:財物,指嫁妝。))]eq\f(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桑樹沒有落葉的時候,它的葉子簇新潤澤。唉,斑鳩呀,)eq\f(無食桑葚!,不要貪吃桑葚!)[eq\o(\s\up7(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沃若:潤),\s\do5(澤的樣子。比方情意正濃。于xū嗟:感嘆詞。))eq\o(\s\up7(于,通“吁”。鳩:鳥名,斑鳩。兮:相當于現代漢),\s\do5(語中的“啊”。無:不要。桑葚shèn:桑樹結的果實。))]eq\f(于嗟女兮,,唉,女子呀,不要)eq\f(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同男子沉溺于愛情!男子沉溺在愛情里,還可以脫身。)eq\f(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女子沉溺在愛情里,就無法脫身了!)[eq\o(\s\up7(士:古代對男子的通),\s\do5(稱。耽dān:沉溺。))eq\o(\s\up7(說tuō:通),\s\do5(“脫”,脫身。))]eq\f(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桑樹落葉的時候,它的葉子枯黃,紛紛掉落下來。自從我嫁到你家,)eq\f(三歲食貧。,多年來過著貧苦的生活。)[eq\o(\s\up7(隕yǔn:落,掉。徂cú:往,到。三歲:多年),\s\do5(來,不是確指。食貧:食物貧乏,指生活貧困。))]eq\f(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淇水波濤滾滾,水花打濕了車上的布幔。女子又沒有什么過錯,)eq\f(士貳其行。,男子的行為卻前后不一樣了。)[eq\o(\s\up7(湯湯shānɡshānɡ:水勢很大的樣子。),\s\do5(漸jiān:濺濕,浸濕。帷裳:車兩旁的))eq\o(\s\up7(布幔。爽:過錯。貳其行:),\s\do5(行為不專一,有二心。))]eq\f(士也罔極,二三其德。,男子的愛情沒有定準,他的感情一變再變。)[eq\o(\s\up7(罔:無。極:標準。二三:有時二,有時三。意),\s\do5(思是反復無常,感情不專一。德:品德,德行。))]eq\f(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多年來做你的妻子,家中的勞苦活兒沒有不干的。早起晚睡,)eq\f(靡有朝矣。,沒有一天不是這樣。)[eq\o(\s\up7(靡:沒有。室勞:家里的勞苦活兒,意),\s\do5(思是在家里勤勞干活。夙興:早起。))eq\o(\s\up7(夜寐:晚睡。朝:),\s\do5(一朝,即一天。))—eq\f(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你的心愿已經滿意了,就兇狠起來了。)eq\f(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境況,都譏笑我啊!)[eq\o(\s\up7(言:助詞,無義。),\s\do5(既:副詞,已經。))eq\o(\s\up7(遂:順心,滿意。暴:兇狠。知:動),\s\do5(詞,了解。咥xì:譏笑的樣子。))—eq\f(靜言思之,躬自悼矣。,靜下來想想,只能自己難過。)[eq\o(\s\up7(躬:自身。),\s\do5(悼:難過。))—eq\f(及爾偕老,老使我怨。,原想同你白頭到老,但現在白頭到老的心愿讓我)eq\f(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怨恨。淇水再寬總有個岸,低濕的凹地再大也有個邊。)[eq\o(\s\up7(及:同。隰xí:低濕的地方。),\s\do5(泮pàn:通“畔”,邊岸。))]eq\f(總角之宴,,少年時一起開心地玩耍,)eq\f(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盡情地說笑。誓言是真摯懇切的,沒有想到你竟會變心。)[eq\o(\s\up7(總角:古),\s\do5(代少年))eq\o(\s\up7(男女把頭發扎成丫髻,叫總角,后來指代少年時代。晏:快樂。晏晏:形容),\s\do5(快樂的樣子。信誓:盟誓,真誠的誓言。旦旦:懇切的樣子。反:違反,指))eq\o(\s\up7(違反),\s\do5(誓言。))]