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蜜蜂》_第1頁
小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蜜蜂》_第2頁
小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蜜蜂》_第3頁
小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蜜蜂》_第4頁
小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蜜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蜜蜂》小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蜜蜂》「篇一」活動背景在春天的花園里,孩子們發現了飛舞的蝴蝶和蜜蜂,開始紛紛議論起來:“蝴蝶真美麗,我最喜歡蝴蝶了!”“蝴蝶飛來飛去只知道玩耍,蜜蜂會采蜜,我更喜歡蜜蜂!”……聽著孩子們的議論,我作為教師在佩服現在的孩子會思考有見地的同時,也不禁產生了職業敏感。我在想,現在的幼兒都是獨生子女,事事由成人包辦,缺乏勞動意識,需要我們把握契機實施教育和引導。于是,我自編了故事《花蝴蝶和小蜜蜂》,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故事發人深省的情節和對話,對幼兒進行社會價值觀的教育,同時萌發幼兒對勞動的熱愛之情。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勤勞的人更受人喜愛。2.學習思辨,用語言、動作、游戲棋等表達對勤勞與懶惰的認識。3.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活動準備1.故事《花蝴蝶和小蜜蜂》課件,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2.表示勤勞和懶惰的圖片若干,“勤勞游戲棋”每兩人一副。活動過程出示圖片,導入活動教師出示蝴蝶和蜜蜂的圖片各一張。第一次思辨:暖和的春天來到了,花園里飛來了小蝴蝶和小蜜蜂,你喜歡誰?為什么?(評析:在第一次思辨中,很多孩子都表達了對蝴蝶的喜愛,因為蝴蝶長得非常漂亮,當然也有孩子是喜歡蜜蜂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說出自己喜歡的合理理由,這就給幼兒提供了進行價值判斷的機會,而價值判斷是需要在社會領域活動中培養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故事演示,知道勤勞的人更受人喜愛教師在電腦里播放完整的故事課件,提問:1.小蝴蝶和小蜜蜂在花園里做什么事情?2.人們為什么只捉小蝴蝶,而不去捉小蜜蜂呢?3.一開始,蝴蝶為什么想不明白蜜蜂要這樣做?后來小蝴蝶想明白了嗎?你覺得它是怎樣想的?4.小蝴蝶后來又是怎樣想、怎樣做的呢?5.第二次思辨:這個時候你又喜歡誰?為什么?(評析:在第二次思辨中,孩子們又眾說紛紜,喜歡蝴蝶的變成喜歡蜜蜂了,而喜歡蜜蜂的也有的換成蝴蝶了,孩子各有自己的理由。作為教師,只要孩子的理由是合理的,就應該尊重孩子。重要的是在思辨的過程中,孩子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值觀,這對于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是很重要的。)聯系生活,表達對勤勞的認識1.知道勤勞的好處與懶惰的壞處。討論:勤勞的人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喜愛,懶惰、貪玩有什么不好。2.通過勞動者勞動的錄像,感受周圍人的勤勞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幫助。提問:小蜜蜂因為勤勞,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也為我們帶來了美味的蜂蜜。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你覺得哪些人也是勤勞的人?他們為我們的生活又帶來了什么呢?(播放勞動者勞動的錄像)3.