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模生物變式題庫_第1頁
高三一模生物變式題庫_第2頁
高三一模生物變式題庫_第3頁
高三一模生物變式題庫_第4頁
高三一模生物變式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一模生物變式題庫

【原卷1題】知識點生物的基本特征及病毒(舊),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異同

1.下列關于噬菌體、大腸桿菌和酵母菌共同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都能發生基因突變B.都能進行細胞呼吸

C.遺傳物質都是DNAD.組成成分都含蛋白質

【正確答案】B

【試題解析】【分析】1、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相比,最大的區別是原核細胞沒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

胞核,沒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原核生物沒有復雜的細胞器,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但

原核生物含有細胞膜、細胞質結構,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質等物質,原核生物

只能進行二分裂生殖。

2、細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細胞中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其中DNA

是遺傳物質,非細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種核酸、其遺傳物質是DNA或

RNA?

【詳解】A、噬菌體是DNA病毒、大腸桿菌是原核生物、醛母菌是真核生物,均含有基因,

均能發生基因突變,A正確:

B、噬菌體是DNA病毒,無細胞結構,故不進行細胞呼吸,而大腸桿菌和酵母菌是具有細胞

結構的生物,可進行細胞呼吸,B錯誤;

C、噬菌體是DNA病毒、大腸桿菌和酵母菌是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其遺傳物質均是DNA,C

正確;

D、病毒是由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構成,而大腸桿菌和酵母菌中存在膜成分等,故組成有

蛋白質,D正確。故選B。

"精準訓練"

1-1(基礎)下列各項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在酵母菌細胞中,基因的轉錄和翻譯是同時進行的

B.在蛙紅細胞的細胞核、線粒體和核糖體中,都可進行堿基互補配對

C.細胞中的膽固醇、磷脂和維生素都屬于脂質

D.HIV病毒和肺炎雙球菌兩種病原體中都含有RNA聚合酶

【正確答案】B

1-2(基礎)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能夠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且主要侵染T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HIV能侵染T細胞與T細胞表面含有的特定受體蛋白有關

B.HIV與T細胞的識別體現了細胞膜的細胞間信息交流功能

C.培養HIV的培養基應含有碳源、氮源、無機鹽和水等

D.HIV的遺傳物質進入T細胞后會整合到T細胞的DNA中

【正確答案】D

1-3(二鞏固):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引起鼻炎、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結構包括包膜、核衣

殼、基因組RNA等,其中包膜是上一個宿主細胞的部分細胞膜,核衣殼包括多種蛋白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核衣殼是在宿主細胞的核糖體中合成的

B.呼吸道合胞病毒含有磷脂雙分子層

C.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遺傳物質可以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上

D.培養呼吸道合胞病毒需使用含有活細胞的培養液

【正確答案】C

1-4(鞏固)放線菌(原核生物)產生的寡霉素能夠改變線粒體內膜上ATP合成酶的結構,從而阻斷ATP的

合成。據此推測,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放線菌合成寡霉素時需要多種具膜細胞器參與

B.放線菌內的放能反應一般與ATP的水解相聯系

C.ATP合成酶能夠降低ATP合成反應的活化能

D.寡霉素可抑制放線菌細胞內需要能量的代謝過程

【正確答案】C

1-5(鞏固)|關于真核細胞線粒體的起源,科學家提出了一種解釋:約十幾億年前,有一種真核細胞吞噬了

原始的需氧細菌,被吞噬的細菌不僅沒有被消化分解,反而在細胞中生存下來了。在共同生存繁衍的過程中,

需氧細菌進化為宿主細胞內專門進行細胞呼吸的細胞器。以下證據不能支持這一論點的是()

A.線粒體內的蛋白質,大多數是由核DNA指導合成

B.線粒體內存在與細菌DNA相似的環狀DNA

C.線粒體內核糖體的化學組成和結構特征與某些細菌的核糖體相似

D.線粒體能像細菌一樣進行分裂增殖

【正確答案】A

1-6(提升)支原體是導致人類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等疾病的病原體之一,是目前發現的能在無生命的培

養基中生長繁殖的最小細胞。如圖為支原體的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細胞質

細胞膜

RNA

,核糖體

?DNA

內含物

A.與病毒相比,支原體在結構上的根本區別是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等細胞結構

B.支原體不能合成組成細胞結構、維持細胞功能所必需的蛋白質

C.與細菌的擬核不同,支原體的環狀雙螺旋DNA均勻地分散在細胞內

D.抑制細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能治療支原體感染導致的疾病

【正確答案】B

?<2

【原卷2題】1邛識點有氧呼吸過程,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2.氧化物(CN-)對線粒體具有毒害作用,下圖顯示其對細胞膜電位的影響。

下列相關分析,合理的是()

-150」力?"CW

1-嗎―

-50-、移除CN-

42040~6080-

時間(min)

A.線粒體產生ATP維持細胞膜電位B.CN對線粒體的損傷是不可逆的

C.CN會導致細胞膜產生動作電位D.CN■導致線粒體的外膜產生ATP

【正確答案】A

【試題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階段的場所依次是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

內膜。有氧呼吸第一階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

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階段是氧氣和[H]反應生成水,合成大量

ATP?