eq\f(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你違反誓言,不念舊情,那就算了吧!)[eq\o(\s\up7(是:這,指代誓言。已:),\s\do5(止,了結,這里指終止))eq\o(\s\up7(愛情。焉哉:語氣),\s\do5(詞,相當于“了吧”。))]《采薇》eq\f(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冒頭初發芽。說回家呀道回家,)eq\f(歲亦莫止。,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實現。)[eq\o(\s\up7(薇wēi:今名野豌豆苗。作:指薇菜冒出地面。),\s\do5(止:句尾語氣詞。曰:語助詞,沒有實在意義。))eq\o(\s\up7(莫:同),\s\do5(“暮”。))]eq\f(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啟居,,沒有屋來沒有家,都是因為跟狁去廝殺的原因。沒有空閑)eq\f(狁之故。,時間坐下來休息,為跟狁來廝殺。)[eq\o(\s\up7(靡mǐ:無。狁xiǎnyǔn:我國),\s\do5(古代北方的少數民族。不遑:無暇。))eq\o(\s\up7(遑,暇,空閑。啟居:指坐下來休息。古人席地而坐,坐時雙膝著地,臀部),\s\do5(貼在小腿上叫“居”;上身伸直,臀部離開腳后跟的叫“啟”,又寫作“跽”。))—eq\f(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長得柔又嫩。說回家呀道回家,)eq\f(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心里憂悶多牽掛。滿腔愁緒火辣辣,又饑又渴真苦煞。我)eq\f(戍未定,靡使歸聘。,駐守的地方還擔心定,沒有人可托付去打聽家里的消息。)[eq\o(\s\up7(柔:指剛長出來的薇菜柔嫩的樣子。烈烈:形容憂心如焚。戍:守,這里),\s\do5(指防守的地點。未定:擔心定。使:指使,托付。一說,使者。聘:問。))]eq\f(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漸老變硬。說回家呀道回家,)eq\f(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轉瞬十月又到啦。征役沒休止,想要休息沒閑暇。滿懷)eq\f(心孔疚,我行不來。,憂愁特別苦痛,生怕從今不回家。)[eq\o(\s\up7(剛:硬,指薇菜的莖葉變老),\s\do5(了。陽:指陰歷十月。王))eq\o(\s\up7(事:指征役。靡盬:沒有止息。孔疚:特別苦痛。孔,很。疚,),\s\do5(苦痛。啟處:與上文“啟居”同義。不來:不歸。來,回家。))]eq\f(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那盛開著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高大的戰車是誰的車?)eq\f(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是將軍乘坐的戰車。駕起兵車要出戰,四匹雄馬高大雄壯。邊)eq\f(豈敢定居?一月三捷。,地怎敢圖安居?一月要爭幾回勝。)[eq\o(\s\up7(爾:花盛開的樣子。維何:),\s\do5(是什么。維,句中語氣詞。))eq\o(\s\up7(常:即棠棣樹。路:高大的戰車,將帥作戰時用的車。又叫戎車。周),\s\do5(代時斗爭是車戰。君子:這里指將帥。車:兵車,即下文的戎車。牡:))eq\o(\s\up7(雄馬。業業:高),\s\do5(大雄壯的樣子。))]eq\f(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駕起四匹大公馬,馬兒雄駿高又大。將軍威猛倚車立,)eq\f(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兵士掩護也靠它。四匹馬兒多齊整,魚皮箭袋雕弓掛。怎么)eq\f(不日戒,狁孔棘。,能不每天戒備啊?狁之難很緊急啊。),[eq\o(\s\up7(骙骙:馬強壯的樣子。),\s\do5(依:指將帥靠立在車))eq\o(\s\up7(上。小人:指兵士。腓féi:掩護,遮擋。古代打仗是車戰,主將在兵),\s\do5(車上指揮,步卒在兵車后面,靠車身掩護自己。翼翼:行列整齊動作熟))eq\o(\s\up7(練的樣子。象弭mǐ:兩端用象骨裝飾的弓。