用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勤勞的意愿。(1)語言表達。你想做一個勤勞的人嗎?你想為大家做什么事情呢?(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展示部分勞動情景的照片或圖像)(2)動作表達。“我來做,你來猜":請幼兒兩兩結對,一個做勞動動作,另一個猜他做的是什么事情,是在什么時候做的,并請個別幼兒上來做動作,幼兒集體猜測。(評析:社會教育重要的是要聯系幼兒生活實際,通過學習故事,孩子們知道了勤勞的人更能得到大家的喜歡。)下游戲棋,豐富對勤勞的認識1.在大屏幕中介紹棋譜。這里有個棋譜,原來是“勤勞游戲棋”,這個棋應該怎樣下呢?(根據幼兒的回答,了解起點、終點,中間遇到表示勤勞的圖片則進格,進格數看旁邊的數字就知道,遇到表示懶惰的圖片則退格或回到起點,也要看旁邊的數字。骰子拋到哪個數字就進幾格,每個幼兒拿個小人兒表示自己,比比誰先到終點)2.教師和一幼兒示范游戲。3.幼兒兩兩游戲(棋譜中表示勤勞和懶惰的圖片各不相同,棋譜附后)。4.提問:你從游戲棋中懂得了哪些勤勞的知識?(讓幼兒通過對棋譜中圖片的回憶來鞏固、豐富對勤勞的認識)5.小結:勤勞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帶來了幸福。我們小朋友要像小蜜蜂一樣,做一個勤勞的人,回報大家對我們的愛。(評析:對于社會活動來說,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實踐法,但也要因內容而異,有些實踐活動很難搬到課堂,或者說搬到課堂有些牽強附會,這樣就可以設計一些游戲棋。“勤勞游戲棋”的設計,把幼兒對勞動的認識滲透在下棋中,鞏固了幼兒對勞動行為的認知。)歌曲表演。升華情感有一首歌曲唱的就是勤快人和懶惰人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表演一下吧。(播放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師幼一起邊聽邊表演,結束活動)(評析:利用之前所學歌曲,讓幼兒來唱一唱、演一演,深化了幼兒對勤勞和懶惰的認識,萌發了愛勞動的情感。)活動延伸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教授簡單的勞動技能。2.觀察周圍人們一些特殊的勞動,萌發對勞動者的尊敬之情。附:故事花蝴蝶和小蜜蜂在一個春天的花園里,住著一只花蝴蝶和一只小蜜蜂。有一天,愛美的花蝴蝶穿著漂亮的衣服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玩耍。在一朵花上,它看見了小蜜蜂。小蜜蜂穿著黃色的工作服在忙著采蜜。它就譏笑小蜜蜂說:“瞧瞧你,每天從早到晚地采蜜。可結果呢,把蜂蜜都給了別人,你自己又得到了什么?你瞧我無憂無慮地整天玩耍,多自在呀!”小蜜蜂沒有回答它,仍舊采自己的蜜。花蝴蝶嘻嘻地笑著飛開去玩了。它總是想不明白小蜜蜂這樣做是為了什么。一次,花蝴蝶來到公園玩,看見小蜜蜂還是在采蜜,剛要開口,一群孩子跑過來追趕著要捉它。花蝴蝶趕緊往高空飛去。孩子們停了下來,回到小蜜蜂那里看它采蜜,并且大家發出了嘖嘖的贊嘆聲。花蝴蝶楞在高空心想:“人們為什么只捕捉我,而不去捉小蜜蜂呢?”這時候,一只喜鵲飛過來對它說:“你看人家小蜜蜂不停地勞動,為人類釀出甜美的蜜汁,而你只知道在外面玩耍,人們當然不要你這樣沒有用的東西了。”花蝴蝶聽了羞紅了臉,不吱聲了。喜鵲又說:“你只要像小蜜蜂那樣勤勞,人們也就不會討厭你了”。后來,花蝴蝶也像小蜜蜂那樣,每天飛到花上給花兒們傳播花粉,人們也就不再那么討厭她了。小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蜜蜂》「篇二」活動目標1、知道不招惹、捕捉蜜蜂,簡單了解被蟄后的急救方法。2、了解幾種常見的有危險的小蟲子,知道躲避它們。3、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活動準備1、故事《生氣的小蜜蜂》。2、課件。3、故事掛圖。4、音樂《春天》。5、蜜蜂、蝴蝶、小白兔頭飾。活動過程(一)故事《生氣的小蜜蜂》,了解招惹蜜蜂帶來的危險。1、教師講述故事前半段,并提問:小蜜蜂為什么要蟄三個小朋友?看到蜜蜂后怎么辦?遇到成群的蜜蜂追過來怎么辦?2、(出示掛圖《遇到蜜蜂怎么辦》)教師結合掛圖小結:看到蜜蜂應該盡量避開,千萬別去招惹它們。