2、靜息時,K+外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受刺激后,Na+內流,造成膜兩側

的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

【詳解】A、據題意可知,氟化物(CND對線粒體具有毒害作用,線粒體能產生ATP,移除

CN-,細胞膜電位能恢復到原來水平,說明線粒體產生ATP能維持細胞膜電位,A正確;

B、氧化物(CN-)對線粒體具有毒害作用;據圖可知,加入CN-,細胞膜電位升高,移除

CN-,細胞膜電位能恢復到原來水平,據此推測CN-對線粒體的損傷是可逆的,B錯誤;

C、據圖可知,加入CN-后,細胞膜電位的絕對值變得更小,膜電位沒有發生逆轉,因此不

會產生動作電位,C錯誤;

D、線粒體內膜和基質能發生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和第二階段,產生ATP,但線粒體的外膜

不會產生ATP,D錯誤。

故選A。

"精準訓練"

2-1(基礎)|為揭示神經調節中動作電位產生的生理機制,科學家做了如下實驗:將蟾蛛的神經細胞依次浸

浴在低、中、高3種濃度的NaCl溶液中,然后給予相同的刺激,記錄膜電位變化,結果如下圖。下列有關敘

述錯誤的是()

A.未受刺激時,神經細胞仍有離子的進出

B.受到刺激時,膜電位的變化主要依賴于Na+內流

C.外界溶液中的Na+濃度與動作電位幅度呈正相關

D.改變外界溶液中的K+濃度也會得到圖中所示結果

【正確答案】D

2-2(基礎)乙酰膽堿(ACh)的受體有M、N兩種類型,位于心肌細胞膜上的M受體與ACh結合后,激活

K+通道,引起K+外流:位于骨骼肌細胞膜上的N受體與ACh結合后,激活Na+通道,引起Na+內流。筒箭毒

堿是N受體阻斷劑。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支配心肌細胞的神經應屬于交感神經

B.Ach可以使骨骼肌細胞產生興奮

C.神經遞質的作用效果與突觸后膜上受體類型有關

D.臨床靜脈注射筒箭毒堿可使肌肉松弛

【正確答案】A

2-3(鞏固)蠶豆缺水后根系能迅速合成脫落酸(ABA),激活葉片保衛細胞膜Ca2+通道,使Ca2+內流形成電流

(內向正電流)。研究者用ABA處理保衛細胞后測定相關指標,結果如圖。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內向正電流

A.ABA隨蒸騰傳輸到葉片表皮上的保衛細胞后引起氣孔迅速關閉

B.ABA調節氣孔運動時,胞質Ca2+增加與內向正電流產生基本一致

C.測定電流強度與測Ca2+濃度時,ABA不一定均在箭頭所示處施加

D.植物對缺水環境的響應涉及物質運輸、能量轉換和信息傳遞

【正確答案】C

2-4(鞏固)下圖是由甲、乙、丙三個神經元(部分)構成的突觸結構。神經元興奮時,Ca2+通道開放,使

Ca?+內流,由此觸發突觸小泡前移并釋放神經遞質。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興奮性遞質)

?<4

A.乙酰膽堿和5-羥色胺在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相同

B.若某種蛋白質與乙酰膽堿受體結合,不會影響甲神經元膜電位的變化

C.若乙神經元興奮,會引起丙神經元興奮

D.若甲神經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會引起乙神經元膜電位發生變化

【正確答案】B

|2-5(鞏固)如圖1是用電流表研究突觸上興奮傳導的示意圖;圖2、圖3分別為該突觸結構浸泡某種毒素

前、后給予突觸前神經元相同剌激后,測得的突觸后神經元的電位變化。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指針偏轉一次

B.清除c處的神經遞質,再剌激a處時,指針也會發生偏轉

C.神經元從產生興奮到恢復靜息狀態,同一種離子會出現不同的跨膜運輸方式

D.該毒素的生理作用可能是阻礙突觸間隙中神經遞質的分解

【正確答案】D

2-6(提升)肉毒毒素是肉毒桿菌產生的高分子蛋白神經毒素,是目前已知在天然毒素和合成毒劑中毒性最

強烈的生物毒素,它主要與細胞膜上的Ca2+通道發生特異性結合,降低Ca2+的通透性,從而抑制神經末梢釋

放乙酰膽堿(ACh),引起肌肉松弛麻痹,是導致呼吸肌麻痹致死的主要原因。Ca2+進入神經細胞能促進突觸

小泡與突觸前膜的融合。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神經末梢膜對Ca2+的通透性增強可促進其釋放ACh

