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類熱點-公平正義、民主平等-2024屆高三歷史統編版二輪復習解析版_第1頁
政治類熱點-公平正義、民主平等-2024屆高三歷史統編版二輪復習解析版_第2頁
政治類熱點-公平正義、民主平等-2024屆高三歷史統編版二輪復習解析版_第3頁
政治類熱點-公平正義、民主平等-2024屆高三歷史統編版二輪復習解析版_第4頁
政治類熱點-公平正義、民主平等-2024屆高三歷史統編版二輪復習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政治類熱點--公平正義、民主平等--2024屆高三歷史統編版二輪復習1.下列世界近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能正確反映發展趨勢是重要事件發展趨勢A1787年憲法頒布、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B英國頒布《航海條例》、瓦特改良聯動式蒸汽機、明清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工業化、市場化、全球化C《社會契約論》出版、《船山遺書》理性化、科學化D新興城市的出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理性化、城市化A.AB.BC.CD.D【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87年憲法頒布、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體現的世界發展趨勢是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A選項符合題意。英國頒布《航海條例》、瓦特改良聯動式蒸汽機、明清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無法體現全球化趨勢,B選項排除。《社會契約論》出版、《船山遺書》無法體現科學化,C選項排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屬于封建傳統思想的內容之一,無法體現理性化、城市化,D選項排除。2.1955年12月1日,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城黑人R?帕克斯夫人在公共汽車上拒絕讓座給白人,被捕入獄。在青年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的領導下,全城5萬黑人團結一致,罷乘公共汽車達一年之久,終于迫使汽車公司取消種族隔離制。這反映了A.美國的福利政策很不完善 B.二戰后美國民權運動的發展C.美蘇對峙導致局勢緊張 D.美國社會矛盾得到徹底解決【答案】B【詳解】據題意可知,在馬丁·路德·金的領導下,蒙哥馬利城的黑人通過團結一致罷乘公共汽車的方式迫使汽車公司取消了種族隔離措施,這是維護黑人合法權利的運動,反映了二戰后美國民權運動的發展,故選B;材料內容涉及的是美國國內的民族歧視,沒有體現福利政策,和美蘇對峙無關,排除AC;“徹底解決”的說法過于夸張,不符合實際,排除D。故選B。3.1972年美國出臺了《聯邦競選法案》,規定:政治捐款必須公開捐款人姓名和數額,而且捐款數額限定為每個人每次選舉給某個候選人不能超過1000美元(2002年調整為2000美元,2008年調整為2300美元);公司、工會等組織的政治行動委員會捐款不得超過5000美元。從該法案的制定和實施可以看出A.美國的民主制度具有虛偽性B.美國的法律制度形成體系化C.美國的民主完全是金錢民主D.美國的民主制度日趨公平性【答案】D【詳解】依據材料可知,美國出臺法案限定政治捐款的額度,避免出現資本購買“民主”、操縱國家的情況,這體現了美國民主制度日趨公平性,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美國民主政治的虛偽性與材料表現該法案限制政治捐款規模的主旨無關;B選項錯誤,材料只涉及了美國競選的一個法律規定,無法得出美國的法律制度形成體系化;C選項與材料表現該法案限定政治捐款規模的主旨不符,錯誤;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4.當歷史學家談起《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反法西斯主義、黑人民權運動等史實時,人們會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A.共和 B.社會保障 C.人權 D.君主立憲【答案】C【詳解】試題分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突出體現的是民主共和、反法西斯主義突出體現的是民主和反對侵略的主旨、黑人民權運動主要是反對種族歧視和維護黑人的民主權利,這一些都體現出了一個共同的主旨即人權。故此題應選C項考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點評:此題為概念選擇題。這種題型是在題干中提出一個基本概念,選項多是對這一概念的闡釋或解釋,它注意對歷史概念的有機滲透和運用,備選項的設計立足于歷史基本知識的內在規律或本質的挖掘與提高。