遇到成群的蜜蜂應該趕快跑開躲避。如果來不及,就用衣服或其它東西遮住頭、臉等外露部位,并迅速蹲下。千萬不要大喊大叫,撲打蜜蜂,這樣會激怒蜜蜂,引來更猛烈的襲擊。(二)了解一些被蜂蟄后的急救常識。提問:如果被蜜蜂蟄傷后應該怎么做呢?教師繼續講述故事,總結蘭蘭媽媽的做法:如果被蜜蜂蟄了,一定要趕緊拔出毒刺,用肥皂清洗傷口,必要的時候要到醫院治療。(三)了解幾種常見的有危險的小蟲子。1、(播放課件)教師結合畫面分別介紹蜜蜂、馬峰、黃蜂,引導幼兒觀看蜂刺,了解各種蜂蜇人時,毒液就會被注入人體,使人皮膚紅腫,產生水泡,甚至會中毒死亡。蜜蜂蟄人后也會馬上死去,所以它們不會輕易哲人。馬峰、黃蜂的攻擊力很強,被它們蟄到非常危險,千萬不要去招惹它們,更不要去捅它們的蜂巢。2、(播放課件)教師結合畫面分別介紹蜘蛛、蜈蚣等小蟲子。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蟲子也會帶來危險,不能用手去碰,要遠離它們。(四)我們到野外去玩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教師小結:在野外游玩時,千萬不要在靠近蜂巢的地方,更不要去捅蜂窩;盡量穿上長袖衣服、并戴上帽子;萬一被蟄,不要哭,不要用手去抓被蟄的部位,要趕快找大人幫忙。(五)和幼兒一起扮演蜜蜂、蝴蝶、小白兔,跟隨音樂《春天》出去做游戲。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扮演小蜜蜂、蝴蝶、小白兔,唱起歌,跳起舞,出去做游戲吧。活動結束活動反思小班的孩子年齡較小,注意力不太集中,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本節活動課我以故事的形式貫穿其中,并結合掛圖集中幼兒注意力。通過看課件了解其它常見危險的小蟲子,加深幼兒對本節活動內容的印象。在最后,我選了和本節活動季節有關的表演來結束活動,使本節活動課更加豐富多彩。小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蜜蜂》「篇三」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課題勤勞的小蜜蜂信息窗4-國王查帳課時2課時設計教師張敏教學目標設計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計算得數上千以內數的三位數加減法,并會驗算。2.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受數學、用數學的樂趣。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時,教師可以承接前面的信息窗的內容,讓學生展開想象繼續編故事在了解圖中所包含的信息的基礎上,借助“怎樣檢查”的問題,引入對驗算知識的學習。教學程序設計教材處理設計師生活動設計一、口算練習,以舊引新:10+6=()

()+10=24

9+()=1627-16=()

20-()=5

()-12=14二、情境學習,探究新知(一)找信息,發現問題春季小蜜蜂采蜜活動就要結束了,你們想知道他們采蜜的情況嗎?出示蜂蜜的生產和使用情況記錄在圖中你看到什么?(學生找信息)(二)解決問題同學們是這樣求出來的,但結果對嗎?蜂王對此表示了疑問?瞧!蜂王說了些什么?這可難壞了財政大臣,他該怎樣檢查呢?你們愿不愿意幫助它?同學們在小組中討論一下你們檢查的方法吧!1、教學紅點標示的問題時,可以通過討論,讓學生了解檢查蜂蜜生產和使用情況記錄可以通過驗算的方法來解決對于怎樣驗算的問題,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地進行驗算,有的學生可能會用交換兩個加數位置的方法,有的學生會用和減其中一個加數的方法,也有學生會用再算一遍的方法。2、“自主練習”第1、3題分別是計算、驗算和判斷對錯的題目。通過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三位數加減法計算和驗算的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3、第2題是填空題。