B.神經末梢釋放ACh時實現了電信號向化學信號的轉化

C.ACh與突觸后膜上受體結合后,可使突觸后膜的膜電位發生逆轉

D.肉毒毒素作用于神經元時,神經元膜上的離子通道均關閉,使其膜電位不變

【正確答案】D

II康疆i制加識點光反應.暗(碳)反應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在

物質和能量代謝上的區別與聯系,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

3.開發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可實現節能減排。下圖為生物燃料生產裝

置示意圖,據圖分析合理的是()

)tiw

A.光照時,微藻產生ADP和NADP供給暗反應

B.圖中①為CO?.外源添加可增加產物生成量

C.圖中②為暗反應階段產生的酒精等有機物質

D.該體系產油量的高低不受溫度和pH等影響

【正確答案】B

【試題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的定義: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將CO2和H2O轉化成儲

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2.光合作用的過程(光反應和暗反應)

①光反應:

場所:類囊體薄膜上。

條件:光照、色素、酶、FhO、ADP、Pi、NADP+等。

物質變化:水的光解、NADPH的合成和ATP的合成。

②暗反應:

場所:葉綠體基質。

條件:酶、CO2、C5、ATP、NADPH等。

物質變化:CO2的固定和C3的還原。

光反應與暗反應的聯系: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了ATP和NADPH,暗反應為光反應提供了

ADP、Pi、NADP+。

【詳解】A、光照時,微藻產生ATP和NADPH供給暗反應,A錯誤;

B、圖中①為海洋微藻呼吸作用產生的CO2,外源添加CCh可促進海洋微藻的光合作用,進

而增加產物生成量,B正確;

C、圖中②為呼吸作用產生的酒精等有機物質,C錯誤;

D、該體系產油量的高低受溫度和pH等影響,D錯誤。故選B。

------------------------〃精準訓練〃------------------------------------?

3“(基礎)|對下面圖解分析錯誤的是()

凡0糖類五碳

I[尸?一化合物、

光照;唱二[

I三碳

(①)花"合物

A.①將進入線粒體或出細胞,②可為暗反應提供能量

B.突然停止供應CCh,短時間內C3的含量將下降

C.圖示過程為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過程

D.H2O中H元素的轉移途徑為H2O-[H]TC3-C5和糖類

?<6

【正確答案】D

3-2(基礎)下圖為在有氧條件下某高等植物體內有關的生理過程示意圖,①?⑤表示有關過程,X、Y、Z

和W表示相關物質。請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X物質

叵佟^DPH,②

(Z物質)(g^^H2O

(葡去糖隹(Y物質)

A.X、Y、Z物質分別表示C3、ATP和丙酮酸

B.①?⑤過程中能產生ATP的有①②③④

C.②⑤過程分別表示C3的還原和CO2的固定

D.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時,④過程產生的CCh會釋放到細胞外

【正確答案】C

ni

A.階段I生成的NADPH可作為還原劑用于⑤過程生成水

B.過程①可為葉肉細胞吸收Mg2+等提供動力

C.過程③、④、⑤進行的場所分別是葉綠體基質、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內膜

D.④過程釋放的能量大多數以熱能形式散失

【正確答案】D

3-4(鞏固)我國科學家設計了一種如圖所示的人造淀粉合成代謝路線(ASAP),成功將CO2和H2轉化為淀

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電能?*----太陽光能

上一/V21催化劑

單碳縮BC3化?:碳縮介Q化生物聚合:

甲醇②,合物淀粉

?---%coJ①(3)合物一@

。2

A.①、②過程模擬暗反應中C02的固定,③過程模擬C3的還原

B.植物體內,C3的還原過程需要光反應提供NADPH和ATP

C.該過程與植物光合作用的本質都是將電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于有機物中

D.ASAP代謝路線產生的淀粉經過糖化可以為細胞呼吸提供底物

【正確答案】C

3-5(鞏固)下圖為高等植物葉綠體部分結構示意圖,PSII和PSI系統是由蛋白質和光合色素組成的復合

物,下列相關說法塔送的是()