魚服:用鯊魚皮制作),\s\do5(的箭袋。孔棘:特別吃緊。孔,副詞,甚,很。棘,通“急”,緊急。))]eq\f(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回想當時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eq\f(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滿心)eq\f(傷悲,莫知我哀!,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eq\o(\s\up7(往:指當時從軍。依依:樹枝柔),\s\do5(弱隨風漂流的樣子。來思:指歸))eq\o(\s\up7(來時。思,語氣詞。雨yù雪:下雪。雨,這里用作),\s\do5(動詞。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樣子。遲遲:緩慢。))]eq\a\vs4\al([學習目標])1.積累并駕馭文中重點實、虛詞,把握文言句式,精確翻譯關鍵語句。2.理解兩首詩的思想內容,并把握兩首詩中所運用的賦、比、興和重章疊句的表現手法。3.分析兩首詩中的人物形象并把握其特征。一、閱讀課文第1、2章,完成后面的題目。環節一:突破詞句1.抱布貿絲 貿:2.匪來貿絲 匪:3.來即我謀 謀:4.匪我愆期 愆:5.將子無怒 將:6.乘彼垝垣 乘:7.泣涕漣漣 涕:8.載笑載言 載:9.爾卜爾筮,體無咎言爾:體:咎:言:10.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匪來貿絲,來即我謀。譯文:(2)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譯文:(3)以爾車來,以我賄遷。譯文:明確:1.交換,交易2.通“非”,不是3.這里指商議婚事4.拖延5.愿,請6.登上7.眼淚8.動詞詞頭,無實義9.你卜筮的卦象災禍預兆10.(1)并不是真的來換絲,到我這里來是商議婚事的。(2)請你不要生氣,就把秋天當作我們的婚期吧。(3)你用車來接我,我帶上財物嫁給你。環節二:把握文意11.對本段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這是用賦的手法寫男子向女子求婚,既表現了男子的狡黠、急迫,又為下文兩人的婚姻悲劇埋下伏筆。B.女主子公“送子涉淇”,又勸氓“無怒”,寫出了人物的溫順的特性,也示意了氓的急躁易怒,為下文的愛情悲劇張本。C.第2章描寫女子等待過程中的心理,充分表現了熱戀中女子的率真直爽和對男子的癡情。“乘”“望”兩個動詞,表現了女主子公對美妙愛情的激烈和欣喜之情。D.這兩章敘事真實,歷歷可見,而詩人作為一個純情少女的自我形象,也刻畫得活靈活現。解析:選CC項“乘”“望”兩個動詞,表現了女主子公對美妙愛情的著急與期盼之情。二、閱讀課文第3、4章,完成后面的題目。環節一:突破詞句1.無與士耽耽:2.猶可說也說:3.其黃而隕隕:4.自我徂爾,三歲食貧徂:三歲:貧:5.女也不爽,士貳其行爽:貳:6.士也罔極,二三其德德:7.翻譯下列句子。(1)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譯文:(2)淇水湯湯,漸車帷裳。譯文:(3)女也不爽,士貳其行。譯文:(4)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譯文:明確:1.沉溺2.通“脫”,擺脫3.落4.往指多年貧困5.過錯不專一,有二心6.品德、德行7.(1)桑樹還沒落葉的時候,它的葉子簇新潤澤。(2)淇水波濤滾滾,水花打濕了車上的布幔。(3)女子沒有什么過錯,男子行為卻前后不一樣了。(4)男子的愛情沒有定準,他的感情一變再變。環節二:把握文意8.對本段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運用比、興手法,比方女子的容顏的靚麗、青春年華到女子年長色衰的過程,作者這樣寫,主要是為了示意時間的推移。B.第3章中寫桑葚是甜的,斑鳩食多了也會昏醉;愛情是美妙的,女子癡迷太深則易上當受騙。在回憶中插入抒情爭論的內容,體現了詩歌行文上的跌宕起伏。這兩章由上面的敘事轉入抒情爭論,在讀者心理上造成了明顯的停頓和隔離。示意了女主子公的凄慘命運的起先。C.“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寫女子不得已坐著車子渡過淇水,回到娘家。前半句是實寫,同時也示意女主子公內心怨憤難平的波瀾,以“淇水”起興,寫出婚姻的不幸。