練習的目的一方面是鞏固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計算,另一方面是滲透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加減法驗算的依據練習時,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據練過具體題目的計算、填空了解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完成后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驗算。4、第4題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要解決“440個學生,每人一袋,夠嗎?”的問題可以有多種方法,可以筆算,也可以估算;可以用加法計算,也可以通過減法判斷。練習時,要讓學生積極思考,想出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5、每5題通過給出的3、1、2和4、0、5這六個數字,讓學生任意拼擺組成不同的三位數,并算出它們相加減的結果。可以利用學具或卡片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擺一擺,算一算,比一比哪一級擺出的算式多。新課標第一網在圖中你看到什么?(學生找信息)新課標第一網誰能說一說一共生產的“891克”是怎樣求出來的?板書:573+318=891克(包含豎式)誰能說一說還剩的“627克”是怎樣求出來的?板書:891-264=627克(包含豎式)(二)解決問題同學們是這樣求出來的,但結果對嗎?蜂王對此表示了疑問?瞧!蜂王說了些什么?這可難壞了財政大臣,他該怎樣檢查呢?你們愿不愿意幫助它?教學程序設計教材處理設計師生互動設計哪一個小組愿意匯報一下你們的方法?(小組匯報結果)教師板書驗算方法。(三)小結: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證明了這兩個結果都是正確的,這些方法都是驗算得方法,驗算有什么好處呢?三、自主練習6、第6題呈現的是生活中常見的買衣服的情境。通過小紅和媽媽在商場里的對話,引導學生分析要算出一件上衣和一條褲子需要的錢數,需要先選擇與褲子搭配的上衣,然后再計算。7、第7題是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練習。題中給出了一所小學一年級新生患齲齒齒情況抽查統計數據,通過解決“2006年患齲齒人數比2005年減少多少人”以及學生自己提出的感興趣的問題,提高三位數加減三位數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同時滲透愛護自己牙齒的意識。同學們在小組中討論一下你們檢查的方法吧!哪一個小組愿意匯報一下你們的方法?(小組匯報結果)(三)小結: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證明了這兩個結果都是正確的,這些方法都是驗算得方法,驗算有什么好處呢?在計算時,我們一定要養成驗算的好習慣。習題設計常規計算題基礎練習題重點練習題拓展練習題板書設計加法的驗算方法是: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或用和減其中一個加數結果得另一個加數。減法的驗算方法是:差加減數得被減數或被減數減差得減數。小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蜜蜂》「篇四」活動目標:1.了解小蜜蜂的基本外形,愿意用動作表現小蜜蜂采蜜。2.感受2/4拍的節奏并體驗小蜜蜂勤勞工作的快樂。活動準備:PPT課件蜜蜂服裝蜜蜂頭飾糖果花朵卡片活動過程:一、故事導入話題,引導幼兒初步認識小蜜蜂。1.講述故事《勤勞的小蜜蜂》,引導幼兒感受蜜蜂勤勞的品質。教師:你喜歡故事里的誰呢?為什么喜歡它呢?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蜜蜂的樣子。教師:我們喜歡知錯能改的小熊和勤勞的小蜜蜂。小蜜蜂不僅勤勞還很漂亮呢,你們見過小蜜蜂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蜜蜂長什么樣子。它的身體有哪些顏色?頭上有什么呀?還有一對什么樣的翅膀?它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3.教師小結:小蜜蜂頭上有兩根細細的觸角,身上的顏色是黑黃條紋的,黑黃條紋排排隊,還有一對透明的小翅膀,還會發出"嗡嗡嗡"的聲音。