A.PSII和PSI系統分布在高等植物葉綠體內膜上

B.H*向膜外轉運過程釋放的能量為合成ATP供能

C.PSII和PSI系統中的蛋白質和光合色素屬于脂溶性物質

D.如果e和H+不能正常傳遞給NADP+,暗反應的速率會下降

【正確答案】A

3-6(提升)下圖所示生理過程中,PQ、Cytbf,PC是傳遞電子的蛋白質,CFo、CB構成ATP合酶。下列說

法錯誤的是()

A.PSII、PSI內含易溶于有機溶劑的色素

B.小麥光合作用產生的02被呼吸作用利用至少需要經過5層生物膜

C.PQ轉運H+的過程需要消耗電子中的能量

D.圖中ATP合酶合成的ATP只能為暗反應提供能量

【正確答案】D

I嵯次桁的識點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和應用,9:3:3:1和的變式類型及應用

4.拉布拉多獵犬毛色分為黑色,巧克力色和米白色,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

將純合黑色犬與米白色犬雜交,史均為黑色犬。將B黑色犬相互交配,Fz

犬毛色及比例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米白色相對于黑色為顯性

B.五米白色犬有3種基因型

C.&巧克力色犬相互交配,后代米白色犬比例為1/16

D.F2米白色犬相互交配,后代可能發生性狀分離

【正確答案】B

?<8

【試題解析】t分析】假設控制拉布拉多獵犬毛色的等位基因為A/a和Bbo將R黑色犬相互

交配,K犬毛色及比例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符合9:

3:3:1的變式,故推測R帶黑色犬的基因型為AaBb。由于親本為純合黑色犬

與米白色犬,且F】黑色犬基因型為AaBb,故黑色個體基因型應為A_B_,米白

色犬基因型為aa__,巧克力色犬基因型為A_bbo(或米白色犬基因型為__帥,

巧克力色犬基因型為aaB_。)這兩種情況只影響基因型,不影響計算結果。

[詳解】A、黑色犬基因型為A_B_,為顯性個體,A錯誤;

B、Fi黑色犬基因型為AaBb,故K米白色犬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共3

種。(或AAbb,Aabb,aabb,也為3種),B正確;

C、Fa巧克力色犬中,AAbb占1/3,Aabb占2/3,其中A配子概率為2/3,a配

子概率為1/3,b配子概率為1,當出巧克力色犬相互交配時,后代中米白色犬

aa__,所占比例為13x1/3x1=1/9,(另一種情況同理結果也相同),C錯誤;

D、瓦米白色犬基因型有aaBB、aaBb、aabb。當Fz米白色犬相互交配時,子代

基因型只可能是aa__,均為米白色,(另一種情況同理結果也相同),D錯誤。

故選B。

"精準訓練"

4-1(基礎)|某種小鼠的體色受兩對基因的控制,某同學用一對純合灰鼠雜交,B都是黑鼠,R中的雌雄個

體相互交配,F2體色及比例為黑:灰:白=9:6: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小鼠體色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B.F2黑鼠有四種基因型

C.F2灰鼠中雜合子占1/2

D.若Fi黑鼠與白鼠雜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黑:灰:白=1:2:1

【正確答案】C

4-2(基礎)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態和顏色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Aa、aa分別控制大

花瓣、小花瓣、無花瓣;BB和Bb控制紅色,bb控制白色。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四種表型

B.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紅色大花瓣植株占3/16

C.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能穩定遺傳的后代有四種基因型、四種表型

D.紅色大花瓣植株與無花瓣植株雜交,后代的兩種表型為紅色大花瓣、白色小花瓣

【正確答案】B

4-3(鞏固)蠶豆的生長習性分為無限生長、有限生長和亞有限生長三種類型。研究人員用G、R、F三個純

合蠶豆品系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推論錯誤的是()

F2表型及數量

項目親本Fi表型

無限生有限生亞有限

長型長型生長型

實驗13G(有限生長型)x$R(無限生長型)無限生長型3639129

實驗2?G(有限生長型)(無限生長型)無限生長型118289

實驗3$G(有限生長型)xdF(無限生長型)無限生長型9600

A.通過實驗1、2可判斷蠶豆的生長習性這一性狀的遺傳受細胞核基因控制

B.控制該性狀的等位基因有兩對,兩對均為隱性基因的個體表現為亞有限生長型

C.實驗2中,F2無限生長型蠶豆的基因型有3種,有限生長型蠶豆的基因型有2種

D.實驗3中,F2無限生長型蠶豆數量理論值應為180

【正確答案】C

4-4(鞏固)|影響同一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中的一對基因(顯性或隱形)掩蓋另一對基因中顯性基因的作用

時;所表現的遺傳效應稱為上位效應,其中的掩蓋者稱為上位基因,被掩蓋者稱為下位基因。如上位效應由隱

性基因引起,稱為隱性上位,由顯性基因引起則稱為顯性上位,在某植物的雜交過程中子二代的花色和花型出

現以下性狀分離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PAAbbXaaBBPPPnXppRR

(紅色)|伯色)(三角形)](后圓形)