D.婚姻不幸的根源是男子“二三其德”,體現了女主子公對婚姻的深刻反思——女子不能沉溺于愛情,否則,就會陷入泥潭,很難自拔,從中也透露出女子對“氓”變心的憤恨,并對其進行了無情的控訴。解析:選AA項作者這樣寫,不僅僅是“為了示意時間的推移”,還比方夫妻愛情的改變。三、閱讀課文第5、6章,完成后面的題目。環節一:突破詞句1.靡室勞矣靡:2.夙興夜寐夙:夜:3.言既遂矣言:遂:4.躬自悼矣躬:悼:5.及爾偕老及:6.總角之宴,言笑晏晏宴:晏晏:7.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旦旦:其:反:8.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譯文:(2)靜言思之,躬自悼矣。譯文:(3)及爾偕老,老使我怨。譯文:(4)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譯文:明確:1.無、沒有2.名詞作狀語,早、晚3.助詞,無實義順心、滿意4.自身難過5.同6.快樂形容快樂的樣子7.懇切的樣子代詞,你違反,指違反誓言8.(1)早起晚睡,沒有一天不是這樣。(2)靜下來想想,只能自己難過。(3)(原想)同你白頭到老,但(現在)白頭到老的心愿讓我怨恨。(4)誓言是真摯懇切的,沒想到你竟會變心。環節二:把握文意9.對本段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承上文的“三歲食貧”,概括了女主子公多年來的勞苦生活,她任勞任怨地承受著家庭賜予她的重擔。兩個“靡”字,道盡了其中的辛苦。B.氓,婚前婚后也形成顯明的對比。從“氓之蚩蚩”到私欲得到滿意的“至于暴矣”,乃至朝三暮四后的“士貳其行”,有力地表現了男子的暴戾不仁、忘恩負義的性格。C.女主子公反思自己“及爾偕老”的愿望,得到的只是氓“信誓旦旦”的謊言,她看清了氓的原來面目,并實行了決絕的看法,女主子公表現出來的是深刻的反思和懊悔,對氓的指責和憤恨。D.《氓》這首詩同《詩經》中的大多數四言詩一樣,句式以四言為主,采納回環跌宕的結構,尤其是運用重章疊句的藝術手法。解析:選DD項“重章疊句的藝術手法”應當為賦、比、興的手法。一、閱讀課文第1、2、3章,完成后面的題目。環節一:突破詞句1.薇亦作止作:止:2.歲亦莫止莫:3.不遑啟居不遑:啟:居:4.靡使歸聘使:聘:5.憂心孔疚,我行不來疚:來:6.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曰歸曰歸,歲亦莫止。譯文:(2)憂心烈烈,載饑載渴。譯文:(3)憂心孔疚,我行不來。譯文:明確:1.指薇菜冒出地面句尾語氣詞,無實義2.同“暮”,指年末3.無暇跪坐4.指使、托付問5.苦痛回家6.(1)要回家了要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實現。(2)滿腔愁緒火辣辣,又饑又渴真苦煞。(3)滿懷憂愁特別苦痛,生怕從今不回家。環節二:把握文意7.對本段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以采薇起興,但興中有賦。這信手拈來的起興之句,是口頭語、眼前景,反映了戍邊士卒的生活苦狀。B.文中反復陳述“狁之故”,說明戰士們遠離家園,飽受戰亂之苦,都是狁來犯造成的。表達了他們對狁的怨恨。C.薇“作”“柔”“剛”,形象地刻畫了薇菜從破土發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莖葉老硬的生長過程,表現出戍邊士卒離家之久和軍旅的勞頓,暗含著他們對時間的漫長和歸家遙遙無期的怨恨之情。D.每章前四句以重章疊句申意,反復吟誦,以按部就班的方式抒發思家盼歸之情。后四句做層層說明:遠離家園,是因為狁之患;戍地未定,是因為戰事頻頻;無暇休整,是因為官差無窮。字里行間表達了厭戰心情和對敵人的仇恨。解析:選CC項中“暗含著他們對時間的漫長和歸家遙遙無期的怨恨之情”錯,應當是表達了他們劇烈的思歸之情。二、閱讀課文第4、5、6章,完成后面的題目。環節一:突破詞句1.彼路斯何路:斯:2.君子所依依:3.小人所腓腓:4.豈不日戒日:5.狁孔棘孔:棘:6.今我來思思:7.雨雪霏霏雨:8.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彼爾維何?維常之華。