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396.13-1999 抗旱、保水化學制劑應用技術規程_第1頁
DB13T 396.13-1999 抗旱、保水化學制劑應用技術規程_第2頁
DB13T 396.13-1999 抗旱、保水化學制劑應用技術規程_第3頁
DB13T 396.13-1999 抗旱、保水化學制劑應用技術規程_第4頁
DB13T 396.13-1999 抗旱、保水化學制劑應用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1999-01-20發布1999-02-01實施2本標準系列共四項,第一項《旱作農業工程建設總則》,第二項《旱作農業區劃與主導技術模式》,第三項《十大旱作農業技術配套技術規程》,第四項《旱作農業工程建設的管理》。本標準是上述系列標準中的第三項。本配套技術規程包括13個標準:坡改梯田與綜合治理技術規范旱作農區集雨水窖技術規范旱地豐產溝、豐產坑耕作技術規程旱地培肥改土技術規程抗旱耐旱作物、品種篩選與利用抗旱耐旱作物與品種的鑒定旱地地膜覆蓋栽培技術規程旱地花生(5000kg/hm2)覆膜高產栽培技術規程DB13/T396.9-1999旱地小麥機械溝播栽培技術規程旱地地膜小麥機械穴播栽培技術規程旱地秸稈覆蓋與秸稈還田技術規程旱地作物錯季適應栽培技術要求抗旱、保水化學制劑應用技術規程本標準是DB13/T396.13-1999。本標準由河北省農業廳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農業廳農業處。參加起草單位:農業廳農業處、科技處。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志宏、張立峰、王英君、魏瑞敏。32.1抗旱劑2.1.1代謝型抗蒸騰劑2.1.2薄膜型抗蒸騰劑2.2.3合成聚合體類4當耕層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0%,且大于土壤凋萎含水量范圍時,土4.1適用作物應用于小麥、玉米、棉花、谷子、大豆、花生等大田作物,也應用于小麥、玉米按藥劑:種子:水=1:250:50比例,攪拌均勻,然后堆悶3個小時后播種,如和農藥配合,先拌農藥,后拌黃腐酸。特別注意不要小麥、谷子等小葉作物,用量600g/hm2-750g/hm2,玉米、甘菜等大葉作物1125g/hm2-1200g/hm2,用水975g/hm2-1125g/hm2,于小麥在孕5保水劑可用于浸種、拌種、種子包衣,枝條苗木扦插涂莖、作物移栽涂根,以及土壤溝(穴)施或地表噴灑。5.1種子包膜或拌種按保水劑:種子:水=1:100:50-200比例,取一定重量的保水劑,均勻撒入定量的水中,邊撒邊攪拌至形成均勻的凝膠狀的水分散體,再將種子全部浸入,充分混合后靜置一段時間,而后撈出,攤一薄層曬干,攤曬時要不斷翻動。稍干后用干細沙,或干土粉面撒在種子上,用手揉搓碎結5.2根部涂層5.2.1先配制成1%-2%的保水劑水分散體,水中可添加適量營養液。洗去5.2.2如長途運輸,可將保水劑粉末與鋸末按1:1的比例混合進行沾根,然后將苗木捆扎成束,把根部放后刺有小孔的聚乙烯袋中,再放入水中浸5.3插條涂層5.3.1先剪好插條,再把保水劑與水按1:200-300的比例混合成膠狀水分散體,將插條置入調好的保水劑中,保水劑膠狀物沾附在插條上,插條取5.3.2保水劑可和生根粉配合使用,先將枝條插在50PPM-100PPM的生根粉藥液中,浸泡具有潛不定根部位。一年生的休眠枝用50PPM-100PPM5.4土壤溝施或穴施大田作物或蔬菜每公頃用保水劑150kg,隨開溝或按穴施入,施后隨5.5地表撒施主要用于鋪設草皮。