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作文技巧指導試題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作文技巧指導試題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作文技巧指導試題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作文技巧指導試題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作文技巧指導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作文技巧指導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現代文閱讀(共30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題。我國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歡將山水風光描繪得如詩如畫,如《廬山謠》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登鸛雀樓》中“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等。這些詩句不僅描繪了山水的壯美,更蘊含了文人的情感和哲理。請結合文章內容,回答以下問題:1.請簡述我國古代文人墨客描繪山水風光的特點。(4分)2.請分析《廬山謠》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句詩的意境。(4分)3.請談談《登鸛雀樓》中“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句詩所蘊含的哲理。(4分)二、古詩文閱讀(共30分)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下列各題。1.《登高》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請簡述這首詩的主題思想。(6分)2.《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代詞人蘇軾的作品,請分析這首詞中“明月幾時有”這句話的表達效果。(6分)3.請簡述《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老夫聊發少年狂”這句話所蘊含的情感。(6分)4.請分析《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句詩的意境。(6分)三、作文(共40分)要求:以“成長”為話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提示:可以從自己的成長經歷、成長過程中的感悟、對成長的期待等方面展開。四、語言知識運用(共20分)要求:根據文意,選擇最恰當的詞語或短語填空。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B.在我國,科技創新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C.他的演講充滿了激情,讓人深受感動,不禁為他的才華所折服。D.這部電影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內涵,吸引了廣大觀眾的關注。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她雖然工作很忙,但是每天都會抽出時間來照顧生病的母親。B.為了實現我們的夢想,我們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C.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我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D.通過這次旅行,我對我國的大好河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他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已經在科研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B.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質量也日益改善。C.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要學會篩選和鑒別信息。D.他的書法作品雖然得到了大家的贊賞,但是價格卻非常昂貴。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他的勤奮刻苦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B.通過這次考試,我對自己的學習態度有了更深刻的反思。C.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要不斷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D.他的演講以其獨到的見解和深入淺出的表達,贏得了觀眾的掌聲。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他的成功,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和鼓勵。B.為了保護環境,我們應該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C.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要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D.他的創新思維和團隊精神,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五、文言文閱讀(共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甲:孔子曰:“君子不器。”器者,用之有常者也。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君子之學,博而寡要,勞而少功。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乙: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器”解釋為“器物”。B.“終始”解釋為“開始和結束”。C.“致”解釋為“到達”。D.“絕”解釋為“橫渡”。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上也”解釋為“最高等”。B.“次也”解釋為“次一等”。C.“困而學之”解釋為“遇到困難才去學習”。D.“民斯為下矣”解釋為“民眾就是這樣低下的”。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博而寡要”解釋為“廣博但缺乏重點”。B.“勞而少功”解釋為“努力但效果少”。C.“善假于物”解釋為“善于利用周圍的事物”。D.“困而不學”解釋為“遇到困難卻不學習”。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生而知之”解釋為“生來就有知識”。B.“學而知之”解釋為“通過學習獲得知識”。C.