譯文:(2)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譯文:(3)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譯文:(4)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譯文:(5)我心傷悲,莫知我哀!譯文:明確:1.高大的戰車,將帥作戰時用的車語氣詞,無實義2.指將帥靠立在車上3.遮擋4.每天5.副詞,甚,很通“急”,緊急6.語氣詞,無實義7.名詞作動詞,下8.(1)那盛開著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2)四匹馬兒多齊整,魚皮箭袋雕弓掛。(3)回想當時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4)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5)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能體會!環節二:把握文意9.對本段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自問自答,以“維常之華”,興起“君子之車”,流露出軍人特有的驕傲之情。接著圍繞戰車描寫了戰斗場面:“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概括地描寫了威猛的軍容、昂揚的士氣和常見的戰斗。B.第5章對斗爭場面進行了詳細描寫,通過對馬、車、象弭、將帥和士兵生動而形象的刻畫,反映了當時邊關的形勢,說明白久戍難歸的緣由,強調了正是因為斗爭的頻繁,居無定所,士兵才歸家無望,思鄉心切。C.“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運用以景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寫了兩個典型的畫面,蘊含著豐富而又困難的感情,顯得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尋味。D.本詩的抒情主子公是一名士卒,他劇烈地思念家鄉,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盡快回家,內心充溢著悲傷。后三章運用了重章疊唱的手法,使情感在回旋中遞進加強,主題更突出,增加了詩歌的音韻美。解析:選DD項運用了重章疊唱手法的是前三章。一、積累妙用素材·讓文筆更鮮活(一)這樣積累素材話題專輯——eq\a\vs4\al(責任)1.從教材中積累詩中“氓”是一個極不負責任的男子,是一個反面人物形象。求婚時他裝腔作勢地“抱布貿絲”,表現出一副忠厚醇厚相;新婚時又信誓旦旦地許下“及爾偕老”的諾言;后來卻“二三其德”“至于暴矣”,遺忘了自己的承諾,遺忘了作為男人的責任,成為無情無義的負心漢。這種不忠于愛情,不信守誓言,不誠信不負責任的人,必將被世人唾棄。2.從歷史中積累(1)白墻紅瓦,點點桃花掩映下,如“梨花帶雨”般的昭君即將出塞,她明知此去艱難異樣,要恒久忍受思鄉之苦,可她靠著連男兒都汗顏的氣魄與膽識,毅然挑起“使國安”的責任,遠嫁他鄉。茫茫大漠,黃塵漫天,長風孤雁,淚打琵琶,琴韻悠悠,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紅淚點點,昭君卻義無反顧,是責任讓柔弱如水的她做出了這樣的壯舉。(2)“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當荊軻踏上去秦國的征途,他背負的是責任,是他對國家和百姓的責任。責任使他在兇暴的秦王面前無所畏懼。他雖然最終倒下了,但依舊成為人們心中的英雄,一個負責的英雄……3.從名言中積累(1)這個社會敬重那些為它盡到責任的人。——梁啟超(2)生命和崇高的責任聯系在一起。——車爾尼雪夫斯基(3)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打算。——易卜生(4)高尚、宏大的代價就是責任。——丘吉爾(5)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歌德(6)一個人若是沒有熱忱,他將一事無成,而熱忱的基點正是責任心。——列夫·托爾斯泰4.從佳作中積累小草知道自己的責任,它盡情地釋放無盡的生命力,為春天增一絲綠意;大樹知道自己的責任,它努力地擴張自己的枝葉,為夏天送去一片綠蔭;金黃的稻穗知道自己的責任,它虛心地彎下腰桿,為秋天帶來豐收的喜悅;臘梅知道自己的責任,它英勇地在寒風冰雪中怒放,為冬天帶來一絲朝氣。那么作為人類的我們,更應當明白自己的責任。