每一歷史概念都有客觀存在的特定的歷史時間、特定的歷史空間、特定的歷史內涵(本質屬性)和特定的歷史外延(結果、作用、影響、意義等)。因此解答概念選擇題要注意對歷史概念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對歷史概念的時間、空間位置、適用范圍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該概念在什么時空區間內存在,在什么范圍內適用”;定性分析,就是對歷史概念的性質、本質等在屬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該概念是什么”。同時,在平時要加強歷史概念的學習,準確地理解歷史概念。5.1963年8月,馬丁·路德·金發表了追求平等與友愛的演講;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生發起了反對美國侵略越南戰爭的運動;1992年,美國“全國婦女協會”的成員舉行爭取權利平等的示威游行。這表明二戰后美國A.階級矛盾尖銳 B.社會運動頻發C.貧富分化加劇 D.民權意識產生【答案】B【詳解】據題意可知,從1963年到1992年美國社會不斷出現追求平等和反戰的運動,說明二戰后美國社會運動頻發,故選B;材料主要反映了二戰后美國社會運動頻發,沒有體現階級矛盾尖銳、貧富分化加劇,排除AC;美國的民權意識在二戰之前就早已產生,排除D。故選B。6.1912年5月,設立在外國租界內的《民權報》主筆因發文批評袁世凱陰謀篡權,而被租界當局拘捕,并“依照中華民國新刑律第二百一十七條”加以處罰。這說明當時A.租界當局嚴格的思想控制 B.租界當局尊重中國法律C.進步刊物不能在租界生存 D.中國已收回租界司法權【答案】A【詳解】1912年屬于民國時期,憲法規定有言論出版自由,但是《民權報》主筆因發文批評袁世凱陰謀篡權,而被租界當局拘捕,說明當時租界當局嚴格控制思想,A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租界具有治外法權,租界這一行為本身不能說明其尊重中國法律,排除B;C表述絕對,排除;D不符合史實,排除。7.1763年4月,英國議員威爾克斯發表匿名文章,譴責國王喬治三世凌駕于議會之上的專橫行為。喬治三世下令逮捕威爾克斯。被少數貴族控制的下議院迎合國王旨意,不顧議員享有逮捕豁免權的規定,宣布取消威爾克斯的議員資格。在1768年議會選舉中,威爾克斯再次當選為議會代表,下議院蠻不講理地拒絕承認他的議員資格。這一事件的發展表明A.議會選舉改革成為當務之急B.民主和專制的斗爭依然存在C.下議院權力呈日益擴大趨勢D.國王執政的合法地位受質疑【答案】B【詳解】材料體現的不是議會選舉的不完善,而是議員和國王之間的斗爭,A不正確;料實質上反映的是國王和議員之間的斗爭,體現了英國民主政治下,民主與專制的斗爭依然存在,民主政治還不夠完善,B正確;從材料敘述看,不能得出下院權力擴大,C不正確。材料所述國王行為存在著不合法的現象,D不正確。8.《女士》雜志創刊于1972年,成為第一本專門面向女性讀者創辦的雜志。它試圖把激進的男女平等主義的信息帶給廣大讀者,并試圖幫助美國人重新思考傳統的性別在新時代社會經濟中的作用。出現這一歷史現象的原因是A.女性屬于家庭的觀念受沖擊 B.政黨政治需要女性選民的支持C.女權運動取得了徹底的勝利 D.科技革命推動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答案】D【詳解】依據材料中“1972年”、“重新思考傳統的性別在新時代社會經濟中的作用。”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促進民主政治完善和思想觀念的進步,有利于提高女性社會地位,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屬于現象,不是原因,排除;B選項與材料無關,排除;C選項中的“徹底”一詞說法絕對,排除。故選D。9.如圖1943年阜平城南莊晉察冀邊區第一屆參議會與會代表占比示意圖說明A.中國共產黨取得抗戰領導權B.土地政策影響政權的建設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得以確立D.根據地民主政治有所發展【答案】D【詳解】材料只是反映出抗日根據地的情況,沒有體現出中共取得了抗戰領導權,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政治代表的身份,看不出土地革命政權的特點,排除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得以確立,應該是在1937年,排除C。抗日戰爭時期為了抗戰鞏固統一戰線,所以吸收了很多的民主力量參與到政權建設,這是根據根據地政治發展的需要而確立的,故選D。10.譜牒編修伴隨著宗族的出現而產生。魏晉南北朝時特重門第,有司選舉必稽譜牒,譜學成為地主官僚保持門閥的工具,唐朝也屢修譜牒,擴大了庶族的政治權力,提高了庶族的政治地位。這說明唐朝A.抑士揚庶,以平衡社會矛盾B.科舉未能改變庶族的政治地位C.門第仍然是選官的唯一依據D.科舉制使社會上下流動性減弱【答案】A【詳解】由材料“唐朝也屢修譜牒,擴大了庶族的政治權力,提高了庶族的政治地位”可知唐朝通過修譜來提高庶族的地位,打破世家大族對官職的把持,平衡社會矛盾,故A正確;材料未體現科舉制,故BD錯誤;唐朝科舉取士,門第不是選官唯一標準,故C錯誤。