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40-T041-2024-樹莓有機種植技術規程-伊犁哈薩克自治州_第1頁
DB6540-T041-2024-樹莓有機種植技術規程-伊犁哈薩克自治州_第2頁
DB6540-T041-2024-樹莓有機種植技術規程-伊犁哈薩克自治州_第3頁
DB6540-T041-2024-樹莓有機種植技術規程-伊犁哈薩克自治州_第4頁
DB6540-T041-2024-樹莓有機種植技術規程-伊犁哈薩克自治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056540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地方標準DB6540/T041—2024樹莓有機種植技術規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organicraspberryplanting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6540/T041—202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林業和草原局提出、歸口并組織實施。本文件起草單位: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新源縣農業農村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林業科學研究院、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有限公司、新源縣林業和草原局、新源縣質量與計量檢測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劉明慶、周晶、邵軍亞、黃思杰、李妍、楊育文、王瑋、鞏子毓、許琦、張紅旗、管曉進、張仕坤、陸霞、張高峽、江蓉、趙秀明、王春燕、陳新玲、虞喬凌、肖木、王超、張紀兵。本文件實施應用中的疑問,請咨詢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對本文件的修改意見建議,請反饋至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林業和草原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飛機場路259號)、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南京市蔣王廟街8號)、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市場監督管理局(伊寧市阿合買提江南路390號)。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林業和草原局聯系電話郵編835000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聯系電話郵編210042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市場監督管理局聯系電話郵編835000IDB6540/T041—2024樹莓有機種植技術規程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樹莓有機種植的術語和定義、產地環境要求、轉換期、緩沖帶、種植管理、采收和運輸等。本文件適用于伊犁河谷有機樹莓種植。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3095GB5084GB15618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農田灌溉水質標準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T19630-2019有機產品生產、加工、標識與管理體系要求NY/T525有機肥料3按照本標準生產,并經過有機認證的樹莓。organicraspberryproductionunit所有權和經營權明確,邊界清晰,并按照GB/T19630-2019的要求建立實施了有機生產管理體系的4有機生產基地應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進行,應遠離城區、工礦區、交通主干線、工業污染源、生活垃圾場等,并宜持續改進產地環境。1DB6540/T041—2024農田灌溉用水水質應符合GB5084的規定。環境空氣質量環境空氣質量應符合GB3095的規定。5轉換期樹莓的轉換期至少為收獲前的36個月。新開墾的、撂荒36個月以上的或有充分證據證明36個月以上未使用GB/T19630-2019中禁用物質的地塊,也應經過至少12個月的轉換期。轉換期內應按照本標準的要求進行管理。6緩沖帶有機樹莓生產單元與常規生產區域應設置有效的緩沖帶或物理屏障,防止有機生產地塊受到污染。緩沖帶類型可以為野生植物、林帶、灌木、草地、河流、道路等。7種植管理種苗7.1.1品種選擇可選擇根蘗苗或組培苗。應選取健壯,株高25cm以上,莖粗0.5cm以上,根系健全、無病害的優質種苗。移苗及時栽種。經過假植的種苗,栽前適當修根,并將根在水中浸泡12h~24h,吸足水分,提高成活率。不應使用GB/T19630-2019中禁用物質和方法處理種苗。選擇水肥充足的林地或園地,土壤以砂質壤土或中壤土為宜。春季深耕或深松25cm~30cm,整平2DB6540/T041—2024春季每畝施入800kg~1000kg的有機肥,有機肥應符合NY/T525。同時根據品種、樹齡、栽培管理方式、生長發育時期以及外界條件等因素,適時追肥。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質應符合GB/T19630-2019中表A.1的要求。水分管理在生長季中,根據土壤墑情和當地氣候情況,宜采取滴灌方式及時灌溉,保持土壤濕潤。土壤封凍前宜灌溉一次,提高株叢越冬能力,利于第二年春季生長。整形修剪7.5.17.5.2樹莓每年宜進行2次~3次修剪,保持株叢通風透光良好,保證果實品質和產量。單季樹莓春季修剪去除上年結果枝,留當年生嫩枝。結合中耕除草,修剪過密的基生枝、根蘗,保持通風透光。7.5.3雙季樹莓春季在株叢當年新生基生枝或根孽苗高20cm~30cm時,選留其中靠近株叢發育健壯的7個~10個,其余全部剪除。結合中耕除草,修剪過密的基生枝、根蘗,保持通風透光。秋季在果實采收后,及時修剪平茬,保留10cm~15cm。有害生物防治7.6.1主要病蟲害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灰霉病、根癌病等;蟲害主要有尺蠖、果蠅等。7.6.2防治措施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基本原則,從農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出發綜合應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合理施用有機肥提高樹體營養平衡和抗性水平;在樹莓種植前,徹底清潔田園,清除廢棄物;合理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性;結合修剪、深翻等農事操作,清除病蟲枝或摘除病蟲葉;冬春季徹底清除果園周圍灌木和雜草,消滅害蟲越冬場所。采用殺蟲燈、粘蟲板、糖醋液等方法誘殺害蟲。保持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多樣性,為天敵提供棲息地。人工釋放食蚜蠅等天敵昆蟲來捕食害蟲,放置昆蟲性誘劑干擾或引誘成蟲。上述方法不能有效控制病蟲害時,需使用植物保護產品時,應符合GB/T19630-2019中表A.2的要求,不應使用化學合成的植物保護產品。樹莓有機種植有害生物防治要點見附錄A。3DB6540/T041—20247.6.3草害防治采用人工或機械除草,生長期進行4次~6次中耕除草,同時清理多余根孽。果樹行間宜生草栽培,定期刈割覆蓋處理。不應使用化學除草劑。8采收采收時期單季樹莓宜在6月下旬至7月底采收;雙季樹莓宜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采收。成熟期每隔1d~2d采摘一次,有露水或雨水時不宜采收。可采收樹莓色澤應為亮紅色、鮮紅色或橙黃色,具有樹莓特有的香氣,無酸敗氣味和其它異味。采收方法以人工采摘為主。采摘人員采摘前應洗手并佩戴手套,盛放果實的器具應清潔無污染。采摘時用力輕柔均勻,以將果實完整采摘下為標準。當天采收應及時送冷庫保鮮或速凍加工,速凍加工一般于-30℃的冷庫中速凍1h,再放入-18℃的冷庫凍藏。9運輸宜使用專用運輸工具。運輸工具在裝載有機樹莓前應進行清潔,避免運輸過程中與常規產品混雜或受到GB/T19630-2019中禁用物質污染。4DB6540/T041—2024附錄A(規范性)樹莓有機種植有害生物防治要點A.1主要病害褐斑病A.1.1可采用大黃素甲醚、木醋液、枯草芽孢桿菌、木霉菌等防治。A.1.2灰霉病A.1.2.1A.1.2.2秋季落葉后徹底清除枯枝、落葉、病果等病殘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