Fi紫色Fi三角形

紫色紅色白色Fz三角形長圓形圓形

9:3:412:3:1

A.該植物Fz代花色出現9:3:4的原因是隱性上位

B.控制花色的基因間相互作用的生化途徑可以用該鏈式反應來說明白色底物警紅色產物曾紫色產物

C.該植物F2代果形出現12:3:1的原因是顯性上位

D.控制花形的兩對基因中R對P為上位性的

【正確答案】D

4-5(鞏固)某種哺乳動物,其毛色由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決定,其中一對位于X染色體上。A是有

色基因,a為白化基因;A與B相互作用表現為棕色,A與b相互作用表現為黃色。現有白色、黃色和棕色三

種純合品系,研究人員利用其進行了相關實驗:?棕色與6黃色雜交,R均為棕色,Fi雌雄相互交配,F2中第

棕色:3棕色:3黃色=2: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實驗結果可以判定A/a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B.上述棕色品系與白色品系雜交,可能會產生白色個體

C.上述黃色品系與白色品系雜交,若出現兩種性狀的后代,則父本的基因型為aaXBY

D.某兩個棕色個體雜交,若出現三種性狀的后代,則后代中黃色個體占3/8

【正確答案】C

4-6(提升)[現有三個純合的水稻淺綠葉突變體X、Y、Z,突變位點不同,這些突變體的淺綠葉性狀均為單

基因隱性突變。X、Y、Z兩兩雜交后,三組雜交實驗的B均為綠色葉,為判斷X、Y、Z的淺綠葉基因是否位

于同一對染色體上,育種人員將三組雜交實驗的B自交,觀察并統計F2的表現型及比例。下列預測結果正確

的是()

A.若X、Y、Z的淺綠葉基因均位于同一對染色體上,則F2的表現型及比例均為綠葉:淺綠葉=1:1

B.若X、Y、Z中僅有兩個突變體淺綠葉基因在同一對染色體上,則應有兩組結果,一組結果為綠葉:淺綠葉

=15:1,另一組結果為綠葉:淺綠葉=1:1

C.若X、Y、Z的淺綠葉基因位于三對不同染色體上,則三組結果應均為綠葉:淺綠葉=15:1

?<10

D.突變體X、Y、Z的出現說明了基因突變具有高頻性和隨機性

【正確答案】A

“廛熟蛔如說點多倍體育種,染色體組、單觸、二倍體、多瞰夠

5.栽培品種香蕉染色體組成為AAA(字母代表染色體組),易患黃葉病。野

生蕉染色體組成為BB,含有純合的抗黃葉病基因。經過雜交、篩選,獲得

染色體組成為AAB的抗黃葉病香蕉新品種。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琮的是()

A.栽培品種高度不育B.新品種含有三個染良體組

C.新品種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D.栽培品種減數分裂時聯會紊亂

【正確答案】C

【試題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可知,栽培品種香蕉為三倍體,野生香蕉為二倍體。自然狀態下,這兩種

物種無法交配產生子代。

【詳解】A、由于栽培品種香蕉為三倍體,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同源染色體聯會紊亂導

致不能形成正常配子,從而不育,A正確;

B、根據分析可知,新品種為異源三倍體,含有三個染色體組,B正確;

C、新品種體細胞中含有兩個來自栽培品種的染色體組AA,可以存在同源染色體,C錯誤;

D、栽培品種香蕉為三倍體,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由于每對同源染色體都含有3條,從

而導致聯會紊亂,進而不能形成正常配子,D正確。故選C。

〃精準訓練〃

5-1(基礎)汴圖是三倍體無籽西瓜的培育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三倍體植株比二倍體植株瘦弱矮小B.四倍體植株不能正常開花結實

C.秋水仙素能抑制染色體著絲粒分裂D.西瓜的一個染色體組含11條染色體

【正確答案】D

5-2(基礎)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香蕉均來自三倍體香蕉植株,下圖表示某三倍體香蕉的培育過程。下列相關

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染色體加倍的原因是有絲分裂后期著絲粒的分裂受阻

B.若圖中野生芭蕉的基因型為Aa,則圖中無子香蕉的基因型可能有4種

C.圖中野生芭蕉、有子香蕉和無子香蕉是三個不同物種

D.該過程說明生殖隔離的形成必須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

【正確答案】B

5-3(鞏固)育種專家利用普通小麥(6n=42,AABBDD)與其近緣屬簇毛麥(2n=24,VV)進行相關的育種

實驗,(注:每個字母代表一個染色體組。)如下圖所示,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品系31技術口普通小麥X簇毛麥(VV)品系]技術I一品系2(染色體