11.下圖載于1908年《戊申全年畫報》。這說明當時A.新舊勢力對自由的不同態度B.革命派思想宣傳方式需調整C.政權變更對民眾觀念的影響D.民主共和觀念開始深入人心【答案】A【詳解】材料“1908年《戊申全年畫報》”反映了有人敲響自由之鐘,也有人不愿聽到自由之聲,這說明了新舊勢力對自由的不同態度,故A正確;敲響自由之鐘不一定是革命派的思想宣傳方式,故B錯誤;1908年中國政權沒有發生變更,故C錯誤;1911年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故D錯誤。12.1968年4月4日,美國黑人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市舉行非暴力游行時,被白人槍殺。他的遇刺觸發了黑人抗暴斗爭的巨大風暴,全美100多個城市出現騷亂。對此理解正確的是,當時美國A.民主政治亟待完善 B.政治動蕩引發經濟滯脹C.聯邦體制危機重重 D.南北之間矛盾不可調和【答案】A【詳解】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在此時期,美國黑人發動了反對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爭取政治經濟和社會平等權利的大規模斗爭運動,這說明當時美國民主政治亟待完善,因此A選項正確;美國經濟滯脹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與政治動蕩沒有直接關系,B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美國黑人對民主平等權利的追求,與聯邦體制無關,C選項錯誤;D選項是19世紀中期美國內戰的背景,其矛盾焦點是奴隸制的存廢問題,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選A。13.我國古代在對官員的選任和管理上實行人事回避制度,主要是親屬回避、地域回避和職務回避。人事回避制度正式確立于兩漢,發展成熟于唐宋,完備于明清。回避制度A.導致了人才匱乏的局面B.消除了血緣、地域觀念C.杜絕了吏治腐敗的現象D.客觀上有利于社會公正公平【答案】D【詳解】由材料可知回避制度包括“親屬回避、地域回避和職務回避”,其目的是加強吏治,維護社會公正公平,故D正確;回避制度與人才選拔無關,不會導致人才匱乏,故A錯誤;B項的“消除”和C項的“杜絕”說法絕對,故BC錯誤。14.古希臘思想家伊壁鳩魯說:法律就是宣布正義。正義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因為它是人們相互交往中的一種有益的東西。另一位古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也曾說“法分自然法和人定法,無論是自然法還是人定法,都是正義的表現。”這意在強調A.自然法和人定法存在區別B.人定法必須符合自然法精神C.羅馬法要體現維護正義D.古希臘的立法標準和本質【答案】D【詳解】從材料“法律就是宣布正義”和“無論是自然法還是人定法,都是正義的表現”可見古希臘的立法標準和本質是為了維護正義,故選D。材料“法分為自然法和人定法,無論是自然法還是人定法,都是正義的表現”反映的是兩者的共性,故排除A。由于人類個體和群體認知的局限性,人定法有時會違背自然法精神,故B表述錯誤,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臘時期的法律而不是羅馬法,C與材料無關,排除C。15.下圖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1963年發表著名演說——《Ⅰhaveadream》的場景,我們能從中得出的正確信息有①《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中明確標榜的天賦人權、平等觀念在兩百年后的1963年仍未能實現②美國社會仍然大量存在對印第安人、黑人的種族歧視③真正的完全的平等還只是存在于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中④進入21世紀后,美國通過修正憲法案,馬丁·路德·金當年的夢想已經成為現實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答案】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1963年發表演說,追求民權平等,這說明《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中的天賦人權、平等觀念仍未能實現,故①正確。這在客觀上反映了美國社會仍然大量存在對印第安人、黑人的種族歧視,故②正確。進入21世紀后,美國社會至今尚未完全實現真正的平等,完全的平等還只是存在于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中,故③正確,④錯誤。故①②③組合正確,故選B。16.清末,出現了許多反映現實的燈謎,如“論伍子胥之為人”,謎底為“議員”;“頸上污塵”,謎底為“領土”;“獨行三年喪”,謎底為“專制”;“成湯鳴條之役”,謎底為“商戰”等。對此分析有誤的是A.體現了實業救國的思想 B.體現了愛國主義的情感C.體現了階級斗爭的思想 D.