(二)這樣運用素材eq\a\vs4\al([精彩片段])愛默生曾說:“責任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是一種宏大的品行,在全部價值中它處于最高的位置。”科爾頓也說:“人生中只有一種追求,一種至高無上的追求——對責任的追求。”責任,從本質上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它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人,應當為責任而活,決不能像“氓”那樣背棄承諾,成為一個無情無義、不負責任、被人唾罵的人。[領悟]作文片段在引用名言并做進一步解說的基礎上,總結出主旨:人,應當為責任而活。并進一步由反面舉“氓”不負責任的例子加以論證。層次清晰,論證有力。eq\a\vs4\al([精彩范文])風,雅,頌。這幾個漢字御風而行,溯水而來,伴著古老而宏大的美麗鐘聲。那些在孟春之月,振木鐸于阡陌田間采擷來的詩句是撞鐘的器械,一下,一下,先帝的大殿,嬪妃的后宮,田野上空,鳥兒四散驚飛,紙頁被鐘聲掀起。那些神奇如卦文般的詩名,“豐年”“泮水”“良耠”“湛露”“魚麗”“玄鳥”……多么美的詞語啊!它的美因為失傳更加凄麗。里面有廟宇的香火,有潺潺河水,有麥垛,有卑微的適足,有燭火般稍縱即逝的快樂,還有哀傷。民歌一般的哀傷。民歌一旦快樂起來,是盡情天地的熱情。嗩吶鑼鼓響遍天地,天是大晴,地是大美,花是大紅;而民歌一旦哀痛起來,也是徹骨的哀痛。是黑暗里你的手沾到了三更的寒露,整個人從肺腑哆嗦起來,冷的不止是你的身體,還有歷史的骨頭,你們都患著風濕。風濕,是斷不了根的,尤其怕冷,怕綿延的寒氣。“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戰亂與繁重的徭役中,一個征兵與一個國家淌血的傷口都在《采薇》——“小雅”最終一章中袒露著。而他的思婦也正在家鄉的柴牖邊嘆著:“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很多生氣豪壯的勸戰長篇或許抵不過這幾句女人的幽幽嘆息。《詩經》,它是野地里生長的植物,是春天遺失的白袍,隸篆的詩句像蹄印始終鋪到西周與春秋的柴扉前。柴扉推開是無限廣袤:暮色蒼茫,流水淙淙。劍聲與古琴聲飛旋,勞作聲與低吟聲交融,天地間充溢大慟與大悟。那些布衣烏鬢的女子,那些河水渙渙的情感……哀怨是《氓》與《邶風·古風》中的棄婦,堅貞是《柏舟》中的女子,明麗是《溱洧》中在春天河旁游戲的男女,傷痛是《唐風·葛生》中亡人之婦,相思是《王風·采葛》還有《蒹葭》中望愛人不見的悵惘。“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銀子般的月光打濕了花朵與等候者的衣襟,遠遠的地方傳來瑟瑟古琴聲。現代人除了約在嘈雜的電影院、虛擬的網絡、喧囂的車站或是“肯德基”,又能到哪去守望愛情?多情的《詩經》,哀傷的《詩經》,焰心一般冷與熱的《詩經》!在這個冬天的夜晚讀《詩經》,讀到一些沒有膨脹的喜悅,一些沒有矯飾的哀傷,一些沒有虛浮的忠貞。染著風霜的馬車與木鐸聲趁夜色把這些詩句運輸到我們跟前,我們在遙遠先人的感情里又幽幽地活過一次,他們布衣上濃重的汗堿味一下刺酸了我們的鼻子。不要說物質已多么奢侈,當時間沉淀了一切,我們終究渴望回到的不過是個水草豐美的地方,說一些樸實的話,獲得一些樸實的感情。全部都像麥秸一般真摯。一冊《詩經》,一種血脈相連的痛,使這個一般的冬夜從近百個冬夜里脫穎而出。不必洗手焚香,不必沐浴齋戒,《詩經》,它原來是鋪陳的香火,是清凈的素食。沿著《詩經》的水路溯流而上,猶如被沿岸廟宇中繚繞的香煙之氣深深地摩挲。佳作賞析《詩經》是一本至純至美的書,對《詩經》的解讀正是對這種至純至美的發覺與挖掘。本文通過想象與聯想,串聯了《詩經》的意象,豐富了詩歌的情景,使那些超越千年的事務與人物又鮮活地出現在我們面前。文章語言華美,手法多樣,是一篇不行多見的美麗散文。寫作借鑒1.學比擬“這幾個漢字御風而行,溯水而來”一句運用比擬手法,將“風、雅、頌”這些抽象的內容比擬為能“御風”、能“溯水”的詳細之物,生動形象,耐人尋味。2.學用典“振木鐸”是一個典故。《汗書·食貨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于天子。”木鐸,是一種樂器,類似鈴鐺,搖動時可以發出聲音。振木鐸,就是搖動木鐸。行人搖動木鐸,沿途采詩。后世以“振木鐸”為典故,指興學、興教和弘揚民族文化。3.