每公頃用保水劑75-150kg,均勻地撒于地表。5.6作育苗床先將保水劑與營養液按1:100-200混合均勻,再與其它基質如煤渣,蛭石,珍珠巖等按1:1的比例混合,即成為無土栽培育苗的苗床基質,可66.1使用抗旱劑的注意事項6.1.1代謝型和薄膜型蒸騰抑制劑可同時降低光合作用,要嚴格按說明6.1.2蒸騰抑制劑噴灑時間為上午10點以前,下午4點以后,大風(風力6.2使用保水劑的注意事項6.2.3需進行農藥或微量元素拌種時,應先拌農藥或微量元素,涼干后6.2.4不要在塑料薄膜上攤曬涂層種子;翻動不要過勤,曬干后要把結6.2.5由于保水劑包裹在種皮外,種子顆粒加大,播種時播量要比正常6.2.6處理好的種子要干燥貯藏保存,防止霉爛變質;但花生等易脫皮6.2.7制作保水劑水分散體時,必須邊加保水劑邊攪拌,切勿將全部保7抗旱、保水化學制劑應用技術規程編制說明抗旱保水化學制劑應用技術規程的編寫是在多年多點試驗的基礎上,1.1最適宜的土壤水分條件確定:作物發芽出苗的土壤水分一般在土壤相對含水量70%左右,適宜水分下限為60%。當土壤水分嚴重缺乏時(土壤水勢<-1.0MPa),施用保水劑,種子發芽率也不足50%,(苗宇新.1996)。因此,保水劑最適宜的施用土壤水分條件為土壤水分在凋萎含水量至土壤持,組織多家農業科研及推廣部門分別在我國北方旱農區進行了保水劑多點示范應用。在我省的衡水、滄州、廊坊、石家莊、張家口等市縣,分別以拌種、涂根、土壤施用等多種方法進行了示范,結果表明保水劑在提高播種出苗率,移栽成活率,促進作物生長發育和增加產量等方面的效果都施用方法確定依據,中國農科院氣象科學研究所選用黃腐酸為代表的XJ—1型吸水劑可使土壤含水量增加7-20個百分點,增加土壤孔隙7-10個百分點;植物葉面蒸騰抑制劑可調節植物氣孔開閉,促進作物根系生長,增加葉綠素含量,改善作物品質,預防作物病害實現抗旱增產。一般糧食作物可增產7-17.3個百分點。根據試驗示范效果,我省重點推廣使用的有抗旱劑一號、種子包衣劑加吸水劑、葉面寶和ABT生根粉等。抗旱劑一號(FA旱地龍)的拌種、噴撒、沾根等應用技術,一般可增產10%以上。(萬)(萬)(個)(公斤)(公斤)(公斤)8河南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27點,小麥孕穗期噴灑增產率9.5-18%。玉米播前拌種,增產幅度5.2-15.2%(王一鳴,1989)。玉米抽雄前噴施增產幅度為11%(河南抗旱辦,1984),且隨海拔升高,增產幅度增加(山西平定縣氣三、預期經濟社會效益我省具有旱地、半旱地6700多萬畝,推廣上述技術畝可增產糧食20公斤左右,按適宜推廣面積2000萬畝測算,可增糧食4億公斤,對緩解我國糧食緊缺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同時,其良好的保水效果,在解決旱區一播全苗,穩產高產都有重要作用,在干旱區推動該項技術應用,對緩解干旱對農業造成的災害程度以及農業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四、本標準與類似標準的比較經查詢,國家、農業行業標準中沒有類似標準,也未見外省制定類似標準。作為抗旱、保水化學之際應用技術規程,在我省乃至全國尚屬首例。與其他標準比較,在技術含量等方面,居各省同類標準的領先水平。五、實施該標準的建議建議各級農業部門,因地制宜組織實施本標準。在省政府組織實施的旱作農業工程建設中,按標準組織技術培訓,確保旱作農業工程建設健康六、參考資料GB4839-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