體現了追求民主的思想【答案】C【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反映當時現實的“議員”、“專制”說明了清末追求民主的思想興起,D項正確,“商戰”能體現出“實業救國”的主張,A項正確,“領土”能夠說明愛國主義情感的存在,B項正確,而“階級斗爭”思想無從體現,故答案選C項。考點: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中國求民主反侵略的思想潮流·表現【名師點睛】中國近代史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是高考中的常考點,但難度較小,考查角度多涉及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識記能力,但近年來創設新情境,挖掘新史料或從新史觀的角度看待傳統重大歷史事件的情形以越來越明顯,希引起注意。17.1946年4月28日,上海市舉行參議員選舉。凡二十歲以上男女公民,均可憑國民身份證或領取國民身份證(申請書)收據,或持有由保長或甲長開具的證明文件,往各區投票處依照程序投票。這一現象A.表明民眾人身被控制嚴格B.說明民眾維權意識增強C.體現了政治民主化的探索D.反映了民主政府的建成【答案】C【詳解】材料所述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上海市的普選情況,這種選舉方式是當時政治民主化探索的體現,故C項正確。根據材料“往各區投票處依照程序投票”可知,體現了政治民主選舉的問題,而不是民眾人身被控制,故A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當時上海地區舉行參議員選舉的問題,不是維權的問題,故B選項錯誤;根據材料“1946年4月28日”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體現了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政治民主的探索,不能體現民主政府的建成,故D項無法由材料信息得出。18.1912年1月11日,《民立報》以“天下興亡,匹婦有責”為題發表文章。作者將傳統的“匹夫”巧妙地換成“匹婦”,其所要表達的思想應是A.女性要處于社會主導地位B.救國必須要依靠女性C.男女平等的觀念D.男尊女卑的社會狀態徹底得以改變【答案】C【詳解】材料中無法體現女性社會主導地位的內容,排除A;由材料可以看出,婦女和男子一樣擔負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排除B;“匹夫”換為“匹婦”突出了女性對國家的責任,說明國家的興亡,男女都有責任。因此能反映出男女平等的觀念,故選C;近代中國男尊女卑的社會狀態沒有徹底改變,排除D。19.中國共產黨在各抗日根據地都實行了普選制和競選制。1941年,延安縣鄉政府委員改選,連任者僅有133人,新當選者為185人,綏德縣原鄉政府委員落選者達101人,瀆職和不稱職的干部在選舉中被淘汰。這表明A.抗日根據地民主建設成就斐然 B.普選開始使人民獲得民主權利C.競選制度完善了社會主義民主 D.民眾監督消除了基層腐敗現象【答案】B【詳解】據材料“連任者僅有133人,新當選者為185人”“原鄉政府委員落選者達101人”可知,顯示普選制和競選制產生了明顯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民獲得了一定民主權利,故B選項正確;材料只是體現了延安縣政府委員的改選,不能代表整個抗日根據民主建設,故A選項錯誤;當時社會主義制度還遠未確立,故C選項錯誤;D項“消除”說法絕對,故D選項錯誤。20.從如表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觀念變化中可以看出A.均以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為指導思想B.其中立憲派比維新派更傾向于革命C.革命派的主張比較符合盧梭的政治學說D.因西方民主政治的發展程度而有所不同【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中的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觀念變化的數據,可以看出資產階級革命派主要是以民眾為主體,宣揚西方的民權和平等、自由等觀念,最終要在中國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制政體,這些主張符合啟蒙思想家盧梭的“人民主權”、“社會契約”和“民主共和”等政治學說,故C項符合題意;材料中都屬于資產階級派別,A項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立憲派和維新派都是主張改革,而不是革命,故B項錯誤;材料信息無法看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革命觀念變化是因西方民主政治的發展程度而有所不同導致的,故D項錯誤。故選C。21.憲政建設是政治文明的重要體現和保障。某學習小組就中國近現代憲政發展開展研究性學習,搜集了以下資料。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認為,“興民權、開議院”是國家富強的根本,是“治國之大經,為政之公理”,實行了君主立憲,“則中國之治強,可計日待也。”——陳旭麓《中國近代史》材料二