“困而學之”解釋為“遇到困難才去學習”。D.“民斯為下矣”解釋為“民眾就是這樣低下的”。六、文學常識(共20分)1.下列古代文學作品中,屬于唐代詩人李白的是()。A.《琵琶行》B.《長恨歌》C.《將進酒》D.《夢游天姥吟留別》2.下列古代文學作品中,屬于宋代詞人蘇軾的是()。A.《江城子·密州出獵》B.《念奴嬌·赤壁懷古》C.《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D.《滿江紅·登高》3.下列古代文學作品中,屬于明代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是()。A.《水滸傳》B.《三國演義》C.《西游記》D.《紅樓夢》4.下列古代文學作品中,屬于清代小說家曹雪芹創作的是()。A.《水滸傳》B.《三國演義》C.《西游記》D.《紅樓夢》5.下列古代文學作品中,屬于唐代詩人杜甫的是()。A.《琵琶行》B.《長恨歌》C.《將進酒》D.《夢游天姥吟留別》6.下列古代文學作品中,屬于宋代詞人辛棄疾的是()。A.《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B.《念奴嬌·赤壁懷古》C.《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D.《滿江紅·登高》7.下列古代文學作品中,屬于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創作的是()。A.《水滸傳》B.《三國演義》C.《西游記》D.《紅樓夢》8.下列古代文學作品中,屬于清代小說家曹雪芹創作的是()。A.《水滸傳》B.《三國演義》C.《西游記》D.《紅樓夢》9.下列古代文學作品中,屬于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是()。A.《琵琶行》B.《長恨歌》C.《將進酒》D.《夢游天姥吟留別》10.下列古代文學作品中,屬于宋代詞人晏殊的是()。A.《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B.《念奴嬌·赤壁懷古》C.《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D.《滿江紅·登高》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現代文閱讀1.我國古代文人墨客描繪山水風光的特點:形象生動、富有詩意、情感豐富、寓意深刻。2.《廬山謠》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句詩的意境: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之美的贊嘆和對生命力的感悟。3.《登鸛雀樓》中“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句詩所蘊含的哲理:反映了自然界的壯闊和永恒,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短暫的感慨。二、古詩文閱讀1.《登高》主題思想:表達了詩人對國家興衰和個人命運的感慨,抒發了憂國憂民的情懷。2.《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明月幾時有”這句話的表達效果:以設問句開頭,引發讀者對時間流逝和人生哲理的思考。3.《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老夫聊發少年狂”這句話所蘊含的情感:表達了詩人豪放不羈的性格和對生活的熱愛。4.《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句詩的意境:描繪了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感慨和對英雄人物的敬仰。三、作文略四、語言知識運用1.答案:D解析思路:A項中“深刻地認識到”與“重要性”搭配不當;B項中“正成為”與“重要引擎”搭配不當;C項中“深受感動”與“才華所折服”搭配不當;D項沒有語病。2.答案:C解析思路:A項中“雖然……但是……”關聯詞使用不當;B項中“實現我們的夢想”與“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搭配不當;C項沒有語病;D項中“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與“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搭配不當。3.答案:D解析思路:A項中“雖然年紀輕輕”與“已經在科研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搭配不當;B項中“為了實現我們的夢想”與“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搭配不當;C項中“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與“不斷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搭配不當;D項沒有語病。4.答案:D解析思路:A項中“他的勤奮刻苦和堅持不懈的精神”與“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搭配不當;B項中“通過這次考試”與“對自己的學習態度有了更深刻的反思”搭配不當;C項中“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與“不斷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搭配不當;D項沒有語病。5.答案:A解析思路:A項沒有語病;B項中“為了保護環境”與“我們應該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搭配不當;C項中“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與“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搭配不當;D項中“他的創新思維和團隊精神”與“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搭配不當。五、文言文閱讀1.答案:A解析思路:A項中“器”解釋為“器物”正確;B項中“終始”解釋為“開始和結束”正確;C項中“致”解釋為“到達”正確;D項中“絕”解釋為“橫渡”不正確。2.答案:B解析思路:A項中“上也”解釋為“最高等”正確;B項中“次也”解釋為“次一等”不正確;C項中“困而學之”解釋為“遇到困難才去學習”正確;D項中“民斯為下矣”解釋為“民眾就是這樣低下的”正確。3.答案:A解析思路:A項中“博而寡要”解釋為“廣博但缺乏重點”不正確;B項中“勞而少功”解釋為“努力但效果少”不正確;C項中“善假于物”解釋為“善于利用周圍的事物”正確;D項中“困而不學”解釋為“遇到困難卻不學習”正確。4.答案:C解析思路:A項中“生而知之”解釋為“生來就有知識”正確;B項中“學而知之”解釋為“通過學習獲得知識”正確;C項中“困而學之”解釋為“遇到困難才去學習”正確;D項中“民斯為下矣”解釋為“民眾就是這樣低下的”不正確。六、文學常識1.答案:C解析思路:《將進酒》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2.答案:B解析思路:《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詞人蘇軾的作品。3.答案:B解析思路:《三國演義》是明代小說家羅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