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哦,小蜜蜂的身體下面還藏有一根小刺,這是它保護自己的武器。當遇到危險的時候,它才會用到小刺。二、熟悉樂曲,感受小蜜蜂采蜜的快樂。1.播放歌曲《小蜜蜂》,帶領幼兒跟著音樂打節拍。教師:小蜜蜂還有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來聽一聽小蜜蜂的歌吧!2.帶領幼兒學蜜蜂飛的動作。教師:誰來學學小蜜蜂是怎樣飛的?小手放在胸前,上下擺動,小腳尖踮起來,輕輕地飛。3.教師換裝變成小蜜蜂并示范動作。教師:現在老師要來變魔術了,變成一只小蜜蜂。(教師換上著裝,自己邊念兒歌邊做蜜蜂飛和采蜜的動作:一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呀!飛呀!飛呀!采蜜忙呀!)4.幫助幼兒變裝成小蜜蜂,隨音樂律動。教師:你們想不想也變成小蜜蜂啊?(幼兒換裝)小蜜蜂們!跟著蜜蜂媽媽一起飛到花園里去吧!5.引導幼兒根據要求一起采花蜜。教師:這里開了好多花,我們一起去采花蜜吧!每只小蜜蜂找一朵花進行采蜜。教師:我們繼續飛,這一次采蜜時只能采紅花(黃花)。6.紛發蜂蜜罐,隨音樂再次根據要求進行采蜜。教師:小蜜蜂們!我們采了這么多的蜂蜜該放在哪里呢?(人手一只蜂蜜罐)教師:今天你們采了很多蜂蜜,真能干!累不累?快回到小椅子上休息一會吧。三、品嘗糖果,體驗勞動的喜悅。1.播放課件,變出糖果,讓幼兒體驗勞動的喜悅。教師:我們剛才采的蜜叫什么呢?你們吃過嗎?聞聞看我們采的蜂蜜香不香?想不想嘗嘗啊?我們把蜂蜜送進食物加工廠里去,猜猜看能做出什么好吃的。2.請其他幼兒和客人老師吃糖果,讓幼兒學會分享。3.帶領幼兒隨音樂律動走出教室,去戶外采蜜。活動反思:活動前,我選擇了適合小班幼兒聽辨的音樂,創設了游戲情境,幼兒全部參與,玩地很快樂很輕樂很動中,我在A段和B段的動作安排上注意到了動靜交替,由易到難,幼兒學得輕松,效果較樂很孩子學逆時針交換位置時,我借助手挽樂很筋來幫忙,幼兒自然而然就會樂很后,幼兒還自由創編了各種花的造型,而且每次造型都不一樣,整個活動充滿了愉快的氣氛。小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蜜蜂》「篇五」活動設計背景隨著季節的變化,蝴蝶、蜜蜂都飛來了,這些也引起了幼兒的極大興趣。在一次戶外散步的過程中,孩子在園內的花叢中,看到了許多小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你是怎么知道它們就是小蜜蜂的?能靠近它們嗎?它們在花叢中干嗎呢?”我一些問題的拋出后,更是引起了幼兒其他的興趣。孩子們零散的經驗告訴我:小蜜蜂在采蜜,小蜜蜂會刺人……于是,設計此次整合性的活動。通過活動,多方位提升幼兒認知、情感、行為經驗。活動先從幼兒自主選擇材料裝扮成為小蜜蜂,在故意投放錯誤的材料中,體現層次性,讓幼兒從中鞏固認知蜜蜂的明顯特征。再到游戲體驗小蜜蜂采蜜的辛苦,從中整合了音樂,運動活動。再自然延伸到了喝蜂蜜水的生活活動中去。在一定情景中采用了探索發現法,操作法,游戲法等。1、從孩子們的“熱點”出發,以《綱要》中“根據兒童的興趣、愛好、需要和發展水平,將周圍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作為發展兒童的重要資源。”這一精神為依據,本著“來源于生活,服務于教學”的環境教育特點,充分挖掘和利用“桔子寶寶的成長”系列活動,從而將環境資源轉化為促進幼兒發展的教育因素。2、學習活動《勤勞的小蜜蜂》是其中的一個活動。結合自己正在研究的《在音樂活動中發展幼兒的社會性》這一課題中小班的階段目標,本次活動重在幼兒情感的激發與表達,讓孩子在看看、聽聽唱唱的活動中自然流露出對自然的熱愛。活動目標1、在游戲中模仿蝌蚪與青蛙的運動方式與動作,體驗樂趣。2、樂意參與集體游戲,在熟悉的音樂與兒歌中大膽表現。3、培養學生的模仿的能力。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在看看、扮扮、說說過程中,了解蜜蜂的基本特征。難點:通過活動,體驗小蜜蜂采蜜辛勤勞動的快樂。活動準備材料準備:蜜蜂觸角,衣服,尾巴人手一份,其他小動物的角(如兔子耳朵,貓耳朵),衣服(斑馬衣服),尾巴(其他形狀:長長圓圓的等)若干。前期活動:小蜜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