學佳句“冷的不止是你的身體,還有歷史的骨頭,你們都患著風濕”一句運用比擬,寫《詩經》對讀者和民族文化的影響,表達的含意深刻:《詩經》中民歌的哀痛,不僅感染著每一個讀者,而且融入民族文化,成為民族文化不能割裂的淵源。4.學引用作者引用《詩經·小雅·采薇》和《詩經·衛風·伯兮》中的名句,闡釋《詩經》厭戰和思婦的相關內容,使內容詳細生動,文采斐然。特殊是“很多生氣豪壯的勸戰長篇或許抵不過這幾句女人的幽幽嘆息”一句含意深刻:思婦的嘆息飽含對出征丈夫樸實而真摯的思念之情,讓人們看到生氣豪壯的勸戰宣揚在斗爭給人民帶來的苦痛面前都成了謊言。5.學對比描述《詩經》所表達的不同感情后,作者又說“現代人除了約在嘈雜的電影院、虛擬的網絡、喧囂的車站或是‘肯德基’,又能到哪去守望愛情”。這是通過現代與古代的物質與精神生活的對比,揭示在《詩經》時代,人們的物質生活雖然貧乏,但情感豐富純真;啟示物質生活充裕的現代人應當做一點精神反思。6.學表達這篇散文在行文上主要采納了描述性的語言,生動地描述了《詩經》的主要內容,既避開了平鋪直敘,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學色調,增加了讀者的閱讀愛好。

二、研讀品嘗經典·讓積淀更豐厚民為貴,社稷①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章句下》注釋:①社稷:土神和谷神。土神和谷神是古時君主都祭祀的神主,后來就用社稷代表國家。[翻譯]百姓最為珍貴,土神和谷神次要,君主為輕。[明理知義]這充分體現了孟子的重要思想——民本思想、以民為本。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終,這是因為,有了人民,才須要建立國家;有了國家,才須要有個“君”。國家是為民眾建立的,“君”的位置是為國家而設立的。輕重主次的關系是很清晰的,國家政治,一切以民為本。沐猴而冠成語釋義: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原委不是真人。比方虛有其表卻無實際實力。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成語原文: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缺,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家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真。”項王聞之,烹說者。——《史記·項羽本紀》翻譯:過了幾天,項羽率兵西進,屠戮咸陽城,殺了秦降王子嬰,燒了秦朝的宮室,大火一連燒了幾個月都不熄滅;劫掠了秦朝的財寶、婦女,往東走了。有人勸項王說:“關中這塊地方,有山河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業。”項王看到秦朝宮室都被火燒得殘缺不堪,又思念家鄉想回去,就說:“富貴不回家鄉,就像穿了錦繡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別人誰知道呢!”那個勸項王的人說:“人說楚國人像是獼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這樣。”項王聽見這話,把那個人扔進鍋里煮死了。穆旦,原名查良錚,20世紀中期我國聞名的詩人、翻譯家。1940年從西南聯大畢業并留校任教,后赴美國芝加哥高校攻讀英國文學專業。1952年,從芝加哥高校畢業的穆旦,本可留在美國的一些高校里任教,也可以靠著寫詩就能有很好的生活。但他卻堅持要回國,要將一些優秀的國外文學翻譯給新中國的讀者。可當時正值朝鮮斗爭,美國政府不允許在美的中國籍高級學問分子離開,穆旦幾近周折,花了近兩年的時間,才沖破重重阻撓,最終回到了祖國,在南開高校任外語系副教授。一回來,穆旦就起先驚慌的翻譯工作,為了給這個民族增加文學滋養,他甚至停止了寫詩,以便用心于譯作。5年內,他便翻譯出版了普希金的好幾部代表作,以及《拜倫抒情詩選》《濟慈詩選》等等,他的譯作發行量很大,以至于沒人知道他是詩人穆旦,只知道他是翻譯家查良錚。除了翻譯外,他的書也教得特殊好,在南開有口皆碑。然而,穆旦特性正直坦誠,他不會逢場作戲,更不會說假話,遇事總是喜愛仗義執言,因此很不得一些人的喜愛,這也為他后來的厄運埋下了隱患。1959年,在南開高校“反右傾”運動中,有人翻出了穆旦的過去,舉報了他,天津中院隨即宣布穆旦為“歷史反革命”,判處他接受“機關管制”“監督勞動”。這是歷史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