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07-20發布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有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I催化裂化汽油加氫異構脫硫催化劑問題,使用者有責任采取適當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證符GB/T6288-2021粒狀分子篩粒度測定方法GB/T8170-2008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HG/T2782化肥催化劑顆粒抗壓HG/T4680化肥催化劑堆積SH/T0689輕質烴及發動機燃料和其他油品的總硫含量測4技術要求1灼燒減量/%≤≥3a≥b≥烯烴飽和率/%≤異構烷烴增加比率/%≥5.2外徑按GB/T6288-2021第5章的的規定進行測定,計算試樣中長度2mm~10mm的催化裂化汽油加5.4灼燒減量5.5堆積密度25.6徑向抗壓碎力5.8氧化鉬含量完全硫化態催化劑在測定前,在450℃±5℃下焙燒4h。5.9氧化鈷含量、氧化鎳含量5.10硫含量5.11烯烴飽和率、異構烷烴增加比率、脫硫率、C5+液體收率及研究法辛烷值損失6.1本文件規定的所有項目均為出廠檢驗6.2產品應成批檢驗,每批由相同原料、相同工藝生產的產品組成;也可以按照用戶要求組批。每批抽取雙倍樣品進行復查,以復驗結果作為該批產品的質量判定依凈含量、執行標準編號、生產日期、生產廠名3催化裂化汽油加氫異構脫硫催化劑在運輸過程中應防止猛烈撞擊,嚴禁雨淋和曝曬。催化裂化汽油加氫異構脫硫催化劑應貯存在通風、干燥、避雨的庫4含量和氧化鎳(NiO)含量。完全硫化態催化劑在測定前,在450℃±5℃下焙燒4h。M(CoO)--CoO的摩爾質量的數值,單位為克每摩爾(g/mol)[M(CoO)=74.93];X1--按照SH/T0345測定得到的Co質量分數的數值,%;M(Co)--Co的摩爾質量的數值,單位為克每摩爾(g/mol)[M(Co)=58.93]。M(NiO)--Ni的摩爾質量的數值,單位為克每摩爾(g/mol)[M(NiO)=74.69];X2--按照SH/T0346測定得到的Ni質量分數的數值,%;M(Ni)--Ni的摩爾質量的數值,單位為克每摩爾(g/mol)[M(Ni)=58.69]。5成二氧化硫,通過熱導檢測器進行檢測,計算得到試樣中硫元素的質B.2.1氨基苯磺酸:標準物質,也可使用其他合適的標a)燃燒單元:能夠提供樣品在高純氧環境下充分燃B.3.4試驗篩:篩孔尺寸為100μm按GB/T6679的規定取實驗室樣品。將實驗室樣品混合均勻,用四分法取約5g樣品,置于研缽中研磨RSD(%)=×100.............................(B.1)s——標準偏差;6按儀器說明書要求操作儀器,使用空的錫囊進行空白試驗??瞻字档南薅☉鶕褂脙x器技術要求,囊卷起來,放入進樣盤中,稱量結果輸入微B.6.1.5通過微處理器將檢測器的響應值轉化為硫的質WA=×100%...............................(B.2)mE——標準物質的質量的數值,單位為毫克(mgωE——標準物質中硫含量的數值,質量分數(%取兩次重復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結果保留到小數7烯烴飽和率、異構烷烴增加比率、脫硫率、C5+液體收率及研究法辛烷值損失的測定使用者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正確使用,并有責任采取適當的安全和健康措施。性加氫脫硫后的催化裂化全餾分汽油或其重應,反應產物經冷凝后分離,液體進入產品評價,其性能用烯烴飽和率、異構烷烴增加比率、脫硫率、C5+液體收率、R氣液分離器氣液分離器 用處理干凈的粒度為Φ1mm~Φ2mm的惰性瓷球裝入反應管內,并敲實。將催化劑試樣整形為2mm~4mm,小心加入反應管內,輕輕敲擊管壁,使催化劑(裝填高度100mm~20入粒度為Φ1mm~Φ2mm的惰性瓷球,輕輕敲實。將反應器密封。8完全硫化態催化劑無需進行硫化處理,氧化態催化劑硫化按照以下步b)以每立方米催化劑1000Nm3/h氫/油體積比200:1~400:1,然后以20℃/h的升溫速率將催化劑床層升溫至230℃,恒溫4h,以20℃/h的升溫速率將催化劑床層升溫至280℃,恒溫8h;反應器入口溫度為280℃~380℃,評價時間不低于120h。b)氣體:空氣加入量400mL/min;氫氣加入量30mL/m35℃,結束溫度為180℃;9ω1--原料烯烴含量(體積分數),單位為百分號(%);ω2--產品烯烴含量(體積分數),單位為百分號(%)。取重復測定兩個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兩次測定結果的相對偏差應不大于5ω3--原料異構烷烴含量(體積分數),單位為百分號(%);ω4--產品異構烷烴含量(體積分數),單位為百分號(%)。ω5--原料硫含量(質量分數),單位為微克/克(μg/g);ω6--產品硫含量(質量分數),單位為微克/克(μg/g)。m1--原料質量,單位為千克(kg);m2--C5+產品質量,單位為千克(kg)。取重復測定兩個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兩次測定結果的相對偏差應不大于5RON損失用X表示,按公式(C.5)計算:X=Rf-R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