(ABD)(AABBDD)(ABDV)數為49、55等等)

A.技術I可為誘變處理,品系2發生染色體丟失

B.技術II表示花藥離體培養,其過程需添加糖類等物質

C.品系1、2和3在培育過程中都發生了染色體變異

D.品系1和品系3均為單倍體,因而均不可育

【正確答案】D

5-4(鞏固)六倍體小麥與二倍體玉米雜交是誘導小麥單倍體最有效的途徑之一、用普通小麥與玉米雜交,

授粉后在部分膨大子房中剝取到發育幼胚,經組織培養后,獲得單倍體小麥植株。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小麥(辛)玉蘭染色體

X一?受精卵全部丟失》只含小麥染色體一單倍體秋水仙皂六倍體

玉米(/)的單梏體胚小麥幼田小麥植株

A.受精卵內丟失之前的玉米染色體可能會影響小麥的基因表達

B.因小麥和玉米存在生殖隔離,若雜交后對子房鑒定,其內應有胚乳

C.利用秋水仙素將單倍體小麥幼苗染色體加倍,可獲得純合六倍體

D.該育種過程可縮短育種年限、加快育種進程、提高選擇效率

【正確答案】B

5-5(鞏固)F圖是科研人員利用陸地棉(異源四倍體,4n=52)與索馬里棉(二倍體,2n=26)培育栽培棉

的過程示意圖,圖中不同字母代表來源于不同種生物的一個染色體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砧地棉x水4里怫

(AACX))I<EE)

雜交后代①

I

雜交行代②X陸地橢

(AADDEE)I(AADD)

僦培梅

A.雜交后代①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共39條染色體

B.雜交后代②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可以形成39個四分體

C.用秋水仙素處理雜交后代①的種子可以獲得雜交后代②

D.通過誘導多倍體的方法可克服遠緣雜交不育的障礙,培育作物新類型

【正確答案】C

?<12

5-6(提升)普通小麥是目前世界各地普遍栽培的糧食作物,其培育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一粒小麥X斯氏麥草擬二粒小麥X滔氏麥草

(AA)(BB)(AABB)(DD)

雜種一(AB)雜種二(ABD)

.加倍

擬二粒小麥普通小麥

(AABB)(AABBDD)

注:A、B、D分別代表不同物種的一個染色體組,

每個染色體組均含7條染色體

A.擬二粒小麥的體細胞中一般有14條染色體

B.可利用秋水仙素處理雜種一產生的種子,誘導其染色體數目加倍

C.普通小麥屬于多倍體,莖稈粗壯、營養物質含量豐富

D.雜種二有3個染色體組,不含同源染色體,屬于單倍體

【正確答案】C

“或舞1品加識點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實驗

6.利用植物材料觀察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下列相關敘述,不含理的

是()

A.均可選用洋蔥根尖作為材料B.均可觀察到間期細胞比例高

C.均需借助顯微鏡進行觀察D.均需對染色體進行染色處理

【正確答案】A

【試題解析】【分析】1、有絲分裂過程:(1)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即染色體的

復制;(2)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3)中期:染色體形態

固定、數目清晰,是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佳時期;(4)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

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

失。

2、減數分裂過程:(1)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第一次分裂:①前

期:聯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

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3)減

數第二次分裂過程(類似于有絲分裂)。

【詳解】A、洋蔥根尖細胞可以進行有絲分裂,不能進行減數分裂,只有有性繁殖的生物才

能進行減數分裂,A錯誤;

B、無論是有絲分裂還是減數分裂,觀察到的間期細胞比例高,B正確;

C、觀察染色體的行為變化需要借助顯微鏡,C正確;

D、觀察染色體時需要用堿性染料將染色體進行染色后觀察,D正確。故選A。

------------------------〃精準訓練〃--------------------------------------

6-1(基礎)|下列關于“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有絲分裂"(實驗I)和“觀察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

(實險H)的敘述,正確的是()

A.均能觀察到細胞在間期進行DNA復制

B.均能觀察到一個細胞分裂為4個子細胞

C.實驗I中,存在某些細胞的染色體排列在細胞板上

D.實驗H中,存在某些細胞的染色體發生兩兩配對現象

【正確答案】D

6-2(基礎)“任何實驗的價值和效用,取決于所使用材料對于實驗目的的適合性。”下列關于實驗材料的選

擇,正確的是()

A.選用甘蔗汁進行還原糖的檢測B.選用菠菜葉的下表皮觀察葉綠體

C.選用洋蔥根尖觀察細胞有絲分裂D.選用小鼠卵巢觀察細胞減數分裂

【正確答案】C

6-3(鞏固):雄蝗蟲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0(只有一條性染色體),取蝗蟲精巢內的精小管進行染色壓片,在