1911年在中國建立起美國政體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這種政體悲慘地結束了,即悲慘地失敗了。然而,失敗的并不是這種政體,而是一代人。——N.佩弗《遠東》材料三

“新中國的建立,使中國實現了從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政治、近代以來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敗嘗試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偉大跨越”。——《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1)依據材料一概括康、梁的主張,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其實踐。(2)結合材料二,說明20世紀初中國是如何建立“美國政體的仿制品”?怎樣理解“失敗的并不是這種政體,而是一代人”?(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是如何建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4)你認為該小組通過以上材料的研究學習,可以得出什么認識?【答案】(1)主張:君主立憲(或:實行君主立憲是國家富強的根本)。實踐:掀起維新變法運動(或:百日維新)。(2)史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體現三權分立的《臨時約法》。理解:該政體在美國獲得成功,在中國因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凱手中而失敗。可見失敗的不是政體本身,而是中國資產階級沒有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真正可以救中國的道路。(3)1954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4)追求民主憲政首先必須實現民族獨立;中國的憲政建設必須符合中國國情,不必照搬西方模式;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和完善人民民主政治。【詳解】(1)根據材料“興民權、開議院”是國家富強的根本,是“治國之大經,為政之公理”,實行了君主立憲”可知,康梁主張君主立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康梁思想的實踐是維新變法運動。(2)根據材料“1911年在中國建立起美國政體的仿制品”可知,孫中山效仿的是美國的總統共和制,其表現在: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體現三權分立的《臨時約法》。根據材料“然而,失敗的并不是這種政體,而是一代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民主共和政體在美國取得成功,但是在中國革命果實卻被袁世凱篡奪了,說明中國人未找到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是建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主要體現在1954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方面。(4)根據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的失敗教訓可知,追求民主憲政首先必須實現民族獨立;根據新中國成立實行政治制度建設經驗可知,中國的憲政建設必須符合中國國情和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老人將持有地讓與家庭成員、親屬,或者非親屬人員,換來食物供給保證和類似養老金或退休金之類的其他利益。在實行敞田制的地區,莊園、村莊的非耕地、休耕地都是敞開的公用地,包括窮人在內的每個共同體成員都可以在公共地放牧牲畜,獲取生產生活所需樹干、樹枝、灌木等燃料,獲取建造、修繕房屋的地皮和材料,拾取遺落的羊毛,獲取食用和出售的野生植物及其果實,等等。教會以教堂、修道院和建立慈善院來濟貧,在國家尚未建立濟貧體系的情況下,教士有責任勸說共同體成員照顧窮人。1536年,政府頒布的濟貧法令規定教區要為窮人募集捐贈,賦予教區救助窮人的責任。——摘編自王學增《中世紀英國鄉村貧困與社會濟助研究》材料二

