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山水田園詩的藝術特色_第1頁
王維山水田園詩的藝術特色_第2頁
王維山水田園詩的藝術特色_第3頁
王維山水田園詩的藝術特色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王維山水田園詩的藝術特色中國是一個的國度,唐朝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期,以其恒久的魅力成為中國寶庫中的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在唐代,涌現出了一大批偉大的詩人和優秀的作品,在歷史的長河中發光,在眾多的詩人中,我最鐘愛以及他的作品。王維一生的生活經歷較為坎坷曲折而又豐富,至今存詩400余首,收藏在《王右丞集》,在王維的詩歌中,尤其以山水田園詩居多,也是山水田園詩的成就最大。在描寫山水田園的自然景色方面,王維有著獨樹一幟的造詣,他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中的一個重要人物,與同期的并稱為“王孟”.他的詩歌繼承了的明凈淡泊而深遠的藝術風格,以超強的表現力創造了一種“詩中有情”“詩中有畫”“詩中有禪”等具有鮮明個性的意境。使中國的山水田園詩在晉陶淵明和謝靈運的基礎上得到了一個飛躍的發展。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歌在我國唐代是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縱觀他的山水田園詩歌,無論是寫雄偉壯闊的名山大川還是農家田園的自然景物,相對其他詩人而言,有著他獨特的藝術特點,從而使他的詩歌魅力永存,為后人所贊嘆。我們可以從“意境”“構圖”“禪趣”幾個方面來闡述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歌藝術特色:一:王維善于抓住自然景物的特征進行刻畫,使詩情畫意完整的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獨特的意境,給人以最大的審美愉悅感,將讀者帶入詩境,使人產生身臨其境感覺。王維的許多詩歌寫出了自然界的幽靜恬適之美。以動寫靜,動靜結合,以普通得景物寫高潔的意趣,以自然美表現理想美。詩歌中常有形與聲的刻畫,情與意的溫,形成一種空靈、明凈、飄逸的意境。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青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首聯點明地點、季節、時間、天氣。“空山”點出這個地方猶如世外桃源。山雨過后,空氣清新。頷聯寫景,作者捕捉住幾個典型的秋景意象:松間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聲音,寫出幽清明凈的自然美。頸聯由景及人,詩人抓住兩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場景:浣紗歸來的女孩子在竹林的笑聲,小漁船緩緩穿過蓮花的動態。從聽覺到視覺描繪出淳樸的山村生活。尾聯由寫景轉入抒情,從外物的描寫轉入內心的抒寫,表達詩人隱居山林的心情。整個全詩猶如一首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又如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通過清新淡雅,自然平實的語言,將秋日晚景的自然美和富有生活氣息的人物活動和諧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動靜結合,聲色并茂。既寫了山野的清凈幽深,又描繪了農家的恬靜與安適。詩人把隱逸的情懷、淡泊悠閑的心境、高遠雅潔的志趣與自然恬淡的外在形象巧妙的融為一爐。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理想中的社會美,含蘊豐富,耐人尋味。另如《竹里館》:獨坐幽簧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一片竹林里,詩人獨坐其間,寫出了一種極度優雅脫俗的境界。詩人為了表達內心的情感,于是在獨坐中彈琴。一曲終了,情有不足,情不自禁的擲琴長嘯。長嘯之后,又是一片幽寂。在這深林中是沒有人知道詩人在干什么的,只有一輪明月映照在他的身上,仿佛一位知音,傾聽詩人的心曲。使詩境的畫面形成一種清幽而不`枯寂的效果。詩中“幽簧”“深林”“明月”營造出一種令人自然而然、心向神往的意境:月夜深林之景,如此幽深;彈琴復嘯之人,如此超然。詩人心境平和,忘卻世情,脫離了塵俗,融入了自然,進入了一種與自然同體的境界。另如〈〈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嫩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詩人以淺現的語言,白描的手法,寫出了山居環境的幽靜而富有生氣的意境:在夕陽的映照下,古松參天,仙鶴盤旋,訪客罕至,柴扉獨掩,可謂幽靜之至。詩人以“蒼茫”“遍”“稀”等詞來渲染寂靜的氛圍,又用“新粉”“落”“煙火”等字眼,傳遞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和人們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此外,王維許多充滿牧歌情調的田園詩歌如《新晴野望》、《渭川田家》等,同樣充滿了寧靜、悠閑、恬適安詳。這類詩中的寧靜、悠閑、恬適安詳的意境,既是詩人的精神寄托,也是詩人對黑暗社會的現實不滿,對田園生活的向往的心理反映。王維也有許多的詩歌寫得意境高遠,氣象開闊,以疏放的線條和蒼勁的筆力來勾勒雄偉壯麗的名山大川,重神似不求形似,寫出一種蕭疏清淡的水墨寫意畫意境。我們來看他的《終南山》: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宿處,隔水問夫。“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詩歌的開頭兩句,詩人從大處著筆,勾勒出中南山的總輪廓,寫出終南山之高,終南山之廣,正是以夸張寫實,是遠之所見。