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壓強易錯易混及實驗突破_第1頁
第九章壓強易錯易混及實驗突破_第2頁
第九章壓強易錯易混及實驗突破_第3頁
第九章壓強易錯易混及實驗突破_第4頁
第九章壓強易錯易混及實驗突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易錯易混及實驗突破易錯點1沒弄清壓力與重力的關系以及受力面積的大小【例1】有一正方體木塊重48N,邊長為20cm,某同學用100N的力豎直向上將木塊壓在面積為4m2的天花板上,則木塊對天花板的壓強是 (C)A.25pa B.2500pa C.1300pa D.13pa易錯辨析:壓力可以因為重力產生,也可以與重力無關,在分析壓力大小時,要應用力的平衡的知識,并結合物體所處狀態進行分析;受力面積指的是兩個物體被擠壓的公共面積.針對訓練1如圖,物體甲、乙均是正方體,甲放在乙上表面中央,甲、乙邊長比為1∶2,密度比為4∶3,甲對乙的壓強與乙對桌面壓強之比為4∶7.易錯點2不能正確確定液體深度h的大小【例2】如圖所示,薄壁形容器的左側部分是邊長為0.6m的正方體,右側接一圓筒.裝滿水后將容器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此時水面距桌面高度為1.2m,則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1.2×104pa,水對容器頂部的壓力為2160N.(g取10N/kg)易錯辨析:在利用p=ρgh計算液體壓強時,液體深度h是從液體自由面到液體內某點的豎直距離.針對訓練2如圖所示,A、B、C三個容器中分別裝有鹽水、清水和酒精,三個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分別為pA、pB、pC,則(ρ鹽水>ρ清水>ρ酒精) (B)A.pA=pB=pCB.pA>pB>pCC.pA<pB<pCD.pA>pB=pC易錯點3對托里拆利實驗原理的認識不夠透徹【例3】如圖是托里拆利實驗的裝置圖.玻璃管內的水銀柱穩定后,兩水銀面的高度差是760mm.下列情況中(試管口始終沒離開水銀面),水銀面的高度差變小的是 (D)A.稍稍提高玻璃管B.使玻璃管傾斜C.往水銀槽中添加水銀D.將實驗裝置轉移到高山上進行實驗易錯辨析:大氣壓不易被感知,所以在托里拆利實驗中應用了轉換法,將大氣壓轉換為支持的水銀柱高度.大氣壓越大,支持的水銀柱越高.管內水銀柱產生的壓強與外界大氣壓相等,根據這一原理,決定水銀柱高度的唯一因素就是當地的大氣壓的大小,而不是玻璃管的粗細、是否傾斜等.針對訓練3把托里拆利實驗中的玻璃管豎直上提,在管口離開水銀面以前,玻璃管內水銀柱的高度 (C)A.增加 B.降低 C.不變 D.無法判斷易錯點4不能正確判斷流體的流速大小【例4】如圖為飛機機翼截面圖,飛機起飛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機翼上方空氣流速比下方大,上方氣體壓強比下方大B.機翼上方空氣流速比下方大,上方氣體壓強比下方小C.機翼上方空氣流速比下方小,上方氣體壓強比下方大D.機翼上方空氣流速比下方小,上方氣體壓強比下方小易錯辨析:判斷流速大小的常用方法有三種:一是流體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長,流體的流速就越大;二是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管道橫截面積的流體體積相同時,管道的橫截面積越小,流體的流速越大;三是在水平面高速運動的物體周圍,離物體越近的地方流體的流速越大.針對訓練4部分轎車或賽車在高速行駛時,為了使車子的主動輪“貼緊”地面安全運行,在車尾安裝了尾翼(如圖),很好地利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以下四圖最能體現尾翼導流板橫截面形狀的是 (C)實驗1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命題點:(1)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3)選用海綿而不用木板的好處(更有利于觀察實驗現象).(4)轉換法的應用(通過被壓物體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5)控制變量法的應用①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控制壓力的大小不變,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②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控制受力面積不變,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實驗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僅與壓力的大小有關,還與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當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高效演練1.小紅對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可能與壓力大小有關;猜想二:可能與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小紅利用小桌、海綿和砝碼等器材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實驗中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這種研究方法叫作轉換法.(2)為了驗證猜想一,應比較甲、乙兩圖的實驗,可得出結論: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比較乙、丙兩圖的實驗,可以驗證猜想二,得出的結論是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4)在生活中,書包的背帶做得又寬又大,這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少壓力作用的效果;“磨刀不誤砍柴工”所蘊含的物理知識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加壓力作用的效果.能力拓展(5)此實驗不能(填“能”或“不能”)用硬紙板代替海綿,原因是硬紙板不易形變,作用效果不明顯.(6)若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較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丙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丁的大小關系為p丙=(填“>”“<”或“=”)p丁.(7)同桌小明選用物塊和泡沫進行實驗,實驗現象如圖戊所示,對比①和②后,小明認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你認為他的觀點錯誤(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未控制受力面積不變.(8)如圖己,小明將鉛筆的一端削尖,用兩只手的食指抵住鉛筆兩端,可以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實驗時右(填“左”或“右”)邊食指感覺更疼.實驗2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命題點:(1)實驗使用的測量工具(U形管壓強計).(2)實驗前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用手壓金屬盒上的橡皮膜,觀察U形管中的液柱是否變化,若變化,則氣密性良好).(3)轉換法的應用(根據U形管壓強計中兩管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液體壓強的大小).(4)控制變量法的應用①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方向的關系(讓金屬盒處于同種液體、相同的深度,不同的方向).②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的關系(讓金屬盒處于同種液體、相同的方向,不同的深度).③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讓金屬盒在不同的液體中處于相同的深度、相同的方向).(5)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論:同種液體中的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深度越深,壓強越大.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高效演練2.如圖所示為小金進行的“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1)實驗前要調節壓強計,使U形管兩邊的液面相平,調節的方法是拆下軟管重新安裝.調節完成后,小金用手指不論是輕壓還是重壓探頭的橡皮膜,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度差變化都很小,則說明該壓強計漏氣(填“漏氣”或“不漏氣”).(2)實驗中探頭所受的壓強是通過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反映的.這里應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轉換法.(3)比較圖甲和圖乙,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在同種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請舉出生活中應用該實驗結論的一個事例:攔水大壩設計得上窄下寬(其他答案合理均可).(4)保持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不變,改變它的方向,如圖乙、丙所示,根據實驗現象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在同種液體的相同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5)要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是否有關,應選擇乙、丁兩圖進行比較,結論是液體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填“有關”或“無關”).能力拓展(6)若在探究液體密度與液體壓強的關系時發現,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的高度差對比不明顯,則下面操作不能使兩側液面高度差對比更加明顯的是B.A.U形管中換用密度更小的酒精B.將U形管換成更粗的C.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