顯微鏡下觀察精母細胞的減數分裂,看到了下圖所示的分裂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bed

A.a細胞中看到的“染色體”顯得很粗,圓圈內實為一對同源染色體

B.根據細胞體積和細胞內染色體判斷,a、c細胞為初級精母細胞

C.d細胞中具有兩個染色體組,但沒有同源染色體

D.d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一定為b細胞的兩倍

【正確答案】D

6-4(鞏固)下圖為某植物(2n=24,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減數分裂過程中不

同時期的細胞圖像,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F

A.應取該植物的子房制成臨時裝片,才能觀察到上面的圖像

B.圖甲、乙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其中甲細胞中有12個四分體

C.與圖丙細胞相比,圖丁的每個細胞中染色體和核DNA的數目均加倍

D.圖戊中4個細胞的基因型最可能為AB、Ab、aB、ab

【正確答案】B

6-5(鞏固)某同學觀察二倍體水稻(2N=24)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的永久裝片,觀察到的圖像如圖所示。下

列相關敘述正確是()

?<14

A.該細胞的名稱為次級精母細胞

B.該細胞可觀察到細胞核

C.該細胞含有48個DNA分子

D.該細胞含有12對同源染色體

【正確答案】D

6-6(提升)棉花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圖甲、丙為正常棉花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部分時期的顯微圖像,

圖乙、丁為抑制劑X處理導致異常分裂的顯微圖像,圖乙中箭頭所示為抑制劑X處理后獲得的一些分離滯后

的染色體,因這些染色體不進入細胞核中,最終會形成染色體消減的雄性假配子,即圖丁中的,該假配

子與正常的雌配子發生“假受精”(卵子接受精子的刺激,但不發生精卵融合)并發育為單倍體(染色體數

=13)。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正常MH后期異常MU后期正常MU末期

甲乙丙

A.應選擇棉花雄蕊經解離、漂洗、染色、制片,并進行觀察

B.圖甲細胞可能正在發生基因重組

C.圖乙所示細胞最終產生的配子細胞核中染色體的數目為0~13

D.抑制劑X引起的變異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

【正確答案】B

【原卷7題】1邛識點驗證(探究)人或動物某種激素的生理作用

7.關于性激素在胚胎生殖系統發育中的作用有兩種假說。

假說一:發育出雄性器官需要來自睪丸提供的激素信號,該信號缺失,胚胎

發育出雌性器官;

假說二:發育出雌性器官需要來自卵巢提供的激素信號,該信號缺失,胚胎

發育出雄性器官。

為驗證哪種假說成立,科研人員設計實驗:在家兔胚胎生殖系統分化之前,

通過手術摘除即將發肓為卵巢或睪丸的組織。幼兔出生后,觀察其性染色體

組成及外生殖器的表現,實驗結果如下表。下列相關分析,合理的是()

性染色體組外生殖器表現

成未做手術手術后

XY雄性雌性

XX雌性雌性

A.本實驗未設置對照組B.實驗結果支持假說二

C.本實驗自變量控制遵循加法原理D.性激素并未改變性染色體的組成

【正確答案】D

【試題解析】【分析】性激素可根據雌雄不同,分為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雄性激素能夠促進雄性生殖器

官的發育和雄性生殖細胞的發生,維持雄性第二性征,同理雌性激素能夠促進雌性生殖器官

的發育和雌性生殖細胞的發生,維持雌性第二性征。

【詳解】A、本實驗為對比實驗,通過進行兩組實驗組相互對照得出實驗結論,A錯誤;

B、如果假說二成立,即發育出雌性器官需要來自卵巢提供的激素信號,當這一信號缺失

時,胚胎發育出雄性器官,因此性染色體組成為XX的家兔胚胎,術后發育出雄性器官,但

沒有出現該實驗結果,故假說二錯誤,B錯誤;

C、該實驗依據了實驗變量控制中的減法原理,如將相應的組織切除,從而減去了相應的信

號來源,C錯誤;

D、由表格可知手術后性染色體組成與手術前相同,故性激素并未改變性染色體的組成,D

正確。故選D。

〃精準訓練〃

7-1(基礎)|某研究人員用藥物W進行了如下實驗;給甲組大鼠注射藥物W,乙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鹽水,

飼養一段時間后,測定兩組大鼠的相關生理指標,實驗結果表明:乙組大鼠無顯著變化;與乙組大鼠相比甲組

大鼠的血糖濃度升高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進食量增加,體重下降。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藥物W有可能破壞了甲組大鼠胰腺中的胰島B細胞