“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詩人由遠及近進入終南山,白云彌漫,人仿佛浮游于白云之間,一路行走,白云讓出眼前的山路。駐首回望,分向兩邊的白云又合攏起來,匯成茫茫的云海。終南山的千巖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等都籠罩在茫茫白云,蒙蒙青靄之中。在白云青靄之下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由清晰變模糊,由朦朧而隱沒,詩人只用了簡單的十個字“畫了出來。“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晴。”詩人位于中峰山頂,縱目四望,四周群峰羅列,在透過云靄的陽光照射下,由于眾峰遠近高低和方位的不同,顯的或濃或淡,千姿白態。使我們讀了這首詩,都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下面的《漢江臨泛》則是寫水: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這是一首描繪陽風光的詩,先寫楚地的形勢,頷聯采用以虛寫實的手法,將所見的江山的空間跨度極力的加以擴展,以至于無窮無盡。“有無中”的山色,“天地外”的江流。這種因遠而虛的境界展示了江面之長,江面之寬。頸聯再用“浮”“動”以錯覺寫出了郡邑在波瀾的撼動中的漂浮之感,真切的體現出漢江的波瀾壯闊、浩渺連天的風貌。又如《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過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虹落日圓。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這是一首描寫壯麗奇異的邊塞風光的詩篇。這里用“直”來寫孤煙,寫出了大漠的遼闊,用“圓”來寫落日,使夕陽也顯得艷麗壯觀。二:王維的詩歌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詩情畫意。蘇軾說“味詰之詩,詩中有畫,觀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志林》王維是個詩人同時有是個畫家,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往往融入繪畫的技巧,兩者互相融匯,渾然一體,創造出一種與水墨丹青具有相同意韻的詩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領會。(一)王維善于選擇確切的視點,捕捉事物的形象,把眾多個別的景物通過位置的經營,把它們組合成一個整體,構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如《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溪.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余日里,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整個詩猶如一幅照片,立足點是柴門外,詩人捕捉了寒山,秋水,落日.孤煙等富有季節性的和時間特征的景物,構成一幅和諧靜溢的山水田園圖.再剪入作者和裴秀才兩個隱士的活動鏡頭,畫在人眼中,人在畫圖中.寒山秋水,一靜一動,落日孤煙,一上一下,倚杖聽蟬的老人,酒醉狂歌的朋友,一個悠閑,一個不,確實構成一幅令人神往的畫面.又如<<渭川田家>>:斜陽照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椅杖候荊扉。雉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全詩用散點透視的方法,描繪了一幅怡然自得的田家晚歸圖,詩人選取了幾個農村生活的個別現象:太陽余輝籠罩的村莊,徐徐歸村的牛羊,一個慈祥的老頭著拐杖,正在柴門外等候放牧歸來的小孫子,吐穗的麥田里傳來陣陣野雞的啼鳴.,桑葉稀稀拉拉,蠶兒吃飽了開始做繭了,營造自己的安樂窩,辛勞的農夫扛著鋤頭回來了,在田間小路上碰在一起歡樂的交談著.詩人最后用“閑逸”兩個字將這些畫面組合起來.構成一幅和諧而又具體生動的完整圖畫,贊美田家生活的樸素和安閑,富有牧歌的情調,寄寓了作者渴望隱歸田園的迫切心情。再看王維的另外一首有代表性的詩歌《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青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魚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秋天的傍晚,雨過天晴,空氣格外的清新。一輪皎潔的明月,透過茂密的松林的縫隙照射在地面。一泓泓泉水從石頭上潺潺流過,一陣喧嘩聲從竹林中傳來那是洗衣服的姑娘回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花搖動起來了,原來是漁船順流而下。在這里,秋天的夜晚,雨后的天空,雨后有泉水,有明月,松與月相依,泉與石相伴,月色,松色,水色,與泉聲,竹聲,人聲,天上的月,空山的松、與澗中的清泉,泉下的山石,空中的月光與水下的月影…….光影聲色構成一幅明凈和諧的山澗秋月圖。寧靜幽潔,歡樂清新,簡直是一個世外的桃園,寄托著詩人的理想和追求王維在詩歌的畫面中非常善于捕捉住表現其生活情趣的形象,所以很少對大自然作泛泛的描寫,而是象一個高明的攝像師那樣善于搶鏡頭,迅速拍下那最動人的一剎那。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中花開花落,月出鳥驚。“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中的返照在青苔上的那一縷陽光,使畫面顯得恬靜和平而又不死氣沉沉。(二)王維還善于抓住自然界的色彩和聲音以畫家和音樂家敏銳的聽覺和視覺感受,將它們融入自己的詩歌中,使詩中有畫,有聲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