改革開放初,中國廣大農村分布著2.5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極端貧困人口。1986年,國務院成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劃定重點扶持區域,設立專項扶貧資金,開始實施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的國家扶貧行動。有世界銀行專家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成為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減貧行動,尤其對減少農村地區的絕對貧困人數更是如此”。黨的十八大以來,扶貧開發進入脫貧攻堅新階段。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督戰,提出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建立脫貧攻堅的責任體系、政策體系、監督體系、考核體系等。明確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奮斗目標。——摘編自楊鐘《改革開放推動農村扶貧進程》(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世紀的英國解決貧困問題的社會救助方式。(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扶貧工作的核心舉措,分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扶貧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答案】(1)救助方式:家庭成員之間互助;公用地為貧困群體提供了重要的生計來源;基督教教會承擔了救濟窮人的重要功能;國家立法救濟貧困。(2)舉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改革開放,推動農村及貧困地區經濟發展;1986年,成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設立專項扶貧資金,開始國家扶貧行動;黨的十八大以來.建立精準扶貧體系,實施精準扶貧政策。原因:扶貧政策不斷深入發展,具有科學性、持續性;黨中央具有強大的執行力和號召力;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持共同富裕的理念。【詳解】(1)救助方式:根據材料“老人將持有地讓與家庭成員、親屬,或者非親屬人員,換來食物供給保證和類似養老金或退休金之類的其他利益”可知,家庭成員之間互助;根據材料“在實行敞田制的地區,莊園、村莊的非耕地、休耕地都是敞開的公用地……拾取遺落的羊毛,獲取食用和出售的野生植物及其果實,等等”可知,公用地為貧困群體提供了重要的生計來源;根據材料“教會以教堂、修道院和建立慈善院來濟貧,在國家尚未建立濟貧體系的情況下,教士有責任勸說共同體成員照顧窮人”可知,基督教教會承擔了救濟窮人的重要功能;根據材料“1536年,政府頒布的濟貧法令規定教區要為窮人募集捐贈,賦予教區救助窮人的責任。”可知,國家立法救濟貧困。(2)舉措:根據材料“改革開放初,中國廣大農村分布著2.5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極端貧困人口”可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改革開放,推動農村及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根據材料“1986年,國務院成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劃定重點扶持區域,設立專項扶貧資金,開始實施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的國家扶貧行動”可知,1986年,成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設立專項扶貧資金,開始國家扶貧行動;根據材料“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建立脫貧攻堅的責任體系、政策體系、監督體系、考核體系等”可知,黨的十八大以來.建立精準扶貧體系,實施精準扶貧政策。原因:根據扶貧政策的演變可以看出,扶貧政策不斷深入發展,具有科學性、持續性;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黨中央具有強大的執行力和號召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從國家實力來看,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持共同富裕的理念。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法國通過大革命(1789-1799年)推翻君主框架,建立一個共和國。它不但改變了當時歐洲的地緣政治格局,同時也拉開了世界革命的秩序,從而成為以后大革命(蘇俄革命、中國革命等)的故鄉。…法國大革命是一個從斷頭臺上建立起來的共和國。共和頭兩年,不知多少頭從斷頭臺上跌落到下面的籃子里。從共和的敵人路易到共和主義者如吉倫特等……結果君主制廢了,君主本人也送上了斷頭臺;但偏偏專制給保留下來,并且變本加厲,請看當時革命領袖馬拉的宣稱,“我們必須通過暴力來建立自由。為了粉碎國王的專制主義,我們現在應暫時實行“自由的專制主義”。自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