B.甲組大鼠腎小管中原尿的滲透壓低于正常水平可導致尿量增多

C.甲組大鼠體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機體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增加

D.可給甲組大鼠注射胰島素來幫助確認血糖上升的可能原因

【正確答案】B

7-2(基礎)欲研究甲狀腺和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對成年小鼠的分組及處理見下表。在適宜的實驗條件

下,正常飼養,每隔一定時間測定耗氧量(單位時間內單位體重的氧消耗量),記錄數據并統計分析。以下分

析錯誤的是()

組別甲組乙組丙組丁組

處理方法手術切除甲狀腺ZX生理鹽水灌胃

時間飼養14天Y1次/天,共14天1次/天,共14天

A.按照對照實驗單一變量原則,乙組中Z的處理方法是不手術

B.丙組中X為與丁組等量的含甲狀腺激素的生理鹽水灌胃

C.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物質氧化分解,所以可以用測定耗氧量的方法來分析其生理作用

D.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中需要碘元素,所以可通過服用放射性碘來檢測甲狀腺的功能

?<16

【正確答案】A

7-3(鞏固)如圖表示對去甲狀腺大鼠給予大劑量甲狀腺激素后其機體耗氧量的變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甲狀腺激素可加快細胞呼吸以維持大鼠的體溫

B.腦細胞的甲狀腺激素受體數量可能少于胃黏膜細胞的

C.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可導致機體耐低氧能力下降

D.對去甲狀腺大鼠給予等量的清水作為對照組

【正確答案】D

7-4(鞏固)為研究腎上腺分泌的鹽皮質激素對動物水鹽代謝的調節作用,科研人員將實驗鼠隨機分為五

組,1為對照組,2、3、4、5為實驗組,飼養于實驗室,每天記錄動物排尿量并測量尿中Na+含量。如表為各

組處理條件(“+”表示施加條件,空白表示不施加,“?”表示請判斷),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組別摘除腎上腺飲用清水飲用生理鹽水注射適量鹽皮質激素

1?無弱

2?少弱

3+正常正常+

4?無??

5???

A.向各組提供的飼料.、溫度等條件相同

B.2、3、4、5組摘除腎上腺,1組經相同手術創傷但不摘除腎上腺

C.1、2組尿量變化對比可說明腎上腺對水代謝的影響

D.4、5組摘除腎上腺,一組僅施加鹽皮質激素,另一組僅施加生理鹽水

【正確答案】D

7-5(鞏固)瘦素是一種抑制食欲的激素,某實驗室發現了兩種食欲旺盛體型肥胖的小鼠,分別起名為。b鼠

和db鼠。研究人員將ob鼠與正常小鼠的部分皮膚通過手術連接在一起,使兩種小鼠的體液實現少部分的交

換,實驗后ob鼠食欲減退,逐漸恢復到正常體型,正常小鼠無明顯變化;將db鼠與正常小鼠重復上述實驗,

實驗后db鼠無明顯變化,正常小鼠食欲不振,逐漸消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本實驗需使用組織相容性抗原高度相似的小鼠進行實驗

B.ob鼠食欲旺盛體型肥胖可能是因為無法產生瘦素或產生量少

C.db鼠食欲旺盛體型肥胖可能是因為缺乏瘦素受體或瘦素受體不敏感

D.將ob鼠和db鼠皮膚相連,ob鼠無明顯變化,db鼠會逐漸消瘦

【正確答案】D

7-6(提升)某醫院研究團隊為探討甲狀腺激素水平與更年期綜合征女性情緒障礙程度、性激素水平的相關

性,選取更年期綜合征婦女80例作為更年期綜合征組,選取同期在本院進行常規體檢的正常更年期女性100

例作為正常對照組,檢測結果如表2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更年期綜合征組和正常對照組各指標的檢測結果

分組更年期綜合征組正常對照組

例數80100

促甲狀腺激素(TSH)(mU/L)12.407.18

婦女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FT3)(pmol/L)2.863.94

游離甲狀腺激素(FT4)(pmol/L)14.2220.74

雌二醇(E2)(pmol/L)240.92418.83

婦女血清中三種性激素水平

黃體生成素(LH)(mIU/mL)7.3011.74

卵泡刺激素(FSH)(mIU/mL)6.489.03

焦慮自評量表(SAS)45.1936.28

情緒障礙程度

抑郁自評量表(SDS)41.8830.17

A.甲狀腺激素和性激素分泌的調節都屬于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

B.更年期綜合征組TSH含量升高與低濃度FT4促進下丘腦的分泌活動有關

C.該研究證實了甲狀腺激素水平降低對更年期綜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降低的促進作用

D.據此推測FT4水平降低導致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